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61300000014

第14章 文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关系

一、文学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

前面,我们讲了文学本体论、文学功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鉴赏论,实际上都是在讨论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本体论和创作论的角度看,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反映对象;从功用论和鉴赏论的角度看,社会生活又是文学的反作用或者服务对象。由此决定,文学从发生到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就是它与作为反映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生活的关系从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我们今天来考察这个过程,不能就文学谈文学,必须把它与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文学的发展作出规律性的说明。

1.文学起源于原始人的社会生活

基于上述观点,我们考察文学的起源问题,只能从分析原始文学与原始人的社会生活的关系入手。

长期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个关系,作了种种探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认为,原始文学起源于原始人对自然的摹仿,这就是所谓的“摹仿说”;德国诗人席勒认为,原始文学起源于原始人的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游戏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原始文学起源于原始人的宗教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宗教魔法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原始文学起源于原始人的感情表现和传达,这就是所谓的“心灵表现说”。

我们认为,这些说法虽有部分的合理性,但从总体上讲,都是错误的。拿原始人的社会生活来说,其中固然有摹仿自然的内容、游戏的内容、宗教魔法的内容,以及心灵表现的内容,然而,最基本的内容,不是这些,而是为了生存和温饱而进行的生产劳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和普列汉诺夫都认为,原始文学起源于原始人的社会生活,首先和主要的,是起源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学起源问题的这一论述,和他们关于人类社会生活起源问题的论述是一致的。根据恩格斯的分析,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生产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生产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的大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创造了人的语言和意识活动。文学作为人的大脑以语言为工具的审美意识活动,毫无疑问,它也只能是原始人的生产劳动的产物。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现在留存下来的原始文学资料中得到证实。从内容看,原始文学不外乎是关于生产劳动的场面描写和支配自然的幻想表现;从形式看,原始文学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感。这一切,应当说都是为原始人以生产劳动为主的社会生活所决定的产物。

2.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以上我们考察了文学的起源和原始人的社会生活的关系,这只是考察文学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考察文学发展过程的另一个环节是,沿着历史的线索,来看看文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关系。

拿原始文学与今天的文学作以比较,无论谁都会承认,文学有了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和形象内容由开始的较为简单、浅显变得日趋复杂、深刻;一是语言形式由开始的较为粗糙、单一变得日趋精致、多样。

文学的这种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在总的趋向上,在大的轮廓上是吻合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吻合呢?答案只能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去寻找。

我们知道,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演进过程,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相应地发生了一番又一番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发展,不仅以崭新的人物和事件为文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内容,而且以崭新的精神需要和美学观念,召唤并且孕育了文学新形式的产生。可以说,正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这才导致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刻、从粗糙到精致、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

这里,特别需要提一下,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出现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社会分工,对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从积极方面讲,恰恰是社会分工,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物质劳动,专门去从事文学创作的精神劳动,从而使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消极方面讲,又恰恰是社会分工,使作家在脱离物质劳动的同时,也脱离了从事物质劳动的人民群众,影响了他们创作才能的极大发挥,也剥夺了广大劳动群众进行文学创造的正当权利,从而使文学发展受到严重障碍。如果说,在分工出现的前期,主要是积极的影响在起作用,那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分工的消极影响就显得越来越大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分工陷入畸形,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文学的病态。

二、文学发展过程与社会生活发展过程在局部上的不平衡性

1.两种发展过程是又平衡又不平衡的

通过以上对文学起源和文学发展这两个环节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文学的发展过程,要受社会生活发展过程的决定,因而,两种发展过程,也就存在着某种大体对应的关系。

我们这样说,仅仅就两种发展过程的总趋向和大轮廓而言。实际上,文学的发展过程,与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只是大体对应,并非完全一致。也就是说,这两种发展过程,在总体上是平衡的,在局部上是不平衡的。

文学发展过程与社会生活发展过程在局部上的不平衡性,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最先发现并提出来的。他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文学史的大量事实,可以为马克思的理论发现提供证据。具体说来,所谓不成比例,即局部的不平衡,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文学的发展落在了社会生活发展、经济发展的后面,这就是所谓的错后。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的发展更多地是反映了社会生活发展、经济发展的现实成果。另一种情况是,文学的发展又走在了社会生活发展、经济发展的前面,这就是所谓的赶前。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的发展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发展、经济发展的潜在要求。这两种情况,前一种情况有其普遍性,我们常说创作落后于生活,就是这个意思。后一种情况在文学史上也有,但一般比较少见。

