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凯恩斯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是更强调货币供给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他们论证的传导机制可表示如下:
M(s下标)→E→I→Y
例如,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公众发现他们所实际持有的货币资产超过他们希望持有的数额,于是他们会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减少货币的持有而增加对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购买。对前者的投资会导致金融资产市值上涨,收益相对下降,从而会刺激产业投资;而针对产业投资既可促使产出增加,也会促使资本品价格上涨,对后者的购买会导致物价上升,最后是名义收入的增加。是价格和实际产出的乘积的增加如何在价格和实际产出之间分配,取决资源配置状况。
总之,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给量可以直接影响支出。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
(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从上述理论可以看出,从政策工具操作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有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如果等到结果显示出来,发现偏离预期目标值时,再采取补救措施已为时过晚。所以中央银行为了解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一些可以量化的、可以操作的经济指标,这些经济指标成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桥梁,称之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间目标的选择,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中间环节,它的准确与否事关最终目标能否实现。通常认为中间目标的选择要根据以下标准:
l.可控性。即中间目标要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有稳定的统计数量上的联系,中央银行能对中间目标变量进行有效控制,能够准确地控制中间目标变量的变化情况和变动趋势。
2.可测性。指中间目标要有较明确的定义的经济变量,同时中央银行能迅速获取该指标的数据,而且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3.相关性。要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中央银行通过控制与调节中间目标,可促使最终目标的实现。
4.抗干扰性。中间目标最好只反映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而不反映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把货币政策的作用与非货币政策的作用区分开来,不至于误导中央银行。
根据以上几个条件,一般选择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1.利率。利率作为中间目标,其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均比较理想,但抗干扰性不理想,这是因为作为内生经济变量,利率的变动是顺循环的,即经济运行需要货币政策调节时,经济的运行和政策对利率的推动方向是一致的;繁荣时,利率因信贷需求增加而上升,萧条时,利率随信贷需求减少而下降;然而作为政策变量,利率与总需求也应沿同一方向变动,繁荣时,为防止经济过热应提高利率;萧条时,为刺激经济复苏应降低利率。这样,货币政策租市场因素对利率的作用效果是叠加的,当利率发生变动时,中央银行往往很难判断这一变化多少是货币政策作用的结果,多少是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因而对货币政策的松紧也就无从掌握。
2.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不管是M(1下标),M(s下标),其可测性、可控性均可满足要求。就抗干扰性来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作为内生变量是顺循环的,而作为政策变量则是逆循环的,政策性影响与非政策性影响不会相互混淆,因此,抗干扰性也符合要求。问题在于相关性,以M(1下标),M(2下标)两者而言,哪一个指标更能代表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和购买力,从而与最终目标有着更强的相关性,对此有不同的看法。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各国纷纷将中间目标由利率改为货币供应量。而进入90年代以来,又放弃使用货币供应量,转而采用利率。其原因是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金融管制放松和全球金融市场体化,使货币定义及其计量的难度加大,货币总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更难把握,也使货币乘数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的控制能力。
3.我国目前利率尚未市场化,银行与企业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尚不够高,因此利率尚不能作为中间目标。另一方面,我国也不宜像一些经济、金融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及地区那样,选择汇率作为中间目标,因为以汇率作为中间目标,往往必须以内部失衡作为汇率稳定的代价。所以在目前阶段,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
在确定了中间目标后,货币当局还需要选择一些更为直接的目标,在货币政策执行的初期借以衡量货币政策的初步影响,并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影响中间目标,才能达到衡量货币政策效果的目的,这些指标被称为操作目标。如果以利率作为中间目标,则操作目标也应选取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如果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则操作目标应选择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由于超额准备金往往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意愿和财务状况,不易为货币当局所测度和控制,因此不少国家将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
还需指出的是,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不管选择哪一个作为中间目标,均必须将其稳定在预定的目标值上。这样,这两个指标不能同时作为中间目标,因为要稳定利率,则必然要容许货币供应量存在波动;反之,如果要稳定货币供应量,则可能要以放开利率为代价。
三、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的研究、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1.内部时滞,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它又分为两个阶段: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距,称为认识时滞;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称为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判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
2.外部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主要取决于客观的经济与金融条件。外部时滞也可分为两个阶段: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对中间目标发生作用的时间称为操作时滞;从中间目标发生变化反映到其对最终目标产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为市场时滞。
一般说来时滞长短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时滞是否稳定可预测。如果时滞不稳定,难以预测,那么,即使货币政策措施是正确的,出台的时机也合适,但货币政策可能会在错误的时点上生效,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二)货币流通速度
社会总需求从流量上看,货币流通速度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支出总量,它等于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难于预测的波动不定的量,那么,即使中央银行能完全按照预定的目标调节货币供应量,也难以使总需求和GNP达到预期的水平,这时,货币政策效果不仅可能被削弱,而且货币政策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稳定的根源。
(三)微观经济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
当一项政策措施出台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立即会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从而很快做出对策,而且很少有时滞。面对微观主体广泛采取的具有抵消性作用的对策,货币当局的政策可能归于无效。不过,公众的预测即使非常准确,实施对策即使很快,其效应的发挥也有个过程,因此,货币政策仍会部分有效。
(四)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1.宏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一项既定的货币政策出台后,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在这段时间内,如果经济出现某些始料不及的情况,而货币政策又难以做出相应调整时,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
2.既得利益者的政治压力。货币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影响到一些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的既得利益,这些主体会做出强烈反应,形成强大压力,迫使货币当局调整政策。
思考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成因是什么?对经济产生怎样的效应?应如何治理?
2.什么是通货紧缩?有哪几种成因?利弊各有哪些?应如何治理?
3.货币政策的目标有哪些?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几类?各有哪些内容?
5.货币当局是如何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调节以达到经济目标的?
6.货币当局是如何利用再贴现政策调节以达到经济目标的?
7.货币当局是如何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以达到经济目标的?
8.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9.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10.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11.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