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为了完成工作,在工作日拼命地加班加点,双休日则陪孩子去上早教辅导课,每天、每个星期都忙得团团转,疲惫的心灵早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也变得有点麻木,却从没有想过要适当地放松一下心情,给自己一点奖励。比如,看一场心仪已久的电影大片,与朋友一道品茗聊天,去商场买一件渴望已久且价格不菲的外套,或者开车去近郊领略一下田园风光。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种自我奖励的需求,却总是因为麻木亦或是懒惰而使其停留在思想上,没有付诸行动。
心灵需要休憩,也需要滋养。当我们的内心感到疲惫的时候,不妨学学小孩子简单的逻辑、纯洁的思想,给自己一点奖励,在放松自己心境的同时,也让自己走得更远、跑得更快。
这种奖励只要用得恰当,会使你感到心情快乐,它能激发起你的上进心,有利于内在潜能的发挥。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原来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平平,总是得不到奖励,学习劲头一直提不起来。可突然间,他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期末考试,各门功课的成绩都是“优”。老师和同学们感到很惊讶,让他介绍经验。他说:“爸爸教给我一个自己奖励自己的方法,振奋了我的精神,增强了我对学习的信心。我用爸妈平时给的零花钱,买了自己最爱吃的口香糖,还自己设计了一份别具一格的奖状,作为自我奖励的奖品。每当我课堂发言得到老师的肯定时,我就在心里奖励自己说‘我真行’;每天按时写完作业时,我就奖励自己一块最爱吃的口香糖;每次小测验成绩有了进步,我就奖励自己一张个人签名的小奖状。从此,我总是怀着迫切的心情去学习,争取课堂上多发言,争取作业按时完成,争取小测验有进步。就这样,我的学习劲头越来越大,学习效率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自我奖励的确是开发自我潜能的一种好方法。但是,自我奖励也不能过于随意。必须在自己对学习或其他事情有计划地采取了积极行动,并且取得了成绩后才给予奖励,还要根据行动的难易程度和取得的效果大小,确定奖励的次数和内容。要明白,奖励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激励措施。人们通过自我奖励体验成功感,强化自信心,自觉、主动、积极地去挖掘自身潜力。
奖励自己,可以从一句“加油”开始。为自己加油是我们最容易做到的一件事,也是可以做得最好的一件事。为自己加油是鼓舞心灵的精神良药,给自己一个奖励,相信自己的能力,从容地去做每一件事。相信自己永远是最棒的,就能增强自己获胜的信念。
要明白,“成功”这个词并不意味着要像爱因斯坦那样闻名于世,像爱迪生那样造福人类。成功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要出人头地,只要欣然地接纳自己、把握自己、奖励自己,别在烦恼中虚度光阴,学会体验人生,享受生活,感受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你就是成功的。
总之,学会接纳自己,适时地奖励自己,你就能发现自己在芸芸众生中的独特价值。
让思维突破束缚,让思想冲破牢笼
以前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说美国的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美的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方法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
“思维定势”是由人们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它有助于人们迅速解决问题,而当情境发生变化时,则会阻碍人们采用新的解决方法。作为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思维定势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思维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去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有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也许并不陌生:篮子里有4个苹果,由4个小孩子平均分,最后,篮子里还有1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4个小孩一人1个。这个答案,许多人可能不服气:不是说4个孩子平均分4个苹果吗?那篮子里剩下的1个怎么解释呢?首先,题目中并没有“剩下”的字眼;其次,那3个孩子拿了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至于他把苹果留在篮子里或者拿在手上,这并没有什么区别。
经常看到一些人为解答这类问题而绞尽脑汁。他们困于认识的“积累性错误”,而不能识破题目布下的圈套。由认识的固定倾向所产生的消极的思维定势,是禁锢人们思维的枷锁。
思维定势可能是对过去某一阶段的经验总结,是经过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验证的“正确思维”。但是当事物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仍然固守“正确的”定势思维却行不通了。不突破思维定势,就只能被原有的框架束缚,就不可能激发出创造思维并取得新的成功。
有这样一个案例。1952年前后,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几万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有一天,一个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也不例外。这个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这一建议引起了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
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全世界,电扇就不再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这个例子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大量积压滞销的电扇就成了畅销品。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既不需要有渊博的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成千上万的电气公司,以前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
这显然是因为,电扇自从被发明出来就都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规定过电扇的颜色,但彼此仿效,代代相袭,渐渐就形成了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就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称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常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当中,便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思维定势。时间越长,这种定势对人们的创新思维的束缚力就越强,要摆脱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东芝公司这位职员提出的建议,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突破了“电扇只能漆成黑色”这一思维定势的束缚。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例子也能很好地说明突破思维定势可以使情况有所转机。
有家生产圆珠笔笔芯的工厂遇到了一个难题:圆珠笔在其芯内的油还没用尽前,钢珠就掉了。为此,这家工厂召集了许多高级技术人员探讨怎样延长钢珠的寿命,结果实验全部失败。正当厂长束手无策时,一个老工人建议:减短笔芯的长度,那么在钢珠的寿命结束前,笔油就已用完。这样一来,厂家的难题便迎刃而解。
人们经常把创新想象得太神秘、太复杂,并因此放弃创新,其实创新往往是最简单的。有了生活经验的积累,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就更容易想出简单有效的金点子。
法国著名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采蘑菇、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让人围上篱笆,竖上“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均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