我们承认文学发展过程与社会生活发展过程,有赶前或错后的不平衡情况,这不是对社会生活发展过程、经济发展过程要决定文学发展过程,因而两种发展过程总体保持平衡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否定,而恰巧是对这一原理的补充。因为不管是赶前也好,错后也好,它们都只是围绕着两种发展过程的总体平衡状态上下波动而已。波动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总体平衡;波动的结果,也正好体现了总体平衡。

2.产生局部不平衡的根源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像以上那样为马克思指出的局部不平衡现象提供例证,进行一般性解释,而是如何从两种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出发,对产生局部不平现象的根源进行深入的探讨。

文学的发展过程与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以及经济的发展过程为什么会有局部的不平衡现象呢?其中的根源在于:

第一,文学发展的情况是复杂的。它除了要受社会生活发展的决定以外,还要受本身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制约。从前一个意义上讲,文学的发展是社会生活与文学的矛盾运动的结果;从后一个意义讲,文学的发展又是它自身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的产物。前者,即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后者,即文学发展的内部原因。以上这两个矛盾运动,通过文学鉴赏与创新的矛盾运动这一中介环节,由外到内衔接在一起,环环紧扣,层层传递,从而使文学的发展过程与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在总体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往往有局部不平衡的现象发生。

第二,单就作为外因的社会生活与文学的矛盾运动来说,情况也是复杂的。由于社会生活本身由多方面的矛盾因素构成,而这些因素,正如我们前面分析过的那样,在与文学的矛盾运动中,处在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经济作为基础,起的是最终的决定作用:政治作为核心的上层建筑,起的是直接的干预和指导作用;其它如道德、宗教、哲学等,作为与文学并列的社会意识,起的则是彼此的渗透作用。以上这些矛盾因素,通过社会生活的整体结构综合在一起,相互冲撞,彼此抵消,从而使文学的发展过程与经济的发展过程,在总体保持平衡的前提下,也往往有局部不平衡的现象发生。

3.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矛盾运动

我们说,社会生活与文学的矛盾运动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那么,这个外部原因到底是如何过渡和转化为内部原因而推动文学的发展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我们知道,社会生活对于文学,既是反映对象,也是服务对象。社会生活作为反映对象,它与文学作为反映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反映是不是得体的问题,即所谓适应不适应的问题;社会生活作为服务对象,它与文学作为服务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服务是不是满意的问题,即所谓适应不适应的问题。由此决定,社会生活与文学的关系,说到底是一个反映对象与反映者、服务对象与服务者适应不适应的关系。

一般说来,旧的文学和旧的社会生活在旧的基础上是适应的。如果社会生活发展了,文学没有发展;或者社会生活发展了,文学也发展了,但文学的发展赶不上社会生活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和社会生活之间就不适应了。于是,文学为了继续存在下去,不至于被生活所淘汰,就必须相应地来一个发展。通过发展,求得新的文学和新的社会生活在新的基础上的适应。

以上所描述的从适应到不适应、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是社会生活与文学的矛盾运动的过程,也是文学在这种矛盾运动的推动下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生活一般是走在前面的。它以自身的发展,一方面,创造出许多新的反映对象、新的审美特征,为文学提供发展的可能;另一方面,又创造出许多新的服务对象(读者)、新的审美观念,向文学提出发展的需要。前一方面,是就文学创作而言;而后一方面,则是就文学欣赏而言。所以,社会生活与文学的矛盾运动,实际上也就是文学本身鉴赏与创作的矛盾运动。文学创作,面临着如何使社会生活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的问题;文学鉴赏,面临着如何使社会生活提出的发展需要得到满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突破旧的文学的框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创新。而要创新,又必须继承,于是,又引起了文学创作本身创新与继承的矛盾运动。

同类推荐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宋朝是个文治辉煌的朝代,诗人词客风流蕴藉,笔下生花;翩翩少年花前侧帽,柳边系马。而那些美丽的宋词,就如同活色生香的女子,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就使大宋王朝满堂花醉。
  • 解密中国大案II

    解密中国大案II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视角与方法

    视角与方法

    本书以“视角与方法”为侧重点,正面迎向当下的思想和文化问题,从深厚纷杂的“中国经验”出发,借助于“文化研究”开辟的视野与方法,努力去打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领域。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热门推荐
  • 步步为姻,难为神女心

