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其实在小说中就暗示了关露的身份,虽然她不是直接写关露,而是写关露的朋友张明健:“她本是江北的左倾女性,给郑烈手下的特工捉过来,备受酷刑,不肯投降。后来郑烈本人由惊奇而发生兴趣起来,不知采用了何种手段,居然使得那位女英雄帖然就范了——至少在表面上。”
关露初到上海滩,很快就成为和丁玲、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那时候她的长篇小说《新旧时代》已经进入最后的修改,除创作之外她还翻译了高尔基的《海燕》和《邓肯自传》。那时候的关露激情澎湃,面对日寇的侵略,她大声疾呼:“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这样的爱国诗词曾经为她赢得了“民族之妻”的称号。当然,所有的这一切均发生在重庆。某一天夜里,她突然接到中共华南局最高领导人的密电——速去香港找廖承志。当时廖承志任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关露到达香港后的第二天,两个客人拜访了她,其中一个就是廖承志,另一个人则自我介绍说:“我叫潘汉年。”那是一次绝密的谈话,潘汉年的任务就是命令关露返回上海,策反李士群。
从此,红色作家关露消失了,她一身摩登旗袍出现在上海女作家群中,并且成了极司菲尔路76号汪伪特工总部的常客,成为汪伪特务头子家里的红人。李士群让太太叶吉卿和关露一起逛商场、看戏、出席各种公开场合活动。就在有意无意间,关露投靠汪伪特务的消息风传一时。李士群照顾关露还有一层意思,当年胡绣枫曾经竭力保护过叶吉卿。据说左联负责人曾找到了主管诗歌工作的蒋锡金,问他:“关露还参加你们的活动吗?”蒋锡金说:“是的。”负责人说:“今后不要让她参加了。”从此以后,上海的许多关露昔日的同事、朋友均对她侧目而视,一谈起她,甚至要往地上吐唾沫。但是关露不在意,她严格地执行了党的指示,有意疏远了那些所剩不多的朋友。据胡绣枫回忆,在此期间关露曾给她写过一封信:“我想到爸爸、妈妈身边去,就是不知道爸爸、妈妈同意吗?”这里的“爸爸妈妈”就是指解放区——延安。胡绣枫说,接到关露来信后,自己立刻跟邓颖超汇报了此事。没多久,八路军办事处一个人找到胡绣枫,随后胡绣枫回信给关露说:“爸爸、妈妈不同意你回来,你还要待在上海。”
忍辱负重了两年之后,关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逮着一个成熟的机会,关露对李士群说:“我妹妹来信了,说她有个朋友想做生意,你愿意不愿意?”李士群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一听就明白了。很快,潘汉年来到上海,秘密约见了李士群。从此,日军清乡、扫荡计划,总是提前送到新四军手中。之后,李士群与中共的秘密联系改由其他同志负责。关露又迎来了新的任务,潜伏到日本海军部控制下的《女声》杂志做编辑——一直到日本宣布投降。组织上得到密报,关露已经名列国民党的锄奸名单,立刻安排她来到了苏北解放区。熬过了六年敌营生活,关露终于回到自己人的身边,单纯的她并不知道,自己要经受的煎熬还没结束,每一次运动,她都要成为最严格的审查对象。这时候她意外收到一封信,是她的恋人寄来的,关露欣喜若狂。他是党的高级干部,两人感情深厚。抗战时期关露在敌人的营垒里始终是以汉奸文人的身份出现,而她的恋人则以爱国分子身份,在国际友人之间活动,身份的差别导致两个人聚少离多。关露以为到了解放区,他们就可以结合了。她想不到,这封来信竟然是一封绝交信,关露疯了——她的精神分裂症时好时坏,不知道自己是好人还是坏蛋,是作家还是汉奸,或者是特工,她有几重身份,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她?她自己也说不清。解放后,她数度入狱,一直到七十六岁时才平反。她却在平反后的一个冬日,在她那十多平方米的陋室里饮药自尽。她的经历后来被很多作家写进作品里,最近的一部是麦家的小说《风声》,后来改编成电影。
逃的逃了,亡的亡了,海上那些女作家像一朵朵海上花,浮花浪蕊随风而逝。
§§第四章 多少恨
“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候好好地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