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1200000005

第5章 轩辕黄帝

黄帝以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被载入史册,并与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黄帝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历史地位,是因为他赢得了涿鹿之战的胜利。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黄帝为什么会卷入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于华夏族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呢?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炎帝去世后,他的后人继承了他的事业。炎帝、神农氏这两个称号,就跟伏羲、女娲一样,它们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政权的代称。这就和唐朝、汉朝一样,唐朝肯定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政权的代称。

黄帝生活的时代,比起第一代炎帝来,要晚上好几百年。那时候炎帝的部落,已经传到了第一代炎帝以后的第七或者第八任了。

据说黄帝是一位国君的儿子,他们家族和炎帝家还是亲戚。黄帝的母亲叫附宝,她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孩子。因为求子心切,她经常求神问卦。

这一天,附宝只身外出,正在向苍天祈求儿子时,突然间电闪雷鸣,她感觉全身麻木,天旋地转,两眼一黑就昏过去了——不用说,醒来之后就怀上了,还是这个经典套路。

当时部落里的巫婆、神汉们听说这一离奇的怀孕过程后,到处奔走相告,说这里必有圣人降生。

小黄帝一直在他妈肚子里待了整整两年,生生比别人多出十四个月来。据说他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受到神灵的暗中保佑。当地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天空中还不时出现五彩祥云和百鸟朝凤的场景,奇幻无比。

直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黄帝才一声啼哭,在姬水河畔呱呱坠地。中国人的农历有这么一个讲究,叫“二月二,龙抬头”,就是从黄帝的生日来的。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黄帝一生下来就很不一般,五六个月就会说话,七八岁就有大人风度,十二三岁就具备了超凡的大智慧。

和巫婆、神汉们预言的一样,黄帝既聪明又有才干,待人和善,处理事情也很公平,还特别能够团结大家。所以,在黄帝二十二岁的时候,百姓推选他当了部落首领。从此,黄帝带领大家修建房屋、打鱼、狩猎,过着安定的日子,部落也慢慢变得强大起来。

不打仗才能谋发展

炎帝部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渐渐衰落,已经不复当初的强盛了。其他逐渐强盛起来的部族,就企图挑战炎帝部落的权威,这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九黎族。

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蚩尤这个名称,也是他们首领的通称,就跟罗马皇帝都叫恺撒一样,并不专指一个人。

九黎族的文化在当时算先进的。据说有一次山上发大洪水,金属矿随水流出。蚩尤得到后,首次将金属制成了兵器。九黎族本身就强悍好斗,现在又有了锐利的兵器,他们对其他部族的骚扰便可想而知了。

炎帝部落一开始对蚩尤部落采取和好政策,重用他们,让他们监临四方。没承想他们强大起来后,开始侵略、兼并四方。炎帝为了牵制他们,命他们住到东方伏羲后代的地盘,以便坐山观虎斗。

蚩尤可不傻,他当然不愿意和强大的伏羲部落冲突。看到炎帝势力微弱,蚩尤就有了吞并炎帝部落,取而代之,成为天下共主的想法。

炎帝部落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双方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蚩尤部把炎帝部打得落花流水,把他们的地盘全给占了。

第八任炎帝没有办法,只好带着族人寻找新的根据地。他们看中了黄帝的地盘,开始频繁地向黄帝部发起挑衅。

起初,黄帝一再退让,多次想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但这反而给炎帝部造成了一种黄帝软弱可欺的错觉。于是炎帝部得寸进尺,一再侵扰。

黄帝始终不愿用武力解决问题,他也知道炎帝部落是被九黎族逼到这儿来的,所以他就暂时让出了地盘,带领部落子民向北方迁移,开始了迁徙无常的游牧生活。

黄帝每到一个地方,都虚心地向当地人民学习。他发现别的部落发明了臼,可以把谷子舂成米,于是他也教自己的子民使用臼。不仅如此,黄帝还学会了使用陶器来蒸米饭、熬粥。大家都觉得粮食这样做特别好吃,而且又健康、卫生,于是更加爱戴和拥护黄帝。

黄帝不仅勤奋好学,还特别重视人才。有一次他在海边打鱼,发现了一个叫风后的渔民。黄帝通过交谈发现,风后知道很多伏羲时代教民、养民的道理,有安邦治国的才能,所以就决定把风后留在身边,作为参臣。

后来,在一次狩猎中,黄帝又发现了一个叫力牧的人。此人箭法很准,百发百中。跟力牧一聊天,黄帝就发现他很懂兵法,于是就让他统领部落的兵马。黄帝有了一文一武两个人才,实力和信心都更强了。

在传说中,还有另一个说法,认为风后是东方近海的一个大部族的首领,而力牧是草泽当中强有力的游牧部落首领。他们的实力虽然都很强大,但都愿意追随黄帝。

就这样,黄帝部落的人口一天一天地增加,势力一天一天地壮大,其他部落再也不敢来侵犯了。

请尊称我为“黄地”

