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4600000048

第48章 实验生理学的奠基人斯巴兰让尼

斯巴兰让尼(LazzaroSpallanzani,1729~1799)是意大利著名的博物学家、生理学家和实验生理学家。

斯巴兰让尼于1729年1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斯坎迪亚诺镇,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律师,母亲出身富裕之家。斯巴兰让尼15岁中学毕业后进入勒佐——艾米里亚耶稣神学院,在那里他学习了五年,受到很好的语言学和哲学等方面的教育。1749年,他转入著名的波伦亚大学学习法律。他的堂姐芭西是一位杰出的妇女,在波伦亚大学任物理学和数学教授,在她的引导下,斯巴兰让尼对自然科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从而转学自然科学,1753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不久,教会任命他为牧师,1760年成为神父。教会的经济支持,保证了他科学事业的顺利进行。

1761年,他首次外出进行科学考察。他通过研究多重相互联系的因素证明,山间泉水不像笛卡儿所说的那样是由海水变来的,而是如瓦里斯纳里所指出的那样,是雨(雪)水渗入地下后流出来的。这充分展示了斯巴兰让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就在这一年,瓦里斯纳里把布丰和尼达姆关于自然发生的思想和著作介绍给他,引起了他极大的注意。从1762年开始,他对自然发生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很大的成功。

自然发生说是一种从古代就已流传的关于生物起源的假说,认为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发展起来的。从人类文明的最早期直到17世纪,自然发生学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几乎是普遍存在且又是毫无疑问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是自然发生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晨露同粘液或粪土相结合就会产生萤火虫、蠕虫、蜂类等的幼虫……。赫尔蒙特甚至还提出产生老鼠的方法。1668年意大利医生雷迪(Redi)证明,腐肉所生的蛆虫是由苍蝇产下的卵孵化而来的,从而驳倒了上述荒唐的认识。斯巴兰让尼通过上百次对比实验,发现将浸液放在密封的长颈瓶中煮1小时,就不会再有微生物发生。他指出,浸液中的微生物是由于消毒不彻底或由于来自空气的污染造成的。斯巴兰让尼对自然发生问题的研究具有双重意义:首先,他早于巴斯德近一个世纪,用科学实验批驳微生物自然发生说,并且实验构思相当巧妙,对此巴斯德极为钦佩,他特地请人画了一幅斯巴兰让尼的画像,悬挂在餐厅中,以便天天瞻仰。他由此发明了高温消毒法。第一罐罐头食品就是依据这种方法制成的。当然,由于历史条件,他没能彻底驳倒微生物的自然发生说,也没有回答生命最初的起源问题。斯巴兰让尼于1765年发表了《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实验》论文,总结了他关于自然发生问题的研究。瑞士博物学家博内特(C.Bonnet)看到该论文后非常高兴,开始同斯巴兰让尼建立友谊,并很快成为好朋友。

1765年,斯巴兰让尼开始了动物再生能力的研究。他用蚯蚓做了数千次实验,认识到有利于蚯蚓再生的一些切口的准确位置。他在研究了蛞蝓的触角,蜗牛的头、触角和足,蝾螈的尾巴、四肢和上颚,以及青蛙、蟾蜍的四肢的再生后发现:动物的再生能力,低等动物比高等动物强、年幼动物比成年动物强、体表组织比内部器官强等事实。此外,他还用蜗牛作过异体头部的移植实验获得成功。他将研究成果收集在《略论动物的再生》和《关于陆生蜗牛头部再生的实验结果》两部著作中。

在这一时期,斯巴兰让尼还对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进行系统研究。关于血液循环,哈维已将血液循环途径基本研究清楚了。斯巴兰让尼观察了心脏有节律的跳动,从而推动血液流动,他发现,血液在大的动脉血管中同样有节律的跳动式流动,到了小动脉,才开始变得均匀。他还观察到单个红细胞有时会变形,以便通过卷曲的毛细血管。他还首先发现,在恒温动物中,存在着动静脉交织在一起的结构。提出动脉的跳动除心脏产生的压力外,还有血管壁的弹性作用。1768年,他发表了《论心脏的运动》一文,总结了这方面的成果。同年,斯巴兰让尼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

1777年,斯巴兰让尼开始研究动物的消化生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动物的胃只能将食物磨碎,不能将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也就是说动物的胃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

