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6900000016

第16章 养蚕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家和如生家合伙养了好几年的蚕。养蚕最深刻的记忆是采桑叶。蚕的成长是和桑叶的成长同步的。在蚕很小时,桑叶还没长出来,我们常常用柞树叶代替。

蚕一天天长大,所需要的桑叶量一天天增长。我们除了上学外的所有时间都去采桑叶。可以毫不吹嘘地说,方圆十里以内村庄所有的桑树我们都知道。那时我们一般不走村子的前面,总是钻竹林,走后门,穿小道。竹林里的小树我们就直接采了。遇到大树,就留到最需要的时候采摘。一般摘人家大树的桑叶,还要买一包红糖或一包糖果饼干之类酬谢人家,价值在六毛钱左右。

我们出去采桑叶,总有收获,从没有空手而归。这是我的人缘和机智两方面的原因。我们村里还有一些养蚕户常为打不到桑叶而发愁,特别是蚕开桑的季节,需叶量猛增,如果掉了叶,吃不饱,就不能结出好茧来。或是根本不结茧,或是结的茧很小,或是颜色不好,既没有重量,又卖不出好价钱来。有一年蚕到了开桑的季节,秀英家却打不到桑叶,她们只好去采构树叶子代替,但蚕不吃构树叶子。她们只好望着蚕流泪。

养蚕真不容易。从蚕子到孵化,到幼蚕,到成蚕,到结茧,要经过七次睡眠,每次大约一周,一般来说,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多月时间。一个多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分解到整个养蚕的每一天来说,却是相当漫长的。你看到像蚂蚁一样的幼蚕最后长成像蚯蚓一样的成蚕,你的喜怒哀乐都在其中。

有一次,在一个叫六里丁曹的村子摘桑叶,三姐上到了一棵很高的桑树上,那根桑枝是一个蓬起来的枝子,十分柔嫩,又直又高。等三姐上到一定的高度,桑枝突然弯曲,周围的人都发出了一片惊叫声,都为三姐的命运捏一把汗。但三姐非常沉着,死死抱住那棵树枝。好在桑枝极具柔韧性,只是弯曲,没有断裂,整个桑枝弯成了一个倒“U”字型,三姐又顺着树枝倒着爬上去,然后再顺着主干爬下来,所有的人都为三姐嘘了一口气。

为了养蚕我们都冒过类似的风险。在所有的人中,数父亲上树的本领最高。我家竹园一棵桑树,是所有树中最难上的一棵。我望望都怕。树又高枝子又稀又不相连,我从来都没有上过这棵树。这棵树总是留到最后最需要的时候由父亲上去解决。父亲总是带上一根粗绳,一头系在腰间,一头系在树上,他虽然采用了如此保险,但从没有失脚。

刚开始,孵化出的蚕子非常小,用一个茶盘就行;后来慢慢长大,就用一个簸箕;再后来,需要几个“晒枪”;整个屋里到处是蚕。每每听到蚕吃桑叶时的那个沙沙声,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而到最后,挑选那些可以做茧的蚕,是最幸福的时刻。开始大人们教我们如何挑选,最后我们都成了行家里手。那些把黑屎全部屙完,走完了生命全部历程的蚕,通体透明,金黄明亮。这时也就到了结茧的时候,是它们报答我们的时候了。

蚕茧是一个奇迹,蚕最后把自己包在中间,人们为了抽丝织锦,把更多的生命都戕害了,其实蚕只不过是在茧子里面睡着而已。到了第二年,茧里面的蛹又变成飞蛾,咬破茧壳,飞出来生子,开始蚕的第二次生命历程。

我们养得最好的一年卖了80元钱,每家可以分到40元钱,在那个年头这就是很大的收获了。

每年剩的最后的残茧,就由我们几个小孩去卖,所得归我们所有。这就是我们几个月忙碌的报酬。每年大约可以卖几块钱,三块钱左右吧,我们可以分到块把钱,但这已经足够我们欣喜了!

