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2200000022

第22章 内战胜利结束

要感谢生活中的逆境和磨难!

——林肯

(一)

1865年3月4日中午时分,在国会大厦前举行了林肯总统第二次就职典礼。

这一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大街上刮着阵阵寒风,但这丝毫没有阻止人群涌入国会大厦的门廊。

人海中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掌声和欢呼声,林肯总统同应邀出席的各界知名人士一同登台。接着,林肯走到前列,宣读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全场鸦雀无声,人人都凝神倾听在这一庄严时刻所发表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演说:

……四年前我在就任总统时,人人都忧心忡忡,内战迫在眉睫……一方宁愿开战也不肯让国家生存下去,另一方则宁可应战也不愿听任国家毁灭。于是,战争爆发了。

我国人口的八分之一是黑奴,他们并不是遍布整个联邦,而是集中于南方。这些奴隶形成一种特殊而重大的利益。大家知道,这种利益可说是这场战争的导因。为了加强、永久保持并扩大这种利益,反叛分子不惜以战争来割裂联邦,而政府则只要求有权制止他们地盘的扩大……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让战争继续下去,直到把250年来奴隶无偿劳动所积聚的财富化为乌有,直到用鞭子抽出来的每一滴血都要用利刃砍出来的另一滴血来偿还,那么3000年前人们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就必须重复一遍:“上帝的裁判总是公道正确的。”

我们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一切人都持宽容态度,坚持正义,因为上帝让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奋斗,努力完成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包扎好国家的伤口,关怀肩负战争重担的人们和他们的孤儿寡母,努力实现并维护我们相互之间、我国与各国之间的公正、持久的和平。

当林肯念到最后一段时,许多人的眼中都噙着了泪水。林肯再一次庄严地将他的左手放在摊开的《圣经》一页上,举起右手,跟着首席法官蔡斯复诵就职誓词。

林肯在非常时期所作的连任总统就职演说,同样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既是复仇的怒吼,又是福音的祈祷;既是继续战斗的号角,又是娓娓动听的说教——仁智互见,各取所好。

而此刻在前方的战场上,格兰特将军不负众望,向南方同盟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和源源不断的后援痛击李将军的部队,令战争形势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对怎样进行战争的争论逐渐减少了,战争机器运转的故障也逐渐减少了,提请林肯总统最后决定的复杂军事问题相应地也减少了。在参众两院的会议上,大家几乎不再提到这场战争的内容,讨论的问题是怎样进行建设,重振联邦的经济。

与北方的有条不紊恰好相反,南部此刻是士气低落。种植场主阶级已经看到了他们的末日即将到来的迹象,虽然这些迹象还没有表明他们将怎样垮台,但足以表明他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在1865年初,战争形势更是进一步恶化,整个南方都处于一种绝望的状态之中。

此时,北方的主和派也开始活动起来。一些人雄心勃勃,认为只要处理得当,和平事业是大有希望的。而这也恰好迎合了南方的心理,于是双方又开始了一轮和平接触。

对于主和派的观点,林肯认为,要实现南北和平,就需要遵循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在所有各州恢复联邦的权力;

二、合众国总统对奴隶制问题的立场,决不能从总统最近致国会年度咨文和先前的文件中对这个问题所持的立场后退;

三、除非对方停止战争和解散一切反政府军队,否则决不停止对敌行动。

林肯所提出的这三个条件遭到了南方的拒绝。此后,林肯还亲自会见了南方特使,并且态度更加明确。他表示:反叛的各州最好马上回归联邦,不要再企图侥幸取胜,让战争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增加国会的仇恨情绪。

然而这次会谈并没有取得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当南方同盟的特使带着他们的会谈报告回到南部时,里士满人心惶惶,乱作一团。南方同盟的杰弗逊·戴维斯总统说,他宁可含羞受辱,也不愿重新联合,并且扬言同盟将“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内迫使北方佬按照我们的条件向我们求和”。

会谈没有结果,北方又开始向南部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1865年2月,谢尔曼挥戈北上,3月21日在北卡罗来纳州与格兰特的军队会师,实现了南北铁骑合围。

前方不断传来好消息,让林肯想亲自到前线去视察一下格兰特的军队,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暂且摆脱华盛顿繁忙的日常工作,与格兰特一起研究一下结束战争的条件。

一路行,林肯亲眼目睹了两军血战的情景。他看到联邦军发动反攻的地方,身着蓝色、灰色军服的尸体无声无息、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伤员更是比比皆是,有的在喘气,有的在呻吟……

林肯看到这一切,除了满脸的悲伤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到了格兰特的司令部后,林肯休息片刻,便向格兰特及围坐在四周的参谋人员谈起政府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财政和外交的窘迫处境等。但是,人民坚定的爱国主义、北部忠诚的献身精神和军队优秀的战斗素质战胜了这一切困难。当格兰特问道:

“总统先生,对于我们事业的最后胜利,你怀疑过没有?”

