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63900000003

第3章 《诗经》的收集与流传

(一)振木采诗

《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包括公元前11世纪(或更早)至公元前6世纪,即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它产生的地区,东临渤海,西至六盘山,北起滹沱河,南到江汉流域,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的大部。

这些上下五百年、纵横数千里的作品是怎样搜集、汇总成册的呢?先秦典籍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古代有采诗说。

汉代的历史学家提出关于周代时有“采诗”制度的说法。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述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这就是说,每当春天来到的时候,集居的人群散到田间去劳作,这时就有叫做“行人”的采诗官,敲着木铎(以木为舌的铃)在路上巡游,把民间传唱的歌谣采集起来,然后献给朝廷的乐官太师(乐官之长),太师配好音律,演唱给天子听,让天子“足不出户而知天下”。另外,同书《艺文志》中还记述说,古代设置采诗官采集诗歌,目的是出于“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代记载“采诗”之说的还见于何休的《公羊传》注:“五谷毕入,民皆居宅,男女同巷,相从夜绩。从十月尽正月止,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公羊注疏》卷十六)关于“采诗”和“采诗”的目的,与班固《汉书》记载大致相同,惟说“采诗”者是男女年老无子的人,而不是“行人”,或者方式不止一种。这些虽然出于汉代人的记述,可能还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在古代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由官府来主持采诗工作,靠一己之力来完成这样一部时代绵长、地域广阔的诗集采集工作,恐怕是不可能的。

至于当时统治者采诗的目的,即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广收这些民间诗歌?除了要考察人民的动向,了解施政的得失,以利于他们的统治以外,大约还有搜集乐章的需要。我们知道,周王朝是很重视所谓“礼乐”的。按照当时制度,举凡在一切祭祖、朝会、征伐、狩猎、宴庆等场合,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在举行各类仪式、礼节的时候,就要配合演奏乐章。所以,当时朝廷,专门设有乐宫“太师”等,乐宫的职务就是专门负责编制和教演各种乐曲,供上述各个场合使用。可以想见,当时乐官们在编制乐章时,除了自己创制以外,一定还要利用或参考许多民间唱词和乐调,这样收集流传的一些民间乐歌作品,也会是他们经常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当然,这是指《诗经》中的那些流传于各地的民谣俗曲说的。

(二)献诗

《诗经》中还有很多颂诗和贵族文人所作的政治讽谏诗,是如何得来的呢?即通过所谓“献诗”的渠道,而汇聚到当时朝廷中来的。

献诗说认为古代天子为了考查时政,命诸侯百官献诗。宋朱熹在《诗集传·〈国风〉注》中认为“风”诗是诸侯采来作为贡物献给天子,天子得到后就拿给受乐官看,通过这些诗来考察民风的好坏,以此来了解政治的得失。采诗与献诗,目的是一致的。根据《国语·周语》记载,周王朝是有让公卿列士即贵族官员和文人献诗的制度。所谓“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替(盲艺人)献曲,史(史官)献书”,我们从《诗经》中的一些作品看,“献诗”的事也是确实存在的。如《大雅·民劳》:“王(指周厉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小雅·节南山》:“家父(周幽王时大夫)作诵,以究王讻。”《大雅·崧高》:“吉甫(即尹吉甫,周宣王时大臣)作诵,其诗孔硕”等,说明公卿列士献讽谏诗或歌颂诗的事是存在的。

(三)孔子删诗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升格为国定经典。全书共有诗歌三百零五篇,由“风”“雅”和“颂”三个部分组成,编排井然有序。但是,究竟由谁将这些诗歌编纂整理成书的呢?迄今仍存在种种不同的说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孔子删诗说。

把《诗经》的编纂之功归之于孔子一人。这种说法起源于汉代。《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都认为是由孔子选定《诗经》篇目的。于是,提出了孔子删诗的观点。主张这种说法的理由主要有下面三点:

第一,汉代距离春秋,战国不远,司马迁所依据的材料自然比后人要多,也更加可靠。我们怎么能不相信汉代的司马迁,而相信唐宋以后的说法呢?

