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77900000005

第5章 中国古代文学(1)

理论之冠冕

(一)首尾贯一体大思精之结构

“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奭”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意思是写文章必须用心,就像镂刻龙纹那样精雕细刻,最终才能创作出美的作品。

《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讨论的对象,是广义的文章,但偏重于文学。就其本来意义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而不是文学概论。书的本意虽是写作指导,但立论从文章写作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逻辑严谨,文辞优美,表现出极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文学性,极具欣赏价值。

《文心雕龙》的结构。《文心雕龙》从内容上分为四个方面,理论观点首尾一贯,各部分之间又互相照应,体大思精,具有严密的体系,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

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征圣》《宗经》3篇﹐要求作文章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刘勰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就《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而言,乃是以道为根本、以圣人为老师、以儒家经典为主体、以纬书为参考、以《离骚》为变化,从而体现出刘勰论文的基本思想;二是就文学创作而言,“为文”的根本问题也都包含其中了。正因如此,研究者通常将这5篇称之为《文心雕龙》的总论。

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刘勰称之为“论文叙笔”。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刘勰搜罗所有的“文”和“笔”,逐一从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即“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也就是考察文体的源流演变而知本知末,解释文体的名称而明确其含义,选择各种文章的代表作品而予以定,敷陈各体文章的写作之理而总结共同的文章之道。所以,研究者通常将一部分称之为《文心雕龙》的文体论。

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从作者感情的产生到一篇作品的完成,刘勰深入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全程描绘了文章产生的过程,并建立起一个“以情为本,文辞尽情”的“情本”论的创作论体系。这一体系既立足于穷搜“文场笔苑”的文体论,又具有深刻的实践品格。

《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序志》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文心雕龙》的总纲——“文之枢纽。”《文心雕龙·序志篇》介绍本书的内容时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其中“本乎道”是指以道为本源,于是有《原道》篇;“师乎圣”是指以儒家的圣人为师,于是有《征圣》篇;“体乎经”是指以经书为主体,于是有《宗经》篇;“酌乎纬”是指对纬书要斟酌去取,于是有《正纬》篇;“变乎骚”是指《离骚》是儒家经典文风的变种,是经典的支流,于是有《辨骚》篇。刘勰认为文章的关键莫过于这5篇了,所以这5篇是全书的总纲。

1.《原道》《征圣》和《宗经》

在作为“文之枢纽”的5篇文章中,《原道》《征圣》和《宗经》又是最关键的3篇,它表现了刘勰关于文学的基本思想。他的观点是:

文章是道德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所以要“原道”;古代圣人创作文章来表现道,用以治理国家,进行教化,所以要“征圣”,即向圣人学习;圣人制作的经典不但是后世各种文章的渊源,而且也为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树立了标准,所以要“宗经”,即以经书为榜样。由此建立了以雅正为最高准则的文学要求。

《原道》首先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认为“文”源于自然天道,“与天地并生”,据此进一步说明“文”的表现形式——文采,也是自然天道的体现,这就充分肯定了辞采华丽的合理性。“文原于道”的观点,是《文心雕龙》的理论基石。

刘勰在《原道》篇中,将老庄的自然观与儒家思想相融合,认为儒家圣人的经书最能“原道心以敷章”,而且“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这为《征圣》和《宗经》的出现,作了必要的过渡。《征圣》和《宗经》主张以圣人的经典作为文章楷模,以此确立写作原则与批评标准。《征圣》指出:“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强调要以“衔花佩实”的圣人文章为典范。《文宗》将“五经”视为所有文体的本源,是写作时师法的典范。刘勰总结了“五经”的写作特色,并据此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原则及标准: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这“六义”是刘勰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标准,更是他文学思想的核心。他主张宗经,说:“楚艳汉侈,流弊不还。”即楚辞、汉赋以来,文学作品多有不够雅正的毛病,应当“正末归本”,返回到经典的规范之内。要求作家体会经典文章的精神风貌,以儒家所推崇的“雅正”作为审美规范,但并不反对艺术形式方面的追求。

