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55000000032

第32章 奥尔弗斯回头(1)

宋琳

能感受神圣的人有福了。

诗要么是最佳表达,要么干脆不必写出来。这种艺术的高贵需要全部的生命去呵护。灵感的短暂就像彩虹。而我们只有长期不断地关注,直至使生命变成一个大灵感。有时候我对文字厌倦,甚至诗歌也一度失去了从前的吸引力,我追究其原因,发现这是登山所伴随的恶心反应,它同时也向我指示了更高处的风景。

在荷尔德林的 《恩培克勒斯》里我们经常读到这样的句子,诸如:“神的太阳照耀我们”;“伟大的自然不可抗拒地使我们高贵和坚强”;“神圣居于自然和艺术的中心。”等等。真正将自然视为造物并从中看到神性的意识,对于诗歌乃是审美感受力的基础。荷尔德林还将宗教与诗性联系起来——“一切宗教按照其本质将皆为诗性的/创造性的。”如此,我们称为神性的东西与诗性亦获得了一致性。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宗教如今已经成为教派,它们之间教义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史这一事实是重要的。诗人向“地方神祇”致敬,歌咏本地风物,是血缘情感使然,但诗人不必为一种地方性宗教服务,诗歌的超越要求诗人的作品体现一种世界宗教的精神。世界宗教也就是个人宗教,它超越族群,与每个人的生命达成最古老的一致。

写作,要避免堕入虚无,就必须不断获得现实感。但写作者自身将没有任何替代物,他甚至连一个谦卑地立在那儿的墓碑都不应该指望。

真正的哲学家都是格言作家,所谓格言即爱智者的“哲学之石”。哲学家以格言的方式指出可言说与不可言说世界的边界,但因为某种模棱两可,格言才避免了貌似真理的欺骗。在哲学家运用格言的地方诗人运用隐喻,并非诗人不喜欢格言,而是诗人认识到,既然可言说的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只有不可言说的才值得去言说。隐喻之于言说的冒险,恰如在悖论之海上的夜航。

不断地去发现精神元素,或许人们终能认识它的周期。

灵感就像麻雀一样容易受惊。

风格有时就是一个人的声音,给予我们震撼的艺术总是通过可闻或不可闻的声音,恰如嗓音是某人特有的,不混同于别人,从中我们甚至能听出教养。济慈阅读荷马时被那种摧枯拉朽的音乐所吸引,促使他写下了著名的十四行诗《初读察普曼译荷马史诗》。在一封给朋友的信里,他提到被一首老歌打动的妙不可言的时刻。事实上,这首由诗激发的诗自身也达到了神奇,我读它时感到仿佛爱琴海的波涛在大西洋岸发出了回响。希腊人的世界被浓缩后并未失去其强度,而是在新的想象中重现了从前那位“歌者的容颜”。

我们认为虚幻的梦,从另一世界看或许是一种实在。弗洛依德发现汉语和梦有某种相似性,由于它们都很不确定,这种语言的存在似乎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隐瞒”。那么,用汉字写作是否意味着在梦中做梦?

时间并非人的财富,人从未拥有过时间。我们隶属于某些命定的时刻。隶属于“倏忽”、“遽然”、“恍惚”、“惘然”……

古埃及木乃伊身上的死者肖像给我留下了最凄美哀伤的印象。这些肖像被画在木乃伊的外层,与其说它们是死亡的面具,不如说是来自死亡国度对生命之岸的注视。面容,用颜料画下的人类最久远的面容,有如星光穿过夜空投向大地的那种注视,使我想起史蒂文斯的一句诗:“死亡是美的神秘的母亲。”

一个诗学问题——我们身上的古人意欲以怎样的方式复活?

个人的生活,或者更确切地说,每个人的生活都具有象征性。这一个是另一个的象征。

设想以下的情况:一个人正在写一本书,但是,他下笔时总是不能摆脱另一本书的干扰,多年来,那本他经常梦见的书,实际上从未写出,自然也还从来没有人读过。在他看来,未写出的书才是真正的书,我们看到的供阅读的印刷品大都不过是一些精致的赝品罢了。于是,要么为满足流俗而制作文本,要么放弃写作以保卫关于书的理念——他选择了后者。这样一个失败的作家应该算是有德行的人吧?

