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的两种存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如果金融机构持有的现金过多,那么它们可以将多余的现金“存入”中央银行,变成它们在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账户中的存款;反之,如果现金出现短缺,它们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提现,这时它们在央行的存款相应减少。基础货币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广义货币M2,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俗讲,广义货币是指现实生活中流通的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两部分,其中,流通中的现金属于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而银行存款则属于存款类金融机构发行的存款货币。
基础货币的发行机制
虽然中央银行在理论上有无限信用扩张能力,但在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必须有合法的“理由”:从逻辑上讲,中央银行必须先有资产业务,然后才能开展基础货币发行这一负债业务,即政府不能把中央银行当作“第二财政”任意透支。这些合法的“理由”(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基础货币发行的渠道或机制。
传统货币银行学认为,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渠道主要有4条:
1.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这是央行发行基础货币最常用的渠道。
2.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包括向金融机构再贴现和向货币市场拆入资金。
3.购买黄金增加黄金储备。
4.购买外汇,增加外汇储备。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央行在大幅降低同业利率刺激信贷无效的情况下,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基础货币发行方式: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融资工具,来增加同业市场流动性的供应(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这是在非常时期所采取的一种应急式的货币扩张措施,未来是否会成为基础货币发行的常规渠道还需要观察。
次贷危机后的货币投放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进行了举世瞩目的量化宽松政策,不仅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至极限,而且创新了大量的货币政策工具。
在应对次贷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中,美联储已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到了极限。这种表现反应在两件事情上:
1.公开市场操作已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近乎于零利率。在次贷危机冲击金融市场的初期,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使用最频繁和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工具,在2007年8月,货币市场出现了黑天鹅效应a的异常波动,同业拆借利率快速上升,因此,美联储于2007年9月18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改变了自2004年至2006年持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的操作方向。
2.再贴现政策已十分宽松。首先,再贴现率不断降低,为应对流动性紧缩,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在降低再贴现率的同时将再贴现期限从隔夜扩展到最长30天,当金融危机基本得到稳定后,美联储于2010年于3月18日起将贴现窗口期限恢复至隔夜。
3.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原本自20世纪90年代后已经逐渐退出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舞台,但在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重新拾起了这枚操作工具。不过美联储并没有直接调节存款准备金率,而是选择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这个举措的意义在于消除对存款机构零准备金利率的隐性税负担,同时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虽然美联储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力度都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由于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之间的信贷机a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从次贷危机到东南亚海啸,从9·11事件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黑天鹅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金融市场、商业、经济还是个人生活,都逃不过它的控制。
