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91000000014

第14章 拨乱反正(1)

邓小平委托胡耀邦做改革的急先锋,胡主持中央党校、申组部,在舆论解放和平反冤假错案方面大得民心,从而为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干部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拨乱反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拨乱反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当重要的事件。它的发生、发展和基本结束,关系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以及共和国的前途与命运。从历史的角度讲,拨乱反正这一过程,为共和国的继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可供资政与借鉴;从发展的角度讲,拨乱反正的基本结束,为共和国的继续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政治路线、组织保证等方面的坚实基础。因此,拨乱反正这个问题是共和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1976年9月,毛泽东病逝。10月,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人经过周密部署,一举粉碎“四人帮”。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为开创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条件。“文化大革命”虽然结束,但历史的巨大惯性仍向其原来的方向滑行。要开辟新的局面,其中最重要的任务的就是拨乱反正。

拨乱反正的最初尝试

拨乱反正的最初尝试应该追溯到1975年在共和国大地上进行的全面整顿。

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不久,邓小平在毛泽东等人的支持下,受命于危难之际,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他克服重重困难,根据毛泽东提出的要安定团结;学习理论;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坚定地提出要进行全面整顿。并组织专门班子研究理论,成立国务院研究室,由胡乔木、邓力群等人负责起草《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等文章。他还在多种场合提出诸如: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实现安定团结,要加快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整顿企业管理,加强责任制,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扩大进出口,强调要以农业为基础,努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等观点。并在实践中大刀阔斧地对工业、农业、商业、财贸、文教、科技、军队等领域进行全面整顿。由于“整顿”与“文化大革命”唱了反调,因毛泽东反对等原因而遭挫折。但这次整顿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意义重大。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其实,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所以说,拨乱反正在“文化大革命”中就进行了一次预演。

初步拨乱反正与遇到的阻力

当时中国的政局比较复杂。可以说,粉碎“四人帮”几乎是中央政治局多数人的意见,也得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但粉碎“四人帮”之后,走什么路,却有不同的选择。一种是坚持毛泽东晚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在理论形态上,即“两个凡是”;一种是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体系,完整、准确地把握,即掌握其精髓“实事求是”走一条新路。

华国锋是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选定的接班人。华国锋果断地下决心粉碎“四人帮”这是一件大功劳,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在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等人为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是,由于他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问题,还由于他是毛泽东指定的继承人,他也没有弄清“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关系。相反,他为维护毛泽东必然要肯定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他实行的方针集中体现在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的两句话,即:“凡是毛主席的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有名的“两个凡是”。

反对“两个凡是”比较早的是邓小平。邓小平在1977年2月份就指出“两个凡是”不对,揭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3月,陈云等人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请小平同志出来工作,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虽没成功,但打破了不许拨乱反正的“铁幕”。4月,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5月,邓小平明确指出如按“两个凡是”,说不通为其平反以及“天安门事件”问题。8月份前后,叶剑英、邓小平、陈云、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集中宣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与“两个凡是”之争就逐步成为一场理论较量。

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政治敏锐性比较强的人很清醒,知道这场理论较量的重要性。但当时的主要领导人对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却表现出不清醒。如他曾在多种场合讲过“两个凡是”。但到1977年10月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的讲话上,他又强调“实事求是”。

实际情况是,由于长期“左”的理论掌握了群众,由于人民对毛泽东的信仰被各种力量作用到个人崇拜的程度,由于当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坚持“两个凡是”,拨乱反正是在困难中起步的。

1.教育领域里的拨乱反正。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领导职务的决议。邓小平主动要求负责科技、教育和文化工作,他首先把推翻教育领域的“两个估计”,(即: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的“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为打开拨乱反正局面的突破口。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复职刚半个月,就邀请33位着名专家和教授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经过四天的畅谈,8月8日,邓小平作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9月19日,邓小平专门同教育部的主要负责同志谈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顶着不小的压力,他明确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并说:“拨乱反正,语言要明确,含糊其词不行,解决不了问题。办事要快,不要拖。”还提出要恢复高等院校的招生考试制度;工宣队要撤出学校;要恢复科研人员和教师的职称等具体意见。11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教育部以大批判组的名义写的题为《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辩论——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的文章。大约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又从迟群的一个笔记本上查到了毛泽东1971年在教育工作座谈会时的指示精神:“1.十七年的估计不要讲得过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执行了错误的路线,不是大多数人,是一少部分人。2.多数知识分子还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执行封、资、修路线的还是少数人。3.高教六十条总的还有它对的地方。难道就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有了这一根据,坚持“两个凡是”的中央领导人也不能不同意彻底推翻“两个估计”,从而终于打破坚冰,解除了这一严重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

随后,教育部采取了各项措施拨乱反正。1978年4月22日至5月16日,根据邓小平的提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进一步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进而又带动了其他领域的拨乱反正。

