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7500000044

第44章 柏蒂尔·俄林

1899年4月23日,柏蒂尔·俄林出生在瑞典南部的柯里潘村。

俄林16岁读完了中学,于191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隆德大学。在那里他开始学习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读完了隆德大学的课程,获得了学士学位。

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征入伍服兵役,期满后又到斯德哥尔摩大学,在著名教授古斯塔夫·卡塞尔门下当研究生。

为了扩大视野,他加入了全国经济学家俱乐部。在那里,聚集着全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除了他的老师赫克塞尔外,还有达维·达维逊、克纳特·威克塞尔和古斯塔夫·卡塞尔等。他们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在货币理论方面,他就深受威克塞尔的影响。

1919年,赫克塞尔发表了关于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重要文章。文章里着重分析了李嘉图比较成本差别背后的事实,并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了修正。赫克塞尔的分析方法引起了俄林的极大兴趣,这促使他把很大精力集中于对外贸易理论的研究。

1922年,俄林在向卡塞尔提交的博士资格预选论文里,第一次提出了自己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初步大纲。这个大纲成为他后来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随后,俄林先到英国剑桥大学短期学习,后又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一年。他虚心向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弗兰柯·W·陶西格、约翰·威廉姆斯等求教。在哈佛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回国途中,他再次到剑桥大学,向著名经济学家A·C·庇古求教,获益匪浅。

出国学习使他增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想。回到斯德哥尔摩大学后,即抓紧时间完成博士论文。1924年5月28日,对俄林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瑞典几位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来参加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他满怀信心地站在答辩席上,有条有理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并回答提问。答辩持续了五个半小时,他终于以创新的论点,有说服力的论据赢得了教授们的称赞。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被授予副教授职衔。

俄林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特点是,不做已有理论的奴隶、勇于探索和创新。他认为,后来者的任务不是对名家的理论仅仅做些解释,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创新、突破。他登门求教于陶西格,但他并不同意陶西格的古典贸易理论;他尊敬老师卡塞尔,但他决心冲破卡塞尔的封闭贸易均衡理论;他赞赏赫克塞尔的开放贸易理论分析,但他又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因此,俄林所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关于区域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第一次较完整的阐述。正如他在博士论文的前言中指出的,虽然在冲破卡塞尔封闭贸易均衡理论上他与赫克塞尔不同,但他的理论深受赫克塞尔理论的影响。虽然他的理论模型是建立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双重价格分析基础上,但卡塞尔的单个市场均衡理论却是他理论模型的起点。俄林取得的成就真可用得上中国的一句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然,创立一种理论很难,而要赢得权威们的承认则更难。早在1922年,在老师卡塞尔的建议下,俄林曾把自己的贸易理论摘要写成《国际贸易结果和原因的主程分析》寄给英国《经济月刊》。杂志编辑弗朗斯·艾得奇沃斯把他的文章转给另一位编辑,即后来很有名声的凯恩斯,征求意见。凯恩斯对这位年轻人的文章根本不放在眼里。他在便笺上写道:“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价值,应该拒绝。”就这样,文章被退回了。可贵的是,俄林并没有因此而懊丧。他不仅继续进行深入研究,还毫不示弱地在许多问题上与凯恩斯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925年,俄林参加了获取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教授的竞争。按照挑选委员会的规定,参加竞选者必须在三个月内就指定的题目写一篇论文,在48小时之内准备一篇讲演。结果,竞选时,俄林以三比二的优势获胜。这样,年仅26岁的俄林,成了当时最年轻的教授。1930年,他应聘回到母校斯德哥尔摩商业经济学院,接替他的老师赫克塞尔任经济学教授,从此担负这一职务达35年之久。

俄林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还是瑞典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一直雄心勃勃,希望有朝一日能爬上首相的宝座。他刚任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不久,就当上了自由青年协会的主席,一举成为政坛上引人注目的活跃人物。1938年,俄林当选议会议员。1944年,他出任瑞典主要反对党自由党的主席。同年,在联合政府中任贸易部部长。他连任自由党主席达23年之久。

自进入政界之后,他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写出了大量论著,而且多次出国讲学。他研究了税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利息理论,等等,他曾到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地讲学。直到俄林去世的前两年,还写了《经济活动的国际配置》等重要著作。俄林一生中发表了大量论著,可惜许多都是用瑞典文写的,其影响没有像《地区间和国际贸易》一书那样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为了表彰俄林对经济学,特别是对国际贸易理论所做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77年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金。与他一起获奖的还有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评选委员会认为他们“对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俄林从16岁跨入经济学的大门到获得诺贝尔奖金,奋斗达60余年。1979年8月3日,也就是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三年,他与世长辞了,享年80岁。

直到去世之前,俄林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着。1979年三四月份,也就是去世的前三个月,他曾先后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做了多次讲演。回国后,他又安排了6-11月份的研究计划。短短的五个月,他为自己安排了五项研究和写作任务:一、关于瑞典模式问题;二、工资收入者和其他人的资金问题;三、对货币理论的评论;四、剑桥和斯德哥尔摩在货币及变量分析方面的分歧;五、1952-1960年间的自传。前四项他已经完成了,只有最后一项还摊在办公桌上,未能完成。

