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8200000059

第59章 隋唐五代(8)

武三思(?—707)是武则天异母兄长之子,因父亲对武则天的生母无礼而被贬职流放。武则天称帝后,侄子武三思善迎合圣意,很受武则天的倚重,被封梁王,还差点被武则天立为太子。唐中宗复位后,武三思进位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以构陷忠良为乐,将张柬之等人悉数排挤出朝。武三思还与韦皇后、上官婉儿私通,密谋废掉太子李重俊,阴谋败露,被诛杀。

李光弼

李光弼本是契丹酋长,武则天时归附与唐。安史之乱中会合郭子仪大破史思明,河北十郡复归唐,成功保卫太原,收复怀州(今河南沁阳)等地,成为唐代中兴之将。李光弼用兵特点就是善于防御,太原之战是古代城邑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统帅的常山之战、九门之战、嘉山之战、河阳之战等都是著名的防御战。唐军九节度使围邺,大败,唯李光弼与王思礼全军而还。此外,李光弼还在作战中采用顽强坚守与不断寻机出击相结合的战法,灵活运用地道、石砲等守城战术和技术,出奇制胜。

灭蝗宰相姚崇

姚崇(650—721),原名元崇,字元之,因避年号讳,又改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人,历事武则天、唐中宗、睿宗、玄宗诸朝,多次出任地方长官,为唐朝前期名臣。开元四年(716),山东出现特大蝗虫灾害,灾民受迷信思想的束缚,只是在受灾田地的旁边焚香膜拜设祭祈福,却不敢下手捕杀蝗虫。姚崇奏请派遣御史督促各州县捕杀埋葬蝗虫。汴州(今河南开封)刺史倪若水坚决不执行命令,他说:“蝗灾是天灾,应该多做善事,以感动上天。”姚崇得知后勃然大怒,强行要他杀蝗虫。倪若水所捕杀的蝗虫共达十四万石,投入汴河不计其数。宰相卢怀慎认为如果杀灭的蝗虫太多,恐怕会对天地阴阳之气的调和造成妨害。姚崇以“我一人承当责任”而驳之。时称姚崇为“灭蝗宰相”。

李隆基

唐玄宗(685—762),即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嫡孙。他生得气宇轩昂,善骑射,通音律,并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干,也是第一位皇帝音乐家。李隆基酷爱音乐,后成为优秀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他在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创立梨园、教坊,作为训练和管理演员的机构。他还颁布曲名,把原为汉文音译的少数民族和外国曲名改为具有内容的汉文曲名,还常举办宫庭器乐合奏。正是由于这位皇帝音乐家的喜爱和重视,以及与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盛唐音乐达到历史的顶峰。

唐玄宗在音乐上的才华丝毫不逊于其政治才干,史称这位皇帝“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即说他是一个英武果敢,多才多艺,尤其精通音乐与书法的全才。他还会演奏多种乐器,尤其是羯鼓。唐玄宗一生作有无数曲子,闻名于世的有《紫云回》、《龙池乐》、《凌波仙》,及56岁时遇上杨贵妃后作的《得宝子》等,最著名的就是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曲》。

杨玉环

杨玉环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据说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最初由她表演。她跳的《胡旋舞》也有很高的舞蹈技艺。在对《霓裳羽衣曲》的配舞中,杨玉环吸收传统舞蹈的表现手法,融合西域舞艺的回旋动作,整个舞蹈飘忽轻柔,绰约多姿,并与乐曲达到了完美相和的境界,成为唐代乐舞中的精品。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记述了杨玉环舞蹈给他的深刻印象:“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云欲生。”表现了杨玉环舞蹈动态美和感人的艺术魅力。杨玉环对乐曲的领悟之深,表现力之强,为唐朝时人所推崇。

