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5700000063

第63章 玉屑集(2)

古人诗中的音乐,常和乡愁相连。弹琴如此,吹笛也一样。李白也描写过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题为《春夜洛城闻笛》,诗中并没有直接写笛声,只是“暗飞声”三字,却传神地写出了笛声的哀怨婉转。夜色中隐约飘来的玉笛声,吹奏的是故乡熟悉的曲子,触动乡愁,是极自然的事情。中唐诗人张祜有绝句《听简上人吹芦管》,也是一首写音乐的佳作:“细芦僧管夜沉沉,越鸟巴猿寄恨吟。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此诗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是玉笛,一是芦管,却都是回旋在夜色中的思乡哀曲,而且都隐约朦胧,一是“暗飞声”,一是“耳边声尽”,在玉笛声中生出的“故园情”,和在芦笛声中引发的“碧云心”,意思也是相近的。

谈到古诗中的音乐,不能不提一下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箜篌何物?这是古代的弦乐器,现代人已不识其面。不过,读一读李贺的诗,可以想象它奏出的奇妙音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天上人间的奇景幻象,纷纷出现在诗中,凤凰叫,芙蓉泣,香兰笑,老鱼跳,瘦蛟舞,这些声音,谁也没有听见过,李贺这样写,看似荒诞,却把音乐的奇美和神秘表现得淋漓尽致。

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清照是一个刚烈女子,这是因为她那首只有二十字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如此浑厚而有气势有风骨的诗,出自一个纤柔女子之手,实在让人惊叹。这首诗,表面上是赞扬项羽,其实是批评当时的朝廷在外敌侵犯时偷安南逃,没有骨气。和她同时代的男诗人,有几个能写出这样血气方刚的诗篇?

其实,李清照的诗词中,更多的是愁绪,千回百转,都是凄楚愁苦。这和她生活的时代有关,国破家亡,使她难得欢颜,即便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撩动于心的,还是一个愁字。且看那个“愁”字,如何出现在她的词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醉花阴》);“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摊破浣溪沙》);“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蝶恋花》);“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行香子》);“梦断漏悄,愁浓酒恼”(《怨王孙》);“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生,人远天涯近”(《生查子》)……

古代诗人中,作品中“愁”字用得如此频繁,很少见。她的很多作品中即便没有出现“愁”字,然而通篇都是愁绪。如《好事近》中“梦魂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清平乐》中“采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李清照写愁绪,不是无病呻吟,家国身世,都使她心情郁闷,把这种情绪转化为形象的文字,是真正的艺术。心怀愁绪的诗人,在夜间更感觉孤独无助,且读《如梦令》,这是一个孤苦诗人的自画像: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两个。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惶的我。

上面这阕《如梦令》,在明代前曾被认为是李清照的作品,后人在编《乐府雅词》时,署名作者为向镐。不过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把它当做李清照的词,觉得这是一个女诗人的感受。

李清照的词,最脍炙人口的,是那首《声声慢》,词中那种孤寂愁苦的心境和气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她作品中的那些叠字,成为宋词中独特的景观,而叠字的运用,成功地渲染出她作品中浓郁的愁绪。李清照是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不仅文字美妙,诗词中的意象,也常常新意叠出。她曾将自己的《醉花阴》寄给丈夫赵明诚,其中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相思之苦,将人比黄花,异想天开,满纸愁绪。赵明诚也写了五十首词,把李清照那三句夹在其中,请一位名诗人品评,那诗人读后评价:“只有三句最好。”

蛙鼓声声

儿时背诵的古诗中,有宋人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国人熟悉这首诗的前面两句,因为诗人用最通俗明白的语言,描绘出乡村初夏最常见的景象,人人读了都会有共鸣。江南夏夜的蛙鸣,是美妙的天籁之声,记得童年到乡下,曾经被蛙声震惊。白天玩得疲劳,晚上倒头便入睡,夜间做梦竟到了战场上,只听见枪炮噼啪,金鼓齐鸣,震天动地的声音将我惊醒。醒来,那巨大的声音仍在我耳畔回响,一阵响似一阵,如万人擂鼓,轰鸣不绝,整个世界都被这声浪填满。这是青蛙的大合唱,是生命在天地间发出的奇妙呼喊。年轻时也曾在城乡交界处住过,初夏时也夜夜听到蛙鸣,现在回想依然觉得美妙。

