登陆注册
14684600000009

第9章 家园之失步履之沉——大学精神之我见

孙艳丽,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据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新华日报》2006年3月19日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既然是进步,为何同时伴随而来的诸如“当代大学生素质普遍降低”等的批判声却不绝于耳?更有人归纳出“大学之死”的七种内因:行政力把关—大学死穴,群抄公当道—大学死党,创造性萎缩—大学死相,唯利益是图—大学死敌,读不起—大学死贵,精神之缺失—大学死心,青春集中营—大学死罪(胡纠纠《大学之死》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10月25日)。言词虽尖锐,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大学的现状。

大学办成什么样,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主动选择的结果,今天的大学之路应该怎么走,到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看似是个很大的话题,涉及管理体制、教育方式等方方面面,简而言之,其实质是大学精神的剖析及走向问题。

一、何谓“大学精神”

(一)内涵

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其体量之大,学术之高深,更在于作为高层次人才“加工厂”,高新科技“孵化器”和新思想“策源地”的大学氛围中,所渗透和流淌着的那种厚重而无形的精神底蕴和启迪创新的内在机制,这是大学的魂魄,亦即大学精神(《塑造大学之魂》,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这些没能体现在考核表上的“精神”,更能决定一所大学的品格和命运。

中国的现代大学是一批有识之士放开眼界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学者萧雪慧说,大学在中世纪的创立,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躁动的标志。这种后来经过文艺复兴大大彰显的伟大精神,是对知识的无私追求,是承认客观真理具有独立于任何派别、超脱于无论世俗还是宗教的利益、习惯和标准的权威性,是在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中去重估文化遗产、审视社会价值和人生理想,并继承和创新文化遗产,保持和更新传统的价值和理想。

大学在近十个世纪中所享有的荣誉就在于它以独立、开放和学术至上、思想自由,完善地代表了这种伟大精神。当社会停滞不前,人们的精神因受到严密监视而处于蛰伏状态时,大学是挑战精神枷锁,激活人们的思想,刺激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力量,是酝酿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理想的源泉;当社会处于剧变之中,万花筒般瞬息万变的时尚汹涌而至,人类精神和持久价值有被淹没之虞时,大学是思想和精神在任何风浪中都可以依靠的停泊处,是人类宝贵的价值原则,是可以得到小心保存的诺亚方舟。

一言以蔽之,大学精神,乃是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出的是一种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整体精神面貌。

(二)大学之死,死于精神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大学都在改革,而且改革的模式趋向标准化与单一化,甚至有颠倒“大楼”与“大师”的嫌疑。哈耶克说,改革都是知识上的冒险。我要说,制度的改革和制定的直接动力是对某种效率的追求,被根本改变的,可能是一个大学的性格和德行,即精神。

李敖在北大演讲时说:现在的大学都是孬种。王小波为什么离开大学去当自由撰稿人?因为他看到大学不是他的精神家园。陈丹青为何辞职?因为他痛惜大学精神的沦陷。贺卫方为何停招研究生?因为他再也无法忍受蝇营狗苟的学术体制。

熊庆来先生曾说要把云大办成“小清华”,我想,老先生要秉承的绝非清华的“大楼”,而是清华的“内涵”(知识的创新、精神的延续与发扬等)。其实,即使中国的大学有能力都办成北大、清华,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情。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烙印。这种精神是寓于大学精神的共性中但绝不等同于共性的个性。

二、大学精神的阿基米得支点——传统与文化

哈佛的“与真理相知”,北大的“兼容并包”,清华的“厚德载物”,都代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绝非凭空产生,亦非五彩斑斓的泡沫碰触即碎。这种精神源于传统。

(一)大学精神与传统

一种精神不是停滞的,不是具体的,而是现实层面上的抽象,但又是抽象中的具体。精神与传统的关系,是继承、发扬并光大创新的过程。1907年,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在哈佛校园的演讲中说:“我们相信民主的活力在于多样化,在于各种思想的相互补充,相互竞争。有继承才能有发展。大学需要风格,风格来自传统”。

