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8200000052

第52章 隋唐五代(1)

事件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隋,都城长安。589年,杨坚灭掉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西晋以来270年的分裂局面,中国历史又进入了大统一的时代。经过南北朝的沉淀,汉字已经将不同语言的中国人连在一起,再没有鲜卑,奴,羯,氐,羌之分,中国境内各民族结合成一个新的中华民族。在隋文帝杨坚的统治下,中国又恢复了原有的强大。隋第二代皇帝杨广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征高丽,开运河,造洛阳东宫。导致民不聊生,兵变、民变、宫廷政变不断发生。公元618年,太原大将李渊夺取政权取代隋,建立唐王朝。隋虽然只有37年的历史,它的历史地位却不容小窥,不但重新统一了中国,而且隋王朝的许多制度为盛唐提供了借鉴,唐高祖和隋炀帝杨广还有亲属关系,因此可以说唐是隋的延伸,后世经常将两朝并称为“隋唐”。

杨坚建隋

581年,北周辅政大臣杨坚逼迫周静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建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隋朝建立后,杨坚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巩固了政权。于588年征讨南北朝最后一个王朝后陈,589年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魏晋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开皇之治

杨坚称帝后,不仅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而且在他的统治下,设三省六部,简化地方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使大量有才能的平民子弟接近国家政治中心;修订《开皇律》,减轻了之前法律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北齐、北周均田制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了均田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设置粮仓,对人民的生活起到保障作用。隋文帝的这些政策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强锐的强盛国家,史称“开皇之治”。

仁寿宫之变

杨广是隋文帝的次子,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有了自己的势力,一心想取代太子杨勇的位子。杨勇生活奢侈,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投父亲所好,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同时,杨广还勾结越国公杨素,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极力中伤杨勇。杨勇于600年被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604年,隋文帝在仁寿宫病重,杨广与杨素密谋篡夺皇位,被隋文帝知道。隋文帝大怒,正要责问杨广。当晚,杨广撤去仁寿宫左右,带兵包围了皇宫,谋杀了隋文帝。之后,又假传隋文帝遗嘱,谋杀杨勇。杨广以弑父杀兄的手段终于夺取了皇位。

隋炀帝三征高丽

隋朝建立后,北方的高丽成为国家最大边患。隋炀帝骄傲自大,以为自己也能像秦皇汉武一样开疆拓土,建立不朽功勋。612年,隋炀帝率水路大军100多万第一次征讨高丽,以失败告终,水军仅2700人逃回。613年,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丽,因国内杨玄感洛阳起兵,征讨高丽便不了了之。614年,隋朝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了转移国内危机,隋炀帝三伐高丽。由于兵员不足,隋炀帝无法再进行战争,最终与高丽议和。615年,隋炀帝到北部边境巡游,被突厥围困在雁门(今山西小代县),被迫答应保证不再出兵攻打高丽。但一回到洛阳后,隋炀帝下令再次攻打高丽,却被农民起义的浪潮阻拦。

隋炀帝罄竹难书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檄文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意思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用滔滔的东海之水,也洗不完炀帝的罪恶。此檄文一出,引起很大的轰动。后人就以“罄竹难书”来形容人罪状之多。

瓦岗农民起义

公元610年年底,东郡(今河南滑县东南)韦城人翟让聚众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举起反隋义旗。起初,瓦岗军在汴水所经的荥阳郡(治今河南郑州)和梁郡(治今河南商丘)边界,夺取公私行舟的货物,杀富济贫,曾多次击败隋军围剿,队伍发展到1万多人,成员中以贫苦农民和渔猎手为主。后来,贵族蒲山公李宽之子李密投奔瓦岗寨,被翟让收留,共谋起义。公元616年10月起,翟让和李密率领义军和隋炀帝派来的将士展开了数年的征战,重创了隋朝的统治。隋朝大将王世充也一时不敢再出战,瓦岗军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一股军事势力。这也是瓦岗军最兴盛的时期。可是李密错误的估计了形势,与隋王世充军前后交锋百余战,贻误了向其它地区发展、夺取更大胜利的机会,又极大的消耗了义军的力量。