游牧部落一年四季都得逐水草而居。在搬家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笨重的东西都得人担肩扛,麻烦透了。要是再遇上女人生孩子、老人生病,就更令人叫苦连天了。对此,黄帝也经常唉声叹气。

有一次,黄帝带领部族子民迁到了北方的黄土高原。当时这里森林茂密,地形平坦,很适合长期生存。

他们刚住下没多久,有一天狂风大作,黄帝立刻让百姓人人抱树,各自藏身。他正忙着指挥呢,突然一阵狂风来袭,将他头上戴的遮阳的大帽圈给吹跑了。

黄帝赶紧抓住一棵小树,就地蹲下,眼睛却紧盯着被吹跑的大帽圈。他发现这帽圈被狂风一吹,居然能自己往前滚。

大风平息之后,黄帝赶紧开始做实验。他砍了一根树枝,扎成圆圈,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只见木圈滚了不到一丈远,倒下了。

绝顶聪明的黄帝看到这一幕,沉思良久后,又扎了两个圆圈,并且还在两个圆圈中间各扎了一个十字架固定。然后,他砍了一根长树枝,把两个圆圈分别扎在它的两头,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

这次虽然没倒,但滚了没多远就又停了下来。这时候,黄帝手下的参臣一起走了过来。黄帝把刚才发生的事儿跟他们一说,足智多谋的风后一听,就有了主意。他赶紧剥了一条树皮,把它拴在两个圆圈中间的树枝上,然后用一只手拉着往前走,两个圆圈就一直往前滚动,再也没有倒地。

黄帝一看,哈哈大笑,一下就醒悟了过来。他叫人再扎两个同样的圆圈,用树枝将四个圆圈连在一起,前面有人拉着,这样就能稳稳当当地向前滚,再也不怕倒地了。

风后一看,又派人去采石场弄来了两个圆形石盘,中间凿个洞,安上一根木棍,木棍中间绑根草绳,拉着草绳就能滚走了。黄帝一看非常高兴,给这新玩意儿起了个名字叫“车”,然后安排人依照统一规格,批量生产。中华民族第一个陆上运载工具——车轮,就这样诞生了。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车轮由石质的改为木质的,成为了迁徙游牧生活中最重要的运载工具,大大减轻了人力的付出。

后来,黄帝又在这个基础上改装了战车,并命名为轩辕。因为黄帝当时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所以轩辕就成了他的正式名字。后来,他手下的人还驯化了马当坐骑,所以黄帝部落里就有了中国最早的战马和骑兵。

黄帝自从被子民们拥戴为部落首领后,一直没有正式的职称。大家伙先后给黄帝起了很多尊称,他都不同意。最后,黄帝自己说:“土是黄色的,能生万物,又是咱们生存的唯一靠山,大家伙又都是黄皮肤,所以就请尊称我为黄地吧。”从此以后,“轩辕黄地”就这么定下来了。

到了殷商时代,一些大臣们觉得祖先称黄色的土地不太雅,而“地”又跟“帝”谐音,所以就把黄土地的“地”,改为了黄帝的“帝”,“轩辕黄帝”从此才沿用下来。

前面讲过,蚩尤因为野心侵占了炎帝的地盘,炎帝才去骚扰黄帝部落。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黄帝部落强大了起来,他们与炎帝部落联手,一起对抗共同的敌人蚩尤,战争一触即发。

抓住战机定乾坤

黄帝和蚩尤的决战,发生在涿鹿。

这场战争非常惨烈。有的说他们一连打了七十一场都是平手;有的说,黄帝一连跟蚩尤打了三年,进行了九次大战役,依旧没分出个高下。

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八十一个支族,在力量上占据优势。他们依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主动向黄帝部发起攻击。黄帝部派出几个氏族迎战,并且利用位处上流的有利条件,在河流上筑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长时间的战争让双方都很疲惫,也逐渐将战争推向了白热化,迎来了最终的决战。

起初,天气很不好,狂风暴雨,浓雾弥漫,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而对善于在晴朗天气环境下作战的黄帝族非常不利。九次交锋,黄帝族全部战败,他们只好一退再退,寻找反击的机会。

终于,雨季过去,天空开始放晴。黄帝抓住战机,在邻族的支持下,趁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这一天,狂风大作,大风将尘沙吹得满天都是,黄帝命人击鼓鸣号。

蚩尤族的人从没见过这阵势,风沙漫天,根本看不清对面,他们一下都傻了,在战场上乱跑一气,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

黄帝一方却无此忧虑。他们用指南车指示方向,在狂风黄沙中向蚩尤族进攻,一举将其击败,并在冀州之野擒杀了蚩尤。涿鹿之战最终以黄帝的胜利宣告结束。

大胜之后,黄帝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到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了封泰山的仪式后,才凯旋西归。

