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7600000023

第23章 发现人才是用人的头等大事

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善于发现人才就成为领导者一项必备的素质。在人才被发现之前,他往往以各种面目混迹于普通人当中,甚至人才自身也不见得把自己当成人才。这时候领导者需要以锐利的眼光,透过表象,挖掘出人才的内在优势。

李世民即位以后,深知人才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颇有远见地指出:“治国之本惟在得人。”“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因此他经常感到求贤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世上不是没有千里马,而常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对右仆射封德彝说:“要想使国家从根本上达到安定,惟有得到贤才。最近我命你举荐贤才,却没见你推荐一个人。治理天下,政务繁重,你应当分担我的忧虑和辛劳,你不推荐人才,我将托付给谁呢?”

封德彝回答说:“臣虽然愚昧,但是怎敢不尽心去办这件皇上交给的事呢。只是至今所见,确实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殊才能的人。”

李世民说:“前代圣明君王,使用人才就像使用器物一样,不惜才于异代,皆取才于当时。难道我们能等着去梦见傅说、吕尚这样的贤才,然后再去治理国家不成?况且,哪一个朝代没有贤才,恐怕只是我们遗漏而不知道罢了。”

从李世民和封德彝这段对话,我们不难有所感知:李世民在认识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现当代人才,尤其是在现实生活、寻常人群中发现人才方面,有着非常正确的认识。相形之下,封德彝就难以认识到这一点。其实封德彝所有的缺陷是常人所有的,这就是不善于从身边、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只把人才与历史的名哲圣贤相比,因此犯了按图索骥的错误。

李世民的批评可谓一语中的,使得封德彝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

在日常政务中,李世民时常责令宰辅大臣“广开耳目,求访贤哲”,不要只知道埋头于政事。这足以看出李世民当时对举贤荐能的心情是何等迫切。

正由于李世民思贤求治心切,因而他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不遗余力地亲自选用适用于刺史等地方官员的人才,为发现那些出类拔萃的、可以为他所用的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世民发动官员议论朝政。他发现下臣常何上奏纳谏的二十多条国家应办的事情,很中自己的心意。而他对常何的才能表示怀疑,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些提议并非出自我之手,是我家的客人马周建议的。”

李世民闻言,当日召见马周。由于马周一时未到,他竟一连四次派人去催。直至终于同马周交谈,他十分心悦,下令把马周安置在门下省任监察御史,后提拔为中书舍人。

作为意外所得,李世民将马周视若至宝,而马周也的确极有辩才,善于奏事,对事物洞察深刻,每次上奏都切中要害。李世民爱才心切,以至于私下曾对人说:“我一日不见马周,就十分想念他。”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经多次提升后,马周受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虽然兼任两宫官职,他处理事情十分公正,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誉。后来他又代理吏部尚书。

李世民曾向身边的大臣称赞说:“马周观察事物敏锐,做事果断,品性忠诚正直,品评他人,都能秉公而论。我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能合我意,他尽忠尽节,又亲近归附我,确实可以借助于他,使我更好地治理国家啊!”

马周不辜负李世民对他的厚望,为唐代的兴旺出了不少力,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宰相”。

为了避免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片面性,避免错用人才,李世民还亲自召见、面试英才。他刚即位时,听说当时己任景州录事参军的张玄索很有才能,便亲自召见问之政道,见张玄素对答如流,李世民点头称赞,便决定改任,将其提拔为侍御史。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听说治州刺史程名振很会用兵,就亲自召见他,加以称赞和慰问。但程名振并不磕头拜谢,李世民做出生气的样子,想以此来观察他的反应,不想程名振竟“举止自若,应对愈明辩”,李世民见状,知道程名振属于那种善用兵而不知附炎趋势的人,也即才德有其定向,定在用兵打仗上,于是颇为欣赏以为“奇士”,当天就提拔他当右骁卫将军。

在广开才路,发现并重用人才的同时,李世民还注意从已有官员的表现中考察官员,根据实际能力降职使用或提拔,根据能力加以任免,既不允许能力低下者长期混岗,也不容许大才小用、浪费人才的现象存在。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犯颜,直谏李世民修建洛阳宫,李世民认为他忠直可嘉,加以优赐,特地拜他为监察御使。这可以说是从实践中发现下属的才德,根据才德将其提拔的一个实例。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十月,李世民要到同州去狩猎,县丞刘仁轨上书奏说:“今秋大稔,民收者十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愿留銮舆旬,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李世民闻言甚以为是,于是“赐玺书嘉纳之”,并提拔他当新安县令。

