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55600000016

第16章 打过长江去(4)

郭、张被除,朱元璋终于松了一口气,不想后面竟还有意外之喜:当陈野先带兵追袭郭、张余部至溧阳葛仙乡时,那里的民兵百户卢德茂,因为非常厌恶老陈反复无常的为人,于是设局杀了老陈。老陈死后,他的侄子陈兆先接了叔叔的班。

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上天倒帮着安排了这出“一食二鸟”的好剧。老陈一死,真的叫死无对证了。剧本发展到这里,简直浑然天成,巧夺天工,朱老大非常满意。

自从两度攻打集庆失利后,朱元璋反倒显得不那么着急了,他暂时消停下来,以慢慢积蓄力量。其实并非他没有胜利的把握,而是他要争取万无一失。而此时,东面的张士诚也暂无实力西进,这就可以让朱元璋的布置更从容些。

这年的十二月,朱元璋把俘获的万户纳哈出放回去北边了。

这纳哈出系成吉思汗麾下“四杰”之一、太师国王木华黎的后裔,故而朱老大便高看此人一眼,待之甚厚。后来见纳哈出郁郁寡欢,他便派人去探其心思,纳哈出坦言:“幸蒙明公不杀之恩,在下难以为报,但而今一心只向着北方。”

那胡马尚且依恋北风呢,朱老大明白这个道理。既然这样,那就卖个人情,成全他吧。

徐达站出来表示反对,对这样纯正蒙古贵族血统的人,指望通过放归来收买其人心,基本等于做梦。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然而朱老大主意已定,他甚至资助了不少路费,这才打发纳哈出北去。

有人或许要迷惑了:朱老大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其实,这件事也展示了千古一帝朱元璋复杂迷人的一面。

元末大乱,宰相脱脱死后,军阀王保保逐渐崛起。为了减少王保保的敌意,朱元璋一直都是对他“卑辞事之”,生怕触犯了他。同样,这纳哈出也是有势力、有影响的人物,虽然他暂时落魄了,但保不准他将来会成为元廷的实权派人物。如果今天送他个人情,不指望他将来能对自己有多少好感,但也不至于过分敌视自己,留个转圜的余地。这些才是朱元璋的真实想法。

可惜徐同志还没有想到这一层,看来,他的目光究竟不及朱老大深远。

果然,元亡后,纳哈出一路升迁为丞相,继封太尉,拥兵数十万,成为了割据辽东的一大势力。及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大军来攻,顽抗了多年的纳哈出终于再次归降。

而且,纳哈出也不是个别现象,朱老大在对待蒙古上层人士方面,可谓是做足了功夫,堪称民族和解政策的优秀执行者。后来他对王保保的百般怀柔,简直可以媲美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七擒孟获”。

综观朱元璋的这些行为,既有诸多现实的考量,而在很多时候,则纯粹是出于对一种气节和情操的折服,所谓“惺惺惜惺惺”。《明史·太祖本纪》就说他“雅尚志节”,其实并非吹捧之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元璋这个人,其内心深处一直都在追寻着一种理想化的人格并钦佩于这种人格。

就在朱元璋按兵不动时,蛮子海牙率水师扼守住了采石江面,以阻绝南北,并伺机攻打太平。

朱老大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赶紧命人铸造了一批火砲,并将它们装备到一些大船上,用来对付敌人。