随后,黄帝从蚩尤集团中挑选了一位能服众的氏族首领,继续统领原部族,并强迫他们跟自己的华夏集团结为同盟。

涿鹿之战为中华民族早期的大融合奠定了根基,为中华文明的大统一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此后,各部落一致推举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天下共主。因为炎帝、黄帝同为华夏部落,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咱们就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但是还有一些人,并没有归顺臣服。这个问题就比较棘手了,全靠打太费劲,得智取。

黄帝很快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他把蚩尤的图腾插在自己的轩辕车上,给那些远方的部族看。这个用意太明显了——你们都知道蚩尤吧,他那么厉害,没少欺负你们吧?现在我征服了蚩尤,又得到了他的兵甲,你们自个儿掂量掂量,想好是跟我和平共处呢,还是要摆开架子练两下。

这下所有的事儿头都不敢轻举妄动了,如果妄动,蚩尤就是前车之鉴。黄帝这招,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光吓唬不行,该打还得打。黄帝整顿武力,讨伐叛乱。远方部族都不堪一击,通通被平定了。北方的一个氏族趁着南方多事,向南侵占,也被黄帝赶了回去。

远古时代的文化代表

至此,黄帝的地盘相当大了,主要集中在今天的中原地区。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之后,开始潜心处理内政。

传说黄帝身边的贤臣非常多,他以这些人为师友,请求他们教导。古人理想中的政治领袖,就是要礼贤下士,遵奉年高有德之人,听他们的忠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的经验和知识尤为先民所看中。

黄帝特别重视农业,为此还专门安排官员指导四季农事。从游牧转变为定居农业,是先民的一大华丽转身。这一转,各部落纷纷开始从事耕种,土地的价值开始飙升,所以各部落疆界的划定成为了黄帝的当务之急。

黄帝是天下共主,怎么平均分配,怎么划分清晰,都需要他仔细筹划。他给各部落划分好地盘后,大家便相安无事,开始踏踏实实过日子了。

黄帝发明了舟车,平治道路。交通便利后,部族间往来增多,黄帝处理内政事务也变得更容易了。一时间,天下大治。

在传说中,天文历法是黄帝手下的人发明的,鼓、指南车是他发明的,养蚕织丝是他妻子嫘祖发明的,连文字都是黄帝的手下仓颉发明的。

其实,这些东西到底是谁发明的,很难弄明白。这就像蒸汽机不是瓦特发明的,而是他改良的一样。远古时代的情况就更说不清了,那会儿又没有专利申请,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在实验室里苦心研发的,那时的发明往往是无数人累积的结果,只是最后派个代表来代表一下罢了。

比如造字的仓颉,他不一定是文字的发明者。虽然他喜欢研究文字,但研究文字的肯定不止他一个人,最后因为他有显著的成绩,所以他的名字就传了下来,成为了当时的文化代表。

黄帝战胜蚩尤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儿。随之而来的,是各部族糅杂剧烈,社会变动频繁。新的局势需要新的工具,所以黄帝就集合各部族先民已有的发明创造,将它们改良、推广。因此,在传说中,黄帝和各种发明制作都有关系,这种情形的出现,一方面是后人的推崇,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因为他做出了贡献。

黄帝去世后,他的孙子继承了他的位置,成为天下共主。在这之后,华夏大地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同类推荐
  • 九鼎争鸣

    九鼎争鸣

    战鼓的声响传来,各代王朝重现在天空之下。大风.大风。秦军万箭齐射。战,战,战。唐军陌刀军缓步前进。杀,杀,杀。明军走进战场。死去的战士重现人间,各代名将重临疆场。现代人,该何去何从。成为奴隶,还是勇敢的前进。
  • 大士争锋故国中山

    大士争锋故国中山

    战国,一个血与火并存,野蛮与文明交织的大争之世。在那刀光剑影的厮杀呐喊中,在那折冲樽俎的谈判桌上,有多少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士”,一个特殊的阶层,诸子百家,各学有所长。为了理想,为了国家,又或为了信念,彼此争斗不休,斗智斗力。赵世这个来自未来的失意青年,阴差阳错的回到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战国时代,为了生存,为了梦想,更为了“我存在过”,与先秦诸子发生碰撞。并见证着这一波澜壮阔。——我存在的根本是我存在着,而存在的目的就是去见证群号61272126
  • 关东秋叶

    关东秋叶

    书中描写的是从清末到抗日战争这一历史阶段,生活在东北的各族同胞所经历的磨难和与外来侵略者做殊死战斗的故事。故事通过对两个满族孩子成长过程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到民国以及后来抗日战争这一时期,东北同胞们的生活场景;表现了生活在关外的汉族、满族、蒙古族同胞,在国难当头之际,团结一致,奋起反抗的高尚气节。
  • 神话版大清

