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77400000013

第13章 许家山特产

许家山海拔200米,多山少水,光照充足,土壤中有机质较多,适于种番薯、南瓜、花生、土豆等农作物,而且与平原地带不同,这里的农作物淀粉含量较高,所以番薯、花生、土豆等味道独特。

番薯

宁海栽种番薯的历史,当追溯到清乾隆十三年(1748)。世居福建兴化府莆田的杨希昌(字西仲)曾往永康贸易大亏,厥本旅抵高笕,时柘浦张君亦在此作客,言及莆田所种番薯宁邑未有,而地广空阔之处,甚可播种,若能倡始,必有所得,亦可备凶荒之患也。希昌一听,觉得有理,回乡后即偕胞弟杨希明来到宁邑之东,望见毛屿四山周列,江水潆洄,即觅舟而渡(当时毛屿为悬水岛)。望夫山可以耕,海可以渔,遂刳蒿叠石而定居焉。垦荒种植番薯。物以稀为贵,从此衣食有赖,且有余资,莆田的兄弟伯叔闻讯而相率迁居宁海。今东白芨、西白芨、箬屿、洞门、石碾等地杨氏,均在此时迁居,且以种植番薯为生。

相传,四周村民也想引种番薯,可杨氏族人秘不外传,于是有人半夜上岛偷种,可是东摸西摸,找不到番薯长在何处。一直寻到公鸡报晓,怕人抓住,撒腿就跑,却被番薯藤绊倒,拖出番薯,方知道番薯是长在地底下的。这样才慢慢地传播开来,由东乡到西乡,遍及宁海。

许家山与毛屿现同属茶院乡,相距也就五六公里,许家山的番薯想必也是那时传过来的。

许家山村为红黄壤土土质,独特的自然环境出产的高山番薯香甜可口,是当地有名的传统农产品。许家山的番薯含淀粉特别多,如果用来制山粉(淀粉),出粉率特别高。当地人常吃一种“番薯”,就是把番薯洗净放在锅里焐熟,以前粮食匮乏时常用来充饥。许家山的番薯团特别甜,特别“汪”,一口咬进去,清甜汪糯,满口生津。

每到十一、十二月,许家山的山地上,遍布掏番薯的人,或犁耕,或锄掘,或肩挑,或箕运,一派忙碌的景象。特别是黄昏的时候,父亲挥鞭在前面耕,孩子弓腰在后面捡,一只只圆硕的番薯从垄沟争先恐后地滚出来,惹得孩子捡也捡不及。山冈、天空、牛影,就像一幅剪纸,贴在天幕上,极富诗意。

有的人家把收获的番薯运回家,有的就在山地上处理,或刨成丝,或刨成片,撒在掘了番薯的山地上晾晒。逢到天气好,晾晒两三天就好了,如果连续阴雨,那就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或许就被雨水泡烂了。劳作之余经过山地的人,看见洒在山地上的白花花的番薯片,都会忍不住捡几片,掸去沾在薯片上的泥巴,放进口中大嚼,既可充饥,也可解馋。这个时候,大约不会有人去计较卫生不卫生的。晾晒好的番薯丝或番薯片,可以当作猪饲料,也可以人吃。番薯干粥、番薯丝粥是那时的家常便饭。北乡梁坑清季诗人潘智进咏道:“峰帘山上少良田,学种番薯万万千,漫道此山无出息,晒干倒也值铜钱。”

番薯还是以前许家山人谋生的农作物。每年的四五月,正是种植番薯的季节,许家山人把大面积培植的番薯藤秧剪下来,然后挑到宁海去卖。从许家山到宁海城关,山路有十五六公里,走平路就更远。每天凌晨两三点,他们就起床了,然后沿着许家山古道,曲折、坎坷,一直挑到宁海。按当地老百姓的话说,把肩胛头的皮都挑溜(破)了。番薯藤两三角一扎(100株),一担也卖不上十元钱,除去吃用,就只剩下买油盐的钱了。但在那个少有经济收入的年代,即使是这样菲薄、这样辛苦的买卖,从老人到十几岁大的孩子,都不得不去干。

