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勒芒24小时汽车耐力赛的获奖名单,你会发现欧洲汽车是这项赛事中绝对的宠儿,16次夺冠的保时捷、9次夺冠的法拉利、8次夺冠的奥迪和7次夺冠的捷豹组成了毫无悬念的第一集团。唯一能和这些大佬们对抗的是来自美国的福特GT40,这款在1966年到1969年实现四连冠的美式赛车从未量产,也没有引起任何的销售浪潮,但它却彻底打破了美国人只会造皮卡、吉普和肌肉豪华车的印象,让波澜不惊的勒芒掀起了美国派的涟漪。
反目成仇
在20世纪50年代,公路赛车成了欧洲汽车迷的宠儿,法拉利、阿斯顿·马丁、捷豹、保时捷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勒芒、塔加·弗洛里奥这些赛事上。看着欧洲厂商们只要付出几百万美元,就能在世人面前提高自家的荣誉,福特公司的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亨利·福特一世的孙子,福特公司的第二代掌门人)心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位承担着福特复兴责任的大佬决定全面进军赛车运动,从欧洲人的手里把荣誉抢过来。
下定了决心之后,一向急性子的福特没有立即开始赛车的研制——在他看来从无到有地建立一支赛车队伍实在是浪费时间。为了快速地见到效果,福特决定直接购买最成功的赛车制造商——意大利的法拉利汽车公司。很快,福特公司的谈判团队在摩德纳的法拉利公司总部和“赛车皇帝”恩佐·法拉利展开了谈判。在挥舞支票的美国人面前,恩佐·法拉利没有在价钱上过多纠缠,只是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福特必须支持收购后的法拉利继续参加F1;第二,法拉利不参加美国的印第500赛事,老爷子看不上美国人的汽车赛。最终,这两个条件成了致命的分歧,桀骜不驯的恩佐·法拉利让高傲的亨利·福特二世很“受伤”,自尊心极强的后者决定设计一款自己的赛车,在赛道上彻底打败法拉利。
出师不利
当时出现在福特的合作者名单上的公司有两家:莲花公司和阿斯顿·马丁公司。莲花公司和福特的关系更密切,它们使用的发动机就是福特公司生产的,但是科林·查普曼本人对帮美国人设计赛车没有多大兴趣,因此开价有些离谱;而阿斯顿·马丁公司的总设计师则对福特汽车非常感兴趣,就带着公司的车队总管一起跳槽到了福特汽车。1964年,一辆从欧洲完成组装的福特GT40跑车从英国被运到了纽约,这款主打长途赛事的汽车因为车顶距离地面只有40英寸而得名。该车边角圆滑坚固、线条优美,它的全铝制的4.2升V8发动机来自福特,车轮来自意大利,方向盘来自英国,算是集中了汽车工业中最先进的技术。不过G T40第一年的表现实在是惨不忍睹,三辆GT40都未能夺得名次,其中两辆因为变速箱故障,一辆因为输油管破裂,全部中途退出了比赛。更让亨利·福特怒火中烧的是法拉利毫无悬念地夺取了前三名,实现了在勒芒的五连冠。最终,亨利·福特决定让自己的阿斯顿·马丁二人组滚蛋,改为任命福特野马汽车的主管卡罗尔负责GT40赛车的改进。
终点和起点
卡罗尔上任后,认真分析了GT40和法拉利赛车的各自特点。他发现法拉利更容易操控,而且弯道性能更加出色;福特GT40虽然直道时速可以达到恐怖的340千米,但它不够精细,驾驶困难,车手必须全神贯注才能控制住赛车。于是,卡罗尔为GT40更换了更可靠的引擎和变速箱,希望能解决一直以来困扰GT40的故障问题。然而在1965年,福特GT40的勒芒之行还是以悲剧收场,3辆赛车没有一辆坚持到黎明。不过这次亨利·福特没有再走马换将,而是仁慈地给了卡罗尔和GT40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1966年,孤注一掷的卡罗尔率领8辆福特GT40开赴勒芒,而他们的老对手法拉利也精锐尽出,派出了7辆赛车强势应战。急不可耐的亨利·福特亲自为大赛开幕挥舞开始的旗帜。带着这位掌门人的无限期待,GT40开始了一次伟大的比赛。这回GT40在直道上的优势得以展现,虽然有4辆车还是因为故障退出了比赛,但是剩余的4辆坚持到了天亮,它们牢牢占据了1、2、3、5这四个位置,除了他们自己,谁也无法阻碍GT40获得一场世纪性的胜利。这时,福特车队的领队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让领先的3辆GT40调整好各自的速度,留下一个3辆GT40同时冲过终点线的历史性时刻。然而一个戏剧性的误会出现了,第一位置的福特车手迈尔斯在距离终点几十米时缓缓刹车,而处在第二名位置的迈凯轮没能产生默契,最终第一个冲过了终点。后来人们询问迈尔斯为何停步不前,这位老兄郁闷地表示实在是太劳累了,想活动下腰身,结果就丢掉了冠军。不过这些插曲并不妨碍福特赢得赞誉,在此后的3年中,GT40赢得了伟大的四连冠,再也没有人嘲笑它是一块绑在火箭上的美国钢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