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5200001079

第1079章 几管齐下

但是于孝天在大力治贪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大明官吏的难处,大明立国之后,给予官吏们的俸禄较低,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官吏如果不贪,就入不敷出,就算是开国皇帝朱元璋采取严厉的措施,也止不住当官的贪墨。

所以于孝天大副提高官吏们的收入,并且把一部分以前游离于体制边缘的一些为官府办事的人员纳入到体制内,由国家给予俸禄的同时,他也下了死令,在全国各地取消各种以前地方官府私自设立或者形成的弊政,比如淋尖踢斛以及火耗银这样的捞钱的手段,在涨工资的同时,严令各地立即取消。

以后一旦再发现有人还使用这些办法,来勒逼百姓的话,那么对不起,自有都察院的御使以及锦衣卫找他们算账。

对此官场的官吏们反应不一,有些贪官认为这么做表面上是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但是实际上却断掉了他们暗中搂钱的财路,也使得他们失去了对手下一部分人的控制权,以前他们手下豢养的一些差役,要靠着他们给予的权力,替他们搂钱并且养活他们。

但是现在这些人员被纳入到了体制之内,由朝廷统一给予薪俸,并且明确了他们的身份还有权力职责,这些人只需要以后照章办事,至于他们以前的老爷们,对于他们的控制就减弱了许多。

最关键的是,虽然朝廷颁旨说给他们涨了薪俸,可是涨出来的这一部分薪俸,比起他们暗地里搂的那些钱还是要少很多,这无疑还是断了他们的财路,真正的贪官是根本不靠着薪俸过活的,所以这样的新政,无疑又一次触动了这些贪官们的既得利益。

可是于孝天的强硬手段在哪儿放着,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现在已经领教过了,正面与之相抗,那是摆明了给阎王爷拜年,嫌活的命长。

但是要他们就范,这帮贪官却肯定不干,欺上瞒下的手段他们会的多了,虽然上面有令,但是他们在下面却自有他们的办法,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他们还当着官,那么就能继续一手遮天。

当然于孝天在下决心颁布新政的时候,也很清楚会有相当一部分当官的会这么想,但是他暂时先不管这些事情,只管先把政策颁布下去,接下来就是严查严办的事情了,乱世用重典,现在正逢乱世,不杀一些人是不行的。

你们以前贪可以说是大明皇帝太抠门,你们没法养家,不得不贪,现在老子给你们涨工资了,你们还贪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了。

所以于孝天早早的就给都察院打好了招呼,在全国选人,专挑那些受过贪官祸害的有功名的读书人抑或是一些识文断字但是却没有功名,却又精明强干的年轻人,有功名的暂时安排进入都察院任监察御史,没有功名但是精明可用之人便安排进入锦衣卫之中任事。

都察院原来的人数由以前的一百一十人扩招到五百余人,差不多确保每个州府县都可以分配到一个监察御史,每个监察御史另配五到十名新的锦衣卫,作为他们的辅助力量帮他们查案或者缉捕犯事的贪官污吏。

其实都察院和锦衣卫经过改造之后,职能更接近于后世的纪检部门,虽然他们品级不高,但是权力很大,而且直接对朝廷负责,不受任何地方官员辖制,办案完全属于独立性质。

另外这些监察御史不在本地任职,全部异地用人,抽签决定他们所监察的区域,并且每两年调换一次任职区域,省的他们和地方官勾结起来结党营私沆瀣一气。

再有这些监察御史在前往任事地区行使监察权的时候,全部都便衣轻车简从暗中前往,不许在无事情况下和当地官员照面,让当地官员无法知道监察御史和锦衣卫什么时候到他们的地头上,方便他们暗中监察当地官吏。

另外对于监察御史也又设立了一道监管,在监察御史之上,设了三十余个经过于孝天亲自严挑细选的分巡使,这三十余个分巡使则暗中到各地进行督察,同样他们也不认识下面的监察御史,只是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一旦分巡使所查之事和当地监察御史所查之事有严重的分歧,分巡使查知当地官员贪鄙,但是负责当地的监察御史却未查知,那么接下来当地的监察御史便会被以严重失察的罪名逮捕治与重罪。

在如此层层监督之下,于孝天认为,就算是有人想要浑水摸鱼,恐怕也不会太容易了,他的想法就是贪官有一个抓一个,有一个杀一个,不怕杀的多,更不怕因为抓的贪官太多,造成各地官员缺编。

这个世上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想要当官的人,只要有空位,那么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争夺这个空位。

其实治贪这件事上,治官容易治吏难,大明的官历来基本上都是异地任事,算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那些吏员们,却基本上都是本地任事,有些地方小吏甚至可以说是已经世袭上百年以上,历代都在当地任事,早已形成盘根错节的地方关系网,有时候甚至于可以把官员架空,自行其是。