古代的诗人当然不会忽略了这大地上的奇妙天籁。在我读到的古诗中,凡出现蛙鸣,大多是美妙的声音,如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吴融的《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周朴的《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来鹄的《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还有很多写到蛙鸣的诗句,读来都让人感觉余韵不绝,如“蛙鸣夜半寻荷塘,误作星辰友人灯”;“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昨夜蛙声染草塘,月影又敲窗”。

贾弇在诗中把蛙声比做“管弦”,虽然有想象力,但其实有点勉强。古人称蛙鸣为“蛙鼓”,那才是形象的比喻。宋人王胜之有佳作:“蛙鼓鸣时月满川,断萤飞处草迷烟。敲门欲向田家宿,犹有青灯人未眠。”蛙声确实如擂鼓,而且常常是万鼓齐擂,颇有声势,难以想象是由这些小小的青蛙发出的声音。

写到蛙声的古诗,除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最脍炙人口的,大概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辛弃疾夜过江西上饶农村沿途的感受,在稼轩词中,这是写得很优美的一首。乡村的丰收景象,引发了诗人的好心情,这样愉悦的情绪,在他的作品中很难得。辛弃疾的词,更多的是苍凉,是蕴涵着凄楚的刚健,出现蛙声,未必都这样优美,他在《谒金门》中写到蛙声,就是完全不同的心情:“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以万鼓齐擂般的蛙声表现这样的激昂悲愤,也很自然。

齐白石晚年曾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是作家老舍为他出的题目,取自清人查慎行的诗句。这是一个难题,画笔如何描绘蛙声,而且是“蛙声十里”。白石老人不愧为大师,用很简洁巧妙的构思,完成了这个命题,他画了一条流动的山泉,水中只有几条活泼的小蝌蚪顺流而下,留给读者幽远阔大的想象空间。

已经很久没有听见蛙声了,此刻时值初夏,不知在江南的乡村之夜,是否还回荡着那响彻天地的蛙声。

能饮一杯无

二十年前韩国诗人许世旭访问中国,我陪他去杭州和绍兴。许世旭是韩国着名的汉学家,不仅精通汉语,还能用汉语写诗歌和散文。那次,是许世旭第一访问中国,一路上,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他说,无数次梦游唐诗宋词的故乡,现在身临其境,恍如梦游。那几天,他随身带着一瓶酒,走到哪里都会喝上一口。在西湖畔,他喝了一口酒,说:“我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诗。”我问他哪一首,他马上就低吟出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是白居易的五绝《问刘十九》,也是我喜欢的唐诗。我曾经奇怪,这么简单的一首诗,没有什么情节,也没有惊人之句,为什么却让人回味不尽。诗中描绘的是喝酒的情景,也是对友情的讴歌和回忆。此诗又题为《同李十一酔忆元九》,是诗人在喝酒时回忆起一位叫刘十九的朋友。红泥小火炉上炖着热气腾腾的美酒,屋外虽然是就要下雪的寒夜,但和知心朋友在温暖的炉火前对酌,那是令人心动的景象。最后一句“能饮一杯无”,尤其让人感动,这不是强制的或者无节制的劝酒,而是带着关切的心情,轻声询问:你是不是还能再喝一杯?全诗随着这句询问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悠长的回味和联想。

《唐诗三百首》对这首诗有评价:“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如是”;《唐诗评注读本》中评论:“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说得有理。

此诗中的“绿蚁”,现代人已不知何物。最初这两个字的意思,是酒上的绿色泡沫,又称“碧蚁”,后来则被作为酒的一种代称。晋代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中有“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之句,吴文英《催雪》中有“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之句,都是指酒。“红泥小火炉”,也是令人神往的意象,简朴中透露初亲近和暖意。许世旭回国时,我送他一把宜兴紫砂壶,他捧在手中端详了一会儿,喃喃说道:“这就是白居易诗中的‘红泥小火炉’吧。”白居易诗中的火炉,当然不会是宜兴的紫砂壶,不过许世旭的感觉没有错,紫砂壶的古朴和简洁,使他联想到白居易的诗中的情境和意象。

