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3400000010

第10章 糖尿病的科学诊断(3)

初次接受患者包括所有Ⅰ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重症Ⅱ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患者自身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口服降糖药往往效果不佳,而需要改用胰岛素治疗。通过住院,能够对患者进行包括并发症在内的全面检查以及全天候的血糖监测,便于综合治疗以及药物调整,制定个体化的最佳治疗方案,迅速控制病情,消除症状。同时,住院可以让患者得到一次系统的一糖尿病教育,学会如何科学安排饮食以及自我血糖检测,掌握胰岛素的配制、注射,并能根据血糖、尿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

3.血糖忽高忽低或血糖长期居高不下者

通过住院全面检查及系统观察,找出患者血糖居高不下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同时,科学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及生活起居,消除各种导致血糖波动的诱因,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

4.处于应激状态或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热、严重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急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急性心脑血管病等应激情况,或者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出血、痛性神经病、顽固性腹泻、足部坏疽等严重慢性并发症时均应住院治疗。另外,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该住院,即便是小手术也应住院治疗、观察,这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和患者的术后恢复。

5.新发糖尿病者

如有条件,新发现的患者宜短期住院,目的是为了全面检查、了解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病变;拟定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读懂糖尿病的另类信号

具有“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状的患者不到所有患者的一半,多数糖尿病患者要么没有症状,要么症状不够典型,因而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性功能障碍。调查发现,男性糖尿病患者合并阳痿的约占50%,这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所以,以往性功能正常的中年男子,发生阳痿或勃起不坚时,应及时化验血糖,排除糖尿病的疑虑。

(2)胃肠道功能紊乱。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胃肠道功能,使胃肠道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患者表现为腹胀、纳差或顽固性便秘。少数患者也可出现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但往往不伴有腹痛及脓血便。

(3)异常出汗。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时可出现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室温不高(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且以颜面、上身为主,下肢较少。

(4)排尿无力及尿潴留。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与排空,患者表现为缺乏尿意,排尿费力,膀胱残余尿增多,以及“张力性尿失禁”。男子出现上述情况时,如果前列腺肥大被排除,则应怀疑糖尿病的可能。

(5)体位性低血压。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当患者久坐、久卧后突然直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6)女性反复出现尿路感染、阴部瘙痒。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本身就比男性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时,尿糖含量较高,后者是细菌的最佳培养基,如果同时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导致尿潴留,尿道感染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7)全身皮肤瘙痒或经常生疖感染者。高血糖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

(8)餐前饥饿感。不少糖尿病患者的最早症状不是“三多一少”,而是餐前饥饿难耐。造成餐前饥饿感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延迟,与血糖的变化不同步,餐后血糖达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却没达高峰,到下顿餐前血糖降下来时,胰岛素分泌反而达到高峰,这样就造成了低血糖(反应性低血糖),引起餐前饥饿难耐。

(9)视力减退。糖尿病可累及双眼,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从而影响视力。发病率随着病程与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影响最严重,可造成突然视物模糊,甚至失明。

(10)下肢感觉异常。糖尿病累及周围神经时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表现为对称性下肢感觉异常,如麻木、灼热感、蚁爬感、针刺痛,或者是感觉减退或消失。

(11)伤口溃疡久治不愈。

(12)能吃同时伴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13)分娩巨大胎儿(出生儿体重≥4千克)或有习惯性流产、胎死宫内的妇女。

(14)有类似肩周炎症状者。肩周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有些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现类似的症状,这是由于患者体内糖代谢失调,易发生动脉硬化及神经病变,导致肩关节周围神经、肌肉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因此,有肩周不适的人,也应同有手足发麻疼痛的人一样,应及早做尿糖、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排除糖尿病。总之,即使没有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的人,只要具有上述情况之一,都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化验血糖和尿糖,以便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别让误区影响你的判断

早期、正确的诊断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由于各种原因,临床上漏诊、误诊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将常见的诊断误区归纳如下:

1.血糖超标就是糖尿病

血糖升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饱食或高糖饮食、剧烈活动、情绪紧张、应激(如高热、严重创伤、急性脑卒中等)及药物作用(如激素)等。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糖升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等等。因此,必须排除上述情况,多次反复检查血糖,才能确诊是否为糖尿病。