如今我更渴望阅读口授的书,毫无疑问,书的真正作者是“口述的大师”,他的想法由一位笔录人追记下来。写作,在我看来是一种潜在的交谈,或交谈的延伸。书,应该永远处于动感状态。

经验告诉我,一当你表现出软弱,魔鬼就试图控制你。

介入作为一种新的诗学态度,当然不是,也不可能是针对历史进程的直接干预,因为诗歌写作充其量只是一种“象征行动”,毋宁说,重提介入这个存在主义的命题,旨在呼唤良知的作用,诗人从“词的立场”,即纯诗的立场,转向朝现实开放的综合文本的立场,似乎并没有导致诗歌品格的降低,如果诗歌的形式限度同样得到充分尊重的话。

指出集权话语的暴力和荒谬的最好方法是发明出它的另一极:诗性的温柔。必要的话,它也戴上了颓废、享乐、性爱或苦行的面具。

南方诗歌并非一地域志或人种志的概念,而主要是一种在抒情方式上使自身与权力话语区别开来的气质,其中优秀的部分尽管也是规范的普通话写作,却排斥语气咄咄逼人的“京腔”以及油滑的口语。在我看来,南方诗歌及其成就较高的江南诗歌,气质上更接近于古代的隐逸诗,也许并非偶然,它与权力话语中心偏离的语言姿态恰恰在另一向度——垂直的向度上——与中断的传统相衔接,这一传统可以上溯到《诗经》和《楚辞》甚至更早的时代。关于地方风物对诗人气质或语言风格的影响,古人早有论述,“屈平,宋玉,其文宏而靡,则知楚都物象有以佐之。”(唐·李华《登头陀寺东楼诗序》)

首要的原则:文字触处皆诗。但诗意感受力要求对形式有高度的敏锐,如果你看见了形式,那么你就拥有了感觉的地平线。通常是,看见一首诗,然后它才被转换成文字。诗是地平线上的事物,视觉是诗意知觉的先锋派。

追求明朗的口语诗可以取消韵律的外部结构,其表达的直接性有益于还原情感与经验的质朴,但哪怕是具备形式感的最纯正的口语诗,整体上仍然是呈现性的。倘若我们不希望诗歌只有一层意义,一种理解,就不该将复杂性与纯正性对立起来。“纯诗是不纯的”——张枣这行诗正是以口语的方式道说着符号与指称不能合一的诗性语言自身的矛盾性。只有当隐喻变成博尔赫斯所谓“整个人类正策划的影射的谈吐”(《质朴》),语言的温柔本质才受到真正的伤害,对隐喻的滥用——当这种语言的符咒被运用于动机不纯的个人影射时,我们称为诗性的东西将被耗尽,诗的内质与形式也将不堪其重负而断裂,表达将坠入虚无之中。隐喻的功能本质上是使诗思超度,现在却成了意义的陷阱。能够照亮诗篇的隐喻向源头敞开着,适时出现于意识提升的转机时刻。

诗之为卮言,适与卮之为器也相似,“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当今之世,诗道日裂,或难不成为一曲之事,但有真性情者,必信有诗性在,诗性不可言,所谓在别人模糊处看的真切,或即是灵视的作用。佛家语“恒转如流,周遍不断。深细不可了知,触思资长。”(汤用彤《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亦适于喻诗,语言的诗性难道不是这样一种神秘的永恒运动的存在吗?