贞双二十年(公元646年)二月,刑部侍郎缺人担任,李世民要执政大臣“妙择其人”,执政大臣们提了几个都不能使其满意,于是他想起李道裕是一个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人——在处死张亮的问题上,李道裕力排众议,仗义执言,说:“亮反形未具,罪不当死。”这种不惧嫌疑的作为,证明了李道裕为人的原则性,于是甚有感触,委任李道裕为刑部侍郎。

贞观二十年六月,李世民欲赴灵州招抚敕越诸部,要太子随行,少盾事张行成上疏说:“皇太子从幸灵州,不若使之监国,接对百僚,明习庶政,为京师重镇,且示四方盛德,宜割私爱,俯从公道。”李世民甚觉妥贴,感“以其忠”;提拔张行成担任了较高的职务。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这里有一个更具说服力的例子——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治书侍御史刘洎认为,尚书省左右丞两位人选应该特别注意精心选择,于是上书李世民,发表意见说:尚书省的官员任用得合适与否,关系重大。这些职位如果被不称职的人占据了,那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刘洎说,近来尚书省的诏敕总是拖延滞留,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公文也已经堆满在案桌上了。作为一个才资平庸的人,下臣还是请求陛下允许我叙述其根源。

刘洎指出:贞观初年,国家还没有设尚书令、左右仆射等官职时,尚书省的事务非常繁杂,比现在多出一倍以上。当时任左右丞的戴胄、魏征二人都很通晓官吏事务,他们本身胸怀坦荡,品性刚直。大凡遇到应该弹劾检举之事,无所回避,陛下又施予他们恩慈。百官懂得自我约束,朝中弥漫着一种庄重严肃的气氛,这都是因为用人得当的原故。到杜正伦任右丞的时候,也比较能勉励下属。

说到这里,刘洎将话锋一转,切入时弊,指出:而到了近来,国家的一些重要法纪已不能正常执行了,这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功臣和国戚占据着要位,才不符职,而且彼此又依仗着功劳或权势相互倾轧。在职的官员,大都不遵循国家的法律准则,虽然有的也想奋发努力,但是一遇到逐毁讥谤就害怕得不行。

刘洎这里概括地揭露了贞观中期朝廷中的官场现象,同时指出: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事情多由郎中(尚书省尚书、侍郎、丞之下的高级官员,分管各曹事务)定夺,只有遇到重要事件时才请求上级;而尚书又优柔寡断,不敢做出决定。有的弹劾一经上奏,故意给予拖延,案件的事理本来已经一目了然,但仍然向下级盘问。调查案件没有时限,即使迟延了也不受上级责备。公文一经出手,一般就得历经一年半载。有的办案官员把案子办完了,就不再去追究结论的是非。官员之间相互宽容,出了什么事相互庇护,如此等等。

刘洎认为,选拔众多的优秀人才并授予官职,必须非才莫举,君王代天行事,怎可妄委庸才以任。

刘洎总结说:长期堵塞贤路,实在是不应该的。为消除积弊,就应该精心选任尚书省的左右丞及左右郎中,如果这些重要职务的官员选任真正做到了才职相称,国家的法纪就会得以完善地实施。同时,还应当矫正小人争权夺利的风气。如果都这样做的话,那就不只是改变诏敕拖延停留现状那样简单酌问题了!