隋皇泰主在洛阳即位后,授予李密太尉等高官厚禄,李密投降隋皇泰主,使瓦岗军丧失了反隋的斗争大方向,涣散了斗志。后来被王世充伏击打败,俘降瓦岗军10余万人,李密逃至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企图卷土重来,但部属士气不振,李密无计可施,率二三万义军入关中,向唐高祖李渊投降。瓦岗军的将士有的归附李渊,有的投靠王世充。这支农民起义军彻底瓦解。

李密设计除翟让

随着瓦岗军影响的扩大,李密在军中的影响力也日增。翟让的司马王儒信劝他夺取李密的权力,自己总管所有事。翟让的哥哥翟弘也说:“你自己不愿意当天子,也不要给别人,让与哥哥我也好啊。”翟让以天下尚不稳定,不能相互残杀为由,没把李密的威胁当回事。然而这些话后来传到李密的耳中,他却是非常不开心。李密与心腹商讨后,设置酒宴招待翟让。在酒宴上,李密支开翟让左右,拿出一把好弓让他试。翟让刚拉满弓,李密的手下蔡建德就从后面举刀向他砍去,翟让、王儒信、翟弘等皆被李密埋伏所杀。

窦建德起义

公元611年,窦建德领导他的义军在山东、河北等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反隋和反唐的农民起义斗争。公元616年,义军势力发展壮大到上万人,窦建德自称将军。起初,义军见到隋官及士人一律杀掉,窦建德却注意争取这些一般官吏,所以隋郡县的许多官员都主动归附。窦建德军很快发展到10多万人。后来,兼并了义军首领魏刀儿的10万之众,并自立为长乐王。后来又更号夏王,建元丁丑。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之战获胜,窦建德定都乐寿,改元五凤。后来又攻占了聊城。窦建德还援助王世充攻打李世民,兵败被俘,后来在长安被杀。窦建德死后,他的部下刘黑闼重新举起义旗,自称汉东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今河北永年东),起兵反唐,公元621年2月被唐军击破,起义失败。

杨玄感兵变

隋炀帝即位后,猜忌群臣,功高位重的人多被他杀害。贵族首领杨玄感内心不安,密谋推翻隋炀帝的统治。613年,隋炀帝二伐高丽,命杨玄感于黎阳督粮。杨玄感趁机集合运夫数千人,征丁夫,迅速集齐10万余人的大军。隋炀帝听闻杨玄感起兵,仓皇从辽东撤军南下。杨玄感屯兵洛阳城下,久攻不克。隋援军班师回朝,杨玄感腹背受敌,被迫西撤,不久兵败而亡。

李渊起兵

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隋末农民起义时,李渊无力镇压,又怕隋炀帝猜疑而自身难保。616年,李渊杀死隋炀帝派来监视自己的亲信,起兵太原,同时召回驻守河东的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渊起兵后,一面请求突厥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趁困守洛阳的王世充与瓦岗军激战时进取关中,不久攻克长安。

平阳公主建立娘子军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李渊起义时,公主与丈夫柴绍都在长安。公主让柴绍先偷偷离开,自己是女人躲藏方便。柴绍超小路到太原。公主马上变卖家产,聚集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来呼应父亲。她还派遣能说会道的家僮去附近一些山贼那里去联络,大家合在一起攻城拔寨,多次打败官军的进攻。平阳公主的军队纪律严明,很多人慕名投奔,很快聚起一支7万人的队伍,号称“娘子军”,相继攻下盩厔(今陕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武功镇)、始平(今陕西兴平东南)等关中要地。后来,平阳公主率众与李世民、柴绍会师于渭河以北,并与柴绍领各自的士兵分建幕府,一起围攻京城。唐定天下后,平阳公主因军功而每有赏赐都多于其他公主。平阳公主死后,以将军的规格进行葬仪。