林肯欠了欠身,右手做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手势说:

“从来没有。”

第二天,林肯检阅了部队。

3月28日,林肯总统与格兰特、谢尔曼,以及海军少将波特将军等人,在总统乘坐的“女河神号”船上召开了一次例会,主要是讨论怎样打胜最后一场血战,以及一旦叛军被击败,将怎样处置他们。

林肯总统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并告诉三位将军,他们要做的就是奋力打败敌军,让同盟军士兵回乡务农经商。等战争结束后,立即着手整顿南部的民政事务。

会议结束后,林肯非常直率地问谢尔曼:

“你知道我为什么看中你和格兰特吗?”

“我不知道,林肯先生,您一直对我关怀备至,远远超出我所应得的待遇。”谢尔曼恭敬地回答说。

“告诉你,因为你们从不对我挑剔。”林肯也诚挚地说。

(二)

1865年4月2日这天,南方同盟总统杰弗逊·戴维斯正端坐在教堂的圣坛下面,一位经过长途跋涉、满身泥浆的副官跳下马来,递给他一份文件,是罗伯特·李将军写来的信。

李将军在信中说:

“我建议做好一切准备,今晚就撤离里士满。其他视情况发展再告。”

在这之前,格兰特将军所率领的北方军队已经对里士满围攻了9个月了。李将军的军队在这里是痛苦难熬。他们几乎领不到薪饷,即使能领到,也是南方同盟政府的纸币,现在几乎不值钱了。买一杯咖啡要三块钱,买一根火柴就要五块钱,而买一桶面粉则要一千块钱。

在给同盟总统戴维斯写完汇报信后,李将军的军队百年放火烧掉了城里的棉花和烟草仓库,还焚毁了兵工厂,捣毁了码头上尚未完成的船只,并趁着晚上的烟火从城里逃了出去。

就是在这天晚上,戴维斯带着他的阁员与其他官员一同乘火车离开了他们的首都,离开总统府,并于次日下午抵达弗吉尼亚州的丹维尔。

4月3日上午,联邦将领戈弗雷·韦策尔将军在市政厅接受了里士满叛军的投降。下午,他的部队平息了骚乱。随后,韦策尔将军致电陆军部:

“我军于上午8时一刻占领了里士满。”

林肯一听说军队已经占领了里士满,马上动身前来视察。在这温暖的4月里,总统一行人在满是尘土的大街上走了将近两英里才到达里士满的市中心,来到南部同盟的总统府。

这一路让林肯总统走得浑身尘土,满头大汗,他累得一屁股坐在长桌旁的一把椅子上,第一句话就是:

“请给我一杯水。”

当林肯得知他所坐的那把椅子就是杰弗逊·戴维斯坐过的,那张桌子也是戴维斯处理文件时用过的,他感到这一切都很有趣。

李将军的军队在2日晚上刚刚逃出城,格兰特率领的7.2万士兵便从两侧和后面紧紧追了过来,而前面又有谢利敦所率领的骑兵拦截,堵住铁路,夺取了他们的补给列车。

这时,谢利敦给总部打电报汇报情况:

“我想如果现在乘胜追击,李将军必定投降。”

林肯马上回电:

“那就继续追击下去!”

果然,在追击了40公里后,格兰特终于将南方军队团团包围起来。

在腹背受敌、四面楚歌的困境中,李将军在做过几次突围后,希望渐渐破灭。最终,李将军只好通过信函试探格兰特请求投降,而这也与格兰特“在不再死一个人的情况下解决种种难题”的愿望不谋而合。于是,格兰特将军当即复函,将会晤地点通知了李将军。

4月9日下午,在一所简陋的小砖房里,格兰特和罗伯特·李两位将军见面了。

其实早在20年前,格兰特与李将军两人在美国与墨西哥作战期间,都在正规军里担任军官。所以,两人这次相见后也很客气,并一起回忆了好多年前的日子,包括在墨西哥边界过冬时的情景,通宵打牌的事,等等。

“我们的会谈越来越有趣了,”格兰特记载着,“以致我都几乎忘记了我们这次会谈的真正目的。”

最终,李将军将话题转移到投降条件上来了,但是格兰特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他的心还在不断回忆20年前的往事。

如果不是李将军第二次打断他,格兰特可能整个下午就这样一直回忆往事了。

于是,格兰特提起笔,潦草地写下了投降的条件。

格兰特写下的条件,对南方军来说很宽容:李将军的军官们被获准保留军械,而士兵们则可释放回家。每个要求马匹的士兵都可以获得,并可骑回自己的农庄或棉花田中去,重新回去耕种家园。

为什么投降条件如此宽大?因为这是林肯总统亲笔列述的条文啊!