从刘洎这一奏章来看,贞观的政治还是清明的,以至于他的奏章显得单纯静洁,不像其他朝代奏章中那样有种大厦将倾的沉重感。然而在贞观年间,这已经是很深很重的话题了,而且也显示出了刘洎的耿介之气。于是,李世民闻过则喜,奏章上奏不久,他就任命刘洎为尚书省左丞,全力地支持他,让他在那里放手工作,清理积弊。

李世民的领导风格,由此可见一斑——他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善于发现弊端的人就是消除弊端的医生,派他去消除积弊,是能够找到最有效的办法的,因而将其作为责任人选一般来说也是最合适的。

同类推荐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金台全传

    金台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由吕不韦主持,其门客编订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名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文章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集中体现了吕不韦的思想。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遗文逸事和诸子百家思想,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热门推荐
  • 海洋

    海洋

    青春没有后悔,更不能重来。可是如果给你个重来一次的机会,你会怎样?
  • The Rise of Roscoe Paine

    The Rise of Roscoe Pa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

    一个再世为人的孤儿,真心英雄。一个异族皇帝的儿子,绝世枭雄。铁血的军人,热血的兄弟,男儿的柔情,天下的苍生……。
  • 异世之恋之墨踏无疆

    异世之恋之墨踏无疆

    “千澜,魔,始终为恶。”恶?某女轻蔑一笑。斩魔兽,救苍生,谁敢说她为恶?“玥,你本应无心,亦无爱。”无爱?某男讽刺一笑。勾引美人太子,将其收为囊中之物,谁敢说他无心亦无爱?她要寻出真相,他便为她肃清一切障碍。可谁知最后相恋的二人却反目成仇。舍弃所爱,她与天下背道而驰,可真相却耗尽了她的血与泪。诛魔弑神,血染天下,墨踏无疆!六界称她为王!“魔,始终为魔。”“我本应无心,亦无爱。”相隔数年,久违的二人却要拔刀相见,带来的只是千万年的等待。海枯石烂,无数昼夜更替。再次的海誓山盟,究竟可以维持多久?
  • 他是我的青春

    他是我的青春

    【注:本书并还没有完结,还在更新中!】一出生就不常见到父母的童紫嫣,从小居住在父亲的哥哥的家中。父亲的哥哥家境不算好也不算差,生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家乡欠下了很多债,父母怕自己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女儿,于是,父亲便与自己的哥哥签下合约:三年后,他会来带走童紫嫣,并且还会把家乡欠下的债还请,以及童紫嫣在哥哥家中的吃,喝,用,穿,一并还清。只是,那年父亲的哥哥家中越来越贫困,只好把童紫嫣丢弃。被丢弃的童紫嫣该怎么办………
  • 炎焚天

    炎焚天

    一个平凡的少年,一只红色的猴子,经历种种磨难最终能否踏上修仙的顶峰,能否傲视苍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笑问当今还有谁能与我争雄?!这天若是逆我我定焚天,这地若是违我我将烧地煮海。傲视人间浪走天界世间万物皆为吾而臣服!
  • 手腕: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游戏

    手腕: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游戏

    本书撷取若干历史上的权力斗争故事,全方位地展现权力斗争过程中斗智斗勇的手段,来突出这些历史人物的政治斗争策略以及权力争夺过程。
  • 亡灵法师妙探案

    亡灵法师妙探案

    她,小说中大杀四方、实力开挂的亡灵法师,即将称霸天下时却被作者的弱渣亲儿子逆推,因缘巧合下,从书中来到了现实世界。于是,她在自己称霸世界的宏伟人生目标中又添了两项。一、积攒力量恢复魔法;二、报复蠢逼作者。然而,在向目标前进的道路上,她一次又一次地被卷入各种离奇案件里。诡异连续跳楼、密室碎尸、死亡预告贴……呵呵,在她这个亡灵法师面前装神弄鬼背后搞黑手,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愚蠢!她决定过一把神探瘾,查找真相,誓要把这个敢跟她抢业务的家伙干掉!要知道,她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终极大BOSS好伐!当然,上路时她还不忘把自家“储备粮”带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终焉帝国

    终焉帝国

    一个普通的人,拥有了无敌的力量和改变世界万物的力量。他会怎么做?斗战百国,虚拟战神,魔法与剑的世界,这部小说包括了科幻,虚拟网游,魔法异界,作者也说不上是什么小说。作者手机打字非常慢,所以更新也慢。前些章能写的不好,后面会努力改进的,不定时更新。最后新人新书卖萌打滚求收藏、求推荐票
  • 帝玺传

    帝玺传

    一场惊心动魄的寻找之旅,却牵出一段尘封多年的秘密。在权利与欲望的纠缠中,那些无法倒退的残破人生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