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895~1953),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建国后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等。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画法融合中西,自成一派。其所创作的奔马,驰誉世界,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代表作品有油画《田横五百士》,中国画《愚公移山》等。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对于自己的儿子,徐达章永远是一位严格的老师。无论盛夏,还是严冬,他每天都严格地监督着徐悲鸿读书、写字、作画,即使在农忙季节,也从不松懈。
父亲开始教徐悲鸿画画时,除了教给他一些绘画的技巧,还每天让他临摹一些名家的画作。但父亲更重视让儿子写生,他一再告诫儿子:画是生活的浓缩与再现。要想画好画,必须要以生活为蓝本,多把眼光投向社会与人生。
有一天,父亲回家,看到徐悲鸿正在认真地画画。他先画了花草树木,随后开始画房子。一会儿,房子画好了。他又在上面画了些炊烟,以及一些家畜和家禽。他画完后,看了看,请父亲指导。父亲说:“这花草树木画得都很好,这牛羊鸡鸭画得也不错,可是这房子怎么画歪了呢?现实生活中哪有这样的房子,这么危险的房子肯定没人住。”于是他反复教孩子如何画好房子,直到徐悲鸿掌握为止。
为了让徐悲鸿能更广泛、更深入到生活中,获得生活经验,父亲便让他画父母兄弟,邻人乞丐。他经常在茶余饭后带着徐悲鸿沿着家乡的河岸步行,有时候带着他去游览附近的山川河流,让他能够欣赏大自然的壮美,获得灵感。
绚丽多彩的晚霞,形态各异的奇石,疏疏朗朗的青竹都成了徐悲鸿的临摹对象。在一次次的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徐悲鸿热烈地爱上了大自然,爱上了自己的故乡,他渴望用自己的画笔把自然之美都画出来。
在父亲的教育下,徐悲鸿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下雨时,你会带着孩子一起去“嬉雨”吗?
2.你家里有专门为孩子养的植物和小动物吗?
3.尽管很累,你是否尽可能地在节假日陪孩子一起郊游呢?
徐达章在教儿子绘画时,特别重视与生活和自然联系起来,因为这样才能画出“活”的画,而不是“死”的画。其实,不仅仅是绘画,其他的艺术或知识,如表演、舞蹈、音乐,以及写作、物理、化学等,都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
家长在教孩子学习时,也应该灌输一些生活的常识,带孩子多多观察、体验生活,到大自然中多走一走,启发孩子,开阔思路。
第一,户外游戏。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最初是通过游戏方式来表示和发展的。家长不妨通过户外游戏引导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体验其中的乐趣。诸如:嬉雨,事先穿好雨鞋,带上雨伞,领孩子去嬉雨,听雨打在伞面、树叶、屋顶上的声响,看雨点落至各处溅起的水花;玩雪,数雪花、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还可领孩子滑雪;玩沙土,堆小山、筑城堡、植树……这些户外游戏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奇妙的大自然成为孩子天然的课堂。
第二,栽花种草。很多孩子都喜欢植物,喜欢植物的孩子大都具有同情心,个性温和善良。在当今城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家长和孩子一起因家制宜地在阳台上种一些花草,既可美化家庭环境,又能增长孩子的知识,起着陶情养性的作用。有条件的家庭还可开辟一块空地,种些向日葵、西红柿、丝瓜、黄瓜等植物。播种时,先让孩子观看种子的形态、颜色,待出芽、长叶之后,引导他们继续观察,给他们讲述植物生长的规律,使他们了解阳光、水、空气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逐步培养孩子热爱生存环境的自然观。
第三,饲养小动物。家长可以在家中养蝈蝈、金鱼、小猫、小狗等小动物,让孩子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有助于孩子形成热爱科学的情趣。孩子亲眼见到小动物在自己的照料下成长,他们在体会劳动的愉悦的同时,还能同小动物建立起良好亲善的情感,对小动物的爱恋、珍视之情会与日俱增,这种情感还会迁移到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促进他们成为情感丰富的人。
第四,郊游休闲。郊游是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又一良方。利用节假日,家长应尽可能地领孩子去郊外踏青、远足、爬山、放风筝、游泳等;还可随时随地教他们认识田野中的五谷杂粮、蔬菜瓜果;教他们欣赏大自然中的秀美风景,进而不断增加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观念。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家长对孩子更应实行“开放”政策,让孩子接受大自然的“呼唤”,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还能增强孩子的体魄,并养成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现代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