下午3点45分,罗伯特·李对格兰特所提出条件写下接受书并签了字,从而完成交出军队的文件手续,剩下的仅仅是清点人数和搜集枪支了。

至此,一场南方同盟与北方联邦的内战,在付出了60多万人的生命代价后,终于以林肯为首的北方联邦政府获胜而告终。

(三)

第二天黎明时分,隆隆的礼炮声响彻了华盛顿的上空。街道上人群如海,歌声似潮,欢呼声在空中不断地激荡。主战和反战的人们都在一起欢庆胜利,高呼联邦万岁!林肯万岁!格兰特和谢尔曼万岁!

从1861年4月中旬到1865年4月中旬,南、北双方共征召兵员300万余人,阵亡的将士和伤病死者约有62万人,其中南方26万人,北方36万人。如今战争终于结束了,人们有理由尽情地去欢呼,去讴歌他们的领路人。

4月11日,林肯总统在白宫门前发表了一次演讲,旨在开诚布公地向全国讲清楚,希望在国会开会前能使大多数人民同他站在一起。他说:

“我们今晚不是在悲哀里,而是在衷心的喜悦中集会,这一切都归功于格兰特将军,归功于他的英勇善战的官兵们……恢复国家权力,重建南部,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着重考虑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胜利,那么这个问题比过去更加迫切地需要我们给予注意。重建南部,困难重重。这场战争同独立国家之间的战争不一样,对方不存在我们可与它打交道的权力机构,没有一个人能有权代表任何其他人放弃叛乱。我们必须从那些没有组织的、意见不一的分子入手,把它们捏到一起。”

的确,战争虽然是结束了,但内战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却需要政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比如关于对如何对待被打败的南方同盟分子的问题,许多高级官员都坚持要对他们进行惩罚:“他们罪大恶极”,如果不给予惩罚就让他们回到联邦,那影响简直太坏了,而且后患无穷。

但对这个问题,林肯却主张“应在尽量保全那些反政府判乱分子的面子的前提下,迅速着手重建工作”。

总统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北部大多数人民和全体士兵的支持。格兰特将军也相信总统的观点是正确的。就连谢尔曼,这个早前比其他任何人都赞成对南部实行惩罚和摧毁军事战略的将军,现在也断然赞成采取温和、亲善的和平政策来解决问题。

当林肯被问及他将如何处置南方同盟政府首脑杰弗逊·戴维斯时,他讲了一个故事:

“当我住在印第安纳州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一天早晨,我到一个邻居家去,发现在邻居家有一个个子跟我差不多高的男孩,正用一根绳子牵着一头浣熊。我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说:‘这是一头浣熊。爸爸昨晚捉到了六头浣熊,除了这个可怜的小家伙之外,其余的五头都被他杀了。爸爸让我把这头小熊守到他回来,我担心他把这一头也杀掉。唉,亚伯,我多么希望它跑掉呀!’‘噢,那你为什么不把它放走呢?’‘那可不行,要是我把它放走,爸爸就会揍死我的。但是,如果它跑掉,那就什么事也没了。’”

说到这里,林肯顿了顿,然后说:

“现在,如果杰弗逊·戴维斯之流自己跑掉的话,那么也就什么事都没了。但是,如果我们逮住了他们,又把他们放走,那么,‘爸爸就会揍死我的’。”

此时的杰弗逊·戴维斯,那个誓言“定将获得独立”的家伙,正在北卡罗来纳州举行南部同盟的最后一次会议。他执笔写了一封代南部军队向谢尔曼请求投降的询问信,随后南部同盟内阁被解散,他向着更南的方向逃窜而去。

戴维斯是民主党人,也是大奴隶种植场的奴隶主,曾经参加过墨西哥战争,还担任过联邦政府的陆军部长,是南部叛乱的主要策划者。在林肯总统被刺后,5月10日,他在佐治亚州伊尔文维尔被捕入狱,后来被约翰逊政府释放,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赵振业传

    赵振业传

    ???齲?????????????????????????????????????????г??????????????????ó?????·??????????????????????????е????????ɡ??????????????????????????о???????????????????????????????????????????й???????????????????????档
  • 豫约幸福