传统的力量就在于它的延续性和继承性。看看中国男子足球队在世界杯上的拙劣表现就知道,一支既缺乏传统风格又缺乏精神支柱的队伍是多么不堪一击,其悲剧根源于对传统与精神的漠视(当然这不只是中国足球界的悲哀)。

龙应台认为,当人的成就像氢气球一样向不可知的无限高空飞展,传统就是绑着氢气球的那根粗绳,紧连着大地。传统不是肤浅的怀旧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传统的流失或支离破碎越厉害,对自己的定位和前景就越是手足无措,进退失据。

一所大学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那么这所大学就应该是有品位的,至少不是媚俗的;一所大学有了自己不朽的精神,那么这所大学也会是不朽的!

(二)大学精神与文化

精神必须在文化中孕育。“文化”一词有许多种定义,无统一界定。扩大了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的遗产、传统和经验的积累,也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社会共同体所拥有的信息、价值观、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它既有积淀、传承的一面,也有发展的一面。它需要经过普及性和广泛性的散播,成为社会上每个组成分子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一些价值观念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识,使一些行为规范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遵循(朱增朴《文化传播论》)。董云川教授认为“大学与文化的关系,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血缘关系”(董云川《研究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策略的三个基本点》,收录于《云南教育》2002年8月)。而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006年10月,海峡两岸大学文化高层论坛会上,华中科技大学的张应强博士将大学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自由精神、批评精神、超越精神和人文精神。

云大在进行形象塑造过程中,就是以“云大精神”为基点,从“历史与现代的整合中寻找云大精神”“在‘会泽’与‘至公’的定位下塑造云大精神”“以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弘扬云大精神”。暂且抛开塑造本身这一概念不谈,至少其以大学精神为核心是绝对正确的。“会泽百家,至公天下”是学术上的进步与人格上的砥砺,两者相统一,也正体现了云大精神。三、中国的大学,你能担负起科教兴国、民族振兴、文化强盛的历史使命吗以上浅析了大学精神及其与文化和传统的关系,旨在探究何为大学的使命,是否大学无论做何种形式上的改革,还都只是青山依旧,恶水长流?难道大学的功能性真的在日益萎缩吗?

(一)现状

文化陶冶过弱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专业教育过窄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功利主义导向过重使学生的全面素质与基础训练不够;共性制约过强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为人人所不齿的有“学历”而无“学力”,有文凭而无水平的“泡沫教育”现象充斥大学,其相当一部分“泡沫”来自成人教育。

有人说,大学最大的命门和死敌,就是在不可调和的商业利益面前,弯下了腰。之所以挺不直腰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大学精神的缺失。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看其对大学教育的影响,不失为探索缘何大学精神家园荒芜的一条有效渠道。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教育精神的影响

“教育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窥见现代教育精神渐衰的脉络。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作用。延续千年的儒家学说一贯重视现实社会的人生问题,重人道而非天道,把人放到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去考察,重视道德实践。中国文化重现实人生,强调通过人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它往往表现得很实用主义,想发财就供财神爷,想求子就拜观世音。这种人文精神对于弘扬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精神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而它也因循守旧(比如“父母在,不远游”),讲“名分”重等级(“长幼有别,上下有序”),重伦理轻技术,重整体轻分析,重归纳轻演绎。

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政教合一(最明显的特征是教育与选拔人才相结合,导致现代高教很大程度上仍为应试教育);重伦理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最高理想,剔除其封建内核,强调的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发展到今天就是重视育人,即“教书育人”);重经典轻技术,重基本知识的传授,方法是经院主义的(老师照本宣科,不知贯通;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样当然利于巩固基本知识,却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传统(“学而优则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导致课堂上师生间单纯注重授受关系,而缺乏互动)。

而科举制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制造了学历主义的价值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恐怕“黄金屋”才是真正所求的),而追求高学历,拿文凭不是与科举考试制度的学历主义一脉相承吗?笔者参加在职研究生考试复试时,一位从教多年的高校教师直言不讳:我就是来混张文凭的,将来评职称更容易……此类现象屡见不鲜。

