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
细心的父母不难发现,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物质方面什么都不缺,可是却越来越“独”,越来越小气,越来越自私,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别人的就是自己的,自己的还是自己的。在别人有好东西而自己没有的时候(比如玩具或者零食),就想着办法和别人一起“分享”,而当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时候,却不愿拿出来。
明明一向有“吃独食”的习惯,“占有欲”特别地强,有了什么好东西,总是自己占着,让他分一点儿给爸爸妈妈都不肯。一次爸爸下班回来,吃了他喜爱吃的糕点,尽管爸爸表示明天立刻给他买,可他仍然哭闹打滚,不依不饶。他的玩具更是不让别人碰。记得邻居孩子方方来家里玩儿,看见明明正在玩小火车,便用手摸摸,说:“好神气的小火车呀!”明明小气地将小火车收藏起来,并说:“这是我爸爸买给我玩的,你回家让你爸爸给你买呀!”
才四五岁的孩子,“我”字在他脑海里竟如此膨胀,将来长大,这个以“我”为中心的小气的孩子岂不是要自尝苦果?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应该帮助孩子从小就学会分享。明明的父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努力地改变孩子的“小气”。结果证明,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下面就是明明父母的自述,或许会对一些“心有戚戚”的父母有所启发。
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家庭生活不能处处以孩子为中心。
首先,我们取消了孩子的独食,宁可经济上多支出一些,好东西也要大家分。有时我们有意识地少吃一些,也尽可能不让孩子察觉。
其次,再也不时时处处都围着孩子转,把孩子看成“小皇帝”了。过去,孩子有点芝麻大小的事,只要吆喝一声,我们便放下手中的一切,哪怕正在炒菜,也风风火火地赶到孩子身边。现在孩子有什么事,得过来给大人讲,不急的事要等大人的事告一段落再去解决,这样逐渐去掉孩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
再次,要让孩子心中有父母,有他人,让其懂得是父母,他人,国家和社会为他带来了幸福。我们有意识地带孩子去看新生儿的父母是怎样无微不至地照料婴儿的,以帮助孩子补上记忆中缺少的那部分。孩子看到新生儿的母亲托着孩子的屎观察孩子消化情况时被深深感动了:“妈妈真好!”风雪天当孩子裹在羽绒服里还在瑟缩时,我们提醒他看看顶着风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想想日夜守卫在祖国边境的边防军战士;烈日炎炎的盛夏,我们有意识地让孩子在太阳下站一站,体味一下酷热,再看看那些正在施工的建筑工人,想想在田里挥汗如雨劳作的农民……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孩子才会有明显的长进,吃东西知道和父母分享了;外出知道关心他人了;小客人来了也懂得热情接待了。
明明父母的做法值得称道。现实生活中,小气的孩子并不少见。“小气”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毛病,但父母如果不能及时地帮助孩子进行纠正,那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试想,一个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那又怎么能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和别人进行合作呢?而在这个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世界里,全球都在朝“地球村”的方向发展,互助与合作是无可避免的趋势,没有谁会和一个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不管别人的人去合作的,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单靠一个人的努力几乎是做不出什么来的。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太渺小,没有合作的竞争是苍白无力,注定以失败而告终的。
所以说,作为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的意识,只有这样,你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才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也才能很好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