2006年6月

同类推荐
  • 寻访那些红色记忆

    寻访那些红色记忆

    采访了六位老红军,记录了他们口述亲历,记录了六个从延安来到甘肃的红孩子的革命回忆,记述了红军后代子女对父辈经历的回忆,记录了亲历抗战的老战士口述对革命战争的回忆,记录了红色延安的教育家吴燕生、南梁列宁小学的首任教师张景文,从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走来的景泰水电工程的开拓者李培福的革命奉献精神。
  •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作者经历坎坷,选择用童话和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的渴望和追求,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活的希冀。这部小辑由两部童话及百余首诗歌组成。其中的《寻找幸福的小蜘蛛》是一部童话,讲述了一只孤苦伶仃的小蜘蛛,历尽千辛万苦寻找传说中快乐森林的故事。故事中,坚定、勇敢、智慧并富有爱心的更为深切的理解与感悟。在作者看来,小蜘蛛的种种愿望、每次面临苦难后表现的乐观及战胜困难的决心都是其发自肺腑的心声,也可以说是其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战胜困难的另一种写照。
  •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极为宝贵,但其中尤以散文最为瑰丽,堪称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他笔下生花,文思泉涌,拥有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不拘泥于已有的散文体制,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树立了万口传诵的白话美文模范。
  •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
热门推荐
  • 良莠集

    良莠集

    既为良莠,好坏相混。好也罢,坏也罢,故人不语,往事不语。许多人,许多事,任由评。
  • 若即亦若离

    若即亦若离

    你死我生,是我不够爱你;你生我死,是我爱不够你!沧海桑田,天地变换,能否同生共死,看一世花落我心。本书已经停更啦!偶已经将这本故事重新构思成新书《邪王追妻拽破天:女神逆袭》,想看《一叶非花》续集的亲们就去围观《邪王追妻拽破天:女神逆袭》吧,不要在再收藏和推荐《若即亦若离》了,好浪费的呢。
  • 爱,为什么会让人如此的卑微

    爱,为什么会让人如此的卑微

    痴心换狠心,改头换面后,依然不变初心,她会迎来他的心么?当初是为什么离开,为什么一言不发的消失,6年后的重逢,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吗?为什么,为什么,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好,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不能在一起么?我放弃可以吗?我真的爱不动了,心都没有了,还要怎么爱呢?
  • 绝咒

    绝咒

    真元?斗气?魔力?查克拉?灵压?畏?NO,咱用的是绝!身为穆神一族最后传人的穆辰,机缘巧合之下学得穆神一族最高绝咒苍穹咒,从此踏上了他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艰辛之路。穆辰的远大理想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有一天,脚踏七彩祥云,去迎娶自己的妹妹穆晨过门!当然,不是亲妹妹!话说穿越来的就一定是主角吗?那可不一定,因为也有可能是主角的马子,是女主角。
  • 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

    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决定了现实关系不仅成为写作的一种背景,而且成为写作的直接对象物。作者对报告对象的选择以及对其意蕴的阐释,无不受到特定的时代境遇的影响。社会特殊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制约着报告文学写作的走向,而报告文学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建构。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之间具有某种互动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择取文化生态作为观照中国报告文学流变的一个优选视角。我试图做的是,将已成为历史的报告文学,置于历史的语境之中。在回到历史、触摸历史的过程中还原出报告文学存在的某种历史的本真面貌。
  • 忆已殇

    忆已殇

    前世,今生,有多少错过的爱恋,我与你执手又能挽回多少离愁?舞一曲凤凰挽愿汝永相伴
  • 武道争渡

    武道争渡

    人世苦海,无边无涯。终人一生之力,难逃七情六欲五毒之苦。又有天人五衰,损毁寿元。不修武道,何谈作舟渡海?
  • 异世剑武

    异世剑武

    千年前,武圣十方无敌舍弃自身,封印魔族,留下十大绝学黯然而去,从此天元大陆有了十种武功,但剑法却因十方无敌九大弟子争夺十种绝学,破碎消失,从此玄武大陆剑法衰落,地球人曹鲁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带着众多武侠小说中全部剑法穿越而来,看他以贱贱的样子构造一个剑的世界。
  • 锦绣王妃

    锦绣王妃

    她以为古代生活真的像小说那样遇皇上,调戏王爷,逍遥江湖。为毛这个却是这么乱世的一个世界,当与天下为敌的时候。她该如何应对,是负了这个天下?还是成全这个天下。不管他是伤是死,亦是记不住她了,他也永远只有那么一句话,那就是:不管天塌下了,地崩了,不怕,有我在。
  • 三地争利

    三地争利

    新书发布,请支持一下,就算我是个TJ。什么!你不知道部落冲突有15本了?什么!你不知道部落冲突有新英雄了?什么?你居然还不知道部落冲突有新的资源了?啥!部落冲突有新训练营,新兵种的事情你都不知道?好,你知不知道部落冲突跟我的世界结合了?这也不知道啊。悄悄告诉你,看过这本书的都知道,感兴趣的快过来,快过来书友吐槽群:53847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