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业进入新阶段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完全符合我国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的,是农业走向市场化的必然选择。
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根本上讲,就是加快农业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这一战略性转折的本质和规律,不能囿于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传统思维定式之中,使农业结构调整再次陷入“多多少少”的误区,影响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在谈到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时,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夏秋比、粮经比、农林牧副比、一二三产业比等比例数来说明其结构的合理与否,比如,在总结工作时,往往说粮经比由原来的9∶1或8∶2……调整到了7∶3或6∶4……农林牧副渔和一、二、三产业结构也由原来的多少比多少比多少……调整到了多少比多少比多少……在规划下一步调整目标时,也习惯于用多少比多少这样的比例来构画未来的结构蓝图。孰不知,正是这种多多少少的指导性目标,一次次的将农民导入了多了砍,少了管的误区之中。因此,许多干部对究竟种什么好感到茫然,去年眼看着市场走俏的产品,今年发动农民大面积发展,结果却烂在了地里。今年吃了大亏的农民,明年又改种了别的产品。而那些敢于吃亏,耐得住寂寞的农民却又赚了大钱。市场在一次次地戏弄着那些手足无措的农民和干部;这是为什么?在这汹涌而来的大潮面前,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困惑了,迷茫了,不知道如何适应这只看不见的手。
然而,也有个别农民,他们老是走在市场的前头。今年,别人种大白菜的时候,他在种精细菜,明年,别人种精细菜的时候,他种的大白菜却又卖了个好价钱;后年,别人种大白菜的时候,他却又种上了苜蓿草、药材、洋芋、杂豆等,繁殖起了食用菌,养起了牛羊,搞起了农副产品加工……市场对他们来说,就像是手里握着的一个遥控器,想选什么样的台,就在什么样的舞台上表演,别人只好观看他们精湛的演技而已,或跟在他们后面发几声感叹!
被市场一次次戏弄了的人们,最怕的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所以,他们最希望的是垄断,又最怕的是垄断,希望自己赚了钱的东西别人不要搞,垄断经营;又怕别人能赚钱的东西上面不让搞,被人垄断。请君冷静一想,走向市场后,哪一样东西是能够垄断的了得的呢?说到底,是人们对市场认识不够,对自己的优势认识不够,仍然追求“多多少少”的传统结构模式,没有跳出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不知道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也不知道去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结果在一次次的“多多少少”中品尝着市场经济的苦果。
我们不妨举几个实例来剖析一下多多少少的辩证关系。前几年,定西地区的洋芋面积只有几十万亩,却经常听到卖难的呼声。近两年,他们把洋芋作为一个大产业,一方面开拓市场,一方面引进新品种,提高品质,发展多类型专用品种。结果,不仅面积扩大到了234万亩,翻了一番多,而且市场销售很好,根本不存在卖难问题。多耶?多也!少耶?少也!
另一个例子是新疆。前几年也时常听到他们棉花卖难、西红柿卖难、甜菜卖难的报导。近年来,他们在充分认识到自己比较优势的前提下,明确提出了“黑、白、红”战略,黑,即以石油为主的黑色工矿产品;白,即棉花;红,即蕃茄和枸杞。棉花种植面积由原来的40多万亩发展到了150万亩,加工蕃茄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到了16万亩,蕃茄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枸杞本是宁夏的拳头产品,而新疆近年来已发展到了7万亩,而且市场占有率大有超过宁夏之势。多耶?多也!少耶?少也!