奸相李林甫

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相,以“口蜜腹剑”而闻名。唐玄宗在位43年,李林甫出任宰相达19年之久。他担任宰相期间,堵塞言路,蒙蔽玄宗;嫉贤妒能,谗害忠良;大兴冤狱,诛杀异己,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他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之一。李林甫虽是唐宗室家族的分支之一,地位却并不显赫,他本身也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但他为人机灵狡诈,擅发挥投机钻营之术,靠趋炎附势、拍马逢迎一步步登上宰相的宝座。为了巩固宰相专权地位,设法排除才名高和受到玄宗重视的官员,表面上甜言蜜语相结,背后阴谋暗害,“口有蜜,腹有剑”因此而来。机关算尽,李林甫相位被同样奸诈的杨国忠暗算,病忧交加,吐血而亡。

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联合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堪称唐朝的擎天柱,被封汾阳郡王。郭子仪生于官宦世家,从小爱读兵书、练武功,无论读书还是习武都刻苦认真。年轻时曾犯过军纪,按律处斩。李白观其貌,认定他将来一定会大有造化,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于是以自己的官职担保,救下郭子仪。郭子仪通过参加武举考试得高等补左卫长史一职位,屡立战功,多次被提升晋职,至安史之乱爆发前一年已经出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郭子仪84岁高龄才告别战场,戎马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唐代中后期因为有他而获得长达20年的安宁。

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739),唐中宗养女,实为唐宗室雍王守礼之女。唐景龙元年(707)应吐蕃之请,诏许嫁吐蕃赞普。沿当年文成公主人蕃路线西行入藏,入蕃30年,促进吐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唐蕃之间友好往来,致力于唐蕃和盟,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融合。在此期间,唐、蕃虽曾进行过多的次战争,但由于金城公主的努力,双方使臣往来频繁,双方终于在开元二十一(733)于赤岭(今青海湟源西日月山)定界刻碑,约以互不相侵,并于甘松岭互市。

陈硕贞

陈硕贞(?—653),是位巾帼女杰,睦州雉山县梓桐源田庄里(今淳安县梓桐)人。公元653年十月,陈硕贞正式宣布起义,与官府进行对抗。她仿照唐朝官制建立了政权,任命章叔胤为仆射,总管各项事宜,而她自己则称为“文佳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参加农民起义的妇女不计其数,但做领袖的妇女却寥若晨星,而做领袖且又称皇帝的妇女,则只有陈硕贞一人,从这一点上讲,她比许多男性农民领袖更具魄力。陈硕贞领导的义军失败,自己也在战斗中被俘,最后被杀,在故乡青溪留下了“天子基”、“万年楼”等遗迹。陈硕贞这位勇敢的女子,为中国妇女增添了光彩,也为中国农民革命定下了耀眼的一章。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受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多重压迫,陈硕贞是女性解放的先行者。

初唐四杰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诗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

骆宾王

骆宾王(626—684),今浙江义乌人,中唐诗人,有《骆宾王文集》。骆宾王擅长七言歌行,不但声情并茂,词华瑰丽,而且具有时代意义。或托物寄兴,或乐观豪迈,或豪情激荡,为初唐绝句之少有。公元684年,骆宾王随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代徐敬业作《讨武曌檄》,传诵一时。武则天读到骆宾王的讨檄文章后,不但不怒,反而有了惜才之心,叹息道:“宰相的位置除了这样的人还有谁能够担当呢?”情景仿佛当年曹操欣赏陈琳一般。后来徐敬业事败,骆宾王逃到了杭州,削发为僧。

王勃

王勃(649—675),字子安,生于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的一个官宦世家,有《王子安集》。少年的时候,王勃的学识就已经很渊博了,诗词和文章均负盛名,并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充满着追求事业的信心,宏放浑厚,显示出盛唐诗风正在向新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赋、序、表、碑、颂等方面,王勃都显出了超人的才华,他尤其偏爱写骈体文,其中,《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历来论者所欣赏。公元675年,王勃在南下探亲的途中不幸溺水而死,时年27岁。