唐的历史开始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结束于公元907年军阀朱温作乱。在这289年的历史中,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以安史之乱为界,唐王朝分为前期昌盛期和后期衰亡期。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这就是著名的贞观之治。此后的唐玄宗又创立了“开元盛世”,唐王朝进入极盛时期。唐玄宗后期的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了衰亡,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并存,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加剧,终于爆发了持续10之久的黄巢农民大起义,唐王朝在战乱中被军阀朱温推翻。唐朝是中国最辉煌的的朝代,疆域面积超过汉朝,在中亚建立了中国的宗主权,在朝鲜的平壤、越南的河内等设有长住官(叫都护府)。在政治规范上,唐王朝创建了系统的政治、教育制度,都堪称世界之最。唐王朝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尤其是唐诗的黄金时代。佛教在中国的影响也达到了顶峰。

李渊建唐

李渊本是隋朝武官,但是被隋炀帝逼得起兵造反。李渊从太原起兵开始,一路上军纪严明,不欺压百姓,不伤害牲畜,在招降长安失败后,李渊下令攻城,占领之后又下令禁止掳掠百姓,受到百姓们夹道欢迎。进入长安之后,李渊觉得自己做皇帝的时机不到,在隋大业十三年(617)的十一月,李渊拥立隋代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将大业十三年改为义宁元年,尊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封唐王,总理军国机务,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所以后来李渊便以“武德”为自己在位时的年号),李世民为秦王。杨侑当时不过十三岁,实际权力掌握在李渊的手中。这实际是在为以后称帝做的一个过渡。义宁二年(618)三月,小皇帝杨侑下旨说,李渊“功德日隆,天历有归,欲行禅让之礼”,朝廷大臣也劝他顺水推舟。后来,裴寂等率群臣两千人又三番五次劝进,李渊仍然态度坚决。

同年五月,隋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兵变,勒死了隋炀帝,拥立秦王杨浩为帝,自己做大丞相。随后领兵十万北上,但被李密打败,宇文化及败走魏县(今河北大名东),毒死杨浩,自己称帝,建立郑国,但是第二年就在聊城被窦建德杀死了。得知隋炀帝被杀,李渊假装勉为其难,在太极殿正式登基,由于其封爵为唐王,就改国号为“唐”,京都仍然定在长安,改元义宁为武德,杨侑将皇帝的宝玺交付李渊,自己逊居旧邸。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大唐帝国。

玄武门之变

李渊有四个儿子。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三李元霸,老四李元吉。老三夭折,李渊当上皇帝时还有三个儿子。按照传统的宗法制度,应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但是,从晋阳起兵到虎牢之战,秦王李世民的功劳远远超过了李建成;四子李元吉虽很少有战功,但野心勃勃,也想做太子,他自己势单力薄,便和李建成结党,共同对付李世民。李渊称帝初期,他们之间的矛盾还不明显。可是唐王朝的统治巩固之后,他们便明争暗斗。李建成想先发制人,置李世民于死地,有人悄悄把消息告诉了李世民,李建成的阴谋没有得逞。此后,李世民表面装出不忍心骨肉相残的模样,暗地里却剑拔弩张。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设下圈套,率领心腹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当李建成、李元吉入朝经过时,遭到突然袭击,李建成中箭身亡,李元吉也被杀死。之后,唐高祖李渊让位给李世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唐与突厥之战

突厥是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其祖先原活动于今叶尼塞河上游。西魏时臣属于柔然。公元552年,突厥酋长土门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其后,突厥北灭柔然,西破口厌哒,东败契丹,威震北方,建立起一个“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即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五、六千里”、“威服塞外诸国”的强大汗国,严重威胁中原政权。

7世纪,唐朝同突厥的两个汗国(即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了一些列战争,主要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定襄之战(639),阴山之战(640),庭州之战(651),唐灭西突厥之战(657)等。在唐朝强大军事力量和突厥内部分裂和战乱局势下,唐朝分别与640年、657年彻底击败东、西突厥,突厥汗国灭亡。唐朝在原东、西突厥的领地分设都督府、都护府,唐朝疆域扩大至中亚,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