制破坏,市场存在高风险溢价,而导致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在2008年,LIBOR-OISa利差不断创出新高,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金融巨头相继垮台,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实体经济也开始面临全面衰退的危险。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传统货币政策手段已经用尽,但效果却差强人意,于是美联储不得不抱希望于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工具,aLIBOR-OIS,是指同行业拆借利率与隔夜指数掉期利率之间的利差。也叫Libor/OIS息差,Libor/OIS息差主要反映的是全球银行体系的信贷压力,息差扩大被视为银行间拆借的意愿下滑。
贝尔斯登世界总部。
这些金融创新令人叹为观止。
美联储主导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针对更广泛的金融机构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提供短期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类,为信用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缓解信贷收缩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类,为扩展中长期信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以上三类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对应了次贷危机的演变进程。2007年下半年,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美联储第一次推陈出新,针对再贴现窗口不能对银行体系有效注入流动性的问题,美联储发明了TAF机制,该机制允许存款类金融机构使用更广泛的抵押品,通过拍卖机制获得美联储的短期贷款。
贝尔斯登倒闭之后,美联储针对再贴现窗口不能对以投资银行为主的一级交易商注入流动性的问题,又创设了PDCF和TSLF机制,为一级交易商注入流动性。而伴随危机再度深化,2008年9月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在大量赎回压力下不得不抛售资产,导致了商业票据等私人货币市场工具在一级市场的发行以及在二级市场的交易出现困难。针对这一市场现象,美联储推出了AMLF、CPFF、MMIFF等第二类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货币市场工具的投资和发行双渠道补充货币市场信用。至2008年的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又陷入衰退,为缓解不断下滑的实体经济,美联储又推出了TALF和中长期证券购买计划等第三类货币政策工具,用于支持房地产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学生贷款、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和小企业贷款。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进一步扩大了中长期证券购买计划,增加7500亿美元MBS债券的购买,增加1000亿美元机构债的购买以及购买3000亿美元国债。
类别政策工具创新时间参与机构政策工具的操作
各地的现金水平分别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负责维持,但是对国外银行的这类服务是由另外的跨国中心提供的。近几十年以来流通中的现金数量一直在迅速上升,其中增加的大部分来自于跨国的需求。美联储估计目前流通中的美元大多数在美国境外。
美联储是怎么销毁纸币的
当现金移交给美联储后,美联储将这些货币进行处理,找出破旧的、不合格的纸币或假币,从而令这部分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并被销毁。通常三分之一的货币被美联储认定不适合再流通并销毁掉了。
纸币清算是通过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进行的,其中的环节分别是鉴定真伪、盘点数量以及识别数额。美联储承担着保持流通中美元品质良好的重大责任,因此这种大型机器每天能处理高达1000万美元的纸币。
机器的性能主要是仔细辨别美元的真伪和使其保持整洁,其工作效率大约是手工作业的十倍以上。工作人员把装有2000张美元一捆的钞票自动送入机器,每张纸币都必须通过一系列类似“电眼”的电子光源装置,以鉴别印刷油墨密度的变化,判定纸币的面值单位,然后识别出混藏在其中的假币,最终决定这些纸币是否符合投入市场再次流通的标准。
经过检验的纸币,通常会以100张为单位扎成一捆,那些问题纸币以及不确定真伪的纸币则会被另行投入其他装置当中,以进一步检验确4定,之后移送美国保密局。破旧和弄脏的纸币会被自动放入一个切割装置,切成一根根占横断面八分之一的细纸条。纽约联储每天要切割3500万美元,整个美国每天都要销毁面值达2亿以上的美元纸钞。
联储负责货币的分类、检查、清点以及销毁的任务是十分繁重和困难的。为了尽可能快地完成这项工作,美联储会尽一切可能让工作流程全自动化,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那种纸币处理机器,一台机器每年可以连续处理20亿美元的纸币。
电子转账背后的程序