    步步为姻,难为神女心

    莫名其妙地囫囵穿越到古代,余雪洛瞧了瞧自己。记忆全失?不怕!身为一位通医理的现代人,她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便可以。嗯?她不是身穿是魂穿,还有个宰相爹?这么牛逼哄哄的身份她可要好好使用,怎么说也不能对不起自己追求潇洒人生的理想!二妹想挑衅?她抬抬手,萌宠神兽压都能压扁你丫的。“既然这么厉害,倒不如与本座比试比试?”风白黎似笑非笑。余雪洛立刻端出神女范:“我不太喜欢这个……”“那你喜欢什么?”风白黎笑得清雅高华:“本座其实有个更合适你的比赛,你会喜欢的……”余雪洛好奇:“什么比……风白唔唔……你的君子之道呢!”戳正文,收藏!英文已开坑,么么哒
  • 当异界杀手遇见魔幻的他们

    当异界杀手遇见魔幻的他们

    她,异界顶级杀手,却遭背叛,竟奇幻穿到另一个时空,既然老天让我重活一次,我定将活的精彩!他们,大陆人人皆知的明星,12个,人人性格不同,却又偏偏遇见了她。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武破天命

    武破天命

    阿三,迎风而站,手拿神枪,一脸冷酷的看着前方的万丈深渊。“出来吧,杀戮,是你的最爱。”一阵电闪雷鸣,大如小山一般的“雷雕”冲天而起,夹杂着万千雷电,恐怖的气息向阿三压来。“蓬。”阿三一个倒退,神枪在地上划出一道深不见底的沟壑。“哈哈,爽快,再来。”杀戮,强者为尊。这是一个让人心惊胆跳的世界,这是一个强者站在九天之上,俯瞰众生的世界。
  • 守为者天剑

    守为者天剑

    一次奇遇改变这孩子一生的故事。国家的的“天剑”,神秘组织涯追的千年之后接班人“战神”。他将会带领一支全新的国家利刃出现在世界各地,又在花花大都市快意纵横,俏美佳人为之动心。
  • 独家蜜爱:首席的傲娇小天后

    独家蜜爱:首席的傲娇小天后

    “滚!”“不嘛!老婆求带回家”。夏鸢语顿时汗颜,明明是掌握风云的顶级钻石王老五,他顾锦琛,在世人面前他高冷让人害怕,在她面前就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妻奴。她是乐坛里闪耀的星星,唱跳演都完美驾驭,家里捧在手心的小公主,她在他的世界里就是至高无上的老婆大人「宠文1V1」席子QQ号:3286839957验证是本书的角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极道乱世

    极道乱世

    一个高冷的大男孩,行走于都市,闯荡于江湖,偶遇仙丹,竟是仙人转世,打破三界各种阴谋,成就天下最强之人。警花、御姐、女导师...........桃花劫不断,看他如何逆天改命,打破幕后天规欲知后续请关注QQ1617486606
  • 我最想要的亲子情商游戏书

    我最想要的亲子情商游戏书

    提高孩子情商的意义,并不止于让孩子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从小做一个“快乐宝贝”,长大后成为一个性格积极、身心健康的社会人。高情商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孩子在儿童时期的可塑性最强,这一时期有意识地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的情商,将使他们受益一生。本书是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高情商的智慧锦囊。它依托于最新、最实用的教育理念,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游戏的趣味形式调动孩子的兴趣,还可以充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沟通能力、个人情绪调节能力等情商能力,也可以使亲子关系在游戏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 勤学求索

    勤学求索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重文化讲道德、重家庭倡美德,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德故事,这些故事多少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传颂,《勤学求索》用简单朴实的文字让我们纯洁的心灵再一次得道洗礼,每当你看完一篇文章,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让我们打开窗户,让心灵去感受生活。
  • 不见云初城

    不见云初城

    权谋《不见云初城》是“离城别绪”的第二故事,主人公名叫红简月,故事发生在云初城内。此次佳人至城,犹如红梅傲雪云出简月,他日红颜别君,恰似离水汤汤流年无期。一幕十年,离城别绪,同命中注定般挥之不去。末了,曲终人散,古城犹在不见云出,叫人直叹得好个一别一见又一城!
  • 娱乐无双

    娱乐无双

    即将荣登娱乐高级奖项的导演,在庆功宴后,穿越到平行世界。在平行世界走上娱乐巅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