渭水之盟

公元626年,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率兵10余万人直逼唐朝长安,驻兵在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时逢唐太宗新即位,政权不稳,京师混乱。唐太宗被迫设设疑兵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隔渭水与东突厥首领颉利对话。不久,增援唐军赶至太宗背后。颉利见唐军军容威严,太宗又许以金帛财物,便请求结盟。于是双方在渭水便桥上杀白马订立盟约。突厥领兵而退。这就是著名的“渭水之盟”。从这件事中,唐太宗看出突厥的反复无常,结盟也不足为信,遂决心彻底铲除突厥。渭水之盟后,唐朝加紧备战,唐太宗还亲自垂范练兵,为铲平突厥作最充分的准备。

唐太宗征高丽

贞观年间是唐朝拓边最猛烈的时期,唐太宗相继取得了对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的胜利。唐朝东边的高句丽虽然向唐朝纳贡称臣,实际上对唐朝持敌对态度。此时高句丽统一辽东,被唐太宗认为是侵犯国土。贞观十九年(646),唐太宗率军亲征高句丽。至次年五月,唐军攻破高丽卑沙城,进逼辽东城下,俘虏高丽军官、酋长三千余人,其余高丽人悉数释放。后因战事旷日持久,耗费巨大,最终未能灭亡高丽,唐太宗以之为败。648年,唐太宗大造船舰。运送军粮,准备再次灭高句丽。649年,唐太宗死,战事遂停。

贞观之治

同类推荐
  • 重生之神级秦始皇

    重生之神级秦始皇

    一个少年,从小小学生变成千古一帝,他将如何叱咤六国,君临天下?
  •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国民性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国民性

    本书是作者最新的历史观察与时评文章集,张鸣写史,总能把历史堆里那些已经被遗忘的事件诙谐地表达出来,原滋原味的端到读者桌上。本书通过不同主题,以讲故事为主,文字浅如白话,幽默有趣,符合大众的阅读口味,值得出版。
  • 宋朝十讲

    宋朝十讲

    中国历史绵延流长,千百年的风云际会,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过的芸芸众生无不留下了自己的踪迹,这对于我们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宋朝是一个柔弱但发达的朝代,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上演着争斗与杀戮、变法与保守、中庸与衰败的一幕幕场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与人生。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本书揭示了宋朝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是一本宋朝历史和文化的专题性读物。
  • 汉末袁公路

    汉末袁公路

    穿越汉末,铁血征程,不再有五胡乱华,只有大汉屹立于世界之林
  • 大汉志

    大汉志

    统治者在南京定都,为什么注定统治者的王朝会如此短命?秦国历经数代人努力成就霸业,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几年内土崩化解?汉朝历经四百多年,为什么其余封建朝代都没有?统治者制作兵马俑是何意,是为了自己能有地下军队么,还是说只为自己死去后陪葬?唐长安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巧合还是必然,为什么要以亡国作为代价去建造唐长安?天意?人为?风水?其中的真相,将借不存在的历史由此书慢慢揭晓,一一说明。
热门推荐
  • 君临天下:妖孽赖上女皇

    君临天下:妖孽赖上女皇

    被亲生妹妹背叛,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了。穿越就穿越,还成了一个皇子?喜怒无常,手段血腥,这真的是她?端木梓莘表示很头疼。还喜欢当朝王爷?这点端木梓莘倒是表示了解,毕竟,原主只是女扮男装。不过既然她来了,那么那个什么王爷就可以抛到一边了。嗯?反被缠上?无视,赶走。王爷走了,突然冒出这个妖孽是闹哪般?偏偏还一身金线织成的长袍,怕自己不够显眼?端木梓莘表示,自己喜欢金子并不代表自己喜欢金色。某妖孽立马换成一身白衣。没有丝毫违和感,符合她的审美观念,可以留着养养眼。只是端木梓莘没想到,这一留就是一世…
  • 武山气海