美联储监管着电子支票和电子支付,并向银行提供了两项电子支付服务:资金转账系统和自动清算系统(ACH)。虽然美联储不提供网上银行和借记卡这样的服务,但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美联储确实开展了对这些服务的研究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使用规范。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拥有并管理运行的联邦储备资金转账系统(FederalReserveSettlementSystem,简称FEDWIRE)是由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负责经营运行的允许提供日间信贷的全额实时结算系统。该系统于1970年开始建设、1976年全面投入运行,由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其整体运行,其系统总部的操作转换中心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并在弗吉尼亚州建立了一个转接中心,负责完成在美国各州之间各种银行对资金的支付和结算。FEDWIRE属于贷记支付系统,为客户提供电子化的联储资金和债券转账服务,具有即时大额清算的强大功能,在美国的支付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实际上FEDWIRE是一款非常古老的支付系统,它自1914年11月开始运行,1918年通过专用的摩斯电码通信网络提供支付服务,并从每周结算逐渐发展到每日结算。联邦储备银行安装了一套专供其使用的电报系统来处理资金转账。
20世纪20年代,政府债券也开始用电报系统进行交易,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国内资金、债券的转移仍然依靠这套电报系统。
1970年美国开始建立自动化的电子通信系统,到了1980年,美联储成员银行开始使用FEDWIRE提供异地支付服务,但收费标准并未明确,许多成员银行不缴纳或很少缴纳费用。但是随着政府逐渐放松对储蓄机构的监管力度,以及1980年货币控制法案的出台,FEDWIRE的收费标准被确定下来,且正式成为美国银行界的公开服务系统——即非美联储成员银行也可以使用该转账支付系统。
为鼓励私营银行的竞争,法律规定FEDWIRE服务的收费必须反映提供此项服务的全部成本,以及因资金占用所带来的潜在成本和应有的赢利。
根据这些要求,联邦储备银行向那些资金余额不足以完成支付命令的FEDWIRE成员提供额外的信用担保,这使得联邦储备银行面临经济损失的风险。为减少这种风险,联邦储备银行采用了一系列控制日间信贷额的政策,其中包括债务最高限额以及日间信贷的管理和收费等。
FEDWIRE的用户包括联邦储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国库以及其他政府代理机构,其中包括储蓄机构、信贷联合、国外央行以及政府机构等。
储蓄机构主要利用FEDWIRE向伙伴银行转移账户余额,或根据客户要求向其他机构转移资金。根据银行客户的要求而进行的转账包括买卖政府的证券、储蓄以及其他数额巨大、时间要求精准的支付业务。国库和其他联邦政府代理机构主要利用FEDWIRE进行筹集、分配资金业务。
FEDWIRE系统的功能十分齐全,它不仅提供资金调拨处理,还具有清算功能。因此该系统在提供大额资金支付功能外,还可以使跨行转汇在同一体系内得到清算。
通过该系统传输和处理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金转账(FundsTransfer)信息。
即将储备账户余额从一个金融机构划拨到另一个金融机构的户头上。
这些资金几乎全是大额资金。
2.传输美国政府和联邦机构的各种证券(SecuritiesTransfer)交易信息。
3.传输联邦储备体系的管理信息和调查研究信息。
4.自动清算(ACH)业务。
在美国,大量采用支票作支付工具,通过ACH系统,就可使支票支付处理实现电子化。ACH系统通过自动票据清分机,实现支票和其他纸凭证的自动阅读和清分,再进行传输和处理,以使支票支付的处理过程实现电子化。现在,所有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都提供对支票的电子支付服务,大多数的金融机构可接收电子形式的支票。图像处理和条码技术是支票电子支付系统的两大关键技术。图像处理包括获得物理支票的图像和存储其中的数据信息,然后将图像信息传送到支付机构。条码技术使支付机构能对拒付支票自动进行背书,并可识别背书,以加快退票处理。
5.批量数据传送(BulkData)。
通过FEDWIRE进行的资金转账过程,是通过联邦储备成员的联邦储备账户实现的。因此,资金转账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成员行持有的联邦储备账户的储备余额水平。通过FEDWIRE结算的资金立即有效并立即可用,这也使FEDWIRE成为可使用在美国的任何资金转账(包括来自CHIPS和其他支付网络的资金转账)实现最终清算的唯一网络系统。
通过FEDWIRE的资金清算是双向的,即联邦储备银行借记寄出方账户,并以相同信息贷记接收方账户。FEDWIRE允许白天透支。在转账时,如果寄出方在联邦储备账户中的资金不足,无法在其账户中对可用资金进行借记,即寄出方不能立即和联邦储备银行清算其资金余额,此时,FEDWIRE则向其发出一笔贷款,并仍然贷记接收方储备账户。因此,不管寄出方能否同联邦储备银行清算其资金余额,对接收方来说,支付总是最终的。通过FEDWIRE进行的资金转账,从寄出方发出,到接收方收到,几秒钟、最多几分钟就可完成。
6.风险控制。
通过FEDWIRE进行资金转账时所引起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寄出行弥补日间透支失败而产生的。允许白天透支,是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为了提高国家支付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一项合理措施,联邦体系也因此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为了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联邦体系为FEDWIRE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和作业通告,并以此来保护自己。联邦的风险控制方法是针对资金寄出银行的。如果寄出行不能弥补日间透支,则联邦储备银行对寄出行在联邦的所有资产有扣押权。
7.收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