《原道》《征圣》《宗经》三篇,紧密联为一体,在这三篇中,刘勰阐明了对文学的起源和作用、文学的思想艺术标准及文学理论的根本问题的看法,构成刘勰文学思想的中心。

2.《正纬》《辨骚》

《正纬》《辨骚》也作为“文之枢纽”,但着眼点却不同。这两篇指出纬书、楚辞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有异于经书雅正的传统,但在某些方面是可以斟酌吸收的。

“纬”是“纬书”,是汉朝人仿照儒家经书假托孔丘的话伪造出来的,其中保存不少古代神话传说,也记录了一些有关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相对于经书简称纬书。《易》《书》《诗》《礼》《乐》《春秋》及《孝经》均有纬书,称“七纬”。纬书内容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颇多怪诞之谈;但对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以及神话传说之类,均有所记录和保存。纬书兴起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南朝宋时开始禁止,及至隋朝禁之愈切。

《正纬》是说纬书的奇特想象和富艳辞采有益于文章写作,《辨骚》的意义更重要。首先辨明楚辞的代表作《离骚》有不合于经者四点,合于经者四点,实属迂腐之论,但又自我背离,对楚辞的文学意义给以高度赞扬:“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慧巧;《招魂》《招隐》,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夫》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精采绝艳,难与并能矣。”这里对楚辞作品中“绮靡”“伤情”“瑰诡”“慧巧”“耀艳”等不符合雅正规范的特点,均表示赞赏。

刘勰认为《楚辞》实际上是战国乱世时的《风》《雅》,它继承了《诗经》中国风和大小雅的精神。“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既熔铸了经书的内容,又独创了奇伟的文辞。刘勰说“衣被词人,非一代也”,认为《楚辞》对后世文人的启发是不限于一代的。所以把它看做是经书的支流,列入“文之枢纽”。作为“文之枢纽”的五篇文章,是以《宗经》为中心的,其他四篇都和经书有关。这是因为“文章之用,实经典之条”,认为文章是从经典著作中派生出来的。

至于《文心雕龙》的核心思想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强调文学的美感,同时主张“宗经”,提倡雅正,在原则上排斥一切离经叛道的文学,这是一种保守的文学观念。但在对待具体作品的时候,也不是十分褊狭。尤其在以后的各篇中,并没有以是否雅正的标准随意否定有成就的作家与作品。而对六朝文学的批评,主要揭示了两个方面,一是离异于儒道,包括思想感情不够纯正、艺术风格诡奇轻艳等,二是有单纯追求辞采而缺乏充实的感情的现象。

(二)万事文章圣人经典为楷模

《文心雕龙》在作为“文之枢纽”的五篇文章以后,从《明诗》篇起到第二十五篇《书记》止,分别论述了各种文体的文章,这一部分占的篇幅最长,一般把它叫做文体论。关于文章的体裁,最初在曹丕《典论·论文》里,只分成奏议、书论、铭诔﹑诗赋等四科八类。到了陆机的《文赋》扩大成十类,但陆机对这十种文体的特点还没有完全掌握,从而导致对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有所偏向。到了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对文体分类就细了很多,而且讲出了各种文体的源流和区别。《文心雕龙》的文体论部分,可能是在《文章流别论》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的。在二十篇的题目中,提到的文体就有三十三类。这部分从“原始本末”“释名章义”“选文定篇”和“敷理举统”四个方面,论述了三十三种文体的源流和特征。

