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山海拔200米,多山少水,光照充足,土壤中有机质较多,适于种番薯、南瓜、花生、土豆等农作物,而且与平原地带不同,这里的农作物淀粉含量较高,所以番薯、花生、土豆等味道独特。
番薯
宁海栽种番薯的历史,当追溯到清乾隆十三年(1748)。世居福建兴化府莆田的杨希昌(字西仲)曾往永康贸易大亏,厥本旅抵高笕,时柘浦张君亦在此作客,言及莆田所种番薯宁邑未有,而地广空阔之处,甚可播种,若能倡始,必有所得,亦可备凶荒之患也。希昌一听,觉得有理,回乡后即偕胞弟杨希明来到宁邑之东,望见毛屿四山周列,江水潆洄,即觅舟而渡(当时毛屿为悬水岛)。望夫山可以耕,海可以渔,遂刳蒿叠石而定居焉。垦荒种植番薯。物以稀为贵,从此衣食有赖,且有余资,莆田的兄弟伯叔闻讯而相率迁居宁海。今东白芨、西白芨、箬屿、洞门、石碾等地杨氏,均在此时迁居,且以种植番薯为生。
相传,四周村民也想引种番薯,可杨氏族人秘不外传,于是有人半夜上岛偷种,可是东摸西摸,找不到番薯长在何处。一直寻到公鸡报晓,怕人抓住,撒腿就跑,却被番薯藤绊倒,拖出番薯,方知道番薯是长在地底下的。这样才慢慢地传播开来,由东乡到西乡,遍及宁海。
许家山与毛屿现同属茶院乡,相距也就五六公里,许家山的番薯想必也是那时传过来的。
许家山村为红黄壤土土质,独特的自然环境出产的高山番薯香甜可口,是当地有名的传统农产品。许家山的番薯含淀粉特别多,如果用来制山粉(淀粉),出粉率特别高。当地人常吃一种“番薯”,就是把番薯洗净放在锅里焐熟,以前粮食匮乏时常用来充饥。许家山的番薯团特别甜,特别“汪”,一口咬进去,清甜汪糯,满口生津。
每到十一、十二月,许家山的山地上,遍布掏番薯的人,或犁耕,或锄掘,或肩挑,或箕运,一派忙碌的景象。特别是黄昏的时候,父亲挥鞭在前面耕,孩子弓腰在后面捡,一只只圆硕的番薯从垄沟争先恐后地滚出来,惹得孩子捡也捡不及。山冈、天空、牛影,就像一幅剪纸,贴在天幕上,极富诗意。
有的人家把收获的番薯运回家,有的就在山地上处理,或刨成丝,或刨成片,撒在掘了番薯的山地上晾晒。逢到天气好,晾晒两三天就好了,如果连续阴雨,那就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或许就被雨水泡烂了。劳作之余经过山地的人,看见洒在山地上的白花花的番薯片,都会忍不住捡几片,掸去沾在薯片上的泥巴,放进口中大嚼,既可充饥,也可解馋。这个时候,大约不会有人去计较卫生不卫生的。晾晒好的番薯丝或番薯片,可以当作猪饲料,也可以人吃。番薯干粥、番薯丝粥是那时的家常便饭。北乡梁坑清季诗人潘智进咏道:“峰帘山上少良田,学种番薯万万千,漫道此山无出息,晒干倒也值铜钱。”
番薯还是以前许家山人谋生的农作物。每年的四五月,正是种植番薯的季节,许家山人把大面积培植的番薯藤秧剪下来,然后挑到宁海去卖。从许家山到宁海城关,山路有十五六公里,走平路就更远。每天凌晨两三点,他们就起床了,然后沿着许家山古道,曲折、坎坷,一直挑到宁海。按当地老百姓的话说,把肩胛头的皮都挑溜(破)了。番薯藤两三角一扎(100株),一担也卖不上十元钱,除去吃用,就只剩下买油盐的钱了。但在那个少有经济收入的年代,即使是这样菲薄、这样辛苦的买卖,从老人到十几岁大的孩子,都不得不去干。
山粉
其实就是淀粉,当地人叫山粉,是番薯的派生产品。
每年的十一、十二月,是收获番薯的季节,也是制作山粉的忙碌月。把番薯放在一种叫豆腐桶的大木桶里,用水反复地洗净(直接关系山粉的纯净度),然后磨成渣状。以前用手磨,用一块装在木板上的布满细孔的铁皮,把番薯放在上面,用手推磨,不但速度慢,而且极易磨去手上的皮肉。现在有了机器,轧起来速度就快了。只见把整筐整箩的番薯倾倒进斗里,机器大口地吞噬,速度很快,出来的便是薯渣了。
但“沥山粉”(挤压)就要靠人工了。豆腐桶上放一块叫“豆腐桥”的木架子,用一只布袋子,装上掺水的番薯渣,拧紧袋口,然后放在豆腐桥上挤压。薯渣中的淀粉就被水析出来,流进豆腐桶里。待满桶后,再澄一日一夜,桶底就积淀起厚厚的白白的山粉了。出粉率的多少取决于番薯中淀粉含量的多少。许家山的番薯淀粉含量是很高的。倒去豆腐桶里的水,把山粉用铲子铲起来,放到竹簟上晾晒。那时候你去许家山,村前村后的空地上都晾晒着那白白的山粉,不啻一道独特的风景。
番薯面
宁海最著名的番薯面产地在茶院乡的铜岭脚村。番薯面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近年注册的“宁友牌”番薯面远近闻名。其实,许家山与铜岭脚仅一岭之遥,许家山在山顶,铜岭脚在山脚,相距不过3公里。与铜岭脚一样,许家山同样具有悠久的番薯面生产历史。
