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5700000003

第3章 五色土

梁琴

青云谱

城郊,岱山东南,有青云道观。

观前,石桥跨塘,粉墙沿檐描一道暗红。

进观一口古井,凿于万历年间。两株老樟,五抱粗,枝叶遮天。

有一老道铜像,兀然入目,清癯矍铄,古貌苍苍。一项凉笠捏在手,那手指竟如鹰爪。

道人原名朱耷,明宗室后裔,为避清廷杀身之祸,藏名埋姓,自号“八大山人”。山人满腹隐痛,痛得哑口无言。

一日,在门棚上大书一个“哑”字,从此对人不交一言。出门携把扇,扇上亦大书一“哑”字。每逢来客,展扇迎送,一语不发。倘有人招饮,谈古今事,听到会心处,则哑哑然,唯笑而已。

这道人奇奇怪怪,或醉,或醒,或痴,或癫。自署其号,似“哭之”,似“笑之”,终“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他画鹰,白眼向人——桀骜不驯。

他画鸟,单足独立——“势不两立”。

他画荷,辞根飘蓬——身世凄凉。

他画孔雀,尾翎简化为三——暗讥三眼花翎的权贵。

这末路王孙,一代画师,默察山川,静悟天时,酒后泼墨,大笔写意,狂啸当歌。

迟暮之年,画一蔸露根古梅,雨瘦风皴,枝桠横折盘屈,铮铮铁干,泠泠清韵。

古梅,遂幻化成一个惚兮恍兮的道人,一枝无古无今的秃笔。

河边

沙渚静了。

卸了沙的空船,悠自打横。

太阳渐渐收了通黄的光线。面河农家的烟囱里,遂冒出些淡蓝的炊烟,一缕一缕飘过来。

几个城里下来的学生仔,边走边扒着一碗饭。

河边,有爽爽风吹进后颈窝里。

扒完饭,捡些薄瓦片,打水漂。一扬手,忒忒忒忒,瓦片贴水飞,十多个圈圈子,一荡、一荡扩开……

“笃笃,笃笃”,附近起了响声。

偏头。四五个瞎子,牵牵扯扯,用竹杖点路,一脚高一脚低。

一色黑的对襟褂子。

嗳,瞎子。算命的瞎子,有算命打卦的册子。

风送来续续断断的话——

“咦呀呀,你们看呐,河里的水,喧江咧。”领头的瞎子面河停住了。

“不好哇——怕要死人呐。”

学生仔悚然一惊。一律侧脸,瞅河——河水粼粼闪光,与平日无异。

“血汪汪子咯水,好凶的兆头哇……”

“兆头,好——凶,好——凶……”

“刮——”有夜鸟掠过。学生仔背上濡汗了一片,使劲撑大眼眶——黑黝黝的河面,明明灭灭。

瞎子踽踽走远了。黑褂子遂一点一点没入暮色里。

不过三旬。

两个女学生,溺水。不会游泳的她们,竟仗义去救人。

娇娇嫩嫩,秀秀气气,却偏偏为浊浪所吞。

河水打了几个急旋,复归平静。

湖南婆子

湖南婆子是我的三外婆。

确切地说,她还不能算我真正的三外婆,她是三外公的小婆子。

三外公明媒正娶的三外婆我是见过的,驼驼背,盘个巴巴头,人蛮和善。父亲中过举人,她自己也看古书入了迷。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三外婆总喜欢坐在门角落里的红漆马桶上,架副老花眼镜看线装书,一坐半日。任凭隔壁三外公把板壁打得嗵嗵响,她也装聋。等到板壁不响了,她才慢悠悠摘下老花镜来,露一口白牙朝我笑笑。

三外婆虽说是名门闺秀,且知书识礼,但三外婆不会生细伢子。于是,三外公便娶了湖南婆子做小。

湖南婆子刚进门时,据我母亲哇,剪个童花头,圆摆滚边的大襟褂,黑绸裙,一身“五四”时代的学生装束,蛮“摩登”。

三外公自己没有房产。他和他的长兄——我的外公住一起。

外公经年的老屋有两层,分前后两进。

从前一进到后一进,穿过一个天井,进入一个光线幽暗的中堂。中堂神龛上,立着个财神,龛前点四根红蜡烛,一年四季,贡着新上市的时鲜瓜果。中堂弥散着氤氲的香火气息。久而久之,神龛便被岁月涂抹得黑不溜秋,那面善的财神爷,也被抹了把黑脸,倒成了个张飞。

中堂两旁有四间偏房。偏房里好黑。湖南婆子就住在一间阴气森森的黑房子里。她成天躲在自己房里,不晓得做些什哩,一点声息都不出。湖南婆子走路蹑手蹑脚,会突然出现在身边,骇人一跳。她着一身的黑衣黑裙,一会子飘出来,飞快穿过中堂又闪了进去。

在这个大家族里,湖南婆子无声无息,连个正式的称谓都没有。只因为她讲一口的湖南话,就叫她“湖南婆子”。

像一个飘然的影子,一个幽灵。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也没有人关心过她的存在。

湖南婆子神秘的举止,引起了我母亲的好奇。当时她还是个女娃子。她从她二婶有意无意漏出的话里,拼凑起一些零星的印象。

湖南婆子会打枪!