1783年,斯巴兰让尼将食物装在打有小孔的金属管或小球中,并让动物吞下装有肉块的小球,这样食物就不受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中的液体地可以进入小球中。过一段时间,他把小球取出来,发现球内的肉块消失了,所以,他推断胃中的液体一定有某种物质可以消化食物。他首先引入“消化液”一词,认为消化液中含有某种能分解食物的化学成分,所谓消化就是消化液对食物的分解过程。这同腐败现象有本质区别,他指出消化液是强烈防腐的。他用实验证明消化速度不但同食物的性质和消化液的多少有关,而且还与温度的高低有关,而体温是最适宜的温度。他还指出,小肠的分泌物或许能完成全部消化过程。由于当时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较落后,斯巴兰让尼并没有弄清楚胃液中究竟是什么物质将食物消化了,直到五十多年后,也就是1836年,德国的生理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后来称为“胃蛋白酶”,从而才解开了胃的消化之谜。

1771年~1780年,斯巴兰让尼还进行了受精问题的研究。现在我们知道,进行有性繁殖的生物,其子代个体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即受精作用,产生受精卵,而后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但在18世纪,对于受精过程的认识还相当模糊。1677年,人们发现了精子,而卵子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但在受精过程中,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一种观点认为精子在受精时起重要作用,忽视卵细胞的作用。1677年8月,哈姆(J.Ham)第一个观察到了精子,并得到列文?虎克的认同。后来有的学者认为,在人的精子中包含有非常小的人,在其他的动物的精子中也有极度缩小的该动物,这是精源论者的观点。另一种是卵源论者的观点,他们轻视精子的作用。布丰等人认为精子只不过是精液中的寄生物,即使有的学者承认精液作用,但当时也不清楚到底是精液中的哪一部分起作用。斯巴兰让尼是一名卵源论者,他认为卵中含有极度缩小的该生物个体,如青蛙的卵中已存在着蛙,这样,在卵还没有排出体外时,蝌蚪就已存在于卵中——以某种方式蜷曲和紧密地集聚着,只要有雄性的能使之受精的液体的存在,随时准备展开自身。

尽管斯巴兰让尼的有些观点不正确,但他在受精问题的研究上成绩不斐,他设计了许多精彩的实验,否定了一些错误认识。他在观察青蛙、蝾螈等两栖动物的繁殖时发现了它们是体外受精,从而否认了动物只能体内受精,不可能进行体外受精的错误观点。具体的做法是:他为雄蛙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紧紧贴身的塔夫绸“裤子”,穿着这些独特服装的蛙像平时一样企业交配,交配后,虽然雌蛙产下许多卵,但没有一个卵能发育。而当一些卵与保留在裤子上的精液接触后,正常的发育便开始了。后来,他直接从精囊中收集精液并把它小心地“涂”在卵上,这些处理过的卵都能正常地发育成蝌蚪,而没有与精液接触过的卵则解体。这样,斯巴兰让尼就发明了一种人工授精方法。

斯巴兰让尼还利用人工受精的方法,进一步探究了精液中哪些部分具有受精功能,非精液物质到底有没有受精作用问题。他又设计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他用血液、血液提取物、电流、醋、酒、尿、柠檬汁、油等物质与青蛙卵接触,结果都不能使卵受精和发育,而青蛙精液,即使稀释到原浓度的1/8000,仍然具有受精能力。那么究竟精液中哪种成分具有受精能力呢?有人说是气味,为了检验这个观点,他先把几滴青蛙精液放在一片玻璃上,再将面筋粘在另一片玻璃罩上,面筋上粘着26枚青蛙卵,而后将玻璃罩倒扣在精液上面,使精子和卵细胞不接触。过一段时间,装置中已有一半精液蒸发掉了,此时卵也湿润了,但把卵放入水中后,它们并未发育。为了检查剩余的精液是否有效,他把一些卵与此精液接触,这些卵受精了,并且能发育。通过这个实验,斯巴兰让尼证明了精液的气味不能使卵受精。后来,他又将精液进行过滤,通过过滤把精液分成两部分,没有精子的粘液和含有精子的粘稠物,然后分别用来进行人工授精实验,发现前者没有受精能力,而后者用水稀释后仍有受精能力。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斯巴兰让尼原有的知识和信仰,使他认为完成受精作用的是残留在过滤纸上的液体,而不是精子。

另外,斯巴兰让尼还对电鳗的放电现象、蝙蝠飞翔时的定向问题等进行研究。同时,他还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家和无畏的探险家,他使帕维亚自然博物馆成为意大利最著名的博物馆。他还是火山学的奠基者之一。

斯巴兰让尼患有前列腺肥大症和慢性膀胱炎,最后导致无尿症。1799年2月11日与世长辞,终年70岁。斯巴兰让尼把他的一生连同一部分遗体都献给了科学事业,根据他的遗嘱,他有病的膀胱献给了帕维亚自然博物馆。

同类推荐
  • 如何掌握好文字输入

    如何掌握好文字输入

    《如何掌握好文字输入》一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文字输入的基本知识。
  • 站在巨人肩上-从门捷列夫谈化学起源

