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6900000032

第32章 赵普

赵普(公元922~992年),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人。他是北宋开国元勋,宋太祖和宋太宗两朝的宰相。

赵普自幼性格深沉厚重,寡言少语,但工于心计。虽然读书不多,然而经意于吏事,有济世之才。他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

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去世,由少妇符皇后佐年仅7岁的幼主柴宗训即位,新主年幼,不谙人事,皇后新册,不习国政,又无家臣鼎力相助,朝廷军政大权,旁落外臣手中。

当时赵匡胤执掌护卫皇帝之禁军,担任殿前都检点要职。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春,传契丹与北汉合兵南下寇犯,军情紧急,宰相范质仓促之间难辨军情真伪,便诏命赵匡胤率军北上迎敌。而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将士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按当时的法律,披龙袍即谋叛,赵匡胤在所谓“为六军所迫”之下,俨然以为顺军心而从众命,假惺惺地从后周幼主恭帝手里接过“禅位书”(自愿让位的诏书)而正式当了皇帝,建立了宋朝。

纵观陈桥兵变的全过程,计划周密,行动迅速,两天之内,便灭周建宋,此举如无赵普谋划决断,是不可能如此顺利的。赵匡胤虽有窥周室之心,夺位改元之机,如无此知心者鼎力相助,他绝不可能下定陈桥举事之决心。赵匡胤部下诸将,虽然愿意拥赵匡胤为帝,但这些人武勇有余,政治谋略不足。唯有赵普,当时担任赵匡胤掌书记的重要参谋,虽官职不高,但明察善断,处事周密,他做了赵匡胤心中想做而又不便明言的事,他在陈桥兵变中起了智囊军师的特殊作用。

宋太祖赵匡胤代周以后面临的国内形势,依然是五代十国以来的武臣弄权局面。后周时的各镇节度使并未甘心顺从北宋政权。原后周旧臣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一向野心勃勃,早有谋反之心,他不甘拱手称臣,拒绝接受宋太祖加封的高官,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4月,勾结北汉刘钧起兵反宋。

赵普认为,新朝初立,便有叛将举兵,此次出兵平叛,乃开国后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只有迅速取胜,才能稳定国内政局。于是,他建议宋太祖亲征,自己也随驾前往。宋军军心振奋,作战勇猛,不久便攻陷泽州,李筠自焚而死,宋军班师还朝。

当时原后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有谋反之心。他想与李筠联合,南北夹击宋军。宋太祖为防止二李合兵难以对付,便对李重进采取赐铁券(免死牌)以稳其心。李重进果然中计,宋太祖集中兵力,一举消灭了李筠。后来,李重进起兵反宋,宋太祖决定派石守信、王审琦等部,分兵征讨。

赵普认为,李筠才灭,李重进又起兵,足见原后周各镇节度使居心难测,现在又以后周故将攻后周之贵戚恐难速成,倘如四方效尤,联合起来进攻中原,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赵普力谏宋太祖再次御驾亲征,并提了一个建议:李重进凭借长江、淮河之险,缮修孤垒,但他外绝救援,内乏资源,应当尽快除之。宋太祖认为赵普说得有道理,于是亲征扬州,一举攻克,李重进兵败身亡。

赵普劝宋太祖亲征二李,扫除了内患,巩固了北宋政权。

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他对如何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忧心忡忡,特别是“二李”起兵谋反之后,唯恐再有如“二李”效法“陈桥兵变”之举,于是,便召赵普问道:“我想使国家长治久安,你有什么可行的妙策没有?”赵普当即提出了“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对策。

赵匡胤认为赵普所言极是,不失为良策,遂于建隆二年(公元960年)三月,首先罢免了慕容延钊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调离京师,到外地任节度使。并且,从此以后,此职不再授人。

赵普认为,宋太祖此举固然必要,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因为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虽是拥护太祖为帝的旧属,建宋有功的大臣,但他们身居要职,拥兵自重,久后难免不生反叛之心。所以,赵普又以历史上武臣谋反的教训提醒宋太祖对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也不可不防,并建议应当尽快解决拥兵自重的将领问题。

宋太祖认为赵普的建议不无道理,但苦于无故削夺功臣兵权,恐众将不服。于是,赵普又为太祖献策,提出了一个既能削夺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又便于启齿的借口。赵普说:“臣也不忧此辈叛乱,然而,细观数人,皆非统御之才,恐不能制服部属,万一军伍作孽,彼等亦不由自主。”

太祖赵匡胤认为,这倒是个令众人无可非议的理由。于是,一天晚朝之后,赵匡胤召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饮酒叙旧情,酒过三巡,略带醉意之后,太祖对众将领吐露做皇帝的苦处,夜不能安,防范变乱,不及做臣下的高枕无忧,当石守信等表示誓死效忠时,太祖说:“假如你们的部下为求富贵而起事怎么办呢?一旦强迫你黄袍加身,尽管你不愿意这样做,难道还能由你自己作主吗?”太祖又说:“人生在世所重者不过多积金钱,多置田宅,为子孙后代建立永久之基业,然后多置歌妓美女,饮酒作乐以终天年,我这个皇帝与你们结为亲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难道不是更好吗?”