湖南婆子有双天足,是个女游击队。

湖南婆子用她那双天足,从湖南走到江西,参加了攻打永新。那一仗打得惨呐,死的人算不清。湖南婆子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入夜化装逃出永新城,一路东躲西藏,日里困,夜里行,逃到吉安,恰巧碰见在吉安做木材生意的三外公。圆圆滚滚的三外公,一副土地老儿的相,让死里逃生的湖南婆子蛮宽心,当即跟了三外公来南昌,做了我的三外婆。

湖南婆子在外公的黑屋里,不为人知地蜷了十几年,直到解放。

解放后,湖南婆子回过一趟家乡。家乡的人以为她早已死了,还特地为她修了一座墓,立了一块好大的碑。等弄清了湖南婆子并没在永新战役中牺牲,居然逃出去嫁了个地主的胞弟,于是极愤怒地铲平了那座墓,将那碑也打掉了。

从此,辞根飘蓬。湖南婆子有家归不得,成了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从我记事起,湖南婆子对人一向很僵冷,好像从来不会笑。有哪个见过她的笑呢?她住得不远,买菜必得经过我家门口。她用那只打枪的手挽着一只菜篮子匆匆而过。我母亲总想请她家里坐坐,她大都摆摆手,拒绝得很干脆。偶尔难得来家,也缄口无言,只是斜倚着门框,默默听我母亲絮叨,闷头抽烟。烟抽得好凶,一根接一根。那些一角二分钱一包的“红太平”、“蓝太平”熏得她的牙齿墨黑。

湖南婆子向来不跟细伢子亲热。我们都蛮怕她,怕她一口稀稀疏疏的黑牙齿。

湖南婆子终没辜负三外公,为他传下一个儿子。

只是湖南婆子的儿子(我该喊他舅)五十挂零了,还是一条光棍。

绿豆子

好久不见绿豆子了。

每回打米,拿起米袋子,便会想起泼泼辣辣的绿豆子。

无端地,总觉得绿豆子挽了袖子,站在河边,扬起脸对着你笑,笑得叽叽嘎嘎,身子往后仰,一支独角辫,在脑后甩来甩去……

整个河面,都回荡着叽叽嘎嘎的笑声。笑得好脆。

于是你觉得,一切好似发生在昨天……

认识绿豆子,是在迁校下乡的闷罐车里。闷罐黑洞洞的,只开一个方窗透气。

闷罐车装猪,装鸡鸭鹅,也装响应号召的十四岁的我们。

黑咕隆咚的闷罐里,闭了眼睛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照亮我心……”

唱罢,有人吊起了尖嗓:“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唱得字正腔圆。

一刹间,闹哄哄的车厢静了下来。

一台《沙家浜》唱到目的地。

那唱“阿庆嫂”的便是绿豆子。

绿豆子有着一张瘦而细致的脸孔,五官精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小,小到无可形容,只好给她一个“绿豆子”的绰号。

小则小,绿豆子的动作极其灵活,脑子跟眼珠子都骨碌碌转得飞快。拦车、搭便车都是绿豆子的主意。

那时候,学生仔已不作兴刷大字报,而作兴刷标语,刷一些气壮山河的口号,譬如“向荒山进军,向草地要粮”,譬如“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诸如此类。

抬浆糊桶的,每回总少不掉绿豆子。

刷完顶天立地的标语,绿豆子就赶紧浆褂子。

记忆中,除了收发室的老晏,大约只有绿豆子一个女娃子喜欢把格子罩衣浆得壳硬,穿起来索索响。

绿豆子不去向食堂的岱头讨米汤。岱头蛮惹人嫌,一双手顶不老实。绿豆子硬气,宁愿用刷大字报的浆糊浆褂子。

硬气的绿豆子,天不亮,扛一把比人还高的锄头去开荒。集合的哨子,惊动了村盘里的狗。狗汪汪叫起来,叫声又响亮又模糊,好似梦境一般。

绿豆子梦游般迷迷糊糊,肩了锄头,深一脚,浅一脚,踏好重的露水,踩茅草走呀走,突然,一管针样的东西猛扎了一下脚。

“唉呀嘞。”绿豆子尖锐地喊叫起来。

一道手电筒光照过来。“不得了,蛇!眼镜蛇。”绿豆子手脚冰冷,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倘不是当即找到草药郎中,绿豆子的小命怕是保不住。