第二,古代大小国家有一千八百多,一国献一诗,也有一千八百多篇,而现存的“国风”,有的经历一二十个国君才采录一首,可见古诗本来是很多的,根本不止三千。孔子从前人已收录的三千多篇诗中选取三百零五篇编为集子,作为教科书,是可能的。

第三,所谓删诗并不一定全篇都删掉,或者是删掉篇中的某些章节,或者是删掉章节中的某些句子,或者是删掉句中的某些字。我们对照书传中所引的,《诗经》中有全篇未录的,也有录而章句不用的,可见这种情况是与删诗相吻合的。

持不同意见的人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孔子没有删过诗的理由。其主要理由有:

第一,《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周乐,演奏十五“国风”和“雅”“颂”各部分,其中的编排顺序与今天的《诗经》大体相同。而据现存的资料看,孔子当时只有8岁,根本不可能删诗,可见孔子之前就有和今天《诗经》的编次,篇目基本相同的集子。

第二,孔子自己只是说“正乐”,并没有说删诗。虽然当时的诗是配乐的,但诗、乐毕竟还是有区别的,诗主要指文字,而乐主要指乐曲。再说孔子返鲁时已经69岁,如果删诗该在这个时候,为什么在这之前他一直说“《诗三百》”呢?

第三,《诗经》中有不少“淫诗”,这些不符合孔子礼乐仁政思想的诗,为什么没有删掉?

第四,先秦各种史籍所引的诗,大多数见于今天的《诗经》,不过五十首,这说明《诗》在当时只有三百篇。即使孔子删过诗,由于他在当时只是诸子中的一家,影响不是很大,也不大可能影响到同时期的其他著作,更不可能影响到他以前的著作。

上述两种观点,唇枪舌剑,至今还争论不休。从表面上看,似乎后者证据更有力一些,但我们不能硬扣一二条死材料,而应该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作一些合理的推测。当然问题并不会如此简单,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搞清楚这个问题对研究《诗经》,尤其是研究孔子的思想会有很大帮助的。

(四)太师编纂

在周代,诗的用途很广,除了典礼、娱乐和讽谏等用诗以外,它还经常用在外交场合,用来“赋诗言志”,即作为表达情意、美化辞令的工具。所以《周礼·春官》中又有“大师教六诗”(按《周礼》书中所指即风、赋、比、兴、雅、颂。故“教六诗”,即可以理解为全面讲授《诗经》的意思。另外《毛诗序》又称“六诗”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以乐语教国子”的说法,这就是说,乐官太师在当时还有用诗歌(“乐语”即诗)教国子(贵族子弟)的任务。《诗三百篇》,也可能正是乐官太师为了教授国子而选订的课本。今人朱自清认为,《诗经》的编审权很可能在周王朝的太师之手。他在《经典常谈》中指出,春秋时各国都养了一班乐工,像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老板叫太师。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要搜集本国乐歌,还要搜集别国乐歌。除了这种搜集来的歌谣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某种特殊场合,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诗、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附带乐谱、唱词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各国的乐工和太师们是搜集、整理《诗经》的功臣,但是要取得编纂整体的统一,就非周王朝的太师莫属。《国语·鲁语下》有“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的记载,正考父是宋国的大夫,献《商颂》于周王朝的太师。今本《诗经》的《商颂》只有五篇,很可能是太师在十二篇基础上删定的。由此看来,《诗经》应当是周王朝的太师编定的。

(五)流传

《诗经》在其产生的同时,就广泛被应用于政治生活中,成为兴、观、群、怨的工具,曾使中国古代贵族文化发展到一种极优美、雅致的时代。

战国之时,《诗》亦在孟子、荀子等儒家典籍中被作为论证的理论依据,具有崇高地位。

先秦古籍,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楚汉相争的战火之后,散失很多。但《诗经》由于是口头讽诵的诗,因此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即后世所谓的“四家诗”。《鲁诗》是因鲁人申培而得名的,传者为汉初鲁人申培,文帝时立为博士。《齐诗》出于齐人辕固生。传者为汉初齐人辕固,景帝时立为博士。《韩诗》出于燕人韩婴。传者为汉初燕人韩婴,文帝时立为博士。《毛诗》是由其传授者毛公而得名的。传者为秦汉时鲁人毛亨及汉初赵人毛苌,平帝时曾一度被立为学官。

其中,鲁、齐、韩三家被称“三家诗”。前三家在西汉时代即已立于“学官”,就是由朝廷立为正式学习的科目,《毛诗》出现得较晚,东汉时方立于学官。但《毛诗》一派却后来居上,影响颇大。《毛诗》盛行,鲁、齐、韩三家诗便逐渐衰落,他们所传授的本子也亡佚了。“三家诗”亡佚的情况,大致是这样:“鲁诗”亡于西晋,“齐诗”亡于三国魏,“韩诗”亡于宋。现在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毛诗》,即汉代毛公讲解和留传下来的本子。