《文心雕龙》文体论中所论的文章,包括“文”“笔”,即韵文和散文两大类。其中大部分不是文学作品,而应属于著述和应用文的范畴,但刘勰认为不论什么内容什么文体,只要是写得有文采就是“文”。从《明诗》《乐府》《诠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招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到《书记》这二十篇的结构大部分是类似的。《序志》篇介绍这二十篇时说:“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明诗》是文体论中最重要的一篇。它具体地说明了诗体源流和诗歌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运用从大量作品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来说明各个时期代表作家作品的成就和风格,以及解释各个时代的诗风。在文人诗中,他对建安时代的五言诗评价最高。他提出建安诗风的共同点是“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光明磊落,激昂慷慨。《诠赋》就是对赋体的解说。关于赋的来源和作用,《诠赋》篇一开头就说:“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诗经》的“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刘勰认为赋体来自《诗经》中的“赋”的写作手法,表明“诗”和“赋”是同源的。在评论赋体的代表作家作品时,刘勰举了汉朝枚乘的《兔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贾谊的《鵩鸟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并指出了这些赋的风格特点。

至于文体风格论,《明诗》篇在评论作家的个人风格和时代风格后,也谈论了诗体风格,这部分占的篇幅很少,只说“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刘勰提倡“宗经”,把《诗经》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把《诗经》中四言诗式的诗歌看做“正体”,而把五言诗看做流行的曲调。《诠赋》篇提到对于赋的风格要求时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大体”指的是对某一体文章的规格要求,或者对某体的风格要求。“义必明雅”是说内容必须鲜明雅正。即:作赋时,首先要明确这篇赋的思想感情是由什么事物引起的,而且在赋里表现的内容应当是鲜明正确的。

《论说》篇提出对论文的风格要求时指出,论文的内容不能片面,要通过周全的考虑。辩论的文辞,要能够掌握重点,如果重点不突出,读者就无法领略作者的意图。作者的主张要符合事理,而不是出于幻想。所运用的词句要密切结合作者的思想。

刘勰对各种体裁的创作经验,作了初步的总结。除上述关于赋和论说的意见外,论骚时讲到写实与幻想相结合,论诗时讲到四言要“雅润”、五言要“清丽”,论乐府时讲到以辞为主,论颂赞时反对“弄文而失质”等。但因其处处以儒家经典为唯一的准则,其论点中因而夹杂有一些封建性糟粕。

(三)文质相得情正辞畅合传统

《文心雕龙》的下部,包括《神思》《体性》《风骨》《通变》《定势》《情采》《镕裁》《声律》《章句》《丽辞》《比兴》《夸饰》《炼字》《隐秀》《指瑕》《养气》《附会》《总述》《事类》和《物色》。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的构思、艺术风格、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继承与革新、文学创作中具体的艺术技巧(如声律、比兴、夸张等艺术手法的应用年)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述。

1.构思论——“神与物游”

关于文章创作的构思阶段,《序志》篇解释《文心雕龙》一书的书名时说“文心”就是“言为文之用心也”,《神思》篇所论的就是“为文之用心”的主要内容。

构思问题,陆机在《文赋》中也谈到过,但他只简单地论述了构思的情况和作用,却说不清它的方法和道理。而且自己也觉得“吾未识乎开塞之所由”,弄不清作者的思路何以在创作中时而通畅,时而闭塞。这些问题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里得到了具体的解决。

《文心雕龙》下部的第一篇《神思》中主要论述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构思。“神思”一方面是指创作过程中聚精会神地构思,另一方面也指“神思”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想象。同时“神思”一词也清楚地表达了艺术想象的含义。心在此而意在彼。

同类推荐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本书选取了七个伟大朝代最后一个亡国君王的故事,品读这些君王在面临着国家衰败的局面时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让当今的人们从中得到历史的教训。胡亥、王莽、刘禅、杨广、李煜、妥欢贴睦尔、朱由检,他们都曾经亲手将一个伟大的帝国葬送,品读这些灭国之君的传奇,聆听那些帝国崩溃前的故事。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热门推荐
  • 秀逗勇士

