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6200000040

第40章 领衔:祝勇(8)

他们的写作是灵感式、偶发式、即兴式,正是这种写作方式导致“一本书主义”。“一本书”完成之后,他们再也不去写,或者说写不出优秀的作品了。真正的作家,必须有一个量作保证,《鲁迅全集》16卷,《沈从文全集》32卷,《雨果文集》20卷,这是他们一生完成的工作量(还只是部分,或者说大部分工作量,并不是全部)。职业作家必须有这样的工作量,这样的工作量,表明他在认真地干活。

电脑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便利,为我们进行量的积累提供了物质条件,这是我们这一代作家与毛笔时代作家的重要区别。是好是坏我们另当别论,但是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我们用电脑写,就必须比古典作家写得多。以前留下的文献那么少,比如诗、赋,都是短的。我认为这和书写方式有关。但是现代写作某种意义上也被纳入了全球化的范围之内。汉语实际上被拼音化了。我们不能回避这一点。这会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年轻一代的散文或小说,它的语言流动方式和以前的作家是不一样的。

过去的许多作家,一生就写几本书,屈指可数,但一个当代作家如果是这样,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祝勇:也就是说,作家的职责不是提供一本,或者几本书,而是要提供一生的写作。作家的价值,也不再根据一本书来评判,而是根据他一生的贡献,来综合判断。或者说,职业作家正是在这种漫长的、看不到头的努力中完成自己,而不是通过一两本书捞得现实的好处。况且,好的作品,也不是天外来客,只有在长期的磨砺中才能产生。所以我相信量的累积,一种缓慢的进展,渐进的过程。我认为只有写得多,才能可写得“精”,写得少,未必会“精”。前者是必然,后者是偶然。文学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金庸说过,有人向他推荐14岁的“天才”写的武侠小说,请他看一看,金庸拒绝看,因为他认为一个14岁的孩子,无论怎样聪慧,对人生的体验都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她受到的打击还不够多,所以不可能提供深刻的文本。美术大师张仃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大器晚成是艺术的规律,是长期探寻的结果,在艺术上,没有捷径可走。这是从事写作,与从事其他行业—比如从商、从政—的不同之处。写作不能坐直升飞机,每个人都要经历漫长的煎熬,所以,与其他行业相比,写作的成功来得更加艰难。

韩东:这个时代似乎使作家们很容易浮躁。作家们的急于求成,与整个社会的急于求成相吻合。我们的作家,包括某些知名作家,经常会标榜自己“大跃进”式的写作速度,比如,某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在一个月内完成的,等等。

祝勇:写作是一次长达一生的长跑,只有到了最后的时候才能做出评判。他们太急于见出分晓了,他们对于文学已经失去了耐心。

失去耐心的极端化表现,是对文学的放弃。文学的叛逃者层出不穷,他们已经失去了在阵地上坚持的勇气。即使他们一度写过振聋发聩的作品,他们也不是合格的作家,这暴露了他们投机分子的本性—他们把写作视为一种投资,人生的投资,而不是信仰,当文学带给他们的利益少于预期的时候,他们就会改变投资渠道。

韩东:艺术评论家王小山用排队来比喻他们—他们在人群中排队,心浮气躁,焦急不堪,快排到他们时,他们却换了一个队。

于坚:无论如何,我知道在座各位是要玩到底的。我们写了多少年了?至少二十多年了吧,显然我们还会再写一个、甚至两个二十年。现在这个时代,对于作家来说应该说是最好的时代。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时代能像现在这样有利于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理由不好好写作。如果一味强调运动了写不了,革命了写不了,那现在,已经三十年没有革命,也没有运动,你为什么依然放弃写作?或许,贫穷是作家们推卸责任的最后借口,但现在的作家没有吃不上饭的,五四那代作家即使在战乱冻饿中仍然写作。所以,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而言,贫穷并不是一个有力的借口。如果说作家只有吃山珍海味才能写作,我是无论如何不能苟同的。

祝勇的散文精神

蒋蓝

记得是1996年冬季的某个下午,我在成都盐市口街边的一个小书摊闲逛,见到祝勇的文化随笔集《文明的黄昏》,随手买下,这便是我读到的祝勇的第一本书。后来陆续买到他的《行走的祝勇》以及他主编的人文随笔集《声音的重量》等等,我开始留意这个身材高大、长相英武的北方汉子的文字。