同类推荐
  • 负曝闲谈

    负曝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荀子)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荀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

    《石头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之作,从传抄面世之初,各个抄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一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所以后人便称这些早期的《红楼梦》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斗破宫

    斗破宫

    蓝宇出生于普通的官宦家庭,一朝选秀,成为才女。长相平平,常受欺压。蓝宇不甘受欺凌,凭借其聪明,努力筹谋,终于一步步在宫中斗出了辉煌。
  • 见证商业王朝

    见证商业王朝

    一个偶尔出点幽默的高中生、他会抽烟喝酒、他会忽悠别人抽烟喝酒、在一个普通班级来说他不突出也不落后、除非偶尔的犯贱能进入老师的视线之外就是属于老师视线死角的一类人。一次旅游、一个惊喜,难道是上苍的御赐?来共同见证我们的心灵共鸣。新人新作,谢谢赏光。
  • 大巫女:天女的羽衣

    大巫女:天女的羽衣

    魂穿成一个小萝莉也就算了,竟然还是一个小哑女!噫噫噫?她竟是乙羽一族的继承人之一?且看一代大巫女风生水起的冒险之旅!
  • 语言与认知译丛:认知的边界

    语言与认知译丛:认知的边界

    弗雷德里克·亚当斯和肯尼斯·埃扎瓦在本书中对认知科学领域的争论斥以严厉的批评。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延展认知系统假设与延展认知假设的区别,以及最为重要的是提出了“心智标志”这一概念。借以批判安迪·克拉克和丹内特等人的理论。
  • EXO之我们在一起

    EXO之我们在一起

    他们是出道仅两年就红遍亚洲的超人气偶像天团EXO,她们是继他们之后SM的新宠儿CTW,他们又怎样一一遇见命中注定的她呢?对不起,伤害了我最不想伤害的人呐!没关系呐,我只要远远看着你开心就好!我喜欢你,你喜欢他没关系,我可以等!你喜欢她,我喜欢你,我们互不干涉!作者声明:CTW这个名字是欣儿看别的小说看见的,所以借用一下,但文中女主名字,内容绝不抄袭。本文主鹿晗,伯贤艺兴也多一点,其他狼崽的也不少哦!
  • 异游记8

    异游记8

    一道神符可以让风云变色,天地具动在这个世界里,符是所有修行者必学的战斗艺术,是强者倚之称霸天下、改变世界的绝世神器!一场意外让一个只有七秒钟记忆的废人获得了重生看他怎么用别样的方式来诠释符道的巅峰,踏入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神道至境!
  • 血染希望

    血染希望

    这个世界充满着杀戮,适者生存,强者更强。以武力战胜世界。强者的退隐,世人皆知的巅峰强者!无人知道强者!处处有着希望,处处有着绝望!运气、实力造就巅峰。
  • 绝世冷妃狠嚣张

    绝世冷妃狠嚣张

    她,是21世纪顶级杀手,记忆力超群。意外的被妹妹杀害后,她穿越了,还是个天才。某女十分得意,这会赚了!
  • 恋莲双笙

    恋莲双笙

    淡蓝色的雾气在莲池旁弥漫开来,诡异而梦幻。夜空中一颗紫星,闪着沉闷的光芒,转瞬即逝,但若隐若现。紫光漫开,盘绕着莲······我叫玖莲,莲花的孩子。我既不是人,也不是妖,更不是神,我是一只花灵。我在那朵巨大的莲中沉睡千年,在紫色诡异般的黎明醒来,周围是梦一般的蓝雾。死一般的沉寂······我慢慢的走出来,那朵养育了八只灵的花枯竭了。素冰的花瓣渐渐垂下,尽显绝望。我是纯洁的雪莲,二月的白衣仙子。我该去何方?我似乎有着重大的使命。但是我不会说话。尽管我有那么多不可及的超强而特殊的灵力。如操使万物,如读心术,如易容术。到底我还是不会说话。
  • 超级大管家

    超级大管家

    欧阳齐,一个普通的高三考生。因为一分之差,他失去了状元,因为父母的疏忽,他负债累累;因为看流星雨,他没了身体,因为好心救人,他丢了工作;因为编错借口,他应邀决斗……倒霉的事似乎永远跟着他,可是他却总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