绿豆子命大。

绿豆子被送回省城。娘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个半死。

晒惯了乡下的日头,听惯了牛车辚辚的声音,跟同学一起野惯了,绿豆子反倒在城里闷得慌。瞒着娘,偷偷跑回乡下。

绿豆子平时节省,加上离开了个把月,多出几十斤粮,于是打米。绿豆子打的是早米,早米出饭,经饿。

绿豆子想把这袋早米运回家去。

扛一袋米,绿豆子领十多个男女学生仔到公路上拦车。

绿豆子拦车十分老练。她让男生躲进路边的茅厕背后,自己则带几个女娃子站在公路边,拼命向过路的汽车招手:“停下,停下。”声音都喊哑了。

一辆一辆的车绕道而行,全不理会绿豆子嘶哑的召唤。绿豆子急了,掮起一袋米往公路当中一蹲,人也蹲在路中间。直到疾驰的汽车逼近跟前,别人纷纷逃离,唯绿豆子叉手叉脚立着不动,气得司机停车大骂:“活得不耐烦,找死呀!”

绿豆子驮了骂,非但没跟人家跳脚对骂,反倒一口一声“司机叔叔”,喊得亲热巴巴:“叔叔,带我们回省城啵?”

睇一眼面前几个单薄的女娃子在寒风中簌簌发抖,“叔叔”大约动了恻隐之心,手一挥:上。

潜伏在茅厕背后的男生箭一般冲出来,飞身扒车。司机发觉有男崽仔扒车,连忙将汽车发动,绿豆子挣扎着吊上车,刚扶住车板想喘口气,猛然瞥见那袋米还丢在公路上。

满满一袋米,足可以打来回四五趟车票哩。

“停车,停车。”绿豆子疯狂地敲打车头。司机反而踩大了油门。

绿豆子心里只有米,什么也顾不上,纵身往下跳……

不晓得摔伤的绿豆子是怎样扛着那袋早米,挨过五里路,返回住地的。

解开绷带,揭掉狗皮膏药,绿豆子又活了。

于是有人摹仿绿豆子奋不顾身跳车救米,学得惟妙惟肖,大家笑得打栽。

满河笑声里,数绿豆子笑得最响。

老晏

老晏总不见其老。

六十好几的人了,腰板板得笔直,周身消爽。白竹布褂子还用米汤浆。

头一回见老晏,是刚进中学堂。停电,老晏举一只摇铃,绕过操场,从教室门外一路摇过去。

学堂大,铃声小。老晏摇了好久。

手上的铃,是居民上招呼倒垃圾的铃。老晏摇的是“斯文”铃。

学堂要迁下乡,接受再教育。连贫雇农出身、哇一口乡下话的老晏也不例外。

乡下冇有电。老晏用心用意,通街寻了几把摇铃。

火车哐啷哐啷把樟木箱、杉木箱、纸箱,把一个上千人的学堂晃到了乡下。

在乡下摇铃,响,且回数多。抑或是天地空旷,抑或是心里空落?总之,老晏一天摇无数名目的铃——起床铃、出操铃、“早敬”铃、早饭铃、开会铃、双抢铃……

上课的铃,稀了。

半夜里听到铃,学生仔头大,眼都睁不开,就打背包“拉练”。一个学生仔懵懵懂懂,一脚踏进尿坑里。为这件事,老晏心里难过了好久。

学生仔不怪老晏。老晏没有法子。摇铃委实累人,老晏摇得眼睛都凹进去了。

学生仔到附近厂里,寻了一截角铁棒给老晏。老晏胡子一抖一抖,笑得不可以再笑。

角铁悬在一蔸树下。

老晏捏把锤子,打铃。

“当——当当,当——当当。”