其实,纵观大明一朝,老朱家的人都很重视火器等新技术的运用,戚继光的部队甚至组建了专门的火器营,不像后来的满清退化到只会耍大刀片子,给“八国联军”当活靶。

随即,朱元璋便亲率常遇春等人前往攻打蛮子海牙。

当时敌船在江上互相往来,彼此支援,势力甚大。于是朱老大便命常遇春布设一支疑兵以分散敌人兵力,然后则以主力逼近敌人猛攻之。

此战中,仍是常同志一马当先,他率领着一股部队将敌人拦腰截为两段,其余部队则“左右纵击”,分歼敌军。而那些火炮的威力奇大,只要打到敌船上,就准保元军船翻桨烂。

激战从早晨持续到中午。最终,元军大败,被俘上万之众,其余舟舰也几乎全被缴获,而蛮子海牙则侥幸逃生,只带了些散兵游勇狼狈逃往集庆。

此战不仅鼓舞了士气,也相当关键。因为它既扫除了攻打集庆的最后一个担忧,解除了元军可能从江面上发动的进攻,也恢复了与江北老根据地的联系,家属们的安全因而得到了保证,将士们便更加安心了。此外,朱家军也因此取得了水上的优势,掌握了制江权。

终于,时间到了至正十六年(1356年)的三月,一切准备就绪,朱元璋于是亲率诸军自太平水陆并进,要三攻集庆。

钟山风雨起苍黄

一转眼,距离大军渡江已经八九个月了。当朱家军进逼集庆城时,外围府县皆已被扫清,而东面大部又已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元军的增援无形之中被其隔断,金陵近于孤城。

在到达金陵附近的江宁镇后,朱家军猛攻驻守于此地的陈兆先部,结果陈军被打得满地找牙,陈兆先本人也被生擒,其余众人再次投降朱元璋,总计得兵三万六千余人。

为了让这支叛而复降的军队人心迅速安定下来,朱老大特从其中挑选出了骁勇者五百人置于麾下,并令他们跟随自己左右。

不管怎么说,这五百人也算是戴罪之身,所以大家都疑惧不安,今见朱老大这般安排,心底里都更加发虚了,不知将被如何发落。岂不知这朱老大高人之处,他这是在学“唐太宗纵囚”的法子。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贞观六年十二月,李世民与近四百死囚之间订“君子协定”,出于怜悯之心,放他们回家跟亲人道个别,然后来年秋天到京城受死。结果他们如数还京,无一人逃跑。最终全都被大赦。

朱元璋也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大仁大义,尤其大勇大智。

到了这天夜晚,他让那五百人皆依自己的大帐护卫,而从前的随从则都被打发走了,独留冯国用一人侍奉在卧榻之旁。

只见朱老大坦然解甲酣寝,与往日无异。

到了次日黎明时分,那五百同志才终于明白了领导坦诚相见的意思,被感动得不行,于是疑惧顿消,纷纷向朱老大表了忠心。

等到攻打集庆城时,这五百同志无不奋勇争先,冲锋陷阵。

实话说,朱元璋之所以敢这么做,与其说是他心胸坦荡,倒不如说是基于一种精确判断后的合理举动:对于这批降卒来说,他们投靠谁都是一样的。既然朱元璋更看得起自己,不给自己小鞋穿,那么他就更值得自己死心塌地地追随——朱元璋此举,目的也就在这里!

当然,无论是唐太宗还是朱氏父子,他们这套举动里面,都大致有现在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并且给其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结果很可能就会按照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江宁既已拿下,于是朱元璋挥师直指集庆。

在至城池还有四五里处,士气高涨的朱家军便开始鼓噪而进,大造声势,而城中元军先前已经一败再败,今又见势单援绝,早已毫无斗志。等大兵压城时,几乎都被吓得龟缩在城中不敢动弹了。

行台御史大夫的福寿却是个坚定的抵抗分子,他督师出战,结果被朱家军顶了回去,只得闭城拒守。

朱元璋可不想陪着福寿浪费时间,他命令将士们以云梯火速登城,城下又配合以大批弓箭、火器增援,城上的元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同时,水军也加强了攻势,在两路大军的夹击下,元军顾此失彼,时间不长,城就被攻破了。

号称“龙盘虎踞”的金陵这么容易就被攻破了,大跌历史的眼镜!但要仔细想想,也就不难明白:金陵之战只是整个金陵大战役的收官之作而已,没有前面耗时近一年的金陵外围城镇廓清战,金陵这条苍龙可就没那么好降伏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蚕食远比鲸吞更可怕。而朱元璋终其一生,都是精于蚕食战的高手。这种人天生就是战略家。