    秀逗勇士

    废柴御宅被召唤成为勇士,总是会不断的脑抽。
  • 兽御天下:邪君小小妻

    兽御天下:邪君小小妻

    身怀异能女特工,意外葬身军工厂爆炸,是天灾还是人祸?大闹地府,强接转生任务,是称心如意,还是另有隐情?重活一世,且看季云璃如何逆天改命,与兽兽相亲相爱,与渣男渣女斗智斗勇。************过错,抑或是错过,三世转生,情缘是否能够依旧?
  • 网配之但为君故

    网配之但为君故

    林灼华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爱上叶澜的,也许是那声轻柔的浅笑,也许是曾经数个安静的下午里伊人的倩影,他只知道等他想起来要追溯原因的时候,他早已一头撞进叶澜不经意间织就的那张名为“情”的网,不愿挣扎,束手就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二货猫女:茉茉的专属男神

    二货猫女:茉茉的专属男神

    我看似是一个很平常的少女,其实我的眼睛是淡绿色的,每天都要带美瞳,不然眼睛的颜色肯定会引来争议,还要带上眼镜,白天的视力就跟175度的近视没什么差距,我喜欢吃鱼,喜欢温暖,而且动作很敏捷……这些都和猫咪的习性一样对吧?没错,我从小出生就是这样的!一切的一切都很像猫!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来到了慕氏那个大家族,虽然我们不是土豪吧,但是也是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不过中产阶级的家庭认识慕氏这么大的家族真的是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呢!!!慕氏少爷——慕宇枫他竟然让我给他做女佣?!还解雇了整个别墅的佣人!成心想累死我是吧?!可是可是,自己的这颗小心脏为什么不听使唤了呢??
  • 宏梦

    宏梦

    主角宏子颜在与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聚会中与几名同学华丽丽滴穿越了,为了寻找回家的路而在这陌生的世界闹腾的故事。“身为人类,就要有身为人类的光荣和尊严。”“如果力量,不能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那么它毫无意义。
  • 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本书从分析平常人的心态入手,和你一起探讨、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态,并指导你以积极心态争取成功的人生。
  • 老外在中国

    老外在中国

    本书以功能为纲,设计了20个话题,这些话题所相应的情境是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的,因而也是最实用的,语料也是最新的汉语。根据笔者10年来的教学实践,建议您找工个中国辅导老师,每周坚持跟辅导老师学习工到2个小时,并自己每天坚持学习15分钟,相信在坚持学完20个话题之后,您与中国人的交流会变得容易得多,您在中国的生活也将变得更为舒适,更加精彩。
  • 穿回古代做女皇

    穿回古代做女皇

    什么?要她这个孤儿参加什么穿越时空爱上你活动?拜托,她又不是三岁小孩,没必要陪着这个天庭小公主玩吧?哎哎哎,谁让你私自把我变回去了?什么,还是个婴儿!<br/>靠!我不干了啦!好吧好吧,这是你说的啊,以后我会当上女皇!当不上,哼哼,小心你的脑袋!    
  • 夏阳黑雪

    夏阳黑雪

    年轻英俊、潇洒倜傥的大学毕业生,本想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却同时被两个姑娘争爱,一个姑娘暗恋,还有一个强加的婚姻,使他狼狈不堪,甚至有家难归……他要干事业,但事业刚开始,就因卷入一场事非中,被人暗害、毒杀、追踪,甚至被警察调查、追捕,一个文坛未曾涉足,蜜蜂与蜂人的命运和传奇……神秘博斗、悬疑奇遇、权谋艳拼……请欣赏第一卷,蜜蜂梦,第二卷,多情梦:第三卷,现实梦
  • 空城泪

    空城泪

    旭日东升,山巅上、宫门前、风景如画…两少年迎风而立,英姿勃发!“大湿兄,你可还记得那大明湖畔…”“马萨嘎,你是小师弟?”“是我啊,大湿兄…”“小师弟…”“借我五百…”“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