    神话版大清

    武者一掌断河,一拳碎山。文人一符焚城,一阵灭军。汉族爱国青年林浩,携带神级篡清系统,来到这个神话版的满清时代。我要问鼎武道巅峰!我要成为世界第一富豪!!我要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汉族政权,教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虐爆小日本,干翻洋鬼子!!!
  •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

    一个21世纪的宅男穿越到战国时期成为魏国魏惠王的儿子公子郝,拥有一个神奇的系统可以获得强大的兵种。这时的魏国四面皆敌。齐国齐威王一鸣惊人用孙膑围魏救赵大败魏国。秦国商鞅在秦国已完成变法,准备对魏国发动进攻收复故土。魏国即将被齐国所败走向衰落。有着神奇系统的宅男能否在这个激荡的战国站稳脚跟,和商鞅、孙膑等人杰一争雌雄。
热门推荐
  • 囚仙之天地寻缘

    囚仙之天地寻缘

    她,一个经历家破人亡的落难小姐,一次阴错阳差促使她踏入寻仙之途。一路上与友人一起惊奇历险。他,皇家少子,却不甘一生富贵,隐藏身份,誓要成为一名合格捉妖师。他,本是魔界之首,却隐藏于民间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一句话简介:落魄女主上位记。
  • 冰域心魔

    冰域心魔

    一次屠村使得他不得不背负宿命,在历练中寻求力量,在旅行中寻找伙伴,在恐惧中战胜心魔。
  • 云阶月地依旧在

    云阶月地依旧在

    他本是堂堂一国之君的公子,国都陷落,人在故国宫廷,却身如仆役。几十年后,当他面对因自己的计谋而家国沦丧、流落他乡的她,是否会想起自己的曾经?她可以与自己反目成仇的姐妹不计前嫌,也能够宽恕伤害过自己的仇敌,却始终不肯原谅那个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旧逐空香百遍行。
  • 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宗教观、历史学、文艺学的中国化;并分析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力求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 万域之王

    万域之王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绝,太古巨擎一一销声匿迹。时隔多年,少年聂天,通过一滴鲜血,重回太古。
  • 浮云一段愁

    浮云一段愁

    高考郁郁不得志的一个小文青项少丰,在百般无奈下进了N大学习地理,遇到了一班阴盛阳衰的同学。他和其中的一个活泼的女生叶舒其实彼此知心知意,但就是没有捅破窗户纸,反倒是和在胡湘湘的主动下成为了一对儿,虽然没有什么不好,却总是不太对味。在经历了许许多多风雨历练后,他和她终于悟到谁是曾经最爱的人,但是为时已晚,当时的明月再好,也抵不过现今的云淡风轻,猜来猜去猜不透,浮云一段愁。
  • 禁忌大帝

    禁忌大帝

    “有一个地方,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故土,趋身赴义的烈士叫她家国,英雄喋血唤她华夏,儿女悲歌唤她九州……”“自盘古开天始,女娲造人,伏羲演卦,炎黄定制,三皇五帝共开华夏一脉,延绵千千万万代,传承万万千千朝;及至始皇,奋万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策天下,威震四海,横扫八荒,乃凝练炎黄血脉,华夏图腾……”“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这一片后土,不但那一片后土,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下面早歇下的,所有龙族;还有那亘古以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还有那万千华夏子孙用血肉浇灌出来的希望……”一个白发少年身藏无字墓碑从东荒走出,踏上了一条充满热血与杀戮的探寻之路。
  • 悲情邂逅

    悲情邂逅

    他与她邂逅便开始相知、相恋,走上幸福的红地毯,本是大家眼中羡慕的一对,但他的猜忌、轻信和突然之间的变故让她措手不及,一纸离婚协议、心里、身体的折磨都让她无力,眼前的这个男人还是她爱的人吗……已伤痕累累的心还能再次接受爱的到来吗?两个人该何去何从?
  • 创世契约

    创世契约

    在充斥着天使,恶魔,古龙,吸血鬼,精灵,兽人和僵尸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生物的大融合先进科技世界,为了守护那一段旷世的奇恋,守护最为珍视的人,血统未知的主角会如何挣扎........这里,有华丽的打斗,更有宏大的战争,却更不乏细腻的感情,黑化的主角即将展开漫漫的探索和守护之路,更有由天使或恶魔组成的强大后援,成神还是成魔,只在一念之间,一切,也不过是为了那个最珍视之人这里,没有既定的规则,所谓的正义与邪恶,对与错,也不过只是相对,有时候,邪恶未必残忍,正义未必善良“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为了她,我还是会把灵魂出卖给恶魔”
  • 受菩萨戒法

    受菩萨戒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