山粉

其实就是淀粉,当地人叫山粉,是番薯的派生产品。

每年的十一、十二月,是收获番薯的季节,也是制作山粉的忙碌月。把番薯放在一种叫豆腐桶的大木桶里,用水反复地洗净(直接关系山粉的纯净度),然后磨成渣状。以前用手磨,用一块装在木板上的布满细孔的铁皮,把番薯放在上面,用手推磨,不但速度慢,而且极易磨去手上的皮肉。现在有了机器,轧起来速度就快了。只见把整筐整箩的番薯倾倒进斗里,机器大口地吞噬,速度很快,出来的便是薯渣了。

但“沥山粉”(挤压)就要靠人工了。豆腐桶上放一块叫“豆腐桥”的木架子,用一只布袋子,装上掺水的番薯渣,拧紧袋口,然后放在豆腐桥上挤压。薯渣中的淀粉就被水析出来,流进豆腐桶里。待满桶后,再澄一日一夜,桶底就积淀起厚厚的白白的山粉了。出粉率的多少取决于番薯中淀粉含量的多少。许家山的番薯淀粉含量是很高的。倒去豆腐桶里的水,把山粉用铲子铲起来,放到竹簟上晾晒。那时候你去许家山,村前村后的空地上都晾晒着那白白的山粉,不啻一道独特的风景。

番薯面

宁海最著名的番薯面产地在茶院乡的铜岭脚村。番薯面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近年注册的“宁友牌”番薯面远近闻名。其实,许家山与铜岭脚仅一岭之遥,许家山在山顶,铜岭脚在山脚,相距不过3公里。与铜岭脚一样,许家山同样具有悠久的番薯面生产历史。

生产番薯面的主料是山粉。把山粉用水搅匀,然后放在一格一格的铁皮蒸笼里蒸,蒸成一只只像汽车轮胎那么大的面饼,然后放在一只铁架子上刨。随着马达带动面饼的旋转,晶莹剔透的番薯面就像丝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晾干,扎成一把一把,就是佐餐的好菜了。可以做菜羹番薯面,可以做黄鱼烧番薯面,也可以做油拌番薯面,总之,都是具有独特风味的菜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来自给自足的许家山村民也有了商品经济意识,开始经营起番薯面的买卖。所生产的番薯面晶莹纯净,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柔软可口,风味独特,受到人们的喜爱。

番薯烧

宁海酿酒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据宋人陈耆卿《嘉定赤城志》酒坊章中载:“酒税务在县东二十步有熙春楼;塘下酒坊在县西四十里;砂碕酒坊在县北五十里;石马林酒坊在县南六十里;马筋酒坊在县北过海,难以里计,外有柘浦、亭旁、紫溪、铁场、黄肚、严坛、桐山、东仓、须岙九坊……”可见宁海制酒历史之悠久。

宁海传统的酒类有黄酒(俗称老酒)、糯米酿造的糯米酒和白酒。

白酒就是番薯烧。

许家山盛产番薯,所以拥有传统的番薯烧制作工艺。

番薯烧一般的制作工艺如下。

一、洒水:将番薯干丝摊在干净的地面上,用喷壶洒清水,边洒边拌,使番薯干均匀湿润;或将番薯洗净。

二、蒸料:摊晾、翻动番薯干,使它松散后装入蒸桶内蒸,或将番薯烧熟,直到蒸气上升一小时后,取出蒸熟的番薯摊晾,使温度降到和室温接近。

三、拌曲:将白曲磨成细粉,均匀地撒在已摊凉的料坯上,边撒边搅拌均匀。每百斤番薯干要加六斤酒曲。

四、发酵:将拌好曲的料坯,放在木桶里,扒平后上面覆盖一层厚度约一厘米的稻壳,再用泥土密封,让料坯发酵。等料温由原来的温度升高三至四摄氏度,然后又自行下降时,证明发酵已结束,具体的时间要根据料温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来决定,一般约四至五天。