    豫约幸福

    本书以知名主持人陈鲁豫的视角,将目光放在星光璀璨的影视界名人身上,以女性细腻的关爱,挖掘明星台前幕后的私密故事,将明星的理想与无奈,艰辛与幸福分享给广大读者。……在浮华与星光背后,是温暖单纯的微笑与感动。把生命中的美好讲给你们听,一起体味那些年我遇见的幸福故事。
  • 世界十大文豪——海明威

    世界十大文豪——海明威

    1899年7月21日,诞生于美国芝加哥的郊区小镇“橡树园”的海明威,孩童时代就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及与众不同的性格。六岁时,进入霍姆斯文法学校开始了他的学生时代。在学校里,以他的多才多艺以及争强好胜成为学校的“名人”。毕业后,在堪萨斯城任《堪萨斯星报》记者。在这里,年轻的记者看到了真正的社会。1918年4月,应召入伍,使他有了一段永远也抹不去的战争伤痕。从此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初升的太阳》、《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伴随着他独特而传奇的经历应运而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战士,他开创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历史。
  • 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本书讲述的是作者的南下征程,内容有人生转折、夜入武汉、进入长沙、革命脊梁、安家创业、“三反”运动、挚友石光、伟大迁移等。
热门推荐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收录了当代名家的散文佳作,从钓鱼台的春昼写到江南的冬景,再到济南的秋天;从黄昏的观前街写到英国的康桥,再到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从阳关雪写到柳侯祠、道士塔..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尖游历各方美景,感受别样风情,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鹿晗:在一起多好

    鹿晗:在一起多好

    他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而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粉丝。与他相遇,和他相爱,这是所有女孩梦寐以求的事,自己究竟有多幸运?可再相爱的两个人,也会因为误会,分道扬镳,曾经幻想的白头到老,原来只是梦一场。明明心里都有彼此,为什么要装作没爱过?“我和他…是一个错误。”“我会等着她,我相信,经过了天崩地裂,总有一天我们会迎来天荒地老。”分分合合,兜兜转转,无论你什么时候回头,总有一个人在原地等你。“原来我们从未分开,我们依然在一起…”“鹿晗,看我们在一起,多好!”本文是大大第一次创作,不喜勿喷,谢谢!
  • 红色头纱

    红色头纱

    你说,你会保护我。你说,让我信你。结果,你离去了。如果有上帝,他从未对我微笑。如果有天使,她从未为我祈祷。这是一场我与你的红色婚礼。
  • 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科学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生活的个个领域,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现代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科学技术产品会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更多的还只是初识而已!比如:数字化虚拟人、科学考察船、宇宙飞船、新概念武器、DNA重组技术、纳米技术等。本书对这些新兴领域的科技成果做了一一的展示,不仅拓展了读者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还丰富和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 濯缨亭笔记

    濯缨亭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神大神你在吗

    大神大神你在吗

    柳沄,A大学霸,中抓圈子里的小透明编剧,因为一部剧和大神相遇。顾岚,大公司的大boss,红的发紫的大神cv,对自己的脑残粉云落一见钟情。从此以后,开始相爱吧~
  • 失去的莱松岛

    失去的莱松岛

    创作出《乱世佳人》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写出的另一本书。
  • DNF尘封的光

    DNF尘封的光

    一个穿越过来的废材,一个神志不清的瞎子,一个要洗清罪名的纨绔,三人颠覆这个世界的故事
  • 祸水

    祸水

    几年的杀手生涯使他感到疲惫,冷血到底后爆发出的热情如火山般喷发,多情的他在都市中如何摆脱自己的宿命?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竟然是这么贪婪,以前努力维持的让自己接近古代圣人的清心寡欲心境竟然在所谓现实里这么不堪一击,极力维持的平和心境似乎是瞬间崩溃,没想到女人竟然有这么大魔力,不知不觉中在侵蚀着他那自认为还算纯净的灵魂。不否认他很甚至有时候也有些过分,也许所说的过分是万年前祖先所拥有的原始情感还没有净化——他只能这样安慰、安抚自己不愿意承认,但确确实实已经有些龌龊的灵魂。一段时间的孤独让他感到了惧怕,这世界上除了毒瘾和饥饿,在他的意识里,孤独也是能毁灭他的魔鬼。无疑,孤独这魔鬼离他已经很远,但他总感觉它是潜藏在那灵魂的龌龊角落沉睡,时刻等待着他那贪婪的心的召唤。恰巧,他的贪婪正在滋生,总想着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