所以有官员怒斥曰:天下胥吏皆可杀,这句话包含了多少官员的血泪和无奈,所以管住当官的不贪容易,但是想要管住那些地方胥吏不使坏却很难。

现如今他推出的都察院和锦衣卫的改革,就是要治贪,不但要治理贪官,而且重点是治理地方的胥吏,杀一大批为祸一方的胥吏,换上新鲜血液,才能真正的治理好地方。

都察院加锦衣卫这样的方式,无疑是目前他于孝天眼下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至于民间监督机制,那都是虚的,现在就算是给普通百姓监察官吏的权力,给他们民主权力,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早已根深蒂固的让百姓们形成了对官吏们的恐惧,如果现在给他们谈什么民主,可以说如同对牛弹琴,还会被人当成疯子看待。

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数百名全新出炉的监察御史,加上数千名新鲜出炉的锦衣卫,各个意气风发从京师之中蜂拥而出,像是一群张牙舞爪的恶犬一般,按照他们抽签的结果奔赴各地,开始去行使他们的权力。

虽然于孝天知道,这些人可能做不到他想要完全达到的目的,但是他却可以预料到,这帮人肯定能在大明这片土地上,掀起一场巨大的腥风血雨,估计在两年之内,全国不知道要有多少官吏人头落地,被抄家问斩。

但是这样的结果,可以预料得到,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大大的遏制地方官吏的贪腐之风,当然想要真正达到这样的目的,肯定还少不了足够强的武力来给这些监察御史以及新锦衣卫们充当后盾。

故此于孝天在这一年中,不遗余力的继续扩充于家军的兵马数量,并且逐步暗中开始对大明的军方动起手来。

一批世袭军将,被他派往一些地方率部进剿乱兵或者乱贼,像这些靠着祖上功劳世袭荫蔽获取兵权的丘八们,当真有本事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他们更多的更像是一些有着军职的地主罢了,当真要他们用兵去打仗的时候,一个个都立即现出了原形。

就算是让他们去进讨一些很小股的山贼流寇,这帮家伙也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完不成任务倒是其次,不少人干脆就被他们的敌人给直接干掉或者是被打的大败亏输,落荒逃回家中。

而通过这样的办法,于孝天也抓住了这帮家伙的痛脚,以无能的罪名将其罢官,好一点的回去当他们的富家翁,把兵权交出来拉倒,要是不肯就范,那么就以谋反的罪名将其满门抄斩,直接连根拔起不留后患。

拔掉这些站着茅坑不拉屎的家伙之后,于孝天便用于家军的兵将去填充他们的空缺,渐渐的来把他于孝天的武力渗透到全国各地。

仅仅是一年不到的时间,于孝天就在各省之中拔掉了十余个总兵官,三十几个副将,参将游击一大帮,至于千总把总就不用说了,数量几乎无法统计。

而通过这样的手段,他从麾下的于家军之中,提拔了一大批军官,接替这些被拔掉的萝卜,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另外也把数万于家军的兵卒,填充到了各地之中。

而且于孝天重新以募兵制,来彻底取代原来大明推行的兵户制度,当兵今后不再是世袭职业,取缔军户制度和世袭罔替的制度,军官不再依靠荫萌世袭传承,而是由军方选拔派驻,省的形成地方军阀集团。

当然这些动作暂时没有去触及目前大明各地掌握较多兵力兵权的那些军阀世家集团,像关外的关宁军,暂时他就没有动,因为他还需要祖大寿这帮关宁军兵将们暂时在关外替他盯着建奴那边,现在暂时他还腾不出手去剿灭建奴光复辽东。

同类推荐
  • 这有一只吕奉先

    这有一只吕奉先

    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天下第一,然后他们都死了。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不忠不义,然后他们都死了。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一方统帅,然后他们都死了。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有勇无谋,然后,我死了。(很久之前写的小说,发过来试一下)
  • 九转之末代皇帝

    九转之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溥仪,自幼就被人革了命,十八岁那年又被冯玉祥赶出了皇宫,之后被日本人控制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后来被苏联人抓去劳改了五年,解后以后又被送回国劳改了十年,再后来成了被人唾骂的历史罪人悲惨的终了一生。杨革竟误被九转灵童穿越到了溥仪的身上,但他可不想像溥仪那样做个傀儡活着,最后落个悲惨的结局,他要命运抗争,与军阀抗争,与列强抗争,最终,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下,杨革终于靠自己改变了溥仪的命运!(本故事纯属YY小说,如有人误将本文当成历史或据此为史实,就是傻X)
  • 城墙边

