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7200000043

第43章 含英咀华(7)

乍见起家我有些惊诧与错愕,刚55岁的人竟头发灰白,脸上的皱纹明显增多,倒是精气神丝毫不减当年,显得更有书家儒雅的风度。贾夫人端庄大方,俨然京城知识妇人作派,黄土高坡婆姨的泥土味儿荡然无存了。为了抢时间,贾氏夫妇请我们就近在一家颇高档的海鲜楼午宴,他知道我乃高阳酒徒,其实新川好酒更甚,买了两瓶北京二锅头边饮边叙,真是“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紧接着到不远处花家地西里的贾宅,登上7楼,顶多80平方的蜗居,陈满了各种艺术品,壁上悬挂的山西老乡华国锋看贾的书法以及贾和乔石的合影颇吸人眼球。贾说房子小,很多东西摆不出来,随手送了我们四五册他的书法作品集,装帧颇讲究。其实我珍藏他的墨宝何止五件,单是他送我乔迁春江楼之礼的八尺行草就够贵重的了,那是张若虚252字的《春江花月夜》全文,章法严谨,书道功深,为新居平添了许多翰墨香啊!我知道他的作品多次荣登全国书展,多次获奖,第四届中国书协理事,已是名动京城的大书法家了,讲俗气点儿,他的润格标价是每平方尺5000元,中央机关的会议厅都挂着他的墨宝,作为贾之友,希和何其幸也!

说话间接他的人来了。他应邀要去宜兴参加陶瓷文化节,该去机场了。

此聚前后不过三小时,只得又一次“挥手从兹去”,相约明春聚江城吧。

我是书法界的槛外人,遑言书法理论?但我观起家书法作品,探其从艺之路,顿时发现,其作呈现给人的是一种温润的视觉美,他承袭了“二王”书体的书势之美,且有一种江河滔滔,一泻千里之势。

起家汲取“二王”书势之魂,乃受其启蒙老师尉世芳的教诲和影响而逐年形成的。他在原初习练欧、柳体的基础上,后又专攻《兰亭》和《圣教》,并师承大草鸿儒傅山、小草宗师怀素的徐文达先生教诲,对“二王”字体的结构、点画进行象形的剖析和研练,对二圣的书法理性刻苦钻研,沿着“二王”书法一路走来,进而融于心,凝于神,使之兼具“二王”的内蕴之气和书势之美。他对王羲之《笔势论》中的“势”的理解就是“规矩”的深化和升华。他认为“规矩”从词义上来讲是静态的,表示严格和不可逾越之义,但一味强调书法的“规矩”,势必造成字的板滞和僵死。而“势”是动态的、流变的书艺,可从其内涵上折射出生机和活力。起家书写的陈列于全国政协主席团会议室的范仲俺《岳阳楼记》和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等巨幅作品,从整体布局上透发出一种中国气派的磅礴之势和典雅之美,传统之象和文化之韵,真是有本有源,有章有法,变有法度,清新自然,令人感悟到中国书法在升华中求其完美的强烈印象。

起家书法的另一特色是注重继承传统基础上的锐意创新。在他的传世作品中,不难窥见他对家学的承传和另辟蹊径的履迹。他不拘研习一门一体,而是兼收并蓄,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刊登在《山西收藏》上苏东坡的《贺新郎》、白居易《五凤楼晚望》以及《见贤思齐》等作品,更是彰显出起家书法的生命之光和绚丽之彩。

起家书法的内在美,是他凭着自己的悟性、功力和学识“创”出来的。起家深知“临”是“创”的基础,“创”是“临”的归宿这个辨证关系,他要在“临”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创”,给传统书体赋予新的意象和气息。临帖上他下过苦功夫、笨功夫、功工夫,苦摹《兰亭序》数百遍,《玄秘塔》上千遍,在遍临20多种《兰亭》帖本后,对其中的差异逐一对比,从细微处揣摩、体会王羲之创作《兰亭》的心路历程,打下了自己坚实的功力基础。他还认识到,作为一名书法家,仅凭笔底之功远远不够,还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因而多次通读《陶渊明集》、《谢灵运集》、《世说新语》以及诸多史记书籍和文学作品,裨便在书写时自然地将所书作品内容的意境和自己的灵感运用到腕下,创出天性雅逸、雄奇朴真的好作品,使之达到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

