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0500000011

第11章 温州式创业模式(2)

曾几何时,温州的农民购销员在14万人以上,像蝗虫一样满天飞,人称十万大军闯南北。柳市五金低压电器专业市场,有4000多名购销员常年在全国活动。被誉为东方最大纽扣市场的桥兴纽扣市场,有近万名农民购销员串成了一个全国性销售网,全乡徽章、标牌、塑片市场,有7000多人在外推销产品。宜山区再生腈纶市场,有5000多人跋山涉水,挑着一袋袋衣服走村串巷,温州的农民购销队伍由各种职业的劳动者转化而来。此前他们可能是耕地的农民、乡镇企业职工,还有村干部、复员军人、民办教师等,也有相当比例的人,是从弹棉花、从事手工业、做小生意等行业中转化而来。这些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市通衢、穷乡僻壤,在全国人面前勾勒着温州人的形象。他们经过风雨,见过世面,受到了锻炼;同时,长期的外出活动实践,培养了他们交往的才干,积累了经商经验,熟悉各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性及市场需求状况,建立了不少稳定关系的渠道,为购销活动的成功上打下了基矗这是一支勤快、精干、灵活的特种部队,为温州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个搞笑的创意,如果谁想白手起家,每天赚个几百元钱,那就这么去做:在公园、旅游景点之类的地方,找到一对情侣,对男士说:“我打你一个耳光然后给你一百块钱,如何?”这个时候对方的答复多半是:“那我打你一耳光也给你一百元钱!”然后马上成交,让男士打自己一耳光,由此来赚钱。

这个创意的基点其实就是面子问题,就是脸皮厚不厚的问题,而事实上在早些时候,温州人已经利用了中国人的面子思想来赚钱。比如顾客走进一商店,温州人对你十分热情,端茶送水,问寒问暖什么的,这样一来,极大地满足了顾客的“面子”,顾客自己都觉得如果不买点什么东西就很不好意思。

有个温州老板在香港开了一家烟酒批发部,他的经营方式很独特:来这里批发烟酒的客户一进店门后第一眼就会发现在摆放在大门旁边金碧辉煌的橱柜,里面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名酒,令人不解的是整个橱柜里的瓶装酒没有一瓶是整瓶的。更让人惊奇的是在每个酒瓶上还挂着一张精美的卡片,上面写着一个个先生或夫人的名字。问老板,他答复道:这些酒都是顾客曾经买过的酒。那么这些“半瓶酒”陈列在橱柜里有什么作用呢?原来,这就是老板吸引顾客的经营高招。到这家批发部的顾客,买的酒大都是价格昂贵的名酒,有时喝剩下小半瓶,要带走会嫌麻烦或显得寒酸,可丢掉又觉得可惜。于是批发部便在门口设了一个大橱柜,存放顾客喝剩的半瓶酒,并用一张卡片标上该顾客的名字,待顾客下次来时饮用。这一招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着顾客频频光临,“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旺。

温州人为什么与众不同?他们的脸皮为什么这么“厚”呢?一是因为他们永远对自己保持信心;二是他们有必胜的决心。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相信总有一次会成功;三是他们有誓不罢休的勇气;最后是成功后的成就感对他们的激励作用。

商经微言

温州商人“脸皮厚”,实际上是他们心理素质过硬的一种表现,说明他们能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有百折不挠的勇气。

八面埋伏,四面出击

有着“东方的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遍布中国以至世界。他们喜欢云游四方,到有市场的地方去。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温州人。北京去得,天津去得,上海更去得,“世界屋脊”西藏温州人也敢闯。据统计,进藏行商者近一半是温州人,拉萨还有一条以裁缝铺为主的“温州街”。