2.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尿糖阴性可排除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必须尿中有糖,否则就不是糖尿病,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血糖在肾脏的排泄过程是由3个因素决定的,即血糖浓度、肾小球对血糖的滤出能力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如果肾脏对血糖的滤出能力降低,而对滤出血糖的重吸收能力尚好时,血糖浓度虽高但无尿糖,医学上称之为“肾糖阈增高”,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动脉砸化;反之称“肾糖阈降低”,即血糖浓度正常,尿糖却呈阳性,这种情况常见于孕妇。肾功能异常者,尿糖结果不能正确反应血糖浓度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不可依据尿糖来诊断糖尿病。

3.儿童糖尿病一般是Ⅰ型糖尿病

过去大多数儿童糖尿病患者属于Ⅰ型糖尿病,但现在儿童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遗传,常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活动量减少而导致肥胖有关。现任美国糖尿病协会主席的卡夫曼是一位小儿内分泌专家,他指出,Ⅱ型糖尿病已是美国儿童的一种流行病,在过去10年中,儿童Ⅱ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了33%。我国儿童的Ⅱ型糖尿病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

4.成年期发生的糖尿病一定是Ⅱ型糖尿病

人们一般认为,到成年期才发生的糖尿病属于Ⅱ型糖尿病。殊不知,还有一种介于工型和Ⅱ型糖尿病之间的所谓“1.5型糖尿病”,它的学名叫“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英文简称LADA),它本质上属于Ⅰ型糖尿病。但它起病又具有隐匿、迟发的特点,发病初期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无需使用胰岛素,这点又符合Ⅱ型糖尿病的特点,所以非常容易被误诊为Ⅱ型糖尿病。目前估计,LADA这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占10%~15%。对于这部分患者,必须早期确诊,尽早使用胰岛素,以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空腹血糖正常就不是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一般来说,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阶段往往首先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可以正常,对于这部分患者,如果仅查空腹血糖,不查餐后2小时血糖,很可能使这部分患者被漏诊。因此,空腹血糖正常不能轻率排除糖尿病,一定要同时化验餐后2小时血糖。

糖尿病的目标控制

糖尿病是一组代谢综合征,涉及到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肥胖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不应仅限于血糖控制,而应全方位的综合干预。国内外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如DCCT、UKPDS试验等)证明,只有长期严格控制包括血糖在内的各种代谢指标,才能明显减少或避免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对于糖尿病不能满足于一般水平的控制,要做到控制达标,治不达标,形同未治。

糖尿病的自我判断容易偏差

有些糖尿病患者,自以为久病成医,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的“前人经验”,选择在家里自诊自医,以求节省开支。这样做,隐患多多,弊多利少。

案例一:东施效颦,吃药盲从。

有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听一位患者介绍“二甲双胍”降糖效果不错,于是也去药店买来照服,结果肾功能越来越差,还引起了乳酸酸中毒昏迷,险些丢了性命。后经医生及时调整方案,改用“胰岛素”治疗后,才得以转危为安。

点评:每个糖尿病患者的分型、胖瘦、年龄、病程、并发症各不相同,用药不能千篇一律。应当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决定用什么药以及如何用,不能听人家说什么药好就用什么。选择降糖药物的原则,正常体重和偏瘦的患者首选磺脲类降糖药;超重和肥胖的患者首选双胍类降糖药;对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二甲双胍。

案例二:急于求成,险些丧命。

有位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用消渴丸,每次5粒,1天2次,最近自查尿糖控制不太理想,于是自作主张,改为每次10粒,1天3次,结果当天夜里就出现低血糖昏迷,后经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由于低血糖时间过久,大脑严重受损,最终成了植物人。

点评: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应当慎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急躁冒进,矫枉过正。要知道,低血糖往往比高血糖更危险,而且盲目增加药量,药物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加。

案例三:不遵医嘱,疗效打折。

有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总是控制得不理想,经过了解才知道患者根本没有按医嘱服药。由于担心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他擅自减少用药剂量并将本应1天3次服用减为1天2次;为了图省事,他把本应餐前服用的磺脲类药物与二甲双胍类放在餐后一起服。如此擅改医嘱,药效自然不佳。

点评:每种降糖药物的疗效维持时间不同,用药间隔时间也就不同,有的药需1天3次服用,有的每天1次即可。另外,还要尽可能使药物的作用高峰与血糖峰值一致,以取得最佳的降糖效果,因此有的药需要餐前服,有的药需要餐后服。不了解这些,随意改变药物的用法,就达不到全天血糖的满意控制。