    武山气海

    大定王朝,盛世欢歌,这是普通百姓的好时代,确实武者的坏时代。朝廷对于已武犯禁的侠客深恶痛绝,百姓对于能操纵自己身死的强大武者敬畏躲避。整个世界的武者似乎忘记了当年出现武学的意义。武者在此世间似乎再无容身之地,那么是否有新的武者来再此世间注入一股清风,重新赢回百姓的赞誉,朝廷的信任?
  • 极品修真邪少在都市

    极品修真邪少在都市

    上古战神之青龙面具流落红尘,几经周折,终落入少年叶凡之手,从此让他踏上极品修真之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为了寻找义父的下落,为了破解自己的身世之谜,为了让了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叶凡开始踏上了寻找前九世红颜的艰险旅途。为忠诚赴汤蹈火;为情义两肋插刀;为红颜血染五步……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魔妻不好惹

    魔妻不好惹

    川康晴本是不可一世的大家小姐,怎料一夜之间竟被贱卖身体,成了待人甄选的活体商品。命中注定的相遇,她成为杀手世家传人亚奇的新娘。冷酷无情的杀手少爷一颗心即将为她融化时,川康晴那个青梅竹马的左君腾出人意料的出现了,小暧昧不断,亚奇表示:女人,我吃醋了!
  • OK妖精少爷

    OK妖精少爷

    〔本书已出版)真爱美若樱花,真爱永不凋零,他是妖之族的千年妖精千裂,有着妖精般美丽的面容,前来人间寻找拯救族人的公主;蒂朵和雪悠悠一人拥有公主的容貌,一人拥有公主的心灵,因为同时爱上妖精千裂,嫉妒折磨着彼此,一对好朋友开始开始敌对。无限度的宠爱,到底是属于谁,少女们的恋爱,夹杂着层层叠叠宛如大海的诡秘波澜……
  • 恒帝永生

    恒帝永生

    少年凌宇,为使生病的父亲可以苏醒,不知不觉踏上灵修之路。
  • 丧花

    丧花

    我叫于洋灿,从小到大都被学霸和丑女这两个差别略大的词给包围着。隔壁邻居家的杨二婶拿着皮带站在家门口一边骂一边抽着他那傻里傻气的儿子,“你能不能争点气儿!就考这点分数!也不学学隔壁的于姐姐,看看人家分数多高~我要是有她这样一个年年都拿三好学生的女儿就好了!”是啊,我就是那种家长眼里的好学生,男生面前的好哥们,还有,就是女生面前的嫌弃对象。我一直认为我这种长相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可是我错了,初中那会,女生们只和会打扮的女生玩儿,不会在意我这个接地气的人儿。直到我步入了高中,一次偶然让我认识了周弥,我感觉我那绝缘体般的人生终于可以在这里告一段落了,并且重新开始!
  • 欢喜冤家:我错了,大人

    欢喜冤家:我错了,大人

    为报父母之仇,她把最初拥有的一小点变成了一个帝国,为了潜伏在敌人身边她不惜牺牲掉自己的爱情,原本以为整个世界已经容不下她的时候,慕然回首才发现其实全世界没有抛弃她,可惜她却已经不需要拥有了
  • 天道驱魔人

    天道驱魔人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万物无邪,皆有灵魂,皆有命数。命运择人,而并非人择命运。万世生灵命运,皆由天定,人力虽有诚,但也只能扭转部分局面。这是一个驱魔人的生平,他也无可奈何。
  • 缘来,爱来了

    缘来,爱来了

    “因为雪吟的身份你不能娶她!那样你只能害了她”“父皇,就算这样,你要让我看着她嫁给成予吗?”“成睿,你对她用情太深,当你坐上皇位的时候,她就会成为你的弱点,当坐上了这个位置,权衡轻重你要把握好啊!”·········成睿还是没有理解这句话,坐上皇位之后,还是娶了她·····是,用情太深到最后还是伤了她,甚至到最后她永远的离开了他······等到失去过后才理解先帝的话,不过!如果一切都重来了,还会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