徜徉书林,我发现并非所有中国书法家的作品都有中国气派的翰墨风韵,而欣赏贾起家的书法,会使人领略到雍容的中国气派和华美的翰墨风韵,会使人看到字里行间放射出的异彩,每个字皆如一个鲜活的生灵,迸发出绚丽的光芒。

而这正是起家书法的独特魅力。

2008年12月5日

朱石金的金石缘

朱石金,号诚斋,江苏江宁人氏。秉性儒雅敦厚,情怀恬澹潇洒,为人宅心仁厚,处事敬业勤谨,因与我同在文联从艺,同门同好,又系同宗,过从甚密,意笃情深,素以同怀视之。石金择水木年华美厦而居,挟长江、青弋江两江风云;我平生爱水,亦在春江花园高楼临水而栖,或拿云邀月,或煮酒品茗,皆缘同迷金石耳。

石金与金石结缘始于幼时,受乃父影响,九岁习书,寒暑不辍,楷行兼顾,碑帖齐走,沉沉然厚垒基石;经名师前辈指点,潜心学艺,功力日有精进。石金重传统,师造化,初学黄叶村老人绘兰画竹,后又藏玩各类鬼斧神工之奇石。一九八六年调入芜湖市文联后,心如止水,澹泊宁静,发奋苦研金石书法,经年累月而未怠。

石金书法,以汉简见长。夫汉简,似篆若隶,敦实古朴,奔放飘逸,颇合其人内在气质和为人风范。在汉简书艺的瀚海中,石金既寻找到切近固我禀赋的人生道路,也廓清了契合自身艺术发展的定位坐标。江东奇才初雪散人盛赞其书法篆刻四体皆工,尤以篆隶见长,灵动意流,厚重质朴,雄中寓秀,奇中显美;气沉胆底而飞毫喷墨,操笔沉稳而恣意挥洒,故其作品劲挺如壮士拔山,开合似万马注坡,苍凉比寒猿饮冰,舒展犹凤飞鹰翔,真是古风独树,荡气回肠!我亦叹服其书品简洁流畅,章法考究,意蕴隽永,个性鲜明,无论谋篇造势抑或笔墨渲染,无一不是激情与灵感的自然流露,显示出娴熟的艺术功力。初雪散人缘其书意尽透金石之气,引《书品》之“书存金石气”状石金之书,并引上海已故著名书法理论家洪丕谟之论,曾以《郊寒岛瘦,金石为炉》在《安徽日报》著文誉之。

石金独钟篆隶,承汉简遗规,继魏晋成法,年青时遂对隶书兴趣甚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接触汉代隶书,对工整精细、雍容秀雅的《史晨碑》、《华山碑》叹为观止!随着年庚渐增,视界开阔,又对刚劲高古、拙朴遒美的《张迁碑》、《礼器》及挺拔灵动的《石门颂》备加痴迷。之后,对清人小篆也曾下过功夫。历代书家认为,秦以篆见长,汉以隶为鼎。隶书是我国的主要书体之一,它孕于战国,萌于秦代,成于西汉,盛于东汉。在书体的演变上,通常皆谓中国书法由篆而隶,由隶而草,其实在秦篆汉隶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汉简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写下了不可或缺的篇章,石金正是以汉简见长。

石金于书法之道自有灼见:“书以点划取胜。俗云‘点如鼎,划似锥,立马东海,擎柱南天’。今之书法,惟线条美,亦不为谬,然若轻点划,实皮相之见。书法之道,咸归于勤。板桥有言,精神专一,奋苦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此乃书法之妙论也。”悟之深,言之切,足发聩而振聋。石金的大篆深受吴昌硕等名家影响,用笔老辣,落墨如刻,以刚、柔、焦三种因素互相渗透。其篆书重视用笔,中锋平直,藏头护尾,力求笔笔中锋,笔笔见力度,笔笔见精神;方、圆、尖齐用,拧、绞、拖并施,尽可能使架构工稳,线条逸秀,非一味追求坚硬或柔美,而须发挥篆书笔法圆劲之特点,高古苍劲而有弹性,姿态横生而又险绝;用墨亦有独到之处,灵活掌控墨色的干湿,恰到好处地运用飞白,使得笔酣墨活,形意翩跹。