(三)大学的使命

有人分析中国全球竞争力无法上升的原因之一是:大学本是国家创新的动力来源,却成了学术腐败的重灾区。那么大学的使命究竟是什么?“一是提升人性,二是教化社会,三是泽被人类”(张应强《大学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使命》)。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通过文化的传承、创新、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目标,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学除了承担教育和学术责任外,还要担负起国际责任和引领社会前进的责任。

薪火相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精神,大学精神是继承、发扬,是创新、超越,是尊重人的主体性,重视挖掘人的价值,而不只是一张张“把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钱钟书《围城》)的文凭。难道现在的大学的教育真的使人到了“毕业就是失业”的地步了?中国的人才真的呈饱和状态了吗?

笔者读书时,老师讲过一个小段子,说当学校银杏叶落铺满道路时,文科生踩在上面,会浮想联翩,幻想很多美丽的事物,而理科生只会想:怎么这么多烂叶子,清洁工都哪儿去了?大学精神在现代的退化,与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在大学中的缺位有着某种共生关系。大学教育的关键是培育和鼓励学生对真理的追求,与造物为友,为思想而学。人文精神需要通过文化进行“浸润”“儒化”,使学生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及归属感,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四)教书育人,真的名副其实了吗

温家宝总理到医院看望钱学森先生,病榻上钱先生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京华时报》2005年7月31日)。请注意,钱先生所指的大学用的是全称,当然也包括北大、清华之流。陶行知当年认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学生多得到的只是头脑里储藏一些未经消化的、不理解和不真实的知识而已。”他在《创造的教育》中大力倡导“手脑齐全”“开天辟地”的新型人才。

中国是教育大国,而非教育强国,培养出的人才仅仅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而非created in

China(中国创造),这就导致了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从教育观入手,完全可以看做是中国缺少真正“大师”的最好注解(试问,你是一直因牙疼骂那该死的牙科医生无能,还是宁愿多考虑考虑如何向医生讨教补救蛀牙的方法?)。

熊庆来先生说过:学校成绩之良窳,过半由教授负责。网络文化的兴起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定位,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不是学生以后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教育成功的标志,而是要将“大学之道”与“大学之用”区分开来,把培育和发展个人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作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人是学校的主体,人的行为决定着学校的面貌,人的努力铸造了学校的灵魂。

四、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核心还是四个字——“大学精神”。追根究底,大学追求久远,必须冷静,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目光与胸襟。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浪潮,衷心祝愿云大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是“海棠依旧”,而是“红肥绿瘦”。与社会保持一定的张力,不唯马首是瞻,不媚俗,使学术回归学术,使思想回归思想,使官场与大学脱节,使学生与官僚脱节,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能薪火相传,使师生能真正立德、立言、立功:“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这是每一个云大人和每一个热爱云大的人的使命。

云大,一路走好!

“点评”

本文由“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的阿基米得支点——传统文化”、“中国的大学,你能担负起科教兴国、民族振兴、文化强盛的历史使命吗?”和“结语”等构成。本文立意较为深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对建构大学校园文化有一定启发意义。该文材料占有丰厚,思考较为深刻。

同类推荐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等问题。
  • 跟孩子一起玩吧:家庭教育中的游戏经典

    跟孩子一起玩吧:家庭教育中的游戏经典

    为了建立一种自然而合理的教育方法,必须把人作为个体进行大量精确而合理的观察,重点是观察一个人幼年时期的情况,因为这段时期是奠定一个人教育和文化基础的年龄。
  • “放养”你的孩子:自由教育的72个法则

    “放养”你的孩子:自由教育的72个法则

    本书内容包括:“放养有理”:培养孩子的八种能力情感教育:“放养”的孩子早知大爱生存哲学:给孩子摸爬打滚的空间意志品质:“放”则无畏,迎难而上等。
  • 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但是,如何教育孩子却是世界性的难题。哈佛大学用它独特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成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上哈佛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用哈佛教育的精髓去管理孩子,去成就孩子的未来!
  • 母婴护理与保健

    母婴护理与保健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让孩子学会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商和情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热门推荐
  • 医道天才

