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91800000006

第6章 师迹忆

昌切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师迹是刻写在记忆里的。失忆的一切仿佛都不曾发生。

不记得具体的日期,却永远记得出现在《武汉晚报》上的那个显赫的标题——《邵阳出了个陆耀东》,更牢牢地记住了在陆师家提及这个标题时他那意味深长的笑意。

记得不是八七年就是八八年,在武汉大学行政楼的一个会议室里,陆师以长辈的口吻对我们一帮刚刚跨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门,正沉迷于疯狗似的追新逐异的狂潮中的研究生说:“我赞成年轻人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年轻人应该追求新东西。”那时的年轻人对于前辈的治学门径多持不屑一顾的态度,立意高远,意气风发,一路向西,因而经常引来一些长者的非议。陆师不在此列。陆师未必熟悉西来的种种新说,但他不排斥,主张宽容待之。观察陆师宽厚得近乎童稚的面容,揣摩陆师类似于学术掌门人的语气,便能领悟到陆师何以要出示一种高调的宽容姿态。

有一个联想记忆。两件事最为突出。一件事是八七年暑期把从北京带回来的一捆《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交给陆师。去北京是参加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中国现代文学讲习班。讲习班分两期,我是第一批去的。陆师托我为他取回一批样书。这批样书取自时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的白烨之手。那时陆师还住在武大南三区靠近八一路的一栋楼房里。已故吴林伯先生也住在这栋楼里。吴先生退休已久,但仍在做他的《文心雕龙》研究,怕吵,想换一个清静点的住处,多次与校方交涉未能如愿。不过陆师似乎并不在意。交书是在晚上。永远忘不了进去时的情景。厅非常小,一张饭桌几把凳子一放,就占去了三分之一的空间,两三个人往那儿一立,就让人感到窒息。只见陆师上着一泛黄的白背心,下套一短裤,左手不停地摇着蒲扇,右手搭在一张饭桌上,饭桌上摊着几本翻开的书。他迅速接过书,非常高兴,连声称谢,敏捷地随手抽出一本,拿起饭桌上的笔刷刷签上名递给我。

另一件事是前年春节去陆师家里拜年。这个家安在背靠珞珈山的一座资深楼里,搬来大概已近十年。看起来比原来阔气多了,不仅大了一倍还要出头,光是一个厅就有二十多平米,而且还供有暖气,装修过得去,家具也好了许多。二十年过去,换了天地。还是那种热情,还是连声称谢,但动作明显迟缓了,不再有当年“赤膊上阵”透出的锐气。可是,一旦话题转向他那拟出三卷的《中国新诗史》,陆师就眼放灵光,说话也利索了。陆师说第一卷出来后,在北京开了研讨会,严家炎和孙玉石等老友给了很高的评价,现在第二卷也基本写完了。陆师说他不按流派写,流派往往是靠不住的,像九叶诗派就是后人的命名,原来有没有这个流派都是一个问题;按人头写,这样做最可靠。退下来六七年了,还是一天到晚关在家里做学问,实不多见,要说可比的,陆师原来同住一楼的吴先生可算一个。此后,每次与陆师谈及《中国新诗史》,我都会联想到这次谈话和二十年前送书给他的那个夜晚。

陆师是为学术而生的,学术是他在世的生命象征。

可能陆师并不知道近些年来伪劣学术泛滥成灾的环境,也不知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翻烧饼和追逐海外新说的状况。外面的世界在变,陆师家里的世界却没有变。他不可能关心他那样做合不合时宜,成算几何,他只顾按着自己的路子走。材料,对,材料,一切都要服从材料。相信每一个了解陆师的人都会知道,他所掌握的中国新诗的材料之多,在国内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这也是他引以为自豪的。好几次去陆师家,他都拿出装订很好的手抄本,说是以前在北京一字一字抄下来的。陆师论四十年代的叙事诗,材料之富赡,论述之细致,都令人叹服。他谨守论从史出的原则,强调学术研究的“水磨工夫”。虽然他不喜欢言之无据的高论,但是他喜欢持之有故的创新。他引用过宋人戴复古的诗句:“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他说,一篇文章,哪怕有百分二十的新意,也比那些四平八稳的文章强。当然,他有他的原则和套路。时代大背景,诗人小背景,内容形式二分,每个诗人都得分享他给出的这几大要素的文字,不同之处只在于大诗人多些文字,小诗人少些文字。陆师坚信政治不能代替也代替不了艺术,但他论及艺术却常常牵连政治,会使用左、右之类的断语。

