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虽然灼人,但它同时也铸造许多宝贵的东西。许多东西原本普通,但因为有了火,有了重重阻隔,某种宝贵的内核就被淬炼出来。刘胡兰也不例外。她的成长是经过了许多磨难和革命斗争的锻炼。
刘胡兰的奶奶也经常给两个孙女讲苦难的家史,包括流传在云周西村的那些故事。
夏天的傍晚。胡兰总是喜欢蹲靠在奶奶的腿上。奶奶总是变戏法似的把故事一件一件地甩出来。
这些故事里充满了正义的力量,同时父亲刘景谦也给两个幼女树立了正面的榜样。他经常和乡亲们去根据地给八路军送粮食、布匹。他常对女儿说,能为抗日出点力,自己哪怕就是少吃点、少穿点也没要紧。
在艰苦的日子里,平川坚持斗争的八路军日夜活动在青纱帐里。刘胡兰常随情报员为八路军送干粮、传情报。凭着她的机智和勇敢穿行在敌我之间,巧妙地躲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尾随和盘查,为八路军送去了可靠情报和斗争消息。
日月如梭。
转眼到了1942年,刘胡兰十岁了。十岁是一个冰雪般纯粹的年龄,本应在父母的慈爱和亲情的呵护下享受美好童年。然而,时代却把重担架在了胡兰稚嫩的肩上。这一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
1942年中共文水县敌后委员会成立了。
有一天,工委李书记来到云周西村,传达党的指示。
刘胡兰听了十分高兴,积极为落实党的政策出力办事,她常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撒传单、贴标语,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这样一来,她的愿望就一件件地实现着,她自己也越来越自信,明显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队伍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