古代格律诗的部分秘密(也许是最重要的秘密)存在于对句之中。

遁伦《瑜伽师地论记》曰:“一切有情,从业生眼拟有见用,从业生耳拟有闻用,余根亦尔,故彼眼等从业全生成其根用。五尘亦尔,必从先业全体而生成境界用。”可见境界乃产生于精神的整体作用,王国维将境界这一佛学概念引进诗学领域并将之改造成最高理念的一个范式,从而超越了“滋味”、“神韵”、“性灵”、“格调”诸说,准确地抽象出追求和实现精神完整性的中国诗学理想,《人间词乙稿序》曰:“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这是一种元诗的思考,境界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化入内心的世界之瞬间呈现,之所以“无不为诗人设”,乃是因为唯有诗人能够感知和体证那真正具有永恒价值的瞬间。

同类推荐
  • 他传奇

    他传奇

    本书是女作家高伟已出版的《她传奇》的姐妹篇。本书写的是12个卓越的男人的传奇人生。作者借由他们的爱恨情仇,表述情与欲、升腾与坠落、罪与罚、热的血与冷的泪,阐述人性的亮点与弱点组合的爱之传奇。
  •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为生活方式的迥异,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民间风俗更是绚丽多姿,因此民俗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但是有时候我们情愿为了一些东西,失去全世界,甚至是生命,因为我们执着于我们的爱。
  • 北大从师记

    北大从师记

    记述作者亲身闻见之接触最多、感情最深、受益最大的十大名师逸事;以及北大校内外名家大师授业点滴。
热门推荐
  • 圈里圈外

    圈里圈外

    原本技术出身的黄易,在销售过程中虽然遇到不少挫折,但愈发喜爱上了销售,并且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在没有硝烟的销售战争中屡战屡胜,最终成为了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 哦狐狸啊

    哦狐狸啊

    呆萌俊美的狐仙大人,从天宫中来到人世,本想寻找一份安宁和快乐,没想到把自己想丢了。“你看着我,你爱我吗?”“嗯。”“那就给我吧!”“别别别......好疼啊!呜呜呜......”
  • 饮水词

    饮水词

    一段故事,一场虚无飘渺的梦,到头来才发现这些只不过过眼云烟。
  • 鸩妃

    鸩妃

    那一夜,家毁人亡,她从嫡女沦为暖榻宫奴。那一夜,他毁了她的家,她的人。留下一句:“留你一条命,是为纪家欠联的,要由你来还!”从此虐恋上演!她拼命逃离他的身边,却不料,手脚都被他束缚。
  • 走向成功丛书:成功源于信心

    走向成功丛书:成功源于信心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作者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实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末始传说

    末始传说

    每一次毁灭,都是下一次重生,神话的不断变更,传奇的道路在继续繁衍。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二十几岁是决定我们人生的关键,年轻人要注意吸收前人在人情世故方面的人生经验,及时调整自己,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做法,让自己在人情世故方面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本书将帮助你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前人经验中获取前进的智慧;在面对青春的烦躁、感情的混乱、事业的迷茫时,点亮理性的明灯;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感到无望、心情沮丧时,汲取奋斗拼搏的力量。
  • 笨丫头惹上拽恶少

    笨丫头惹上拽恶少

    思翰高中的差生,朴奈樱遭遇了前男友的背叛,又好死不死的惹上了一个凶巴巴的恶少,并被迫做他的假扮女朋友,笨蛋就是笨蛋,只有顺从不能违抗。从此地狱般的生活开始了……到底谁才会和笨丫头在浪漫樱花树下接吻超过三分钟呢?……
  • 穷人穷什么

    穷人穷什么

    打开《穷人穷什么》,改变就已经开始!审视你的现状,改变你的观念,增强的你品位,摒弃你的弱点,就能找到你自己的出路。你知道穷人与富人间的区别吗?《穷人穷什么》从心态的角度,给予说明。看看《穷人穷什么》,你就可以知道你与富人间到底差距在哪。然后从中吸取教训,说不定,下一个富人就是你。《穷人穷什么》立足于让穷人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弱点,知耻而后勇,它不想让穷人沉溺于一种假想的贫穷快乐中,而是以直面人生的笔触唤起穷人改变自我的勇气。
  • “钱途”:有钱人是这样炼成的

    “钱途”:有钱人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阐述了有钱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经营方式以及理财方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