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为客户所欠,赊销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要达到这一目的,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账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当然,赊销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全部的应收账款都实施追踪分析。
在通常情况下,赊销企业主要应以那些金额大或信用品质较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如果有必要并且可能的话,赊销企业亦可对客户(赊购者)的信用品质与偿债能力进行延伸性调查和分析。
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即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分析。所谓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是指各账龄应收账款的余额占应收账款总计余额的比重。
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尚未超过信用期,有的则已逾期拖欠。一般来讲,逾期拖欠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进行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是提高应收账款收现效率的重要环节。
因此,对不同拖欠时间的账款及不同信用品质的客户,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不同收账政策、收账方案;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须提前作出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对尚未过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管理、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3.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是为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配关系的需要,所确定出的有效收现的账款应占全部应收账款的百分比,是二者应当保持的最低比例。公式为: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当期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
式中的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是指从应收账款收现以外的途径可以取得的各种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数额,包括短期有价证券变现净额、可随时取得的银行贷款额等。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指标反映了企业既定会计期间预期现金支付数量扣除各种可靠、稳定性来源后的差额,必须通过应收款项有效收现予以弥补的最低保证程度,其意义在于:应收款项未来是否可能发生坏账损失对企业并非最为重要,更为关键的是实际收现的账项能否满足同期必需的现金支付要求,特别是满足具有刚性约束的纳税债务及偿付不得展期或调换的到期债务的需要。
4.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无论企业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说来,确定坏账损失的标准主要有两条:
(1)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2)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且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
企业的应收账款只要符合上述任何一个条件,均可作为坏账损失处理。
既然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无法避免,那么,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并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即提取坏账准备就显得极为必要。
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问题,有关制度并没有明确的限制,而只是规定由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确定计提比例。并且“(企业)当年发生的应收账款;计划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而企业所得税仅是规定:“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对应收账款究竟是以前年度发生的,还是今年发生的,并没有明确的条件限制,也就是说即使是今年才发生的应收账款也可以按比例扣除坏账准备。由此可见,税务的规定比财务的规定要宽泛。并且税收上对计提的方法也很单一,即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算扣除。由于税收与财务在计算坏账准备的口径不一,必然会产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对企业不论是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或是销货百分比法或是账龄分析法,其当期累计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高于企业所得税规定的年末应收款项的5‰比例的,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当自行进行纳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