当朱家军杀入金陵城后,福寿还在负隅顽抗,督兵巷战,他的部将都劝他赶快逃走,结果愤极的福寿竟对他们“叱而射之”,谁劝就跟谁拼命。

最终,力战不退的福寿为乱兵所杀。

另外,元平章阿鲁厌、参政伯家奴及集庆路达鲁花赤、达尼达思等,皆战死。也算是为国尽忠了。

朱家军俘获了御史王稷、元帅李宁等三百余人,惟独跑了蛮子海牙,不久他投靠了张士诚。而水寨元帅康茂才,苗军元帅寻朝佐等,水军元帅叶撒及阿鲁厌部将完都等,则各率部投降,计军民五十余万人。

这是朱家军未来命运的关键一战,也是一次空前的大胜利!小小的鲤鱼终于纵身跃过了龙门。

从至正十四年,冯国用向朱元璋初提出占领金陵的构想起,到至正十六年三月成功占领金陵止,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朱元璋便完成了自己创业工程的伟大奠基。

这一年,重八同志虚岁才不过二十九。人言“三十而立”,他是足以当之了。

为了迅速安定人心,入城后的朱元璋迅速晓谕全城:“元失其政,故天下纷扰,以至兵戈并起、生民涂炭。尔等身处危城之中,朝夕惴惴不能自保。而今义军至此,正是为民除乱!乱既已平,故宜各安职业,各守本分,毋须惊扰……”

金陵的百姓知道了,又见市井肃然,心里才稍稍安定了些。

为了有别于旧治,同时赋予金陵城一种恢弘远大的意蕴,朱元璋又下令将集庆路为应天府,其意在“顺天应人”以成大业。

另外,还设置了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军事分支机构),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赵忠为兴国翼元帅,镇守太平。

不久,儒士夏煜、孙炎(饱学之士)、杨宪(未来的风云人物)等十余人来投,朱元璋皆录用之。

后来,又设置了上元、江宁二县,作为应天府的属县。

几天后,朱元璋带领徐达等人巡览了一番应天的城郭。等登临钟山后,面对长江天堑,金陵形胜,众人不由感慨良久。

此刻的朱元璋,在踌躇满志的同时,想必已是心潮澎湃……

同类推荐
  •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本书用散淡清丽的文字完美再现了张爱玲特立独行的一生,她的年少时光,她迷途般的爱情,她在炮火中的洗礼,以及远渡重洋的漂泊,还原一个不在传说中而在我们身边的传奇,走近真实的张爱玲,体味她繁华背后的苍凉。但愿我们都能在最深的红尘里遇见最美的爱情。
  • 土司王朝(上)

    土司王朝(上)

    清初顺治、康熙、雍正年间,武陵山地最大的土司——容美土司田氏家族,在群雄逐鹿中原之际偏安一隅。但是,随着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到来、清军入关、大明灭亡,容美再次陷入了历史无情的旋涡之中。几代王朝更替,土司田渍霖忧愤而死,田既霖在对嫂子梅朵无望的爱情中抑郁而终,田舜年遭长子背叛,而渔翁得利的田明如最终成为了容美最后一位土司……爱恨情仇中,展开一幅湘西少数民族雄奇诡谲的风俗画卷,写就一部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本书讲述的是作者的南下征程,内容有人生转折、夜入武汉、进入长沙、革命脊梁、安家创业、“三反”运动、挚友石光、伟大迁移等。
  • 苏沃洛夫

    苏沃洛夫

    作者在这部传记中,想通过大量生动而翔实的史料,选择独特视角,描述这位伟大统帅大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所创建的辉煌战绩和他从一个列兵成长为俄军大元帅的光辉战斗历程。同时还要通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揭示俄国政坛内部的尔虞我诈及宫廷中的骄奢淫逸。此外,还利用查找的史料介绍元帅的不幸婚姻和家庭生活趣闻轶事,以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伟大统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热门推荐
  • 微风轻扬,那年我们正好