北京素有温州商人北方根据地之称。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离天安门广场只有5公里的南苑乡大红门10多公里的一带方圆,有着近10万的外来人口,几乎全为以温州人为主的浙江人。也就是说,这时的“浙江村”已经悄悄出现在北京城。而当它以一种近乎“异端”的姿态再现在祖国的心脏时,所有关注它的人们都提出了难解的质疑: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是怎样出现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只能用“不知不觉”或“悄然渗进”来形容。温州人不仅获得了被吸纳和融入的机会,而且还成了北京市政府最受欢迎的商户群落。

在北京进行商业活动的温州人越来越多,新旧世纪之交已达20万人,也就是说每50个北京人中,就有一个温州人。温州商人在北京市场的动作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影响。如:经营主体以温州人为主的“京温服装市场”年成交额达15亿元;王伟坚等人的北京龙湫商贸公司在木樨园修建的商贸批发中心,1700个摊位占了1.68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年商品成交额达7亿元以上;此外还有由温州人投资2700万元创办的龙渊商贸批发市场和投资1800万元创办的天顺综合批发市场等。温州人在京创办或承租主办的商场、商厦已不下20处,以至于人们惊叹:温州商人几乎占有了京城商业的半壁江山。

一批大腕级的温州商人也在京城出现,例如蜚声海内外的“101毛发再生精”的发明者、有“红色大亨”之誉的赵章光,饮誉海外的“中国阿信”徐小英,还有来自乐清柳市的电器电于大王,出身永嘉桥头钮扣市场的钮扣老板群等。

此外,温州的知名企业大都在京城开设了“驻京办”。正如一位温州商人所说:宁可三天不吃饭,不可没有“驻京办”。说明北京在温州商人心中的突出位置,同时也说明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对于温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许正缘于此,作为温州知名企业的奥康集团、报喜鸟集团、红蜻蜒集团等等100多家温州企业都在北京设有自己的办事机构。

天津是北京的海上门户,这里商业发达,商人荟萃,因而到天津创业的温州人已有近10万人之多。温州人在天津也有着不凡的业绩,比如在天津知名度颇高的大众化服装市场就是温州人的杰作。这个冠名为“天津温州城服装批发市场”的服装商贸中心占地3万平方米,年营业额达3亿元左右,几年中累计为国家创税达1亿多元。这个市场不仅规模大、每天客流量大,而且还辐射整个华北地区和东北三省。同是在天津,营业面积有6900平方米、营业额超亿元的陶陶鞋业连锁店,更被人称为出现于天津商界的一匹温州“黑马”,其老总陶加就是来自温州渔村的一名拓荒者,而今他在天津商界享有盛誉。从国内众多的皮装生产企业中脱颖而出,并在消费者中间树立起良好品牌形象的“天津应大皮革时装有限公司”,也是由温州人在天津创办的。从16岁就走出温州,跟随19岁的姐姐到北京闯天下,而后又转战天津的温商应泽,成为天津媒体一直关注的热点人物。他的“应大皮革”名闻遐迩,在别人的眼中他是“大业乃成”,而他自己却是永不知足。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中国金融、经济、工业生产的最大基地,这里有最高尖的技术和最新的信息,储存着中国大批最优秀的人才,同时又是中国产品进出口的集散地,是得天独厚的商业宝地。上海的经济地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整个亚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因为如此,早年的温州推销大军和各种手艺人就把上海看做了发财致富的聚宝盆,并且打趣般夸言道:“上海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温州人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温州至上海的陆路和水路交通很早就已是“热线”,大批的温州人早年纷纷进入上海,大大小小的各色温州商贩遍布于上海。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温州发展环境的局限,一些成功的温州商人也把上海作为自己第二次腾飞的起点,作为他们冲出国门的码头。因此,他们不惜重金纷纷抢滩上海,在这个越来越繁荣的城市抢占、攻占或挤占有利位置。

温州人不仅在国内勇闯市场,还把目光大胆地瞄向了海外。美国、巴西、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都有温州商人。在巴黎,还有“温州街”呢!在巴黎的13区和14区,住着的都是温州人,听到的都是温州方言,甚至警察也得说温州话,温州人达到8万人之多。

