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朋友
成人需要朋友,需要从友谊中得到力量,孩子同样需要。对于孩子的交友问题,父母一般都比较重视,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都希望孩子的朋友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样就可以给孩子带来有益的影响和帮助。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父母发现,自己孩子交往的朋友不能令自己满意。这时,有些父母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去选择朋友,殊不知,这样做不但会给孩子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正确地对待孩子交朋友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父母。
其实,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父母要转变态度,放开孩子的双手,信任孩子,让孩子自由地交友,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尊重他的选择,而不是用挑剔的眼光来衡量他们。这样,孩子自然就会接受父母的帮助和指导。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到,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比拥有好的学习成绩重要。
孩子只有有了自己的朋友,他才会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人,如何解决与他人的矛盾,如何向别人学习……这样孩子才能从中获得交往的快乐,也才能有健康的人格。一个没有朋友的孩子是孤独的,而在这种孤独中,孩子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还可能陷入犯罪的深渊。来看一则实例:
有个学生名叫王晓龙,学习成绩非常好,曾拿了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因而被保送到北大化学系。在他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他从小就只知道学习,不会交往,没有朋友。到大学三年级后,他发现没有朋友很难生活,但交朋友是需要学习的,他不会。他就和同宿舍的一个男同学形影不离,两个男生天天粘在一块儿,别人觉得很奇怪,于是议论纷纷,那个男生就不和他来往了。他很生气,要报复那个男生,搞来一种剧毒的化学物品---铊,投放到那个男生的牛奶杯中……王晓龙在学习上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优秀孩子,他为什么会犯下故意杀人罪呢?这里面除了他自己的因素外,他的父母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缺乏朋友的危险性,没有意识到孩子有心理上的障碍。
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很多父母都喜欢干涉孩子的交友,以致孩子很难交到朋友,甚至没有朋友。在这个合作的时代里,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群体而独立存在,孩子也是如此。没有朋友的孩子,其内心势必会产生对友谊的极其渴望,行为上的孤僻与内心中的渴望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只有孩子拥有了自己的朋友,他才可能有健康的人格。
当然,让孩子拥有自己选择朋友的权利,并不代表孩子无论交什么样的朋友都可以,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度的问题,而父母要做的就是适时适当地把握这个度。
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1·岁的男孩杰森和一个叫罗伯特的男孩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到对方家去玩。罗伯特的父母从不约束孩子的行为,这两个孩子于是常常恶作剧,往经过的汽车下扔鞭炮。有一次,杰森去罗伯特家玩时,发现罗伯特的爸爸有一个没上锁的抽屉,里面全是枪。杰森有些害怕,于是就告诉了母亲。母亲其实也很喜欢罗伯特,但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前途着想,她禁止孩子再去罗伯特家玩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对孩子交友的担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试想,杰森的母亲如果不阻止孩子的交往,后果将会怎样。孩子由于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观念不强,需要父母及时的指导。父母尊重孩子选择朋友的同时,也要帮助孩子选择,把握好度,也就是只要孩子的朋友品质上没有问题就可以。
对待孩子交友问题,最好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父母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来强求孩子选择朋友,也不能对孩子的交友放任不管。只要孩子的朋友品质上没有问题,父母就不应该干涉他们的交往。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地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呢?以下的几点建议,父母可以作为参考:
一,提早教给孩子正确选择伙伴的方法
应提早教给孩子怎样和伙伴相处,和他沟通,讨论他的需求和困惑,不要等看到危险信号出现了才仓促“应战”。父母要清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孩子的交友行为是极其危险的,否则就不要干涉他。
二,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在孩子交不到朋友时,父母不要施加太大的压力,即使你感觉到孩子是多么孤独。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帮助孩子学习各种可以和他人分享的技能,比如学会下棋,乐器演奏,对音乐或艺术兴趣的开发会让孩子有和他人一起分享的激情,或者鼓励他们参加足球队或上体操课,这样的活动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整个团队的一部分,一旦他们有了能一起分享这些兴趣的伙伴,也就不会结交不恰当的伙伴了。
三,尊重孩子间的差异
孩子的社会需求是不同的,了解这点很重要。比如,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很多朋友,数量不等于质量,对有些孩子来说,一两个朋友就足够了。12岁的莎拉·凯勒是一个聪明,创造力强的女孩,喜欢跳芭蕾舞和弹钢琴。当她不是一个人玩的时候,她总是和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在一起,她9岁的妹妹雷切尔却恰恰相反。她们的母亲说:“我常开车送雷切尔去参加一个又一个社交活动。我曾劝说莎拉多出来活动活动,但我终于发现,莎拉的兴趣和雷切尔不一样。”
四,别用打骂逼孩子“绝交”
一旦遇到孩子结交了不适当的伙伴,家长首先要冷静分析,一定不要直接否定。在了解情况时要表现出兴趣,不要只是问一些诸如“他是谁,是做什么的,在哪里认识的”这样肤浅的问题,应鼓励孩子说出他和朋友之间交往的每一个细节,表示出你愿意和他共同分享的兴趣。尊重并认可孩子的想法,即使你反对他们的交往,也不要急于让孩子接纳你的观点。不妨花时间多和孩子接触,多倾听他的声音,坚持下去就会带来积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