一长两短,清亮悠远。

学生仔蛮高兴。老晏不再东头摇到西头了。

一天到晚手脚不闲。除了打铃,老晏就架副眼镜分报纸、拣信、理汇款单。

上千张汇款单,尽是些“伍块、捌块、拾块”咯,一个月的伙食。

学生仔可怜。大人也不容易。

亮亮的阳光毯在门口。学生仔喜欢上传达室,喜欢帮老晏分信,喜欢吃老晏腌的萝卜盐菜,喜欢看老晏用米汤浆竹布褂子。

老晏难得回省城。老晏一走,铃声遂大乱,全校都晓得。

不是老晏的铃,味道都不对。

某日,一向准时的老晏,足足提前了两分钟打铃。

这一回,铃打了蛮久。打过铃,炸开一个消息——

学堂被生产建设兵团接管了,学生仔多留下来当兵团战士。原先城里的学堂恢复了,要接老晏回去。

校长不接。老师中“八大金刚”不接。

第一个接走老晏。而且是吉普。

学生仔涌去传达室,看“城里咯”老晏。

老晏终是老晏,白竹布褂子浆得壳硬,胡子一抖、一抖。这回不是笑,分明有了哭的意思。

铃乱了。日头阴了。

老晏走了。

(原载1988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西西里大反攻

    西西里大反攻

    1943年7月10日,西西里岛登陆战打响,盟军参战兵力达47.8万人,出动各种舰艇、登陆船只约3200艘,作战飞机4000余架。
  •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09年度最有代表性的故事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内容主要概况: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西溪的晴雨、海上、远一程,再远一程、沧州日记、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爱情鱼的智慧瓶

    爱情鱼的智慧瓶

    本书从“净重三克的爱情”、“绽放如花的谎言”、“借一扇窗发现爱”等几个片段收录了《读者》的多位作家的精品散文。
热门推荐
  • 烟屿楼笔记

    烟屿楼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极

    星极

    面对茫茫宇宙,你看到的是一片黑色背景上的繁星点点。这个宇宙诞生开始,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非凡的奇迹,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头顶灿烂的星空,我们无法不被它璀璨的美丽所折服,继而发出由衷的惊叹与赞美。——《星系通史*第一篇》
  • 流夏半生缘

    流夏半生缘

    他(她)们在流夏中相识,却又在三年后的流夏分别。一抹流夏竟成半生缘!
  • 妖孽王妃:极品废柴小天师

    妖孽王妃:极品废柴小天师

    一朝穿越,她霓落雪从冷血杀手变萌萌少女,被当废柴被悔婚!身为天师,又拥有着令人眼红的各种能力,看她如何闯天下!他,南墨流殇,飞针武功齐装上阵,背后花痴着堆成山,看他如何腹黑爱落雪
  • 激斗强者世界

    激斗强者世界

    (注意,前方高能!注意,前方高能!)云雀--因被洗过脑而失去过去记忆的人。当同他一样都是被洗过脑的人都恢复记忆了,只有他没有恢复。没有了过去的人就好像失去生命般的人,云雀就开始走上找回记忆和过去的路,在开始走这段路时,命运齿轮作响的声音,充满波折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
  • 总裁大大的恋母情结

    总裁大大的恋母情结

    那年他九岁,被父母抛弃,年少的他被亲戚送进福利院,可就在他孤苦无依的时候遇到了她。那年她十五岁,一席白裙,即使是地摊货但无法掩饰她骨子里散发出的气质。她收养了他,可谓是“一把屎一把尿”地养大了他。十年后,他成了s市最年轻的CEO,她却己经迫不及待想抱孙子了,在儿子结婚前夕她却后悔了,从明天起儿子就不属于我了!她怀着嫁女儿的心情纠结了一晚,最终他只说了一句,“我在赌!”或许真的,只有在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 你的笑容如此灿烂

    你的笑容如此灿烂

    恋情失败后的我,不再相信什么是爱情,在深圳疗伤的过程中却卷入了一场父子之争,亲情,友情,爱情……却还有生存……我该如何选择,我的命运该将如何……有人曾经对我说,‘你的笑容如此灿烂’,我还有接着笑下去的勇气吗……
  • 疑冢守陵人

    疑冢守陵人

    曹操死后建七十二疑冢,以防后世盗墓贼挖掘自己的帝陵。然后又特设了专门为自己守陵的世代相传守陵人。守陵人传至曹同华一代,在智斗盗墓者刘十九的时候为了救自己的父亲,下入神秘的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一的影三郎墓群。在古墓中遇到种种危难,九死一生。在千钧一发之际得到了神秘的自称守陵人的帮助才逃过一劫。守陵人帮助他们顺利解开了影三郎墓的神秘面纱,却向曹同华透露了一个关于家族中千百年的魔咒。并且说:“要想解开魔咒,找到父亲,必须寻找到真正的曹操陵墓。”自此之后,曹同华和自称摸金校尉后人的刘十九展开了漫长的寻找曹操真墓之旅。
  • 九霄长青传

    九霄长青传

    三界九霄,万世轮回。青首绿瞳,无尽劫难。应世之子,玄玄太玄!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少年英才因缘际会拜入修仙门派,却惨遭暗害,看少年如何在重重困境中一步步崛起,如何再度成为那风光无限的天之骄子?这里有激情,有热血,有悬疑,有兄弟,当然更少不了美女……
  • 腹黑小姐:狂帝离我远点

    腹黑小姐:狂帝离我远点

    林玉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因为晚上多看了会小说,穿越了?穿越就穿越,这腹黑的男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