俄林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

早在1922年,他在其博士资格预选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初步大纲,成为他后来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1924年,在其博士论文及答辩中,他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关于区际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1931年,他把自己的贸易理论体系进一步加以充实、修改和提高,完成了著称世界经济学坛的著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至此,最终形成俄林贸易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很快就被写进当时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里,被称为赫克塞尔-俄林模型。

俄林的贸易理论体系,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析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他认为,不同地区或国家间存在着生产要素资源的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了相对价格的不同,而价格差异又使得贸易交换有利可图,从而导致地区间或国家间的贸易交换。在没有特别阻碍及有关地区或国家间需求差异较小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或国家所出口的,将是那种能利用自己丰饶资源的商品,所进口的则是那种自己稀缺资源的商品。同时,建立在生产资源比较占优势基础上的贸易不断扩大,会导致成本不断增加,而贸易交换又会使原有的相对优势均等。因此,他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生产要素供给的反应、进口关税对贸易的影响以及规模经济对于贸易的作用,论证了国际贸易及国际劳动分工的形式,生产资源对分工的作用及对贸易交换的影响。

这个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或不同地区)利用贸易交换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根据这个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就应放宽贸易限制,推行贸易自由化,因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会给贸易国家间带来福利。

俄林标榜自己是社会自由主义者。实际上他的一系列理论都与凯恩斯主义非常相似。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时期,他多次发表论文或为政府起草报告,均极力强调国家垄断干预对于解决失业和复苏经济的关键作用。例如他的《货币政策、公共工程、补贴和关税是消除失业的工具》一文,就对瑞典政府当时制定政策起了重要作用,被认为与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基本思想一脉相承。

1969-1975年,俄林担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主持颁发这项资金的评选工作。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三十年后的重逢,从前的青年伙伴已成为帝国元首……奥古斯特库比席克,他是阿道夫希特勒青年时的唯一朋友。从林茨到维也纳,只有他见证了希特勒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包括希特勒长达数年的初恋、学校生活、家庭变故、对艺术的追求、政治观点的形成等。库比席克在书中将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鲜活、立体、真实的青年希特勒。"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热门推荐
  •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1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1

    从国外回归的兵王金盆洗手,在一个公司里当小职员,无意间与美女总裁发生了碰撞,结果引发了一段离奇搞笑的事情。夏林轩本来过得挺滋润的小日子,开始变得跌宕起伏!为保护自己,也为了保护自己的美女总裁,他愤然重新拿起了武器。
  • 万毒图腾

    万毒图腾

    小子吃老夫一掌!老头看招!咦!你怎么没事!我当然没事!我修的是主决,你修的是仆决,你看看自己的手。我怎么会中毒了。哈哈!主人打奴仆,你这个老奴仆以下犯上能不中毒?小,,,,,。
  • 江湖这回事

    江湖这回事

    穿越总比死了好……上天让自己穿到这个时代必然有他的道理,好吧,尽情地投入这个江湖去享受吧!只是……好象江湖并不好玩……
  • 史上最强袖珍罐

    史上最强袖珍罐

    毒奶粉辣鸡玩家江念月开史诗武器罐,竟获得一张“异世界入场券”,意外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说好的史诗罐呢?怎么净开些秘药、复活币、宝珠、晶石、防具、首饰?什么?夏日套的赛丽亚都开得出来?这不是逼人犯罪么……
  • 离商之战

    离商之战

    不一样的世界有不一样的体验,本人首发,多多支持
  • 痞仙记

    痞仙记

    方尊本是杀人小镇的一个痞子,游手好闲却因一个老人,身中剧毒,卷入江湖恩怨又因一个青楼女子,踏入玄门,开始修仙且看他如何傲视苍穹,威震江湖,飞渡成仙!
  • 都市大亨之慧眼

    都市大亨之慧眼

    一次失业令开元独具慧眼!“过眼云烟”是这双慧眼唯一的升级方式,为了升级,开元到处寻找云烟。望眼欲穿、眼明手快、另眼相看、冷眼相待、眼明心亮竟是这双慧眼一个又一个的能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开元不止一次的问自己。......自从有了慧眼,开元表示自己不再淡定了!
  • 背着马桶去修仙

    背着马桶去修仙

    人家的仙器都各种牛逼霸气,为毛老子的仙器就必须是马桶?尼玛芥子境域是它、飞行器还是他,我靠!你要不要在我打架的时候也变出来充当本命法宝啊?还有仁兄问我借马桶,借你妹!你以为你那人间肥料能给我的灵草施肥吧!-------------------隔-----------热闹的马桶书友群:196247111
  • 校花的班长大人

    校花的班长大人

    一只手能算未来,一双眼能看天机,年仅十七岁坐上死神佣兵团首领之位,代号:镰刀!在一次完成SSS级任务回到基地的途中,接到了一份神秘的委托,以身体局部落下终身残疾的原因辞去首领之位。易容之后以“江月”这个名字进入江南市的第三十六中学高三七班中,并奉委托照顾神女校花“慕容轩兒”。之后,史上第一位翻云覆雨的班长大人诞生了,整个江南市从此群魔乱舞!
  • 中国历史博览2

    中国历史博览2

    全书借助珍贵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