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27700000007

第7章 声音法则:倾听孩子的声音(1)

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思想。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霍桑效应中的倾听法则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有着较完善的医疗设施、医疗制度、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

一个心理学专家小组进驻工厂,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想要揭开这种情况原因。在研究过程中有个“谈话试验”,心理专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同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一是耐心倾听工人的不满和意见,并作详细记录;二是对工人不训斥不反驳。这一谈话竟然收到了令人惊讶的结果,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心理学家分析,“谈话试验”使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诸多不满发泄出来,从而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家长要学会在教育的过程中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适当的宣泄机会。孩子把很多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他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情绪和意愿,真正得到实现的却很有限。对那些未能实现、未能满足的意愿和情绪,不要压制、克制,要想方设法得让孩子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利。

给孩子发言权,平等地对待孩子,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孩子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长期这样下去,孩子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

如果家长不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学父母,不肯听大人的话,最终造成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哪怕他讲话词不达意,大人也要耐心地与他交谈。任何粗暴打断或嘲笑他们讲话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伤害,甚至可能导致他们羞于在人前开口,影响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或者,会使孩子养成一种坏习惯,总是喜欢不合时宜地插话以引起大人的注意。

孩子喜欢和父母说话

孩子有些时候也很喜欢交流,比如,他们很喜欢和父母说他们学校及周围发生的事:谁的字写得漂亮被表扬了,谁又被老师处罚了;他在小河边发现的蝌蚪已经变成青蛙了;班上的男孩子搞怪吓女孩子……诸如此类,尽管父母有时候有自己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是也要尽量做到认真听。

父母一般情况下要求吃饭时不能讲话,不停地讲话似乎不符合一般的家教规矩,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思考:当你兴致勃勃说话的时候,如果没有人认真倾听,并且有人打断你的话,警告你安静吃饭,会是多么扫兴的事情啊!不要说小孩子受不了,就是大人,遭到上述对待,恐怕也会感到自己渺小、没有分量、不受重视,因而信心全无。

其实,孩子喜欢和父母说话是交流的一种很好表现,孩子充满信任的和父母交流,这很可贵。只要孩子有交流的想法,父母尽量不要打断孩子的话,更不要表示厌烦。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很容易遭到伤害,尤其是父母一旦表现出厌烦的情况。甚至,还会从此把本打算对你敞开的心扉实行自我封闭。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也许,孩子在学校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一时又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诉说,只好独自闷在肚子里,等到回家再向父母倾诉。孩子这么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孩子在倾诉过程中,可以使不满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使身心恢复到常态;二是孩子的倾诉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前者,父母不需要多话,只需坐下来热情倾听即可。对于后者,父母就得认真予以思考,并用自己比较丰富的人生经验去指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

另外,孩子会在学校或者社会活动中受到表扬和鼓励。这时孩子向父母诉说的目的就是想让父母与他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对于这类诉说,父母更应该认真对待,并且向孩子真诚的表达祝福:告诉他昔日的努力换来了成果,希望他继续努力。有机会的话,父母还可以办个家庭活动,以表庆祝,与孩子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其实,家庭是孩子可靠、安全的港湾,孩子回到家中,有权利在这个港湾中获得心理上的调整与生理上的恢复,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与生活。由此可见,孩子在家中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理应高兴,并格外予以关注。

要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玛丽这几天因为咽喉病被迫禁声了,正烦躁不安时,儿子杰西放学回家了,进门就嚷着:我讨厌老师!我再也不想到学校去了!”

听到孩子这么说,玛丽没有说话,但如果这是在她声带没生病时,她一定要严厉地训斥儿子。玛丽想,还是听听儿子接下来说些什么吧。

愤怒的杰西,蜷伏在妈妈身边,把头搁在妈妈的膝盖上,伤心地哭了,他说:“妈妈,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我粗心拼错了一个字,老师在课堂上指出了这个错字,引起哄堂大笑,我感觉很尴尬!”

玛丽用手搂着他,他沉默了几分钟,接着他挣脱了玛丽,平静地说:我要去公园和辛迪见面了。谢谢妈妈!”

儿子走了,而玛丽的脑子里还在回响着儿子最后的那句话:谢谢妈妈!”这时她才发现自己从来都没有像今天一样,做一个让孩子信任的妈妈,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玛丽的沉默换来了儿子杰西的理解和信任,使他能向妈妈吐露他内心的痛苦,实际上,他不需要妈妈的教训与忠告,他受到了伤害,只要把内心的痛苦宣泄出来就可以了,他只需要有人耐心倾听他的诉说。

很多人认为小孩子讲的话都是无稽之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现在父母不能倾听孩子所关心的事,将来孩子怎么可能去倾听父母所操心的事。玛丽在咽喉病被迫禁声后所发生的故事值得很多父母思考。

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是交流的基本要求。而父母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则能够创造更多与孩子交流的机会。

一个离家出走的十几岁姑娘的母亲深有感慨地说:我不应该去打断她说的话,不管她如何滔滔不绝。这样当她长成十几岁大姑娘时,很多事情就会懂得和我商量了。”

一个孩子说: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完我所提出的问题。只有您肯听我讲,我才能向您学习去听别人讲。”从这句话中,您是否听出一个孩子的委屈和挫伤?