从上述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对有些产品,不是多了卖不出去,而恰恰是少了卖不出去。当然,所谓的多多少少,是建立在市场供需条件和产品质量条件下的辩证关系,对于那些市场不需要的劣质传统产品,再少也可能滞销,而对于那些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再多也“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那么,如何走出多多少少的误区呢?笔者认为,核心是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曰顺应天时,认准优势,突出特色。哲人说,最难了解的是自己。调整结构,发展市场农业也是一样,许多地方、许多干部往往看别人的优势明显,看自己的优势模糊,结果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走,成了市场农业的追风族。对我们甘肃来说,最大的劣势是干旱,最大的优势也是干旱。如果我们看到南方的热带水果、蔬菜、水产品赚钱,也想东施效颦,显然会碰壁,但如果我们利用土地肥沃,土壤病毒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可以人为控制和调节水分等自然特点,则可以把甘肃建成全国最佳的玉米、蔬菜、花卉等制种基地、马铃薯生产基地、干果基地、高原夏菜基地、优质牧草基地和中药材基地等,完全可以将林果业、草产业、蔬菜、药材、马铃薯、畜牧业、制种业等建成具有甘肃特色的规模化主导产业。在这里,笔者要特别为中药材说两句话。甘肃省是当归、党参、红黄芪、板兰根、天麻、大黄等根茎类药材的最佳生产基地,这些药材又大部分具有滋补强身之功效和抗癌、抗艾滋病等作用,完全适合当代人的消费趋势。多年来,甘肃的中药材规模一直做不大,而且每3—5年发生一次市场波动,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明白个中原委,一是在前几年粮食短缺的压力下,很难腾出精力来发展中药材;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生产与销售脱节,难以形成开发的合力;三是各级对中药材的认识不到位,市场宣传和开发力度不够;四是加工滞后。这样,就只能维持一个低水平的简单再生产,使这一优势没有得到早日发掘。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中药材的优势,大力开拓市场,提高科技含量,搞好加工增值,是完全可以把中药材培育成一个大产业的。制种业、草产业、草食畜牧业、林果业、啤酒原料、蔬菜和马铃薯等也是一样,只要认准优势,加大开发力度,就可以建设成具有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
二曰顺应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市场是一所大学校和大检验炉。不论你的产品规模有多大,品质有多优,最终都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检验。所以,调整农业结构,一方面要顺应天时,另一方面要顺应市场,这“两个顺应”缺一不可,如果只顺应天时,而市场销路不好,则会得到增产不增收的结果;而如果只看到市场,不遵循自然规律,则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也同样取得不了最佳效益。要做到顺应市场,必须进行逆向思维,转变过去先研究生产的做法为先研究市场,首先根据市场需要,再结合当地实际来安排区域布局和种植结构。顺应市场还必须开拓市场,加大对名优特产品的宣传,实施“名牌战略”,抢占市场空间,不能只等待市场来找我们,而应该由我们去找市场。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情况下,开拓和占领市场尤为重要。
三曰科技创新,优化品种,提高质量。科技是经济腾飞的翅膀,也是产业和产品崛起的助推器。多年来,我们在产业和产品发展方面,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多多少少”的误区,最根本的还是产品质量问题。市场过剩和滞销的都是那些低品质的产品,往往是低品质的产品没人要,而高品质的优质产品又紧俏。如苹果,传统的元帅和香蕉类苹果每公斤0.4元左右也没人要,而套袋红富士苹果每公斤3.5元还紧俏。粮食也是如此,劣质高产春小麦市场无销路,优质专用型小麦又发展滞后。为此,要优化和调整农业结构,最根本的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一要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引进、推广和普及一批国内外优质新产品,提高种植业、养殖业和水产业的品质。二要组装配套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种养业水平。三要培训一批农民技术员和农民专家,让每一个农民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先进实用技术,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的现代新型农民。
四曰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多层次增值。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一个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在产值构成上呈现以下特征:畜牧业产值大于种植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于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值总和,且农产品实现增值的主要法宝是养殖、加工和出口。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把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的有利机遇,加大草产业、草食畜牧业发展步伐,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的比重,满足人民生活由初级小康向更加宽裕生活水准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快农产品深加工步伐,一方面,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拓展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扩张中间需求,延长和扩展农业产业链。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努力形成龙型产业发展格局。
(发表在《甘肃农业》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