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他们是被崇拜者的忠实拥趸,时刻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与对方同喜同悲,有的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做出疯狂的举动。想想我自己,也有或钦佩或敬重或欣赏或喜欢的极致人物,比如:汉朝的司马迁王昭君、唐代的玄奘(不要因为无厘头的喜剧影视作品而误读这位伟大的僧人)、现代的张爱玲、当代的杨澜王菲张曼玉……古往今来,各个领域塔尖上的人总是以他们的传奇经历、人格魅力和非凡成就成为另一些人的信念支撑和理想高度,激励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尤其是在逆境中乐观向上,勇往直前。
就说王昭君吧,因为她的和亲举动使汉匈出现半个多世纪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和平景象,使黎民百姓免遭生灵涂炭、血肉纷飞的战争之苦。要知道,即便是秦始皇修筑的规模宏大的万里长城以及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一代代骁勇善战的名将,也没能为朝廷换来如此长久的太平啊!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古代四大美女中,昭君是我最为敬重和喜欢的。
作为史上最成功的和亲使者和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已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恒星,地位不可撼动。但我更愿意站在女人的角度,以人之常情、设身处地的思维方式,去怀想一个名叫王嫱的民家女子。想她到底有着怎样的花容月貌、过人才情;想她这样一个风华绝代倾城倾国的中原美丽女子,别离故土远嫁匈奴后,站在漠北苍茫辽阔的天空下,被狂野的风沙吹打弱柳扶风的倩影时该是怎样的心境;想她如何能适应天寒地冻、风沙蔽日的气候,过着和匈奴人一样住穹庐、衣毡裘、食畜肉、饮酪浆的塞外游牧生活;想她在往返一趟的路程就需要两年多时间的情况下,思念家乡的亲人心切如何是好;想她心中的苦楚向谁倾诉;想她在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多年是否还保持着最初的容颜;想她的两个女儿是否也有她一般的美貌……总之,想要知道的问题真的很多。
在电视剧《昭君出塞》中,汉元帝、王莽、毛延寿、殷如墨、其表哥赵遂到后来的呼韩邪单于无一不对她爱慕有加,只是各自的表达方式不同罢了。或许是为了增加看点,抑或是为了慰藉喜爱昭君的观众,编剧和导演安排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在互不知道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于集市上不期而遇,一见钟情。呼韩邪单于箭法了得,而且英俊潇洒,仪表堂堂。不仅仅是男才女貌,而是两人均才貌双全,用现在的话说叫登对。虽然他们当初的嫁娶与后来的恩爱历经了种种曲折,但电视剧里的昭君是幸福的,幸运的。剧情在男女主人公排除一切干扰,消除一切误会,加封昭君为“宁胡阏氏”的盛大典礼中戛然而止。这是我们期待见到的圆满结局。若再继续演下去就会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嫌。而现实版的生活却是残酷无情的,仍然要持续不断地上演,无论是阳光雨露还是凄风苦雨,都会以本来面目真实呈现,容不得随意篡改。
历史虽然不是一个百依百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历史事件一旦发生,其蕴藏的历史效应便会长久地慢慢地释放开来,正史、野史、坊间传闻及文学作品等多个版本总是不约而同地出现,不同受众的喜好和心理需求都会得到满足,至于哪一种版本最接近事物的本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历史事件的真相只有一个,但经过芸芸众生一番煎、炸、炒、煮,再加上各种佐料搅拌之后,真相就变了模样,变成了每个人心中一个真相。
对昭君而言,美貌、智慧、勇敢和深明大义成就了她的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但纵观昭君出塞的前因后果,对于昭君本人而言,无论如何都是一场悲剧性的际遇。本来嫁与呼韩邪单于后备受宠爱,并与单于生有一子,但不到两年,也就是公元前31年,50多岁的单于就去世了。彼时,昭君想到了归汉,但汉王一纸以国事为重,须服从胡俗的诏书,就轻易斩断了昭君南归的念想,再也没有回到过滋养她的山清水秀的江南,于是只能“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结果是“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最终永远留在了那片荒凉清冷的土地上(行文至此,一声叹息,竟无语凝咽)。
南归无望,王昭君忍辱负重,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再生二女。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据说每到秋天,四野枯黄,唯独昭君墓上之草独青,故名“青冢”。昭君嫁到匈奴是公元前33年,去世时33岁,这应该只是一个巧合。屈指算来,昭君在匈奴大约生活了13年,如此风华正茂的年龄便香消玉殒,是环境所致,还是忧郁所致,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并无皇家公主尊贵身份的昭君和亲所产生的始料不及的史诗性的社会效果,以及她被入选古代四大美女(宋元以后才确定下来)的殊荣,她本人并不知情,更未从中受益。不像今天,某个美女只要获得某项桂冠,一夜成名之后,紧接着就会有走不尽的红地毯,上不完的杂志封面,排队等候的广告代言,名利双收,风光无限。身处封建专制的男权社会,昭君短暂而充满传奇的一生终究是过着无可奈何的日子。这一方面证实了昭君深得人心的个人魅力,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民向往和平、崇尚真善美的良好愿望。
千百年来,昭君出塞的历史佳话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颂,已经成为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普世价值和精神财富。而今,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仍在以各种方式纪念美人昭君,致力传承昭君文化,传递和美和谐的生活理念,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点滴温情。
此时,当我坐在雅致的餐厅品着温和醇香的美酒──昭君33°,酣畅淋漓间,思绪穿越时空,飞越千年,我仿佛真的看见一个名叫昭君的貌美如花的女子,红衣飘飞,翩若惊鸿,目光如炬,怀抱心爱的乌特琴(琵琶),坚定地站立在历史的星空下,身后是白雪皑皑的大草原。那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