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温州有700万人,流往全国有200多万人,超过1/4的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或海外经商。

商经微言

温州人“四处出击,八面埋伏”的方式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精神,不仅活跃了各地的市场,成为“东方起动点”,更带来了发展市场经济的巨大的观念冲击。

独特的融资渠道

100元的资本,最多只能摆个补鞋摊;然而温州人只要口袋里有100元,就想当老板。因为这100元有可能奇迹般地变成一万元。这与温州人独特的融资渠道有关。

资本对于商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本钱,向银行贷款是许多下海经商的人筹措资本的有效方式。温州人做生意很少从银行贷款,他们有自己的融资渠道。一是朋友互助。温州老板老乡观念很强,极富互助精神。二是赊货变现。当温州人没有能耐从银行里贷款时,他们的融资方式既古老又实用,这就是流传千年的“民间集会”。如果你急需一笔钱,用来进货或开办一家商店,可以出面邀会,请友人、亲戚、朋友、同乡参加,讲明你用钱的理由。若需用10万元,而邀到了20个人,那么第一个月20个会员每人出5000元,凑够10万元给你。其后抓阄决定20个会员谁先谁后取得“会金”。这种邀会取得资金的方式称“干会”,没有利息,完全是一种互助。还有一种“邀会”,从建会那天开始的第三个月,每月的几号入会者集中到会主家里,以招标的方式确定当月谁拿回入会款和有关利息,直到所有的会员都拿回自己的钱和利息为止。越早使用钱的人便多付一些利息给后来的用钱者。

这种独特的融资方式把不少温州人推上了老板的位置,也正是这种方式构筑了温州商人以亲戚、朋友、老乡形成的生存网络。而大家皆为老板,更给这网络增添了活力,邀会也就更加方便了。开发油田的商人王荣森,其480万元资金中,有230万元就是由亲友邀会筹集到的。挟资1.5亿元到上海南汇创办建桥大学的周星增,也是依靠这种方式筹集到了数千万巨资。现在环境宽松多了,银行也对他们露出了笑脸。然而在大多数处于创业期的温州人中,他们仍采用“邀会”的方式。

温州人还有一种令人称绝的融资方式,这便是“赊货变现”。温州不产参茸,但全国的参茸市场却在温州。在这里,人参每公斤1900元,比产地东北长白山还便宜100元。温州商人何以做这种蚀本生意呢?原来,温州人的参茸生意,一般第一次订货开口10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赢得了东北人的信赖。关系熟了后,先付20%至30%的定金,卖掉后马上结账。东北人觉得货堆在自己手里,搁一年说不准还卖不出去,温州人年底结清,何乐而不为?温州老板与东北老板的看法正好相反,在他们眼中人参不是货而是现金。他们的一般作法是接到人参后,迅速在市场上销售,甚至低于进货价。这样到年底,人参生意虽然亏了,其他买卖可赚了不少钱,盈亏相抵,利润颇丰,这样温州老板有了一个货源不断的民间银行。用这种巧妙的融资方式来增加流动资金,再将其投入到最赚钱的地方,温州老板盘活商业资源的手法真可谓绝了。这种不依赖银行的融资方式,能将一元钱当四元钱用,温州人的精明于此可见一斑。

做生意有赚有赔,由于经营者有时会出现特殊情况或不可预测的风险,造成“会”钱有时出现无法按期归还的现象,这也是难免的。遇到这种情况,宗亲同乡关系便会发生作用,参与者知道生意场上多风云,所以在应邀人会上一般都会有心理的准备。遇到“会主”一时半会儿还不下的情况,他们会以“作为宗亲朋友有什么法,自认倒霉呗”来安慰自己:同时他们也知道,还不了钱的人一般是不会逃“会”的,早晚会挣出钱来抓紧还上钱。在温州,有意逃“会”者自会信誉扫地,以后的生意是很难做的。