从现今的社会中我们发现耐心地听孩子讲话的大人越来越少了,每当孩子想要对父母说一些话时,父母就会推辞说很忙。还有的人在当小孩子靠近时不得不应酬一下,并说出“不善于与孩子打交道……”之类的话,说完就急忙躲开了。而作为孩子的父母,不是面对孩子主动说话,而是只顾看着电视或者读着报纸随声附和地聊上几句,很少看到父母面对面地耐心地听孩子说话的情景。

另一方面,我们又常常听到父母叹息说:“孩子不喜欢和我交流,我说什么孩子也不听。”孩子也经常抱怨说: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父母光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我想说的话,父母都不听。”这种父子或母子情疏的现象常常为父母也为孩子所困惑。

卡耐基分析人性的弱点中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即是用心听,但不急于判断,然而人们总是勇于订立是非的标准,判断谁对谁错。但只判断而不用心听,会切断很多交流的信息。

比如十多岁的孩子很晚才回家,他刚要解释,心焦的父母便劈口喝道:“我不想听出了什么事!”这种反应容易破坏双方的沟通气氛,更严重的是令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正确的方法是告诉他父母如何为他操心:我们很担心你。”然后让他说明一切。

我们都渴望有人听自己说话,在大多数的情形下,人与人不能沟通,就是因为只有说话者却没有倾听者。一个善于调解家庭纠纷的人说:“我令一家人言归于好,其实很简单。我只是让每个人有发言的机会,别的人都在耐心地听——但不准插嘴。而这往往是全家人多年来初次细心聆听彼此说话。”聆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一种无私的举动,可以让我们离开孤独,进入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建立友谊。

孩子的世界里也会有很多想法,而一个家长了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会倾听。家长可以定期抽出一些时间专门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赏识,而孩子会增加对你的信任感。他会向你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你了解他对一些事物的想法。

如果你养成耐心倾听的习惯,并把它作为日常生活的活动,孩子的世界就能渐渐地看清楚了,做父母就会从中发现乐趣而不是苦恼。

有一种方式便捷并且有价值,即是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不要拖延时间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与孩子谈话,可以为父母提供一次了解孩子的机会,在倾听的时候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经常和孩子交流,孩子会信任父母。而当孩子信任父母之后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而对父母来说,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当孩子与父母谈话时,父母要尽可能地与他交谈,不要推辞,否则以后就算孩子想说话也不想再说了。父母和孩子交流有很多好处,他可以感受到自己对于父母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就会更多地把心里话告诉父母。

例如有些父母将倾听作为一个技巧采用,一边做出倾听的样子,一边想着驳回的理由和转变他想法的途径。只是摆出一种姿态,用此来“骗取”孩子的信任,“套”出他们的真实思想,却完全不考虑孩子新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对于只要不符合自己的看法就一概否定,在自己内心深处还是认为以孩子的经验与认识又能懂得多少。如此反复几次,孩子便会有上当的感觉,从此不再和父母交流。

“倾听孩子”是赏识孩子教育的一种表现,因此,学会倾听也是用行动去赏识孩子的一种途径,唯有如此,才能与孩子搭起交流的桥梁。

懂得与孩子交流

七岁的菲比从学校回来,看上去很不开心。

“你看上去很累。”妈妈关心地看着菲比道。

“两个小朋友在图书馆里吵闹,老师找不出是谁,就罚我们所有的人在大厅几乎站了一天。”

“全班同学一天都站在大厅里?怪不得你看上去那么累了。”

“但是我跟老师说:琳达小姐,我相信你能找到吵闹的那两个学生,所以你不用惩罚我们所有的人。’”

“嗯,由于少数人的错误而惩罚全班人确实不公平!你能帮助老师认识到这点很不简单。”

“是吗,妈妈?可为什么老师并没有纠正自己的错误?”