    站在巨人肩上-从门捷列夫谈化学起源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科学除草

    科学除草

    本书提醒您,除草剂的使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提高了除草效率,大幅度降低除草成本,如果不合理使用,则容易产生药害。为避免危害现象发生,《科学除草》一书将教您如何科学除草?如何正确使用化学除草剂?总之,将让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 神秘的地域

    神秘的地域

    本书介绍了诸如响沙、悬棺、玛瑙湖、象牙矿、古崖居、“迷魂阵”、“大气魔镜”、等神秘之地,以及“世外桃源”、“度日如年”、“颠倒时空”之地等等。
  • 青少年最喜欢的传奇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传奇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应该多读传奇故事,从故事中学会为人处世的传统美德,传奇故事具有反映社会百态的作用,学会从故事中学习。
热门推荐
  • 罪孽相思:玩转大牌老公

    罪孽相思:玩转大牌老公

    初见时,她清纯可爱,他浪漫多情。从一见钟情到情定终身,只有甜蜜。情敌现身,他们之间仿佛多了几许尔虞我诈,一切都朝向不可预见的深渊远去,等到浮云散去,方才发现伊人不过一场梦,醒来后只余累累伤痕。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龙凰再临

    龙凰再临

    八年前神武界大变,原本割据四方的四大霸主家族如今仅剩两家。原本相对和平的神武界开始变得动荡是变化浩劫还是新生?没人知道少有人人关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大部分人只知道,只要我变强世界便以我为尊而少年少女只知道,一步步走下去,去夺回自己失去的一切
  •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王牌特种兵不幸陨落,回到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只有寡母依靠,家徒四壁出身低微,在强人横行肆意杀戮的乱世之中,本不欲欺人,然而人欺我,本无意杀人,可别人向我举屠刀!回到人吃人的年代,仍然要做顶天立地的铁血男子汉,犯我者死!
  • 魔途杀

    魔途杀

    我是名门之后,天之骄子,身怀两极的玄火与苍冰。本来,凭借自身的资质和家族的势力,我完全有能力在元素横行的魔法大陆上呼风唤雨,横行霸道。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的惨剧,令我失去了所有,包括亲人,包括玄火。身体元素不复平衡的我,从此走上复仇的道路,谁在魔途上阻我,必杀之。兄弟情,虽死莫逆,共一世刀光剑影。红颜意,此生不渝,伴三千风雨槃情。不管流多少汗,滴多少血,我都要挣脱命运的枷锁,走上天地的巅峰。看吧,当风起,云涌,情动,我如何用鲜血,染红苍穹!
  • 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

    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

    这是一本介绍经济学大师及其思想精华的图书。它虚拟了18堂神秘课堂,邀请威廉?配第、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18位经济学大师逐一走进课堂,讨论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18个话题——土地、农业、自由、价值、需求、分工、危机、资本、复苏和调控等。在授课的过程中,听课人与大师们还有互动和交流。虽然,那些大师们是带着“任务”前来授课的,但他们可不是如此“听话”的嘉宾,还会时不时说些自己的趣闻、趣事,如果你喜欢听这些方面的故事,可千万别错过了。
  • 妾的生存守则

    妾的生存守则

    做那行都有那行的规矩守则,妾也不例外。上辈子为了房子生活辛苦奔波的淑雅,最大的愿望便是有一个大房住,吃穿不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生活。而这一切,都在这辈子实现了。除了“妾”这个尴尬身份,淑雅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满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校园爱情大做战:爱就这样

    校园爱情大做战:爱就这样

    他们以前形影不离,青梅竹马。他们以前互相深爱。她因为一件事误会了他,十年后他是a市的主宰者,她是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他的儿子回到a市,她变成了一个公司的CEO。看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无上魔将

    无上魔将

    拥有三族血脉的陈仁,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匠圣传承,选择了从来没有人修炼成功的魔匠之路。修炼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坎坷,一个不慎就是身死魂灭的下场,走前人的老路固然能够减少很多危险,但是,按部就班畏畏缩缩又岂能够走上巅峰?我有人族血脉,所以我重情义;我有精灵族的血脉,所以我爱好和平,从不欺负弱小;但是,如果你认为我好欺负的话,那么,我还有魔族血脉,我可以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可以快意恩仇,屠尽仇家,杀出尸山血海!
  • 本宫不狠:江山不稳

    本宫不狠:江山不稳

    贫家的孤女楚香香,为了生活,跟叔母做起媒婆、神婆。她考中过秀才,做过官家侍女。她邂逅了心心相悦的未来皇上,她巧缘的入宫做了护国夫人,做了皇太后。于是,那位年轻英俊又温润如玉的新皇上,朝她投来似曾相识又含情脉脉的目光。让她这位年仅十八岁,尚未婚嫁,又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心旷神怡又急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