2.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

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几乎是与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同时进行的。1977年8月8日,邓小乎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谈话中就针对这一“文化大革命”时的重灾区的混乱情况,提出要恢复国家科委;针对所谓“突出政治”干扰科研,提出要“使科研工作者能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研上去”;要逐步改善科研工作的条件等主张,并提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在学术研究上,“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

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从国家的大局着想,也由于邓小平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人民深深感到“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宝贵的时间,他们急切地希望中国科学事业快速发展。在这种大形势的推动下,1977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准备在1978年春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并提出了要抓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抓紧搞好各级领导班子的整顿;在“四人帮”干扰破坏下被撤掉的科研机构要迅速恢复;搞乱丁的要迅速调整;要恢复科研人员的技术职称;要保证科研人员每周至少必须有5/6的业务工作时间等要求。同时,中央还作出了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恢复了这一统管科研工作的领导机构。

1978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座谈会,批判了“四人帮”破坏理论学术战线的罪行。与会者指出:社会科学决不是可有可无,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的学术研究就必须批判文化专制主义,开展百家争鸣。

1978年3月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近6000人。邓小平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针对多年来“左”倾错误的影响,特别是针对“四人帮”对科技工作的破坏,邓小平首先澄清了在当时实际工作中造成思想混乱的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问题,并强调“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这不仅仅是思想认识上的拨乱反正,而且是向着新的认识飞跃前进了。第二是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认识问题,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而使知识分子有获得第二次解放之感。

3.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在教育领域推翻“两个估计”的带动下,文艺领域这个“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也开始了对林彪、江青等炮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否定。1977年11月21曰,《人民日报》编辑部邀请部分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会,控诉和批判江青一伙自封“文艺革命旗手”,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扼杀“文化大革命”前的一切优秀作品,残酷迫害优秀文艺工作者的罪行。

这次座谈会的报道在报上刊登后,立即受到了坚持“两个凡是”的中央主要领导人的指责:你们批了“教育黑线论”,怎么又批起“文艺黑线论”来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是毛主席批准的,而文艺座谈会纪要是毛主席亲自修改过三次的,怎么能翻呢。

但是,由于人们的认识已经提高,拨乱反正已是大势所趋,可以说是任何力量也挡不住的。1978年5月27日至6月5日,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三次扩大会议,进一步批判了“文艺黑线专政”论,并宣布曾被“四人帮”强行撤销的全国文联、作协、音协、剧协、影协、舞协等文艺协会正式恢复工作。《文艺报》也立即复刊。与此同时,一大批曾被禁演、禁止出版的优秀剧目、电影和其他文艺作品,也陆续重新上演、出版。

但是,此时无论教育、科技还是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仍进展得十分艰难,并受到一些框框的限制。如,在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时,又继续认定存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又如,否定“两个估计”也必须依据迟群笔记本中不全的记录,也就是说这些批判和否定所依据的主要标准仍是并非完全正确的毛泽东的指示、讲话,而不是大量存在的事实。这使得拨乱反正仍难以深入进行。

4.平反冤假错案。

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是拨乱反正的又一项极为迫切而又繁重的任务。随着林彪、江青集团罪行的揭发批判,平反工作也开始起步。但这一重要的平反工作也是在遇到严重阻力的情况下展开的。

1976年12月,中央发了一个对平反冤假错案工作进行限制的通知,主要内容是对凡纯属反对“四人帮”的人给予平反,凡不是纯属反对“四人帮”,而有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反对党中央、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或其他反革命罪行的人,决不允许翻案。这实际上等于维护更多的冤假错案。

同类推荐
  • 再建大唐

    再建大唐

    强盛的大唐早就飞灰湮灭,接下来的,是群魔并起的五代十国,后汉灭于郭威,军事天才柴荣的出现,让北方人重新看到了一统全国的希望。这时,一位二十一世纪的实习大夫,意外地来到了这里,大周后待字闺中,小周后尚未长成,花蕊夫人在蜀中顾盼自怜,而此时,李煜才是位十六七岁的翩翩少年,面对中原的压迫和周边势力的打压,早已不复强盛的南唐,又因为猪脚的来到而能产生怎样的变化呢?面对南唐‘五鬼’及名传千古的风流才子李后主,猪脚如履薄冰,步步为营,转战朝堂,驰骋疆场,醒握杀人剑,醉卧美人膝。他又能否成为乱世权臣,重塑一个大唐盛世。PS:上本五代末因为自己都很不满意,所以TJ了,后面还有几万字的存稿我都没发,不解释是因为我觉得很愧疚,这本我也不保证什么了,我会坚持码下去,相信我的话就看下去吧!
  • 天地三书之碧落