只要听陆师谈《中国新诗史》,我就会想到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五六十年代是他们那一代学者治学的成型期,而八十年代则成就了他们那一代学者的辉煌。由政治而艺术,或由艺术而政治,这是他们那一代人运思的惯性。五十年代陆师参与《狂人日记》的论争,写分析狂人形象的文章,既顾及作品虚化的艺术特点,更关注狂人形象实载的政治意蕴。陆师大学毕业留校后曾前往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在那里写了不少政治味极浓的文学评论。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段在他们那一代学者身上刻写的印记,不是谁想抹去就能轻易抹去的,不抹去反而更能彰显其学术成就和成色。八十年代是陆师的黄金时代。为“拨乱反正”,一面研究鲁迅等作家,一面研究中国新诗,双管齐下,陆师很快便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思路还是原来的,只是政治判断倒过来了,换了个方向。他清理鲁迅论述尼采的线索,探讨鲁迅与“拉普”的关系,他评析冯至的诗作,毫无疑问,其着眼点都在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他的《徐志摩评传》出得早,适得其时,影响也不小,在推翻强加在徐志摩身上的种种不实之词的同时,重新勾勒了徐志摩的人生和艺术轨迹。运思的工具仍然是阶级之类的概念,既看取其人其诗所含有的民主思想在“五四”时代的积极意义,也看取其人其诗所含有的情感迷惘在二十年代末的消极作用。与茅盾一样,“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被陆师做了政治上的解读,阶级理性控制了陆师的运思,迷醉于“梦”里的爱情和“梦”破所生的“悲哀”,被陆师看成了小资产阶级的幻灭情调。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陆师那一代学者的学术是政治学术、革命学术或阶级学术。离开政治、革命或阶级,离开政治等统辖下的如左、右,如进步、反动,如小资产阶级、小农经济之类的概念,我们将想象不出他们究竟还能做什么,我们将找不到“同情”的对象,将无法理解他们的学术命运和价值。否定历史是蛮横粗暴的,毫无意义。必须承认,陆师是他们那一代学者中的佼佼者。陆师在严格限制的思维空间里所做出来的成绩相当可观。他持续约三十年的中国新诗研究,历史地看,怎么说都是十分出色的。既然知书明理,陆师当然明白知有所限的道理,感觉他也做过跳出旧框框的尝试。他反复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未尝不可解释为一种自我印证的方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近几年来,陆师不知多少次对我提到好诗的话题,说好诗极少,有超越性,形式完美,富有艺术魅力……说实话,就师承而言,从陆师问学,我所得到的并不是他的那些观点,也不是他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我最佩服的是他持之以恒对待学问的那份真诚、严谨、执著和勤奋。那是非常可贵的一种精神。我想,在八七年暑期的那个夜晚,在零七年春节的那次拜年中,我所见证的便是这种精神。在“文革”后醒悟过来的陆师那里,学术不再是政治的应声虫,更不是好玩的游戏,甚至不是生存的手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本身。现在回想起来,与陆师接触了二十多年,却完全不知道除了学问他还有其他什么特长。有嗜好但不多,也就是每天喝点酒,有时看看足球,偶尔跳跳舞而已。平时与陆师聊天,不管在哪里,聊不上两句就会被他硬扯到学术上去。而一旦上了学术的路,他的眼睛便随之生动,神情便随之专注,劲头便随之增大,态度便随之认真,语言便随之流畅,此时即使有九头牛,也休想把他拉回来。

陆师已入耄耋之年。去年就少见他出来散步了。今年春节去拜年,见陆师说话也不如原来连贯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他念兹在兹的仍然是他那部未竟的《中国新诗史》。正所谓心存“念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我相信,诗史可缀,师脉可续,师迹可存。

2009。2。23

同类推荐
  • 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

    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要做一些事,想念一些人,让自己的心还有片干净的地方。仅此而已。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愿我们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细水长流,愿我们的明天有阳光和早餐,有河流和音乐。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一本真正让你明白旅行真谛的心灵笔记,在行走中遇见美丽人生。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亲笔推荐;原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亲笔推荐!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本书分为知青再教育的兴起、北京知青奔赴延安、全国知青扎根农村、中央加强知青工作四部分,内容包括:老三届兴起上山下乡的热潮、周恩来支持侄子赴延安插队、广州知青林超强拒绝诱惑、中央号召做好知青下乡工作等。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猛虎与蔷薇,前者阳刚,后者阴柔。阴阳两极,刚柔相摩,是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提笔写一个“人”,一撇一捺,左右均衡,人才可以在天地间站稳。作者取材于日常生活所感所思,文字精美,思绪淡然。其内容横跨中西两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古典融合现代的特色,可谓当代《枕草子》。
热门推荐
  • 超级娱乐神格