    微风轻扬,那年我们正好

    北大爷的新作,你确定不来看看吗。至于内容嘛,你看看不就知道了,so,我就不多说了。这次是想真正的写好一本小说,肯定会让你们看到结局的,流水帐什么的不存在的。
  • 极道玄界

    极道玄界

    平静了一万年的玄界。破落的神族,蛰伏的黑暗之魔。洞碎虚空,被甩落到边陲之地的神族后裔,扫荡魔尊,极道玄界!
  • 红色凉心

    红色凉心

    (注:此文挑战读者切换和适应能力)她是大漠的公主,为了多年前的一番心动,和亲当日设计逃婚,在他面前撕碎嫁衣。他是景宣的王爷,神秘且只手遮天,前朝送去大漠的质子在喜欢的女孩帮助下逃出大漠再无音讯。萧红衣,墨子砚,腊梅树下她的眼神决然,夜探皇宫时他的手下留情。原来,他就是那个质子,一直心念着她。撕碎的嫁衣在哭泣,她再也没有机会为他一身一生一次的嫁衣。泪下,谁说红色暖心?明明那么凉。。
  • 黑夜里的舞者

    黑夜里的舞者

    侠之大义者,谓之刺客。他是黑夜里的舞者,他用自己的坚毅与绝技书写了一部“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传奇。
  • 诡异之现场

    诡异之现场

    一年前,冷郁竟然死在安玉静的出租房里,一件件怪事就在出租屋里出现。带血的面具和光盘的出现让安玉静无法思考这一切的发生。怪事就从杨琳的身上开始出现,有鬼,真的有鬼。一年后将要发生什么,没有人会意料到,死亡咒语就降落在安玉静的身上,怪事又再出现,安晗的死和冷郁拉上了关系,故事从冷郁的死开始是环环相扣。。。。。。法医杨琳所见到一切很不可思议,化验室突然出现了。。。。。。
  • 天生术士

    天生术士

    一个天生术士命的苦命娃,遇到一个既逗逼又无良的吃货师傅,从此踏上了抓鬼、打鬼,间或跟鬼谈恋爱,总之一辈子跟鬼打交道的路;一个纯洁的山村少年,被师傅教成了一个节操碎满一地的渣渣,可偏偏还要担当什么人间大义!看似轻松、充满了喜感的人生历程,又隐藏着多少无奈与苦痛?
  • 仙气凌人

    仙气凌人

    仙人伯阳君发现故土再无人飞升,便将资质与自己一样的地球青年传送过去。不料天道突变,失去了与他的联系。......何光,没有怨天尤人。要靠自己,打出一片修仙天,寻到一条归乡途。......洪尘大陆此时乱象初现。仙界貌合神离,妖兽众志成城,人间连年大旱。乐土将失。来自地球的他,在波谲诡诈的洪尘大陆。本欲独善其身,最终兼济天下。且看他如何踏上寻仙路,抱得美人归。
  • 蛮王传说

    蛮王传说

    都市宅男穿越异世,带领蛮族崛起!一匹低阶蛮狼,一把犀利菜刀……他的故事从此开始……
  • 英雄联盟之笑战联盟

    英雄联盟之笑战联盟

    就因为打了一把人机,赢了,然后战鲁小小的激动了一下,就来到了异世瓦罗兰大陆,或许是因为主角长得太帅,那个剑姬口口声声说是主角的女人,这可把战鲁吓了一跳,这个世界的女子就这么热情奔放?
  • 恶魔,别过来

    恶魔,别过来

    (全文免费)夏落雪五岁走丢,被三大家族之一的夏家捡到,夏家虽然富裕,可是就是不让夏落雪活好,里面还有一个狠毒的大小姐,每天欺负落雪;不准抬头,不准说话。。。。。。。。夏落雪惧怕的一切有一半是因为她。落雪也对自己的身份一无所知,她,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