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盛唐到中唐的大诗人,号称“诗圣”。杜甫35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途不顺,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然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两年。最后漂泊在鄂、湘一带,贫病交加而亡。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1400多首,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也被后人奉为“诗圣”。

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朝诗人,因为他的诗充满奇特、诡怪的联想,并且语言也显得怪异,瑰丽,有一种鬼气,所以有“诗鬼”之称。李贺七岁能辞章,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只可惜一代才子,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活到27岁就死了。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4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200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是一个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负有才名,年19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21岁成进士。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下来的佳篇,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王维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安史之乱,被执,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泼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

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五岁时迁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从小聪明博学,兴趣广泛。26岁时,辞亲远游,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后经道士吴筠荐举,入长安供奉翰林。不到三年,李白因感朝政腐败,再度开始漫游生涯。晚年生活困顿飘泊,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安徽当涂县。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思想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更有道家的自由放达情致,并杂以游侠意念。李白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韩愈

韩愈(768—842),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因其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愈官至吏部侍郎,后人也称他韩吏部。韩愈是唐代散文家兼诗人。韩愈生性耿直,所以为官的时候屡屡被贬。他的一生,曾从事过“道济天下之溺”的反佛兴儒活动;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教育教学活动。韩愈在文学上,反对六朝骈俪的文风,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其文气势雄浑,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感情充沛。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独辟蹊径,颇具独创性。现有《昌黎先生集》。韩愈于长庆四年病卒,享年57岁。赠礼部尚书,谥号“文”。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唐代诗人。白居易少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接触与了解。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方面,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之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早期所作讽谕诗如《秦中吟》、《新乐府》中不少篇章,尖锐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所著有《白氏长庆集》。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期文学家、思想家。刘禹锡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加上他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刘禹锡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他一生著述很多,所著《天论》三篇最为有名,阐发无神论思想。有《刘梦得文集》传于世。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也叫柳中元,字子厚,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有《河东先生集》。

贾岛

同类推荐
  • 抗战侦察兵

    抗战侦察兵

    一个现代侦察兵回到抗战时期,投入那热血激情的抗日战争中,一次次残酷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从士兵到将军,为民族,即使双手沾满血色,也要多砍几个小鬼子!
  • 浴血战狼

    浴血战狼

    秦天,十二岁便跟随祖父南征北战,用六年时间打下半壁江山,但他却不爱江山爱美人,更爱江山一统万民永安。然,十年乱战,天下两分,遗朝北窜,关外胡马嘶鸣,又适逢朝内剧烈动荡。值此危难之际,秦天力挽狂澜,又亲率劲旅镇守边关,并暗中创建战狼军团,誓要天下清宁,万民长安。
  • 震古寰宇

    震古寰宇

    七国大乱,战火频仍;在这人口指数明显下滑的年代,“帝仙”晏楚如何抱得美人归,不对,是抱得美人们归……本书已完结,新书《制圉(yv)》11月27日更新
  • 葵藿之心

    葵藿之心

    莫道君王无忧愁,只憾东瀛无仙丹,正所谓造化弄人,报应不爽,谁言君王就能万寿无疆,心无愧惧。且看天可汗的长生之道如何在大唐西域这条漫漫丝路上演绎出一场华美绝伦,荡气回肠,敢爱敢恨的儿女情长……
  • 重生之我是秦桧

    重生之我是秦桧

    虾米?我成了秦桧了,这不是真的,我一定是在做梦。什么?是我栽赃陷害岳飞的?不是我,真的不是我,奸臣想要纵横朝堂,也需要武将保卫边关。呜呜,这口黑锅好大,哥扛不起来。现代人秦辉穿越宋朝,成为千古第一大奸臣秦桧,历史将会掀起怎么样的波澜......
热门推荐
  • 梦回蛇宫