许家山的番薯烧甘洌、清润、芳香扑鼻,深受好酒者喜爱。

醋大蒜

以前在乡村集市上常有醋大蒜卖。卖者挑两只木桶,桶分成一格一格,每一格都密密麻麻排着酱红色的醋大蒜。五分或一毛钱一只。

吃起来又甜又香,满集市都弥漫着醋大蒜那特有的香味。

许家山就是醋大蒜的产地。

那时许家山的山地上种着大片大片的大蒜,所种的大蒜又大又白,而且许多人家都会做醋大蒜。做法很简单,就是把大蒜放在锅里烤,烤它三天三夜,直到把大蒜里的糖分都烤出来,颜色就变成酱红色,味道甜中微酸。然后用特制的木桶挑到乡村集市上叫卖;有的还沿着许家山古道,挑到宁海城关的集市上卖,五分或一毛一只,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

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奉化、宁波一带的客商还常到许家山来收购大蒜。只是现在,大多人家都已不种大蒜了,做醋大蒜的手艺也日渐式微。

洋芋

宁海的洋芋以胡陈乡最为著名,胡陈洋芋已成为一个品牌而远近闻名。但据说,吃过许家山洋芋的人认为,许家山洋芋不亚于胡陈洋芋。

许家山洋芋是一种小种洋芋。个不大,但悠久的种植历史、独特的砂性土壤、适宜的气候环境,造就了许家山洋芋的独特品质:肉细腻,淀粉含量高、低脂肪、高蛋白、粗纤维,汲取了许家山土地上特有的阳光、水和泥土的精华,无论烤、煮、炒,吃起来都香气扑鼻,令人馋涎欲滴。

花生

许家山的花生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因其地处山区,土地有机质充沛、光照充足,所产花生特别好吃,尤其是一种紫衣的小种花生,营养特别丰富,炒吃特别香。正月时,村民们用它招待拜岁的客人,客人临走,还给客人的兜里装上大把大把的花生,以示热情。

花生又名“长生果”,因其营养丰富,有延年益寿之效。每当儿女婚娶,许家山人喜欢在果子桶里装上大量花生,有的还把花生染成红色,一喻人丁兴旺、家族繁盛,二喻早生贵子。

青馍糍

青馍糍是宁海人的传统食品。每逢清明,田野上艾草青青时,宁海人采而为食,一来纪念先人、延承传统,二来也满足口福,所以深受百姓喜爱。

许家山人也不例外。每到春天,许家山的山坡田边便长满了艾青,有剪刀青、糯米青、蓬蒿青等,还有一种俗称为“鼠耳”的野菜,据说吃起来特别糯。许家山的妇孺便成群结队到山野上去采摘。采来后择洗干净,放到滚水里氽(俗称“参”)。用刀斩细后,与米粉一同放在蒸笼里蒸熟,然后放到石臼里捣。捣之前,先要用木杵或石杵“逐”,即把艾青与米粉搅均匀。捣的目的有二:一是把青真正地捣入米粉里去,使两者融为一体;二是使馍糍变糯,有嚼劲和香头。捣糯捣匀后,便拿到案板上,用擀面杖擂薄、擂匀,切成长方形或菱形的一块块。有的还在上面撒上松花粉,吃起来就更香了。

除了青馍糍之外,许家山人还做青麦糕、青麦糨等,区别在于青馍糍是“青”与米粉掺合,青麦糕、青麦糨是青与麦粉掺合,且形状不同。因其耐饥、开胃,是许家山人的经典食品。

同类推荐
  • 普吉岛之恋

    普吉岛之恋

    普吉岛是泰国西南的一个海岛,我即将出发远行的地方,我将要在那里住一年,在海边。
  • 世界我知道-亚洲——尼泊尔

    世界我知道-亚洲——尼泊尔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 当代浙江概览

    当代浙江概览

    浙江地处祖国大陆之东南,濒临东海,地处亚热带中部,全省重峦叠嶂,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平原宽广,江河流淌,湖泊荡漾,还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适合人类居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呈现给大家的这册《当代浙江概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浙江的地理、城乡、经济、文化、人物、风情、特产等,是大家了解浙江的一个载体,是大家在浙江创业、生活和学习的一个参考。
  • 世界我知道-欧洲——荷兰