众将听罢,方知太祖的用心。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便都上表请求辞职,交出兵权,到外地当节度使去了。

就这样,宋太祖赵匡胤根据赵普的计策,顺利地收回了兵权,了却了心中的一件大事。因赵普献策有功,晋赵普为枢密使、检校太保。

为了协助宋太祖彻底解决武臣专权弊端,改变从中央到地方因权力过于集中而各自为政的局面,赵普又提出尚文黜武、分权互制的主张。

赵普提出的这套方针,在宋朝初年起到了加强中央君主集权制,及其军、政、财、文权力分立,防止方镇跋扈与地方各省为政的重要作用。改变了五代十国时期武臣专权,政变频繁的局面,宋朝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但这套方针只是从防兵之变,防方镇之跋扈,防官员之损害君权为出发点,而主要不是去提高国力、军力,故使宋徒有军队一百二十万,官员二万余名,库存之钱财成堆,但一直对外屈服于辽、夏、金民族政权,对内不能消除官乱与民变,而处于深重的统治危机之中。

宋太祖在赵普的协助下,基本完成政治体制之后,于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罢免了后周的一些旧臣。因赵普政治谋略超人,再加上献策有功,被迁升为门下侍郎、宰相、集贤殿大学士。从此,赵普独居相位,掌管北宋朝政。赵普居相位之后,更加尽心尽力。宋太祖视之如左右手,事无大小,都要征求赵普的意见,然后再决断。有一天,太祖问赵普,用何计谋才能攻下太原,消灭北汉,赵普回答说:“太原抵挡着西、北两方面的敌人,如果先攻下太原,就得由我们独挡西、北二面之敌,不如暂且留下太原不打,等到消灭了其他各国以后再说,到那时,太原如同弹丸黑子之地,还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吗?”这就是赵普的“先南后北”的襄赞决策。宋太祖听后,笑着说:“我的意思正是如此,刚才不过是试你而已。”

赵普初登宰相之位后,虽为朝廷竭心尽力,深受太祖恩宠,但因有敛财受贿,私运木材扩展府第,又有官员冒充赵普名义经商等问题,赵普子承宗竟然违反宰辅大臣间不得通婚的禁令,娶枢密使李崇矩之女为妻,这有架空皇权的危险。太祖听说后,对赵普极为不满,其后,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又趁机揭发赵普的短处,太祖大怒,于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罢去赵普宰相之职,贬为河阳三城节度使。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太祖驾崩,其弟赵光(匡)义即位,即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任参知政事卢多逊为宰相。

公元976年,赵普自河阳调回京师,任太子太保,曾多次遭到宰相卢多逊的谗言诋毁,不被朝廷重用。然而赵普很会利用皇室内部权力之争的矛盾,来为自己进身创造有利条件,以求东山再起。

早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的母亲昭宪杜太后临终前,召赵普入内承受遗命。太后对以后几代君主是这样安排的:

太祖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弟光义,光义再传位于弟廷美,廷美传位于侄德昭(太祖子)。

赵普作为一个谙于政权变故的大政治家,深知杜太后关于以后几代君主的安排完全是从赵宋王朝的安危着想,防止后周幼主即位,异姓兴王那样的事件发生,认为太后的这个安排,很有道理。但是,杜太后的这个遗旨,直接关系到皇室诸人的权力和命运。而自己又是太后遗命的唯一直接见证人,如果处理得好,会对自己有利;反之,轻则丢官,重则丧命,因此,他对太后的遗旨,采取根据形势灵活处理的态度。

早在辅佐太祖时期,赵普见太祖赵匡胤忠孝,不能违背母训,将来赵光义即位确定无疑,于是便有意与光义交厚。

现在太宗赵光义有欲违母之意。打算自己百年之后,君位传子不传弟,但有母后遗旨成命在先,弟廷美对皇位也极为关注。所以,要实现皇位传子之目的,必须费一番周折,需要有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鼎力相助。