认清糖尿病治疗、用药的虚假宣传

糖尿病迄今尚不能根治,换句话说,无论是中药、西药或者其他治疗方法(如胰岛移植、基因治疗等)目前都不能治愈糖尿病。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能正视这一现实,总梦想有一种“偏方”、“秘方”或“新疗法”,既“无副作用”,又能“药到病除”,而且“不需要控制饮食”。社会上一些人正是抓住糖尿病患者这种心理,在一些媒体上发布虚假广告,宣称发明了“降糖效果显著、不需控制饮食、无毒副作用、停药不会反弹、服用几个疗程就可以根治糖尿病的新药或新疗法”,使许多不明真相的糖尿病患者上当受骗。这些患者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贻误病情,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给健康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为了便于识别,现将骗子经常采用的招数归纳如下。

招数一:挂羊头卖狗肉,借用中药行骗。

实事求是地讲,中药在并发症防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降糖效果有限,更谈不上根治。目前,有些人利用一些患者对中医中药的信任和“治愈糖尿病”的急切心理,自制一些所谓的“纯中药制剂”,打着“无毒副作用”、“可根治糖尿病”等幌子,取信于患者。为了牟取暴利及骗得患者的信任,在中药里添加价格便宜、降糖作用较强的西药(如优降糖、降糖灵等),由于配制不匀,剂量不准,单独服用这种“中药”或与其他的西药降糖药合用,很有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低血糖。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服用添加了降糖灵(苯乙双胍)的“纯中药制剂”,还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死亡率极高。

招数二:用高科技外衣包装,坑蒙拐骗。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诸如“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纳米技术”、“核酸”、“受体”等,不仅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也逐渐成为时下老百姓的热门话题。一些不法商家断章取义地套用这些时髦的高科技名词为其产品进行不实宣传,借以增加所宣传疗法的科技含量和诱惑力。例如,国外研究糖尿病的病因可能与某些基因有关时,就有广告宣称发明的中药可以“修复致病基因,彻底根治糖尿病”。事实上,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但截至目前导致糖尿病的相关基因还没完全搞清楚,更谈不上基因修复了。

招数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打着“义诊”的幌子,以“免费测血糖”、“有赠品相送”为诱饵,推销自制的高价药品,诈取不义之财。对本地的“和尚”老百姓一般知根知底,缺乏说服力,很容易被识破。于是就以医院的名义请来远道的“和尚”,与医院举行联合“义诊”。这些远道而来的所谓“糖尿病专家”,个个都挂上了诸如“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士”等头衔,然而业内人士却闻所未闻,再仔细查询,往往名不副实,要么“专家”供职的单位查无此人,要么该单位原本就是“海市蜃楼”。注意,此类活动多在一些效益不好的小医院举办。

招数四:用部队医疗机构的名义,骗取百姓信任。

一些人利用患者对部队医疗机构信任的心理,在部队所属小的医疗机构承包科室,并冒充部队医疗机构的名义刊登广告,专治疑难杂症,包治包好,无效退款。还有的人打着部队根本不存在的这“中心”,那“研究所”牌子,进行宣传,以邮寄的方式骗取钱财。

家庭医生需要把关的方面

1.看糖尿病要找专科

糖尿病诊治进展很快,非专科医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更新往往有所欠缺,过去有些观念拿到现在已经过时甚至是错误的。而糖尿病专科医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最新资讯,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能使患者得到最先进、最科学、最规范的治疗。通过系统、全面的检查,专科医生会告诉您,究竟有没有糖尿病;是Ⅰ型、Ⅱ型还是其他类型;目前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是否已经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应如何控制饮食;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何用药等等。

2.学习糖尿病知识,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

同类推荐
  • 养生笑话荟萃

    养生笑话荟萃

    本书共收集740个古今中外有关健康的养生笑话。分为饮食篇、运动篇、旅游篇、生活篇、医疗篇。这些笑话反映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因天真、误解,在健康养生方面闹出的尴尬、无奈的言行。
  • 现代人时尚生活丛书-家庭医生小百科(下)

    现代人时尚生活丛书-家庭医生小百科(下)

    时尚是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生活新的需要出现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和思想开放,为时尚生活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 活法儿