这种独特的融资方式既有利于资金的流动和利用,又为需用钱而得不到贷款的人解决了困难,还为出钱者带来厂较高的存款利息,可谓一举三得。有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民间融资已超过了3亿元,成为当地私营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金动力源,也把不少温州人推上了老板的宝座。

无论是在温州本土,还是在客居外地的温州城、温州村、温州街,温州人就是生活在这种由宗亲、朋友和老乡关系构筑的生存网络中,这使他们左右逢源,无往而不胜。

商经微言

自发的企业组织方式和民间方式,从方方面面给温州人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促成了温州人的致富梦,又使温州经济由一粒粒萌芽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由一叶叶小舢板变成了大舟船。

认准了的事情永不放弃

人的一生并不平坦,有顺心得意的时光,也有悲观彷徨的苦闷,作为优秀的商人,在身处逆境时不要绝望,要有一颗直面逆境的豁达的心。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畏缩不前,要敢于坚持到底,因为只有坚持到底,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经商是一种非常能考验人的意志的工作,在与别人交易的过程中常被许多不利因素所阻挠,甚至彻底失败。这就像登山常被雪崩、寒冷的天气、不可预测的风暴所阻挠一样。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优秀的商人绝不会放弃,而是眼睛盯住目标,克服种种困难,奋勇向前,直至实现人生目标。

曾几何时,中国大陆民营企业集团化的浪潮风起云涌,热闹非凡;而环宇集团则是在这一浪潮中诞生的十分孱弱的婴儿。

“环宇”创立之初,温州市低压电器已在全国名声大噪,“正泰”、“德力西”两大集团更是名声显赫,他们起步早,规模大。与之相比,初出茅庐的“环宇”不仅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连能否站稳脚根、独立自行还很难说。从名称上来看,“环宇”这两个字气魄自然不算小,可是它的实力究竟怎么样,别人不知,创始人王迅行可是心中有数。这个由他联络六位铁杆知己办起的集团公司的确还十分脆弱,创立之初又赶上了温州劣质低压电器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遭受围追堵截的危机,在出师不利的大气候下,王迅行昂头抗压,坚信只要产品质量过得硬,环宇集团就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为此他提出了“立足品质,放眼环宇”,意即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图发展,争创国际名牌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构想。

同类推荐
  • 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本书总结出50个影响人一生的成败的习惯,用精练的文字对其进行充满哲思的精辟分析,并结合大量实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优良习惯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使读者对习惯有认识能从自发上升到自觉,获得一条重塑自己,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
  • 跟央视名嘴学口才

    跟央视名嘴学口才

    一个说话受别人欢迎的人,等于在银行中有取之不尽的存款,那哪里都能够通行无阻。央视名嘴是大家公认的口才高手,他们风格鲜明,各有千秋。跟央视名嘴学口才,能让你从此如虎添翼,迅速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 幸福的活法

    幸福的活法

    本书是一本关于幸福的读物,教你如何懂得放下、宽心、淡定、宽恕、舍得、感恩、珍惜等,为焦虑的人生寻找幸福的活法。
  • 狼性的法则

    狼性的法则

    《狼性的法则》全面阐释,深度分析,做了有观点、有价值的评述。从狼性坚韧、狼性无畏、狼性多变、狼性准则、狼性心态、狼性追求、狼性忍耐、狼性狂野、狼性残暴、狼性纪律、狼性智慧、狼性团队、狼性沟通、狼性好奇、狼性专注15个角度,有深度有力度地展示了狼道智慧。
  • 快乐的艺术

    快乐的艺术

    如果你一次批评很多事情,可能让对方大受挫折,而且还会把你的主要目的搞混。当你气冲冲地向老板要求升迁,希望名副其实的时候,不要拖泥带水地做过多的要求。狄斯瑞利在公众生活中最激烈的对手是格来斯东,这两人几乎在每个辩论的问题中,都要发生冲突,但他们有一件共同的事;即他们私人生活的无上快乐。
热门推荐
  • 傻傻爱上你