    天地三书之碧落

    第一卷开封风雷南宋宁宗开禧年间,权臣韩侂胄把持朝纲,权倾一时。韩侂胄为北宋抗击西夏的名臣刘琦五世孙,热心建盖世功名,遂有意北伐金国。但金强宋弱已不知凡几之年,韩侂胄并无取胜把握。后一神秘人面见韩侂胄,告知其在吐蕃桑耶寺,藏有秘宝“梵天之首”,威力足以灭世。若将之为用,金国一夕之间便可灰飞烟灭。急于建立功名威望以巩固朝中地位的韩侂胄大喜过望,尽遣朝中精锐高手,潜入藏边,将“梵颅法宝”盗出。而西夏、金国高手亦闻风而至。身为秘宝守护者一族的谷玄,也终于在千年寂静后,有所行动……
  • 明策

    明策

    一场空难,一场穿越;梦回皇明,东江裂变;辽海波诡,峥嵘初显;鞑虏叩关,力挽狂澜;登州危局,借势而起;流寇肆虐,大义天下;四国鼎立,谍谋暗涌;神州陆沉,一木擎扶;逐鹿中原,复我正统;天堑决战,华夏定鼎。他一介亲卫小兵,崛起于辽海,占岛、赚钱、武装、种田只为自保,奈何被时代裹挟,被利益驱使,被权利迷惑,最终被卷入到了天下的争夺之中…穿越如戏,全靠策略,且看《明策》为您展现大明王朝末世烽火的史诗画卷。
  • 汉血尽无悔之未卜先知系统

    汉血尽无悔之未卜先知系统

    看看卫仲道拥有未卜先知系统后,如何平定九州,借着系统的功能揭开历史的迷雾,看看真实的三国,看看真实的他们。诸葛弩的真实存在,郭大的崛起,匈奴的叛乱,吕布的为人,
  • 李唐天下

    李唐天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就是大唐,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东方帝国。这就是大明宫,世界上最雄伟的皇家宫廷。而缔结这一切的却是一个正史都不会记载的人物!李逸,玄武门事变之后,李建成唯一残留的子嗣,在二十多年之后,重返当初争霸之地长安。李唐天下的长安,表面歌舞升平,繁花似锦。实则暗流涌动,杀机四伏!娇妻美妾、功名利禄更让人欲罢不能!
热门推荐
  • 无能者

    无能者

    控火?小意思。控水?过家家。千奇百怪的能力设定,超能异术者之间的非凡战斗,高新科学技术的辅助配置。现代异能界的三方博弈,只为争夺继续进化。技术流的忠实粉丝,带来酣畅淋漓的战斗效果。主角的稳步成长,没有狗屎,只有技术。无能者,无所不能。
  • 魔城起源

    魔城起源

    另类主角,命运使然,生或者死,魔城依旧。
  • 天龙亭

    天龙亭

    这是一部少年奇缘志——在这里有亲情、爱情有兄弟情、师徒情......在这里还有少年的不屈与奋斗...他,出生牛犊不怕虎;他,为了人间真情不惜牺牲自己;他,...耿直的少年,千古的奇缘,不朽的佳话,他...可以“挺”立不倒!且看神驹《天龙亭》!感谢点击,感谢收藏,感谢推荐,感谢...,感谢书友。(本书现已恢复更新,请各位书友查收)
  • 殇情璃沫雪

    殇情璃沫雪

    冥冥之中的一场浩劫,他们相遇。这场毫无预料的缘分,终究会是爱与恨的抉择。圣物齐聚,不晓是福是祸。六界之争,再次涂炭生灵,死神在暗处蠢蠢欲动,世间的末日来临了。
  • 那年盛夏两三事

    那年盛夏两三事

    两个女生的爱情亲情和有趣、
  • 娜娜女孩的命运

    娜娜女孩的命运

    这本书的女主角是一个可爱善良的小姑娘,从小她乖巧懂事,可是经过一件事情让她的生活变得不堪。可是这个女主角在她还在上学的时候就遇见她的护花使者,故事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 浮华不过因你

    浮华不过因你

    生如何,死又如何?此生愿与其须眉,惟愿你放下过去,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你,即使,即使不记得我也好。
  • 黑色切割

    黑色切割

    黑色,无尽的黑色中,红色涌动着,似乎是要将天地吞噬!
  • 尼姑抗倭记

    尼姑抗倭记

    一个现代美女演员拒绝导演的潜规则,于是小鞋就来了,在羞愤中她气绝了,却同时出现在一个抗日战争时代的一个农民家里,而此时的她却被二鬼子保安团长选定为准备送给日本人的美女上供,而她的父亲也想攀上她这个高枝,也是同意了保安团长的命令。于是一场追击与逃跑的戏开场了,在最危急的时候,一个有高强武功的老尼救了她,于是一代神尼出世了!一代抗日神尼诞生了!
  • 强势追爱:总裁,别乱来!

    强势追爱:总裁,别乱来!

    一场意外,他们相遇;一场绯闻,她莫名成了他女朋友。某天,她在所有媒体面前宣布:“他不是我男朋友。”他抢过话筒,“没错,其实是老公。”事后,她生气,他得意。她去找他理论,却反被他压在床上:“夫妻之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次上床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呢?”“那就两次!”【你每次总是以最狼狈的状态出现在我面前,让我怎么放心把你交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