2003年初夏,由于敬文东、周晓枫的引荐,我和祝勇有了通讯联系。后来他来成都,我们聚了几天,有关散文的很多观点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新散文,人文随笔,人文地理,批评,消解,细节,打开细节使之成为一个流动的、生长的、环绕的特质……那时,他正往返于故宫的宏大建筑与康区的残损碉楼之间,穿梭于湘西古城与蓝印花布之间,用他的话来说,自己近年“主要是行走”。这颇有些类似中世纪的行吟诗人,一路行走,一路向人们叙述沿路捡拾的黑耀石,放出那些吸纳的梦,但在某个拐弯处突然哑灭。

他不断寄来他的新作、新书,一些篇章我几乎是第一个读者。在我的印象里,祝勇具有一种知识分子的安静气质,文体回环陡转,绵绵无尽。而来自知识的深厚储备不断对阅历予以查漏补缺,这为他的大地思考提供了一个展翅的空阔地域。在我看来,大地的根性往往缺乏诗性,缺乏诗性所需要的飘摇、反转、冲刺、异军突起和历险。也可以说,诗性是人们对大地的一种乌托邦设置;而扑出去却忘记收回的大地,就具有最本真的散文性,看似无心的天地造化,仔细留意,却发现出于某种安排。一百多年前,黑格尔曾断言:“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史诗,因为他们的观察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这是特指东方民族没有史诗情结,却道明了实质,让思想、情感随大地的颠簸而震荡,该归于大地的归于大地,改赋予羽翅的赋予羽翅,一面飞起来的大地与翅下的世界平行而居,相对而生,成就了祝勇的散文。

很显然,一个没有多少经历的人,很难触及经验性写作;而一个无法对经历进行处理的人,其经验性根本就无从谈起。个体经验不可能绝对化。闭门造车的天才就不在此空域内,他们高起高打,不可言状。谈及经验写作,让我想起一些写家老是要纠缠语言、语感、语义之类的问题。一个作家如果连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就好像隔着玻璃在研究鱼和水的关系。目前,在这个只能依靠经验性写作才能发力的写作领域,我倾向于谈论诗或散文,而不是语言或语感,隐喻或反讽。因而,在论述祝勇的散文过程中谈论题材、语言、审美、阅读史、生活史之类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严格地说,比起过往的写作人,我们的确难以再发现什么了,很多所谓的“洞见”不过是换了一个说法,又闪烁在文学爱好者的低空。尽管它们均是经验的构成部分,但还不是文学的经验性。从个人化的生活史中彰显既符合历史语法、又迥异于宏大叙事的言说,我们可以通过祝勇言说的指向,抵达那看不见的所在,以“说出即照亮”的命名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检验写作人实力的标尺。

非对称的翅膀

在大地上持续行走的祝勇,2002年转身扎进了故宫深处,拿出了一部构思多年的六万字长篇散文《旧宫殿》。时间凝结在空间之中,建筑、器物、设施、历史、人物、杀戮、纵欲、权力在时光的磨蚀下只能成为空间的组成部分。还原过去、彰显细节之余,祝勇不是一个“修旧如旧”的工匠,他翻开辉煌的瓦楞,让权力的屋檐露出了霉变的耻部。

史家们普遍认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但黑暗并非毫无变异,它像鸦片一般连续制造着诡异的噩梦和厚黑盛宴。明成祖的名字总是与郑和、奴儿干都司、《永乐大典》联系在一起,稍有历史常识的人还知道,明成祖五征漠北,浚通大运河,并大规模营建北京。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他在完善北京著名的对称建筑格局以后,同时也实现了对暴力、专制和力比多的绝对问鼎。这段历史是诸多史家和文学家关注的焦点,但作家祝勇以散文的言路予以重新的阐释,为21世纪的汉语写作提供了一个前无范例的“陌生化”文本。

如果说《旧宫殿》的主体框架是来自于故宫的建筑对称隐喻的话,那么作家显然是想揭开这层对称、平衡的面纱,解剖“存天理、灭人欲”的权力癖,将那只飞翔在宫殿上空谶语般的鸩鸟凸显出来—黑暗的权力建筑在羽翼的倾斜下亮出了历史的性器。而中轴线的敞亮与历史的性器被阉割的事实,在散文中就得到了富有意味的重合,使消解的策略峰回路转,重构出历史的胆汁和情貌。因此,散文由表面的对称推延,经过刻意的中断,发展到非对称的飞翔,显示了作家异于常识性散文的建筑雄心。这就仿佛作家用谜面的平衡,来隐蔽了一个危机四伏的、不断变异的谜底。