去年冬天,我受邀去韩国谈中国文学,许世旭来机场接我。当天晚上,在首尔热闹的明洞步行街,他找了一家风格纯正的韩国餐馆请我吃饭。餐馆里灯火幽暗,一个小火炉上,煮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两个人举杯对酌,一杯接一杯,很自然地回想起二十年前西湖畔的往事。许世旭笑着问我:“能饮一杯无?”我们相视一笑,岁月的隔阂消逝得不见踪影。杯影晃动之间,分明有一个飘然的身影陪伴左右,那是白居易。

(原载2009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相遇、分离、等待、回忆,最终释然。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字,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与《匆匆那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青春书籍,一起掀起“怀念青春,回味温暖”的热潮。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
  •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内与外:心灵的视镜、回忆中的叙述、遗忘、诱惑、结束、消失、梦境、栖居、幸福、距离、静思、寓言、沉寂等。
热门推荐
  • 七彩倚天路

    七彩倚天路

    一朝误遁歧世,走遍世间之路,偿遍冷暖之苦,只为红尘俗世一席栖身之路,茫茫天崖,孤身独闯,靠的是运气,还是天道?
  • 君谋浮攸

    君谋浮攸

    “先生教我识谋、破谋、反谋…”他轻轻挑起她的下巴,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为何从来不教我怎么攻谋到一个女人的心?”。她红衣妖娆,水波眼微怔,“殿下这是要学攻心?”。他垂下眼眸,聪慧如她,奈何从不知他的心…南有佳木,叶若浅水,合欢不开,独倚相思,曾经京城最耀眼的少女的离去,再次出现的她即使成了自己的谋士,却依旧执恋那个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他的脸上蒙上一层寒霜,狠狠将她推倒在床上…
  • 天才武文神

    天才武文神

    这是一名穿越至异世界的骚年,看他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御魂王者

    御魂王者

    上古时期,魔法师米尔亚斯因练就灭世魔法与守望者展开了世纪大战,当他发动灭世魔法后大陆却没有被彻底毁灭,反而大变样变成了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变成了只有御魂的世界,大陆的每个人出生都带有灵力,当每个人的灵力到了胎光镜的时候,都会在守望峰下来的御魂使引导下和上古魂灵签订契约。
  • 兽兵传说

    兽兵传说

    光辉王朝皇权渐弱,北方俞国逐步兴起,神州大陆将迎来新的一场动乱。李钰,历经国破家亡,辛苦修炼,只为复国报仇。三年经营,三年征战,三年谋权,最终走上权力的巅峰。站在封禅台上,李钰俯望天下,原来自己也失去了很多.....。
  • 国色倾颜

    国色倾颜

    她是名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却发生一场意外的车祸,醒来之后,天!穿越到了君蕴国?本以为可以安定下来,却又因再一次意外,化身为学士府千金,与他形同陌路,还阴差阳错入宫成为另一人的九王妃?老天,能不能别这么玩她啊!
  • 开茉上的花

    开茉上的花

    一个叫薛雨晴的小女孩,他善良美丽,是一个360度无死角的绝世美女,他的一生中却发生了不平凡的事情.......
  • 拐个贝勒爷回现代

    拐个贝勒爷回现代

    不小心穿越了。我不要嫁给太子。也不要被当成两国交好的礼物。让我和别的女人分享一个丈夫。我才不要。我要逃婚。我干吗要顺从。顺从那不是我雪儿的个性。逃婚成功。咦。怎么多了一个人。哈哈!带了个贝勒爷回来。甩也甩不掉。喂。要死啊。告诉你不许在跟着我……
  • 不一样的美男子的故事

    不一样的美男子的故事

    4个男的和2个女的之间发生的故事,大家不约而同都有个超能力。
  • 特弓

    特弓

    “老夫是轩辕黄帝麾下的一个制陶官员,虽是文职官员,但老夫的武力却也是不逊色与他人,特别是老夫的身法,那可是让轩辕黄帝也甘拜下风的。轩辕皇帝最后就是在学了老夫的身法的帮助下,才一举战胜了死敌蚩尤,一统华夏。”宁封傲然道。“希望你不要辱没了它!”原来那些并不是传说,传奇人物会一一呈现。小说中的盖世豪情;历史中的英雄人物;远古洪荒中的大仙;猪脚都将与他们开怀畅饮、论道自然~~特弓将带你畅游远古神话,历史传奇,YY不停,精彩不歇......欢迎各位书友品读。本故事纯属YY,如有雷同,皆为巧合,书中提到的地名和人名均为故事情节需要,请不要将之与现实相对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