赵普知道太宗此时心中所想,认为自己再度登上相位之机已到,便向太宗进言,说当年太后遗旨,为他亲手所写,并备述太后遗旨原文。当太宗问及廷美事时,赵普当即表示:“臣愿备位枢机,以察奸变。”又借机述说自己多年受宰相卢多逊压制之苦,太宗见赵普情词恳切,又系前朝老臣,与己交厚,可以协助自己皇位传子的政治目的,便于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复授赵普司徒兼侍中,封为梁国公,重登首辅之位。

同类推荐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人类需要宗教,因为宗教是关于生命的哲学;人类需要信仰,因为信仰是人类生存的指针。本书以崭新的角度客观认真地叙述佛陀的生平及教义,阐述佛教的精神、佛陀的真实人格,并扼要介绍佛陀出世时印度社会的背景,以及僧团成立的状况及其矛盾和困境。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间,生长在人间,成佛亦在人间。他是我们长夜漫漫的人间慧灯,他是我们苦海茫茫的人间舟航。他的人格已经到达最完美的境地,他的自性已是清净不染,他解脱了世间上一切束缚烦恼,他己经远离了人生的生死痛苦。他住世说法四十余年,告诉我们求得解脱的方法,指示我们应行的大道。他所留在这人间的佛法,无一不是从他大智觉海中流露出来,无一不是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图说世界名人: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介绍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热门推荐
  • 傲视传奇

    傲视传奇

    江湖之上从来没有公平,拳头就是规则,实力才是筹码!公平?那只是强者的游戏!被灭门,与妹妹相依为命的少年,名门之后,投靠朝阳城花莲凤,少年是选择在强者的庇佑之下,苟延残喘,还是崛起,杀仇人、逐美艳,成就一代传奇。
  • 堕落后的觉醒

    堕落后的觉醒

    一个穷乡僻壤走出来的少年在大城市里看尽了世间百态,恩怨情仇通过层层阻碍成为一代黑帮之主之后………………
  • 末世生还笔记

    末世生还笔记

    我叫厉绝痕,生存在一个充满丧尸的T市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困难围绕着我。在冷凌馨和李伟彭等朋友帮助下让我们在T市中得以生存
  • 九岁庶女为妃作歹

    九岁庶女为妃作歹

    她,在前尘旧怨中含恨而终;她,前世尝尽极乐与极痛;醒来后,成为了将军府中不受宠的九岁庶出五女,可是却是个聋哑女,曾经受尽欺凌;既然重生了,就不会再让自己任人宰割,这一生她要成为刀俎,鱼肉别人!这一世,她是“圣医仙子”,治病救人;这一世,她是“毒怪”之徒,杀人不眨眼;疯癫王爷!想娶我是么?那就接招吧!不管你是真疯,还是假疯,遇到我只能让你疯的更彻底!府中妻妾成群是么?好吧,那就全部给你嫁出去!装疯卖傻是么?那就一起疯吧!有绝世武功是么?你能躲得了“毒怪”的亲传弟子的毒药么?沦陷情网的王爷无奈道,“爱妃!可不可以在‘为非作歹’的时候带上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众里寻他

    重生之众里寻他

    众里寻他千百度,她要找的那个人,也不过是想他将她妥善收藏。【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浪,免我无枝可依。】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萧红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萧红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月石之空回

    月石之空回

    地狱之花,惊现人间!神界月石,因剑而碎!她,妖界子叶,身世成迷,却绝代风华,引得无数男子为她折腰,!她,冥界惊鸿,逆天之存,却重情重义,因盗取惊虹而踏上茫茫路途!他,天尊之子,尊贵无比,却邪魅妖孽,这般尊贵的身份唯独心系一个他不该爱的人……冥冥之中,月石之碎,他们将要踏上怎样的旅途?命运的齿轮又有谁能阻挡……
  • 凡途争锋

    凡途争锋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冷心绝情

    冷心绝情

    上最好的学校,有最高的地位,可这些有何用?她想要的是一份最真实最温暖的情感,可是那些人却想尽办法企图把她从王座上扯下来,独霸王位。谁知道高高在上的女王是那样的脆弱......
  • 邪气修真王

    邪气修真王

    修真岛的王者唐凌风和魔界王者白起开战,最后白起被唐凌风杀掉,而后唐凌风也身负重伤,难以恢复,最后也死亡了,生命之魂落入宇宙中的一个星球,生命之魂蕴藏大量修真王的能量,落入一个家境贫困的宇晓西体能。开始了一段狂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