    活法儿

    生活在21世纪,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不是老死的、病死的,而是自己折腾死的。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什么保养知识都没有,活得心宽自在。现代人看各种养生书籍、各种养生电视节目,却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活了,这个说绿豆养生,那个说饮料致癌,养生方法更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不仅误导了普通百姓的健康意识,更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活法儿》从每个人都曾坚持着的那些“道听途说”的坏习惯入手,从生活中的几个方面以故事的形式一一纠正人们在无意中给自己埋下的健康隐患,作为一本集大成的“纠错本”,针对现在养生书籍中漏洞百出的养生箴言,给读者指明一条正确的活法儿之道。
  • 骨质疏松一本通

    骨质疏松一本通

    本书从12各方面阐述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现象,并根据各种不同情况和人群给多了解决方案,从中西医不同领域的治疗、预防方法和措施。
  • 中老年保健养生一本通

    中老年保健养生一本通

    本书为中老年介绍了从身到心的保健原则,以及生活各个方面的健康策略,让中老年力争鱼与熊掌兼得,既有健康的体魄,又有愉快的心情。
热门推荐
  • 雁过九重

    雁过九重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身为一介女官的韩知礼,安安分分地度过了前十九年。她是个懒散的人,只想一如既往地过完剩下的日子。然而她的父亲并不是这么想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韩知礼被卷入了朝廷中皇帝与权臣的纷争之中,江湖掀起天海翻覆般的动荡。她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是什么,与她同在的朋友、与她敌对的仇家,同样也不知道。或许这仅仅是创世的神祗随手兴起的棋谱。“我也想像雁一样,有家可归,也有处可游。”
  • 电竞的魅力

    电竞的魅力

    张志东.一个三好学生.家里的乖孩子在暑假回老家玩。在小伙伴的推荐下接触了英雄联盟这款游戏,顿时被深深吸引。网吧五连坐,上分之旅、参加网吧联赛、加入职业战队,历经无数坎坷,只为心之的梦想,只为追求电竞的热血!!
  • 青天歌注释

    青天歌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园风波

    校园风波

    用我三世烟火,换你一世痴迷。长街长,红尘辗,谁把萧再叹。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尘缘从来都如水,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红颜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一生一世一双人,宁羡鸳鸯不羡仙。
  • 四月栀子

    四月栀子

    他曾问她,为什么总要如此无情?无情到在几年时间里就将那段过往忘去,无情到即便回来也从不肯承认她还是爱他的。可他未必知道,那曾是她的一个险些打不开的心结。当许若安向温青辞解释了尘封的往事,季北城终于鼓足勇气向温青辞表白,温青辞,又将如何抉择?你知道吗?我多想牵起你的手,告诉你时光很温柔。
  • 逼良为魔

    逼良为魔

    记者:请问,作为一本书的作者,你每天想的最多的是什么?爷们:恩,怎么说呢?应该是一个欠扁的答案吧,作者每天想的和做的就是怎么给自己找麻烦!记者:哦?找麻烦?愿闻其详!爷们:没有麻烦和尖锐的矛盾,谁还会看我的书啊?你觉得流水账、柴米油盐酱醋茶能吸引读者么?记者:我大概明白点您的意思了。这样看来,作者蛮可怜的!爷们:呵呵,我们是可怜,但是作品里的主角就是可悲了,我作品里的主角差点没被我折腾死!记者:这么惨?爷们:不信?自己看!!!臧华越,北京军区王牌狙击手,与另外六人组成天师特战队,高危任务中一次次险死还生,在执行祖尔曼神庙任务时意外接受战神传承,开始了他修神的惊绝人生......
  • 古诗300首

    古诗300首

    本书精选了古诗中的著名作品300首,按照作品内容绘制精美典雅的插图,加以精当的释义,从而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的内涵,并通过诵读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
  • 凡人之借路升仙

    凡人之借路升仙

    乱写的,各位书友还是别看,可惜删不掉。正在想办法把它弄失联了。
  • 穿越之变形计

    穿越之变形计

    他说她是一抹阳光,从见到她的那刻起便融化了他心底的冰山。他说她是一个谜,从转身离去的那时起便永远住进他的心房。只是她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哪一个才是她深爱的人。也许命运就是这般捉弄人吧,给了她无上的地位,却让她看不清自己。给了她倾世的美貌,却让她找不到真爱。
  • 萌学园之危机重重

    萌学园之危机重重

    这个,这本小说其实我有在其它软件写过的啦!但是嘞,内容有一定的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