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讲究言简意赅,“增一字则密,删一字则疏。”其实,做演讲也是如此。说话时可以滔滔不绝,但绝不可以废话连篇,否则容易令听众的反感。
正如海涅所说:“做演讲不能像皇帝出行,前拥后簇着一大队人马。一句浩浩荡荡的句子里,往往只有一点儿意思,仿佛一辆金碧辉煌的宫廷大车,驾上六匹盛装丽饰的马,一路行来,好不隆重。”
演讲是靠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来打动听众而不在于你的言辞多么华丽。相信你读了下面的故事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次,马克·吐温到教堂作礼拜,适逢一位传教士在搞募捐活动。
起初,传教士声情并茂地讲叙着非洲的苦难生活,希望大家能够伸出友爱之手,帮助那些穷困潦倒的非洲人。马克·吐温听后,十分感动,决定等传教士讲完了捐献50美元。
但过了10分钟,传教士还在絮絮叨叨地讲个没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心想:看来,待会儿我只能给他捐20美元了。
又过了10分钟,传教士还讲个没完,马克·吐温生气了,对自己说:待会儿我1分钱也不捐看他能怎么样。
终于,半个小时后,传教士讲完了。当他拿起钵子挨个向听众们募捐时,忍无可忍的马克·吐温不但没有捐钱,反而从钵子里拿走了两美元。
由此可见,絮絮叨叨的长篇大论只会让人厌烦,使人昏昏欲睡。只有简洁明快,语言流畅的演讲,才能使听众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才能使听众对你所讲的产生兴趣,进而受到感染。有一篇演讲只有十个句子,却产生了轰动效应,而且成为演讲中的经典。这篇演讲便是林肯的《在葛底斯堡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
林肯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后不久就爆发了内战,即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南方反对废除奴隶制的各州官布脱离联邦,要求独立。以林肯为首的联邦政府当然不能容忍,内战由此而发。
1863年7月,联邦政府军与叛军在葛底斯堡发生了一场激战,以政府军胜利而结束。这场胜利意义深远,南方叛军严重受挫,元气大伤。自此之后节节败退,直至最后无条件投降。但这次战斗也使政府军损失惨重,为了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联邦政府在葛底斯堡修建了国家烈士公墓,在公墓落成典礼上,林肯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内容如下:
87年前,我们的前辈在这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孕育于自由之中,主张一切人生来平等。
现在我们进行这场伟大的内战,正考验着我们的国家,也考验着任何一个奉行这种原则的国家,看它是否能够长治久安。我们就是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的战场上举行集会的。我们举行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块土地奉献给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作为他们的最后安息之所。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必须做的。
但是,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我们不能捐献什么,也不必神话什么。因为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的活着的和牺牲了的勇士们,已经用自已的鲜血做了最好的祭奠,他们的高尚情操永远不会因为别人的颂扬或者漠视而有丝毫改变。
我们在这里讲的话,人们将不会怎么注意,更不会长久记在心里,而烈士们的英雄壮举将永远不会被世人所遗忘。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们,倒是应该继承烈士们的光辉遗志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我们倒是应该让烈士们的崇高情操激励我们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中去。我们在这里庄严地表示我们的决心,决不让死者的鲜血白流,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和新生,我们的人民将世代相传、前赴后继。
整篇演讲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但是以语句简炼而闻名于世。前半段,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和意义,以及举行这集会纪念烈士的必要性。语言如飞瀑直下,紧凑、快捷。
接着,又用了几句话说明了烈士们的功绩远非这种纪念所能达到的。突出了整篇演讲的主题——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应该受到人们无比的敬仰。
林肯的这篇短小的演说,可谓是句句言而有实,句句言简意赅,句句感人心弦,不愧为流芳百世的佳作。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没有耐心去听那些漫无边际的空洞语言。
记住,如果你能用一句话表达清楚你的意思,就不要说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