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国征战不断,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位掌权的君王非常重视各种学术理论。但是,对各家学说的重视程度却不尽一样。法家重现实,见效快,最受欢迎。而后来雄踞中国思想主流的儒家却一直不被重视。孔子、孟子,以及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宗师——荀卿,都在奔走各国的路途中消磨了自己的一生。
稷下祭酒
荀子名况,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所以又称孙卿。他是儒家的一代宗师,学问出众,因此又尊称他为荀卿。
荀子很早就在燕国参与政治。当时,燕王被周围谋士蛊惑,迷迷糊糊地想要效法尧舜禅让古制,把王位让给手下臣子。荀子得知后非常焦急,几次上书相劝,却无奈燕王固执己见。荀子非常失望,便神色黯然地离开燕国。
荀子一走就是20多年,当他再度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已是一个50多岁的老人,他来到了稷下学宫,开始向世人展示他的才华。
荀子在稷下学宫的生活非常充实,但他却在齐国吞并宋国且国力达到顶点的时候,毅然选择离开。理由是当时齐国诸臣自恃齐乃仅次于秦的强国,多喜欢夸耀军事武功,而对道德礼法不屑一顾。荀子的执政主张难得用武之地,他三番五次对齐王进行劝谏,均不被重视。离开齐国后,荀子游学楚国。就在他离开齐国不久,燕国大将乐毅领燕、赵、韩、魏、秦五国联军进攻齐国,并攻陷齐国国都,致使齐国几至灭亡。
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率军向燕发起反攻,一举收复失地,迎接齐襄王回到临淄。齐国复国后,齐襄王吸取之前的教训,越发重视稷下学宫,让荀子多少看到了“用儒兴齐”的希望。而恰巧这时由于秦将白起攻楚,楚国举国大乱已不适合游学生活,荀子便离开楚国回到齐国,加入到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工作之中。由于老一辈的学者有的已经去世,有的不在齐国,荀子凭他的学识和才德,不久就成为复办的稷下学宫的学术领袖、“最为老师”、“三为祭酒”,达到了人生最辉煌的顶点。
辗转奔劳的一生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去世,荀子的齐国学术领袖位置也坐到了尽头。恰巧,秦国于此时邀请荀子入秦,荀子便来到了秦国。很多学者都是心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荀子也是一样。他以为秦王看重他的学说,于是对秦国的政治、军事、民情风俗以及自然地形进行了详尽考察,给秦王提出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建议。可惜,法家思想早已深入秦国的政治骨髓,秦昭襄王表面上对荀子的建议大加称赞,实际却仍然以法家思想治国。
荀子虽然是一介书生,却也看得出秦国并非真心赏识自己,考虑到在秦国难有作为,他心灰意冷地离开了。在离开秦国后,他又辗转来到赵国、齐国,都因学说得不到重用、自身受到排挤而不得不另觅他所。
于是,荀子来到楚国。此时,楚国刚刚灭掉鲁国,取得了兰陵之地,以爱才著称的楚国人春申君听说大学者荀子来了,非常高兴,遂任命荀子为兰陵令,管理这块新得到的土地。
荀子在齐国虽然做过地位甚高的稷下祭酒,却没有任何实权。但这次正好相反,兰陵令官位虽不高,却终于让他有了大显身手实践政治观点的“政治实权”。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在兰陵的工作进展得十分曲折。他刚刚任职不久,就有人对春申君说他的坏话,春申君对他的态度也明显冷淡。出于恐惧,荀子只好又离开楚国回到赵国。令荀子欣慰的是,回到赵国后不久他就受到了春申君的邀请。
或许是被春申君的诚意打动,又或许想一圆自己的理政之梦,总之荀子接受了春申君的请求,返回楚国,复任兰陵令。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春申君被死士刺杀身亡。荀子失去政治上的依靠,又一次被废除官位。这时的荀子再也走不动了,干脆就居于兰陵,安心写书,直到去世。
一代儒宗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先秦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理论自汉唐以来,一直被众多学者不断研究探讨,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纵观荀子疲于奔走各国的坎坷生平,人们弄不明白是荀子思想名不副实,还是各国君王有眼无珠,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荀子理论一直富含争议,相比孔孟学说,他的理论现实功利了许多。中国的哲学思想不同于西方,很重视社会伦理层面的各种实际问题。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指向如何安邦定国、治理百姓,荀子的理论也不例外。如果说,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仁”,孟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义”,那么荀子学说的中心思想就是“礼”,即重视社会的行为规范。孔子的“礼”扎根在他的仁学之中,其根基在于血缘以及天命。荀子的“礼”扎根在他的“性恶”理论之中,根基于人性。
在荀子看来,人生来都要吃饭、穿衣、睡觉,为了保证基本的生存需要,人和自然竞争,也与同类竞争。因此,人天生就热衷追逐利益,为了追逐利益又产生了嫉妒、纷争等“恶”事。所以,人性是恶的,各种道德、礼法都是后来教化产生的,与人的本性没有什么关系。
人性虽然邪恶,但是作为万物之灵,人却是生物中最出色、最优秀的族群。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为什么可以成为万物的掌控者呢?
在荀子看来,原因在于人能“群”。“群”就是指人能有效地把同类组织起来,大家形成一个集体,力量自然就超过了其他生物。那么,人为什么可以有效地被组织起来呢?在于人能“分”。“分”指的是人有一定的等级区分和职业分工。凭借这种“分”,才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谓的“礼法”,正是区分人群的工具,礼法使人们在社会中依照贵贱、长幼、贫富等级各安其分,同时礼法也维系和保护这种等级的区分。
荀子的学说,推理严密、论证充分,很有说服力。但是,这些学说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运用,从荀子与临武君议论兵法的话语中,也许可以找到一些原因。荀子认为,“禁暴除害”是进行统一战争的根本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君王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附民”,即在政治上取得百姓的支持;第二是一边对士兵进行军事训练,一边进行礼仪和法制的教育。荀子的理论颇有超前意识,他已经朦朦胧胧地看到军事和思想政治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过,具体应该怎样把思想政治训练带入到军事训练之中,荀子提出的建议显然过于空洞和理想化,自然不会受到重用。或许,在各国君王看来,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纸上谈兵的能手,他们的话可以听,但是仅仅是听听而已,真正治国还是用其他的方法理论比较可靠。也许有时显得急功近利,但是在战乱纷繁的战国时代,一个国家明天能不能继续存在都是一个问题,哪位君王还在乎是否急功近利,还追求长治久安?
教育家荀子
战国时期各种学说此起彼伏,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学说理论之间相互辩论争鸣,就需要有一定的支持者,以壮声势。因此诸子大多热衷于传道授徒,产生了许多的教育家。荀子无疑是这些教育家中名气最大的一位,他的《劝学》脍炙人口,流传千年,影响了众多后世学人。同时,荀子无疑也是这些教育家中最另类的一位。荀子最著名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一代儒家宗师,培养出两名法家宗师级弟子,这实属令人难以理解。因此,有人认为荀子之学,出于孔门而深广于孔,已经远远超越了儒家所能包容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