汉隶与秦篆等身,书法与治印齐名。石金治印,从临摹秦汉名印入手,兼习明清诸家,尤其是受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影响颇深,潜心研习传统,注重印外功夫,力求博采众长,艺路越走越宽。2001年秋,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来到江城,为芜湖的教育事业慷慨解囊,为表谢意,市领导特请石金为田家炳先生治印两方作为永久纪念,田先生深受感动,认为这是他“一生最为珍贵的礼物。”

欣逢盛世,石金精气勃发,刀笔并驱,佳作迭出,书法篆刻作品在海内外各类展览中数度斩获金、铜、佳作奖并被收藏,还荣膺有关艺术机构授予的“百名中国书画名家”、“敦煌飞天奖艺术家”、“国学研究贡献艺术家”等荣誉称号,并获书画类金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石金之书法渐臻化境,更上层楼。

2007年4月2日于春江楼

《非议历史》的思想价值

周非新著《非议历史》今年六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隆重推出后十分夺人眼球,顷刻跻身大陆书市“百家争鸣”系列社科类畅销书热榜。想起去年出版的“周非炒论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拷问历史》,一经面世,洛阳纸贵,今年十月又在台湾出版上架,一时轰动海峡两岸。据悉,《非议历史》亦已列入台湾远流公司出版计划。享有“当代隐士、思想卧龙”美誉的青年学子周非,不愧为我国思想界潜伏的一匹黑马,果然脱颖而出,不同凡响。

周非说:“历史已经成为历史了,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我们的任务不是咒骂历史,也不是炫耀历史。我们要面对未来。我们之所以要谈历史,是因为我们面对的这个未来,必须从我们这个历史一路走来。那么,对待过去,我们为什么不应该笑谈呢?其实,笑谈,才是我们应该取的最实际、最健康的心态。我们在笑谈中,会发现自己的真实、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得失以及自己的能力。”诚哉斯言!“非议”之本义是批评,责难,《晏子春秋问上十三》:“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历史怎么就不可非议不可笑谈呢?笑谈历史并不自周非始,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已开先河:“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相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王神圣事,骗了天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笑谈、拷问、非议都是思想家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都是为了民族的复兴与发展,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也!“非议”是否真的就是“非议”?实际上并不容易判断。因为在很多时候“非议”往往是非常主观的事情,产生“非议”的机理很简单:历史越悠远越清晰,越是智者越创新。《非议历史》是非常之人创作的一部非常之书。因为作者穿行于浩淼的历史长河,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观点解读“中国历史的正动与逆动”,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史料中描绘出一道独特的风景,以新锐的思想元素和华美的汉语文字,重叙历史,纵论当下,前瞻未来,为世人洞悉中国历史开辟了一条清新敞亮的捷径。周非善于契中要旨,不故作惊人之论,而是独具慧眼,发人所未发,论人所未论,并非恶搞,也非戏说,只是不同于正史、官修史、专家史那样刻意追求严整、稳妥、不偏不倚的姿态。它迥异于一般的史书著作,既具有学术普及范式,又有作者的个人言说风格,它是自由的、泼辣的、质疑的、随意的、幽默的,写法灵动而别致,适合现代人的阅读口味。它贵在思想的发现、思想的锋芒、思想的演绎,其畅销不难是解。