    城墙边

    以独特的视角,轻松的笔调,幽默的风格,描写生活在城墙边的老成都人的故事,历史跨度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的事情是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有些真象永远是个谜,但作者本人并不是刻意去追究,去问责,而是以凡人的故事给人予启发......
  • 历史快餐.十八世纪:觉醒世纪

    历史快餐.十八世纪:觉醒世纪

    18世纪的东方处于一种虚假的繁荣,相比于过去,东方各国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可同时代的欧洲却是突变性的,迎来了一个新时代,东方各国仍停留在盛世繁华中自我迷醉,以至于越来越落后于时代。西方国家进入了启蒙时期。伏尔泰等人揭开了一个平等自由时代的序幕,法国大革命则彻底宣告平等自由时代的到来,而《独立宣言》的发布是这个世纪的最高潮。思想的解放带来了科技的飞跃,蒸汽机的诞生使历史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类走进了大工业时代。
  • 五代争霸录

    五代争霸录

    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军阀割据,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中原大旱,王仙芝、黄巢带领活不下去的农民起义,王仙芝因为意志不够坚定被唐王朝剿灭,黄巢继续带领起义军转战大半个中国,摧毁了大唐王朝的权威,黄巢进入长安,各地军阀风起云涌,军阀在讨伐农民军的过程中不断壮大,最后从农民军里分离出来的军阀朱温灭亡了唐王朝,中原地区进入五代交替争霸的时代。
热门推荐
  • 账房白先生

    账房白先生

    人族顶尖体质“红莲眼”再次出现,却引得人心惶惶,他被冠上“主角”的光环,同时也被人与灾厄挂上等号,当历史被掩埋,记忆被篡改,当阴谋与算计的面纱被揭开,偏远的疆界,一名来自地球的少女偶然打破规则的界限,是否又会让他迎来转机。
  • 有态度,没难度

    有态度,没难度

    做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只有端正的态度,能力才能真正体现。《有态度,没难度》充满睿智、诚意的忠告,让你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朋友、家人、工作和自己,并以感恩之心面对生活的每一天。
  • 矮人纵横

    矮人纵横

    重生于异世大陆,前路茫茫,虽想随波逐流,无奈身后大浪滔天。只能奋起千钧,率众于战火中觅一桃源。
  • 浮云劫

    浮云劫

    简洁版:这个故事讲述了一群逗逼的穿越人在古代修仙加复仇的故事...啰嗦版:作为一个穿越人,陈可馨可以说是具备了配角的所有特征:与世无争的浮云派里逗逼的三师姐,上有极其不靠谱的师傅,下有只会卖萌的师弟,陈可馨表示鸭梨山大啊!当然,最可怕的是——当她伤感的看见自己像个弱鸡一样被经典坏人“黑衣人”小朋友杀掉后,睁开眼睛——卧槽她竟然还活着!于是怀着悲愤的陈可馨开始了她的修仙世界复仇之旅。
  • 一一安夏转浅倾

    一一安夏转浅倾

    “安礼。”“嗯?”他将头微微低下,靠近她耳边。“如果,当时,去你家的不是我...”“不会,”安礼打断她,低沉柔和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我会一直等,等到你来。”
  • 不死天尊

    不死天尊

    一尊战魂不死不灭,一道神威蔑视古今。桃花树下,凌轩暗暗起誓:“从今天起,我要变强,不再屈居人下。为此,纵然战魂沉睡提不上一丝战力,纵然付出常人做不到的十倍、百倍努力,我也要坚持本心,走强者之路,让那些曾对我冷眼之人悔恨一生。”
  • 天注定让我们再相遇

    天注定让我们再相遇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却因为一次意外的事件而分离.在相见时.只剩下莫名的熟悉感.这次相遇让他们重新再来过了一次完美的爱情!
  • 绝宠王妃:惊世杀手妃

    绝宠王妃:惊世杀手妃

    她,前世因果缘今生。他,因果前缘藏今世。今生,她是洛家嫡女。今生,他是皇家冷王。一段姻缘未果,重来一次且看他们如何把握。
  • 浴血荣光

    浴血荣光

    列宁去世的时候不到54岁。斯大林42岁当上总书记。蒋介石39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大钊就义时还不到38岁。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朱德31岁参加护法战争。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聂耳不到23岁谱写《义勇军进行曲》。寻淮洲21岁担任红军军团长。邹容18岁写《革命军》……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 樱雨箫声

    樱雨箫声

    她,初谙世事的少女,他,久谙人心的少年。她,明明天真有趣,却遭人算计。他,明明追者无数,却看上了几次身败名裂的她,帮她化腐朽为神奇。她,想要感谢;他不许。他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我对你的永久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