    傻傻爱上你

    [花雨授权]苏缡因为一次意外,真正地认识了她的同桌纪承那个眼睛晶晶亮亮的男孩。后来呢?他们开始有了默契,有了共同的秘密;再后来呢?他们都开始长大,开始正视自己的心;再再后来呢?王子和公主一起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了?
  • 傲世风华:神医颜瑶忆

    傲世风华:神医颜瑶忆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神医,她是晨曦国天下人皆知的废物。当她为了一次任务而葬身在火海;当全国皆知的废物睁开冰冷的眸子时她已不再是那个废物,当废物展露锋芒,全天下人为她倾国倾城……他是黑夜里的王者可是他去在她的面前脱却那冰冷的面具换上可以认她欺负、认她嚣张,甚至可以为她去死……笛子,古琴,弹奏一首那是多久的事情了,这次就让我们一起去面对吧
  • 花神三妙传

    花神三妙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里是中土

    这里是中土

    这里是中土,这是个除了魔法和斗气外和别处一样的世界,我想,它是真实的,不虚的
  • 有你陪我到天涯海角

    有你陪我到天涯海角

    故事的起源在江城武汉,在几个职场丽人中间过着和谐有趣的生活。直到他的出现,搞乱了这看似和谐得宜的局面,他,林小宇,一个俊美的男子,一个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带着父母要他闯荡世界的梦想来到这里,一次车上偶遇女主角秦凤,两人因为公车的急刹车撞到了一起,秦凤不小心恼怒了林小宇,从此展开了她与他之间的爱恨情仇。一个是美男子,带有洁癖;一个是不修边幅,大大咧咧的,没头没脑女孩,他们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高高在上的就像王子一样的男孩真的是那么完美吗?得到王子青睐的姑娘,真的就那么差吗?请您随着我的笔去看他们之间的故事,您会发现没有披上华丽衣服平凡女孩也有征服王子法宝,也会甩大牌,而王子心甘情愿臣服。
  • 仙界归来当保安

    仙界归来当保安

    三万年前,由于高考压力太大,李长风爬山去释放压力,却无故失踪;三万年当中,李长风在仙界从零开始,逐渐成为仙界第一高手,他会炼丹,会炼剑,更会恋爱,他誉满仙界,人称仙界第一情圣;三万年后,李长风高处不胜寒,耗费毕生功力,踏破虚空,重回地球,却发现地球上只过了三年。
  • 那些被炮的男神

    那些被炮的男神

    少年国公,当朝皇子,转世灵童,隐士公子……且看来自本宫的复仇
  • 尸魂门

    尸魂门

    元会之末穿越来,量劫之初显威能。九魂裂变控九尸,五域争锋霸五疆。另注:新号新作,对于起点各种东西一切不懂,欢迎交流指教。我的小企鹅897157591,加我标注“尸魂门人多我就建立一个群,谁会是第一个加我的人呢?另外,小企鹅不经常在。
  • 彼岸花:心的羁绊

    彼岸花:心的羁绊

    “丁朵朵,本少爷要你给我生女儿”某少爷“权邑臣,你滚开”丁朵朵“丁朵朵,你只能给我生,别朝三暮四”权邑臣“唔……发他(放开)”丁朵朵“休想”权邑臣
  • 名门诱宠:骗来的小娇妻

    名门诱宠:骗来的小娇妻

    她已经累到不能想动,为毛这家伙还能笑的这么可恶!“还满意吗,老婆?”“谁是……你老婆……”“可我们明明在做老公和老婆才爱做的事?”“那是,那是……”那是你引诱我的好不好,大骗子!突然冒出个男人,自称是卓尔未婚夫,欺负她失忆吗?从此,她要拼死抵抗这个有钱、有颜、有爱,没节操,没下限,成天穿个小内内,在她面前秀腹肌的男人的诱惑,直到终于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