《非议历史》的思想发现在于,它将自然、人文科学与哲学思维融为一体,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以原创性的分析研究,按文化演进的脉络将中国历史划分为十个时代,即神话时代、理想时代、文治时代、竞争时代、帝国时代、信仰时代、复兴时代、逆动时代、启蒙时代、跨越时代;揭示了“智谋文化”和“大一统文化”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履迹和走向;阐述了为什么中国会从“大汉”、“盛唐”的辉煌灿烂走向鸦片战争的落后挨打,历史上曾经十分强盛的帝国,缘何后来居然不堪一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究竟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到底应该“复兴”什么这三大问题,从而解开了中国历史的三个谜团。作者从中国的创世纪神话为元点,一直写到晚清的风云变幻、启蒙的兴起与湮灭。全书聚焦于一个普世关注的大问题:大一统究竟是什么?周非解析出十条特征:疆域大一统、思想大一统、学术大一统、皇权大一统、思维大一统、文武大一统、民族大一统、公私大一统、宗教大一统、好坏大一统。但从“神话时代”,他还发现了“我们的先民充满了智慧、勇敢、想象力与思辨力,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中国正史把上古时代描绘成“大同社会”的理想国,漏洞百出,流毒千年;春秋战国时代因为礼崩乐坏,人大创造力得到极大释放,文化天空灿烂辉煌,但同时揭示,策士们将“学”变成“术”,从而与科学民主之路失之交臂;文治即礼治,中西方文化发展脉络正是由此产生分野;“帝国”乃由“智谋”打造,“大一统”文化圈定了中国两千年历史的发展轨迹;信仰危机是政教合一、智谋文化与“大一统”文化结合的苦果;盛唐气象因为缺乏科学与民主的文化精髓的支撑,巍峨的帝国大厦才会在顷刻间坍塌;中国历史从大唐盛世到鸦片战争,是文化的力量让统治者选择了一套逆动的大政方针所致等等。因为作者撷取了历史大框架中的时间支点和空间焦点,方能闪现出思想的亮点。

《非议历史》的思想锋芒在于,本书有许多与海内外众多史家不同的观点,敢于对中国历史说不,敢于颠覆前人的陈腐之见,不仅有历史的洞见、独见、创见、新见,而且有哲学的思辨,特别是秉有现实的观照和未来的视野。作者在梳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具有一种历史的通感;站在人类历史、世界历史的高度,凭高俯视,以独特的视角、锐利的目光、科学的思辨指点江山,纵论风云,臧否人事。如果说学界有“比较文学”一门,周非则首创“比较史学”一派无疑,面对中外历史,他不是匍匐仰视,也不是漠然平视,而是作俯瞰历史的另类解读。书中前卫的批判姿态是鲜明的,如作者认为,官本位孽生于礼制、礼崩乐坏于“失信”、知识分子蜕变为谋士、新血液总是被腐化、历代帝王对科学技术都不够重视;再如,宋、元、明、清八百年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宋代乃“逆动”之始,是黄袍情结中“既不大一统、也不帝国”的封建怪胎,大敌当前时的“崇文抑武”、工商兴盛时的“重农轻商”、变法改革时的“国有制”、儒学复兴时的“程朱理学”;之后文官制度中的“帝王集权”、科举制度中的“只读圣贤书”、海洋时代的“闭关锁国”、启蒙意识、人性解放的式微等等。这些反思、质疑、叩问、批判为了什么?一句话,为了迎接一个跨越时代——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机械地固守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出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现代化。这才是全书的宏旨。

《非议历史》的思想发现和思想锋芒要演绎成观史济世、雅俗共赏的文字,需要学识功底和艺术表达。周非作为年轻的文化学者,其目标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了廓清中国文化,他在寒窗研读三十年之后,必须自出机杼,别具一格,因而角度前所未有,方法独辟蹊径,就连写书的章法也与众不同,大胆采用了散点透视螺旋式结构方法。此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历史辩证法的敬畏和对多学科交叉的自如运用,还以深邃的思想,新颖的观点,时尚的语汇,清晰的意象,将一个个历史场景、历史细节生动铺陈,很多哲理在作者的警世话语中机锋凸现,遂使全书自成体系,新意迭出,振聋发聩,启人深思。可见惟非常之人才可出非常之思、非常之理、非常之论、非常之议、非常之文、非常之书。

2009年11月12日于春江楼

同类推荐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岁月如流,我们每个人都已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遭际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的故事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追求的泪水以及选择的苦痛、生命的挣扎。正因为如此,生命的色彩才缤纷,内容才丰富。即使是落叶的季节,也不会感觉到孤独,因为你丰盈的生命足以抚慰你的心灵。
  • 幸好,没有在一起