    世界我知道-欧洲——荷兰

    本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的风光与民俗。
  •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从北京出发往西藏,沿着川藏线,后有转道藏滇线,一路蜕化了被都市包装过、异化过的原始本能,遵从于内心的向往,一路上不是放纵,而是找到了早已消失了的自己。在进藏途中,遇见双亲早亡的妹妹为癌症哥哥进藏转山祈福的感动;深夜在大昭寺门前听格桑老妈妈讲自己悲惨一生;还有勘探大哥讲自己亲身经历的黄皮子拜月;派镇遇到痴情东北哥们儿经历草原一夜情后直追姑娘到墨脱的爱情感动;与藏族哥们儿巴桑夜行通麦天险经历生死劫、还俗喇嘛讲藏人眼中的仓央嘉措以及他与“西藏第一美女”的传说……一路上的沟沟坎坎,多不胜数,在藏区生活或者停留的每一位朋友,他们的身上都有无数感动,他们的心里,都有无数关于西藏的神秘秘密……
热门推荐
  • 落难的王子

    落难的王子

    他从小是在一个警察家长大的,警察一家都对他很好,但他知道,别人家再好都不如自己家好,要不是那场意外,自己也该有一个温暖的家,所以他愤恨那些人,发誓长大以后有能力了会一笔一笔讨回来的,他们欠下的债注定要还!
  • 终极御魔师

    终极御魔师

    盗墓,好嘛,穿越了。这我可以接受穿越,好嘛,居然是个炮灰,这我可以忍炮灰就炮灰,好嘛,还是个“废柴”,这我也能忍“废柴”,好嘛,有个“奇葩”缠上我啦!!!这我不能忍!“慕容奇葩,别再缠我了好吗?”“葬妖孽,不缠你我缠谁?”...........................................................................
  • 呆萌丫头de亲亲男友

    呆萌丫头de亲亲男友

    她,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他,一个帅气冷漠的少爷。他们,邂逅在一个名为“学苑”的贵族学校。浪漫的旅程就此开启。。。
  • 谁的青春不遗憾

    谁的青春不遗憾

    闲来无事就翻翻吧,用这篇小东西打发一下时间也不错~
  • 透视人体记录

    透视人体记录

    本丛书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收录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最新探索发现,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青少年读者热爱科学、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 幸福指出

    幸福指出

    我爱之人一定要幸福终老即使不是和我也好这一生他们都错了,错了时间,也错了地点。
  • 快穿之灵魂引渡人

    快穿之灵魂引渡人

    金豆豆是被骗入来当灵魂引渡人的倒霉孩子,而偏生这些灵魂也忒特么的不老实,死前个个有心愿!!不然便步投胎!金豆豆便是为这些不老实的灵魂完成她们心愿的倒霉使者(本书不上架,为了安抚上本快穿文读者的心灵,么么哒群号:465668045)
  • 天诏记

    天诏记

    一代人皇、贺兰晨枫!背负灭族之仇!应神难、惊东胜、震清风、霸云霄、战群星、灭噬天、斗天主、融天启、拒封神、毁神界、冲神皇、入邪灵、杀魔帝、平乱世、封天诏!静待贺兰晨枫演绎爱恨情仇、热血战世传奇、羁绊柔情断肠
  • 你不知道的海洋秘密

    你不知道的海洋秘密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EXO某天

    EXO某天

    少年的天空有五颜六色的光怪陆离。某天。“答应我,如果某天消失在茫茫人海,一定要站在最显眼路牌,等着我,回来。”“……我还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