“嗯,虽然老师没有改变主意,但我相信她心里已经判断出你的意见是正确的。”

同类推荐
  •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这是一本珍贵的家庭教育原创读物,是一名资深青少年心理专家从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和教子历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相对于其他教育专家们的著作,它更贴近中国普通家庭的家长们。作者常年处于青少年教育的最前线。在他看来,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那一定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误区。在本书里,他整理出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其中涵盖了有效激发孩子好奇心,唤醒他们求知欲的18项措施;培养孩子乐观自信心态的32个要点;正确引导孩子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35种方法;全面引领孩子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的26个理念。
  • 拯救:当代教子的误区与解套

    拯救:当代教子的误区与解套

    本书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学校争相购买作为校本课程?为什么学生争相购买送给家长?为什么企业老板争相购买送给员工?为什么那么多人争相购买送给亲朋好友?88个顾问点醒涵盖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帮助家长走出当代教子误区规避孩童成长风险。
  •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从母亲的孕前准备一直到婴儿的生长发育、科学喂养、日常保健、婴幼儿心理、学前启智以及常见病的防治、小儿用药等,对其数百个专题进行了科学、细致的研究、分析和解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参考价值。此外,书内还别具匠心地穿插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情趣图片,使本书的内容得以更加形象化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可以说本书是集科学性、学术性、普及性于一体的百科式的全书;是新婚夫妇、年轻父母的必读之书;也是妇幼保健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 智慧就在教养困境中

    智慧就在教养困境中

    权威专家点睛家教秘密,助力父母突破育儿困境,贴近生活的讲解,所有父母都要知道的家教铁律,父母的第一本智慧教养书,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在家庭教养中,父母应该掌握一些家教智慧,这些智慧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本书透过细致入微的剖析,带我们站在心灵的至高点,以全新的视角领悟家庭中孩子、父母以及家庭气息的微妙关系和智慧存在。当我们用更加智慧的眼光看孩子的言行时,我们将发现孩子身上那些被埋藏的潜质以及父母身上那些被忽略的痼疾。这是突破育儿困境,走向良性亲子关系的关口。
  • 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

    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

    本书汇集国内外权威教育理念,融合国内外专家教育经验,吸取成功父母教育的精髓,试图回答父母们关心的问题,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助一臂之力。
热门推荐
  • 逆天成神

    逆天成神

    男人与男人之间靠钞票,国家与国家之间靠大炮,他的目标是:要让全世界都臣服在他脚下,要让世界的格局因他而改变。
  • 龙吟天地

    龙吟天地

    我本无心争斗,奈何世间不肯放我。也罢,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看一个无知少年如何成就无上功绩,看一个游走生死边缘的人生,如何越挫越勇。
  • 如何科学栽培冬瓜

    如何科学栽培冬瓜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科学栽培冬瓜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读者如何种殖出优质的冬瓜。
  • 民国那些年

    民国那些年

    民国,战乱纷纷,他何去何从?抗战八年,他如何选择?一统,还是死亡?
  • 俏妞索爱:花少请走开

    俏妞索爱:花少请走开

    【沂羽谷原创社团出品】有比她更悲催的么?童话一样的婚礼,却只是南柯一梦。相恋四年的男友,居然劈腿。面对痛哭失声的她,男闺蜜说:“失恋了有什么要紧!不就是男人吧,好吧,那哥哥我就委屈点,暂时接力吧。”酒吧买醉,却调戏到自己的花心总裁。他邪魅一笑:今夜,你是我的……终于等到童话一样的婚礼,可是……男闺蜜,花心总裁。恨嫁的俏妞,该何去何从?
  • 玩游戏那点事儿

    玩游戏那点事儿

    永远都忘不了那天帮主临危受命,逼着我去敌对帮会当007。在命运的胁迫下,我每天都暗搓搓的躲在暗处视奸对面大神掉节操。
  • 三教偶拈

    三教偶拈

    此书是由写儒家王阳明靖难,佛家济颠显圣,道家许真君斩蛟三篇小说合编而成的,借以体现编者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所以取名《三教偶拈》。现存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首有署东吴畸人七乐生的序。
  • 东京45度

    东京45度

    0度是我平视你的角度,90度是我仰望你的角度,45度是我爱你的角度你说我没有爱,只是我还没有找到一种方式去更好地爱你我打你,骂你,折磨你,是我恨你。你疼我,怜我,惜我,这不值得
  • 吾羽倾天

    吾羽倾天

    长剑在手,天下我有。锋若倾天,谁判生死。吾笑群雄,谁人欺我。我名倾天,便若倾动天下!镇天下枭雄,灭天地万物。斩日月星辰,毁星月夜晨。倾天,便要屠!斩!杀!不欺何人也,如若犯我者。当斩杀无赦!看此书的朋友,加Q群:233464342
  • 清风徐来,我心依旧

    清风徐来,我心依旧

    “润泽,我们永永远远在一起好不好?”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在山上的小丘陵对着下方那个微笑的男孩喊着,男孩慢慢走上来,拉着女孩的手,对着远处喊道:“好,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