    医道天才

    一个中医界的天之骄子,由于神秘事件沦为农贸市场的烧烤小哥,清贫生活使得伴随他多年的女友离去,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中,他终于窥破一丝秘辛,且看他如何用小小药鼎何逆转人生,美女、金钱、权力蜂拥而来……
  • 花间错之妺喜传

    花间错之妺喜传

    她,一个众叛亲离的亡国公主,被姐姐和恋人联手推给了暴虐无道的夏朝君主履癸,一切阴谋的开始都缘于那场花间的相逢。一次次的误会,一次次的背叛,怎能再换回曾经的纯洁无暇的赤诚之心?涅槃之后,且看她如何玩转天下。
  • 魔仙至尊道

    魔仙至尊道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叶城为报家仇踏上茫茫修仙路,而真正踏上这条路之后才发现修仙一途并不是传说那般自由自在,反而充满了无情与孤独。阴谋与阳谋,明争和暗斗。这是一条极为危险之路,稍微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 独家爱你

    独家爱你

    哪个男孩子不钟情?哪个女孩子不怀春?看吧,一个纯洁、温柔的女孩子情窦初开,两个富于热情的男孩子青春冲动不可遏止,他们都毫无抵抗的力量了,一齐燃烧。小说情节峰回路转,波澜起伏,年轻人青春期那种朦胧而强烈的情感,初恋的奇特、迷惑、甜蜜、幸福、失恋的无奈、困惑和难以磨灭的伤痛……
  • 无尽天玄

    无尽天玄

    苍茫星海,无尽天玄。天玄大陆有着数以亿万年历史,这里是宇宙中心之所,孕育了无数神明。亿万年间,诸神之战,毁灭之源,冰河时代,诸神黄昏,虚空之灾。留下了无数文明与传说,可歌可泣的神话。
  • 系统之美丽要奋斗

    系统之美丽要奋斗

    徐美丽被外星掉下的系统砸到了,在系统的帮助下变美变自信,跟历史上的大家学习书画和绣艺,打造国际奢侈品品牌……
  • 伴读书童

    伴读书童

    不是公子爱江山,只是公子未成年。三十岁的大好青年,一晃回到蒙童孩提。虽然“学富五车”深谙处世之道,但可惜心从力不从。辅佐君王成就大事?还是做一个平头百姓寻一世开心?“一如侯门深似海,小姐,等我成年再嫁也不迟啊……”
  • 战绝九天

    战绝九天

    一个杀手,在2012的灾难之后,保留着原有的灵魂重生在一个充满战气与魔法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却似乎又与地球有着太多的联系!具体是怎么样的联系呢?主角重生刚出生之后便陷入昏迷,醒来发现身边的父母却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这其中含着一个怎么样的阴谋呢?环环相扣的阴谋,层层拔开的迷雾!这是我的第二本小说,第一本《傲天虚无诀》50万字,虽然没有签约,但也坚持完本!所以请大家放心收藏,无论结果如何,也会完本。本书至上传起,每天保证至少更新6000字!
  • 桃花源梦

    桃花源梦

    一不小心穿越到桃源村,开始了刷怪打BOSS的生活。不行不行,太枯燥了,于是神奇的事情开始了。出门遇险被一枚酷大叔救了,没想到酷大叔竟然才20岁,都怪胡子长得太明显了!不小心看到大叔洗了个澡,大叔秒变小鲜肉,分分钟让人想扑倒啊!吃个桃子,桃子却跑了!?好吧,是桃灵,其实就是一枚长着粉色翅膀的桃子。会嘟嘴,会卖萌,爱斗嘴,爱睡觉……一个600多年的老桃了,还能不能有点桃样。据说还是桃子6代,我没有听错吧?6代?不会是苹果6代吧?想不到我穿越之后,依然还是个果粉!且看我带着小桃子和小鲜肉一起闯荡江湖啦……
  • 难以忘记的是你

    难以忘记的是你

    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她以为她的大学生活会平静的度过。然而他,一个梦幻般的男孩的出现打乱了这份宁静。在不断的相处中,他早以悄悄住进了她的心。面对他们的爱情,所遇到的困难,她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