    超级娱乐神格

    重生的李民得到娱乐神格,拥有信仰力,就能够回想起前世那些火爆全球的娱乐策划。网络神曲《小苹果》真实点击破亿的网络神剧《万万没想到》书友看的如痴如醉的逗比文《超神建模师》让全国都风靡起撕名牌大战的《跑男来了》名字像楼盘广告,实则年度第一都市剧场《爱情公寓》神格拥有信仰力,就能够让主角回想起这些策划案,剧本、小说、歌词……PS:新书需要各位书友包养!收藏点击推荐票,这些全部都砸过来吧!
  • 书立方4-一口气读完快乐心理学

    书立方4-一口气读完快乐心理学

    一千多年前的绍兴,夜晚气温骤降,鹅毛般的大雪飘飘洒洒,远山近水,一片银装素裹。一位隐士逸性大发,独自在雪夜里吟诗饮酒,酒到酣处,突然想见远方的朋友,于是乘着船行了一夜,天亮时分才到。望见朋友的家门,他突然不想进去了,又乘着船,一边吟诗,一边赏景,欣欣然回了家。旁人认为他行止怪异,他却说:“我想见朋友,就去了。到了地方,又不想见他,就回来了。不过是率性自然而已。”这就是王子猷雪夜访友的故事。他来了,又去了,留下魏晋名士纵情享乐、率性自然的翩然身影。做自己想做的事,难道不是最大的快乐。
  • TFBOYS之我心俊凯为王

    TFBOYS之我心俊凯为王

    谨以此文,送给我最爱的TFBOYS,也送给我的家人们,四叶草,记住哦,这是属于我们的故事
  • 宝贝么么哒

    宝贝么么哒

    这篇文是我的处女作,可能文笔不是很好,可是希望大家喜欢,希望大家的支持“啥!我怎么不知道有娃娃亲这么一回事!”“诶呦,老爸!这都什么时代了!还娃娃亲!我可以不同意嘛!”
  • 破解的天书(上)

    破解的天书(上)

    宇宙太广大了,以至于宇宙中的地球小得如同一粒尘埃。宇宙太神秘了,以至于地球人绞尽了脑汁、穷尽了假设,仍无法窥测其中的全貌和究竟。虽然如此,由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地球上的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宇宙未来的探索、对宇宙天书的破解。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地球及其所有的生命皆属于宇宙。
  • X人生

    X人生

    王牌行为分析专家遭遇人肉炸弹重回九六开启X人生。他的代号是X,X是最有名气的作词作曲,编剧,导演,制片人,也是娱乐圈最神秘的人,很少有人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子、熟悉他的人知道他长得足够做偶像明星,但拒绝做演员。除此之外X还是唱片,影视,经纪等行业的幕后操作者,掌握全球娱乐半壁江山。
  • 洪荒之天机变

    洪荒之天机变

    他见证了盘古开天的壮举,也见证了开天大劫的凄凉;他见证了百族兴盛的辉煌,也见证了龙汉大劫的兴起;他见证了三族鼎力的形成,也见证了魔主罗睺的悲剧;............我问他:你见证了那么多,可做了什么?他回道:我改变了一个世界,一个洪荒的世界!我又问:那你可得到什么?他微微一笑:想知道?耐心的看吧!天缘,一个重生之人,在洪荒大地扇动天机变化的旋风!———————————————书友群:228258138欢迎大家前来一聊!作者群:220655124漫漫写作路,大家一起作伴!
  • 殇千逝

    殇千逝

    千殇尽逝,不过是一场笑话。轮回的尽头才是我的归宿。而在此之前,我当:诛尽万恶。
  • 武斗万界

    武斗万界

    弱者死,强者生的世界;弱者只能作为丫鬟仆役,强者却能执掌万里山河,坐拥美人姬妾;这世界公平吗?这世界从没有这么公平过!
  • 末世坚刃

    末世坚刃

    未来的地球沦为哈姆兰星文明的殖民地前世顶级特工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救世今世却重生到了侵略地球之前的哈姆兰星,变成了沦陷地球的罪魁祸首柳光本以为重生之后的自己可以阻止未来侵略地球的计划,却没想到哈姆兰星的科技垃圾已经严重了根本不适宜生存的地步,在这种局面下,生活在这颗星球上两个种族还极为不团结,完全处在不是你当我的奴隶,就是我被你弄死的战争格局之中。也罢也罢,看样子只能做两颗星球的救世主,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救就一块救!PS:本文叙述不跳跃,什么科技,什么逻辑,什么人物关系,什么阴谋诡计,都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严谨”。PS2:新人新书求各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