    梦回蛇宫

    一个古怪的梦将我与蛇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来平静的家族里究竟埋藏了多少秘密。我在这个巨大的阴谋里苦苦挣扎,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我不知道上天为什么会选择我,我更不知道这个事件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势力。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
  • 修仙暴徒

    修仙暴徒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登天路,一切敢挡在前面的人,都要将他们踩在脚下。
  • 荒神主宰

    荒神主宰

    一个武者的世界强者居于弱者之上的世界少年王伏一个出生于普通家族的旁支弟子被家族的人冷眸相待却意外得一尊未知强者的神眸融合与荒神宝塔,从此走向强者的未知之路。
  • 狼性老公:老婆,我错了

    狼性老公:老婆,我错了

    她,S城玩世不恭的季家大小姐他,S城风流成性的颜家大少当腹黑遇上腹黑,风流遇上风流,他们之间会差出怎样的火花呢?
  • 无限之掠夺人生

    无限之掠夺人生

    一个碌碌无为的青年偶然来到了无限世界。在这里你要努力的活下去,只要做到一点,比别人强就行了。而他获得了他人能力的能力(雾)。一方通行的矢量操控?看起来不错的样子,拿来先用用。卫宫士郎的投影魔术看起来也不错,拿来先用用。紫妈的fbjasbfoa,好吧,你的境界之力等我变强之后会来取的。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充满正(脑)能(残)量(气),积(欢)极(乐)向(逗)上(比)的严(呵)肃(呵)故事
  • 血色菩提

    血色菩提

    他是她前世一直无法破解的棋局,所以今生,她才成了他永远无法猜透的谜底。(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逆世凰后:难耐邪君狂野

    逆世凰后:难耐邪君狂野

    她本是才貌惊华的天骄贵女,大婚前夕,被自己多年视若弟弟的绿眸男子夺去贞洁,从此声名扫地,家道破落,父兄惨死,最绝望的是,被自己的未婚夫一剑判死。凤凰涅槃,再次重生,她是江湖上人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她丑陋无比,狠辣无情,是比蛇蝎还要毒的女人。可是,为什么她已经这么丑这么心狠手辣了,还有这么多人缠着她不放。邪魅蛊惑的异族邪王豪情天纵的江湖大侠冰冷无情的第一剑客亦正亦邪的金牌杀手还有一干受虐狂。程烟雨:哼哼,再缠着我我自杀,让你们相爱相杀去。一干男人:靠,都爱上了一个渣女。
  • 焚日诛月

    焚日诛月

    千年之前,两个人的一场大战终结了千幻大陆几千年的传说,千年之后,七大神秘空间传人重现大陆,神器谱重现世间。千幻大陆究竟走上了一条怎样的路,“焚日、诛月”掀起了怎样的江湖恩怨,隐藏在雾中的强者重新燃起千年之前的沸腾的血液。只是时过境迁,他们还能站在武道的巅峰吗?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一个遗弃在街头的少年,用手中的剑,写了千幻大陆的传说。那个身影,留住了什么?沧澜山一战,媱月最后一次回眸,云逍遥又懂了什么?一场正与邪的纠葛,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恋。失去的,即使用命,也会拿回来。若天阻止,那就屠天。若神相弃。那就灭神。
  • 将军的贱夫人

    将军的贱夫人

    嫁进去没几天,就被认为是杀人犯,给人下毒了,好!她忍。又说她和别的男人勾三搭四的!好!她也忍!可是好了没有几天以后,突然开始翻脸,还说她和别的男人上床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尼玛,姐不是软柿子,任你捏的!
  • 读者修真手册

    读者修真手册

    天地轮回,万物生灵皆归尘土。仙路尽头,谁能成仙?黑暗时代:群魔乱舞,仙魔争霸,日月争辉,诸天生灵皆为蝼蚁。在这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动乱时代,一名少年,手持一柄长枪,打破黑暗之门。有强者问:命运转盘由谁掌控?卢森手持长枪:舍我其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