    幸好,没有在一起

    《幸好,没有在一起》收录的是爱而不得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的是W小姐亲身经历的,有的是发生在朋友身上的,有的是陌生人向她吐槽的;故事里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有你,也有他。你不愿相信的,却是真实存在的,绕不开的。W小姐的文字,有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扇醒那些不断骗自己的女人,揭穿男人那些欲盖弥彰的真相,让你隐藏多年的情感尽情在她的文字中宣泄。当你读完这些故事后——真正醒来时,一定会带着微笑,给自己一个变得更好的理由,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 胡适的理想国:胡适梦想文集

    胡适的理想国:胡适梦想文集

    他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宗师之一,他与梁启超、鲁迅……并称为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用毕生的实践与思考构筑了一个自己终生梦寐的理想国,他用自己的赤子之情与悲悯之心书写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感受最本真、最灼热的文字,体悟胡适澎湃激荡的思想告白!这是国内首次辑录出版的胡适梦想文集从青年到人生,从思想到政治,从文化到大学,从学术到科学,他用自己真诚的肺腑至言讲述了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重读胡适,从此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 今宵月儿圆

    今宵月儿圆

    刘殿学的小小说取材日常生活题材,善于提炼,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幽默、智慧处处可见,单篇不长,以一种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勾勒出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热门推荐
  • 三寸天堂

    三寸天堂

    不再找,约定了的天堂。不再叹,你说过的人间世事无常。从未体会到原来自己距离命运的轮盘如此接近,然而掌握历史的滋味却并不美妙。不能有,也不敢有无谓的同情心。我负担不起,后世因我而改变的罪责!
  • 封玄灵

    封玄灵

    天下大道,殊途同归,暗黑时代结束,三大太族血脉凋零,世界封域,寒族之子被灭族后横跨幻域后来到一个陌生的灵冥域,身怀异脉的他玄仙同修,一幕幕远古谜团接踵而来……
  • 最强制卡师

    最强制卡师

    一张神秘的黑卡,一个平凡的制卡师,一个无比复杂深邃的宇宙苍穹,一切尽在《最强制卡师》!
  • 极之起凡

    极之起凡

    百年孤独,雷梅塔丝的孤独。我们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活在最孤独的时代。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古墨新香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古墨新香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我的夫君是阎王

    我的夫君是阎王

    好好的18岁生日,却发生了一场车祸。在睁开眼睛时,身旁站了一个古装男子,他说要娶我,还会保我一世安好。就是他的出现改变了我的人生!
  • 霸道总裁宠溺的代价

    霸道总裁宠溺的代价

    为了省下停车费,却不想被卷进一系列的事件当中。先是被人打,又是进警局,章慧茹简直无语问苍天。幸好上帝终于玩够了,给她安排了帮手,只是这个帮手大牌,身价不菲,颜值爆表,还有就是霸气十足。这样的男人,岂会为人提供免费的服务?当然是把她收为己有,没有丝毫的手软。因为一个偶然,他与她相识,从不会受人影响的他,却因她而一再的破例。既然她总是让他放心不下,干脆纳入羽下,为她辟出一片静土,让她实现梦想。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勿对号。男女主身心干净,感情一对一。
  • 仙炼至尊

    仙炼至尊

    “一曲烟雨渡,忘此身……”问天下,谁能登峰造极!
  • 黑执事之黑色契约

    黑执事之黑色契约

    沉沦于黑暗的人,没有阳光的照耀,没有希望的光临,一切的一切,没有希望,只有绝望,他与恶魔结缔,他开始走向地狱,他和恶魔开始永恒的羁绊。
  • 缘定三声

    缘定三声

    “玲珑佩,配玲珑。一声姻缘响,二声别离殇,三声缘定白首盟哎!小情人你俩莫惊慌……”月老头口中唱着怪异的曲调扬长而去,端木寻砚却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想她端木寻砚有缘得这月老头赠了个玲珑玉佩,岂料一声响,她穿了!换了时空,成了乞儿,最后还成了姜府的男仆。拜托,她是女的好不好!二声响,她空间平移了……顶着新寡身份,横行乡里,拐骗凶恶的“良家少女”……这三声响起,端木寻砚心慌不已!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说实在的,她也是心中无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