生产番薯面的主料是山粉。把山粉用水搅匀,然后放在一格一格的铁皮蒸笼里蒸,蒸成一只只像汽车轮胎那么大的面饼,然后放在一只铁架子上刨。随着马达带动面饼的旋转,晶莹剔透的番薯面就像丝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晾干,扎成一把一把,就是佐餐的好菜了。可以做菜羹番薯面,可以做黄鱼烧番薯面,也可以做油拌番薯面,总之,都是具有独特风味的菜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来自给自足的许家山村民也有了商品经济意识,开始经营起番薯面的买卖。所生产的番薯面晶莹纯净,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柔软可口,风味独特,受到人们的喜爱。
番薯烧
宁海酿酒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据宋人陈耆卿《嘉定赤城志》酒坊章中载:“酒税务在县东二十步有熙春楼;塘下酒坊在县西四十里;砂碕酒坊在县北五十里;石马林酒坊在县南六十里;马筋酒坊在县北过海,难以里计,外有柘浦、亭旁、紫溪、铁场、黄肚、严坛、桐山、东仓、须岙九坊……”可见宁海制酒历史之悠久。
宁海传统的酒类有黄酒(俗称老酒)、糯米酿造的糯米酒和白酒。
白酒就是番薯烧。
许家山盛产番薯,所以拥有传统的番薯烧制作工艺。
番薯烧一般的制作工艺如下。
一、洒水:将番薯干丝摊在干净的地面上,用喷壶洒清水,边洒边拌,使番薯干均匀湿润;或将番薯洗净。
二、蒸料:摊晾、翻动番薯干,使它松散后装入蒸桶内蒸,或将番薯烧熟,直到蒸气上升一小时后,取出蒸熟的番薯摊晾,使温度降到和室温接近。
三、拌曲:将白曲磨成细粉,均匀地撒在已摊凉的料坯上,边撒边搅拌均匀。每百斤番薯干要加六斤酒曲。
四、发酵:将拌好曲的料坯,放在木桶里,扒平后上面覆盖一层厚度约一厘米的稻壳,再用泥土密封,让料坯发酵。等料温由原来的温度升高三至四摄氏度,然后又自行下降时,证明发酵已结束,具体的时间要根据料温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来决定,一般约四至五天。
许家山的番薯烧甘洌、清润、芳香扑鼻,深受好酒者喜爱。
醋大蒜
以前在乡村集市上常有醋大蒜卖。卖者挑两只木桶,桶分成一格一格,每一格都密密麻麻排着酱红色的醋大蒜。五分或一毛钱一只。
吃起来又甜又香,满集市都弥漫着醋大蒜那特有的香味。
许家山就是醋大蒜的产地。
那时许家山的山地上种着大片大片的大蒜,所种的大蒜又大又白,而且许多人家都会做醋大蒜。做法很简单,就是把大蒜放在锅里烤,烤它三天三夜,直到把大蒜里的糖分都烤出来,颜色就变成酱红色,味道甜中微酸。然后用特制的木桶挑到乡村集市上叫卖;有的还沿着许家山古道,挑到宁海城关的集市上卖,五分或一毛一只,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
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奉化、宁波一带的客商还常到许家山来收购大蒜。只是现在,大多人家都已不种大蒜了,做醋大蒜的手艺也日渐式微。
洋芋
宁海的洋芋以胡陈乡最为著名,胡陈洋芋已成为一个品牌而远近闻名。但据说,吃过许家山洋芋的人认为,许家山洋芋不亚于胡陈洋芋。
许家山洋芋是一种小种洋芋。个不大,但悠久的种植历史、独特的砂性土壤、适宜的气候环境,造就了许家山洋芋的独特品质:肉细腻,淀粉含量高、低脂肪、高蛋白、粗纤维,汲取了许家山土地上特有的阳光、水和泥土的精华,无论烤、煮、炒,吃起来都香气扑鼻,令人馋涎欲滴。
花生
许家山的花生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因其地处山区,土地有机质充沛、光照充足,所产花生特别好吃,尤其是一种紫衣的小种花生,营养特别丰富,炒吃特别香。正月时,村民们用它招待拜岁的客人,客人临走,还给客人的兜里装上大把大把的花生,以示热情。
花生又名“长生果”,因其营养丰富,有延年益寿之效。每当儿女婚娶,许家山人喜欢在果子桶里装上大量花生,有的还把花生染成红色,一喻人丁兴旺、家族繁盛,二喻早生贵子。
青馍糍
青馍糍是宁海人的传统食品。每逢清明,田野上艾草青青时,宁海人采而为食,一来纪念先人、延承传统,二来也满足口福,所以深受百姓喜爱。
许家山人也不例外。每到春天,许家山的山坡田边便长满了艾青,有剪刀青、糯米青、蓬蒿青等,还有一种俗称为“鼠耳”的野菜,据说吃起来特别糯。许家山的妇孺便成群结队到山野上去采摘。采来后择洗干净,放到滚水里氽(俗称“参”)。用刀斩细后,与米粉一同放在蒸笼里蒸熟,然后放到石臼里捣。捣之前,先要用木杵或石杵“逐”,即把艾青与米粉搅均匀。捣的目的有二:一是把青真正地捣入米粉里去,使两者融为一体;二是使馍糍变糯,有嚼劲和香头。捣糯捣匀后,便拿到案板上,用擀面杖擂薄、擂匀,切成长方形或菱形的一块块。有的还在上面撒上松花粉,吃起来就更香了。
除了青馍糍之外,许家山人还做青麦糕、青麦糨等,区别在于青馍糍是“青”与米粉掺合,青麦糕、青麦糨是青与麦粉掺合,且形状不同。因其耐饥、开胃,是许家山人的经典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