互文性概念的提出者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曾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本文的吸收和转化”。即每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同类推荐
  •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女性,通过作者姜光丽个人工作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一路花开》从女性视角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折射社会前进的脚步,聆听时代敲响的足音。
  •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本书是作者借游记的形式谈城市景观、谈文化发展、谈历史故事、谈古典音乐等等。书中不仅有美丽的欧洲图画和引人的历史,尤其是作者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深刻见解十分丰满地表现出来。文字精当,晓畅易读。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大援建

    大援建

    纪实作品《大援建》是奋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的广元本土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倾情奋笔的结晶。该书全景式地见证和记录了史无前例的大援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地揭示了灾后重建创造奇迹的科学机制和力量源泉。
  • 世界文学速查手册

    世界文学速查手册

    本书编者以“运用小篇幅,讲述文学史”为理念,遴选世界历史上极富影响力、极具个性且在大众传媒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50多位文学家。50多部名著和近70个文学流派,按欧美、亚非两大部分进行编辑,并辅以近1000幅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图片,将文学家、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的成就和影响简明而具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世界文学速查手册》力图通过科学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以及丰富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使读者在快速获取文学知识的同时,轻松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感受,不仅是一本帮助青少年和普通读者了解和掌握世界文学的理想工具书,还是一本为专业人士提供信息的图片资料库。
热门推荐
  • 无敌脉神

    无敌脉神

    他十五岁自恒元而出。他白衣猎猎让世人绝望。他是古今至强者脉神—常胤。那一年潍城有了他,大禹大乱。那一年南域有了他,天才纷纷陨落。同样一年,初夏,大雪纷飞,天地变局悄然开启。
  • 堇袖寒门

    堇袖寒门

    初见,漫山陪衬,她巧舌如簧再见,鞠雪霓裳,她浅笑飞扬他不语,她不闻只有他一见倾心“世人皆言你秦嗣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只有我堇七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红颜已定,倾国倾城,倾我一国,乱我一人”堇七说“王侯富贵,你许我何尊何位?”秦嗣勾唇浅笑“生死无常,我用一生作陪!”
  • 时间的剪刀

    时间的剪刀

    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够有人拿起笔来追逐文学,就已经值得欣慰了。如果还有人成为文学的'殉道者',那更值得敬佩。《时间的剪刀: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度文学创作大赛优秀作品集》收录了记忆的永恒;地下图书馆最后一个见证人的自述;神经病;探病;十年;广陵散等作品。
  • 三牲

    三牲

    少年成孤,青年成独。谁夺走我的一切,我便加倍讨还回来。你误杀我妻,我依然可以叫你一声兄弟,然后,亲手取下你的头颅
  • 璃羽碧殇

    璃羽碧殇

    漫天流光飞舞,樱丝飘荡化点点芳华倾世容颜明媚,却掩盖不了那颗悲凉的心看着他不顾一切的冲过来,她淡淡一笑裼,也许今生不能陪你到海枯但遇见你,便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即使不能相守,我也会在角落里默默的看着你,做你唯一的,天使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探索未知-热学知识漫谈

    探索未知-热学知识漫谈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今生武路

    今生武路

    前世、今生,为了追寻所爱之人宁可粉身碎骨,但我所爱之人却不会归来。纵使出卖灵魂我也要与你一战,为的就是心中的那份执念,
  • 天行三界

    天行三界

    三皇五帝融入神话传说,人族领袖颛顼起死回生……李天行一不小心从东北那旮沓,穿越到人间界,成了荆州人氏。人皇伏羲氏跑来对他说,他是颛顼帝转世,将来还要肩负起人族复兴的使命。天!三皇五帝陨落了,天庭地府都破灭了,想要复兴人族,哪那么容易?不用担心,伏羲氏直接给了他“人间界第一神通”!就连消失千万年的森罗殿,都被他给发现,还一不小心得到了九幽传承!灵兽?放心,两只都是通天彻地的妖族大圣!神兵轩辕剑?放心,都有都有………
  • 佛说阿难同学经

    佛说阿难同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