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0600000004

第4章 从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1)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因。发展的主要原因、发展的根据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内在矛盾,发展是“内生的”。发展的内在性存在于事物内部,同样,审美教育发展的动力也存在于其内部,我们研究美育理论、发展审美教育必须遵从其自身规律,如果不适合其情况,硬性使其发展,就如同培植植物,若不顾其对水分、日光的需求量,一味又灌又晒,结果必然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探讨审美教育,首先通过对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的考察,分析包括审美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对我们下面论述素质教育的本质以及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都具有基础和前提性的意义。

以知识资本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本质

一、知识经济概念的历史形成与逻辑推演

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概念的产生是人类对知识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对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这一现象的认识成果,是人类对社会经济形态或经济时代的发展不断走向认识深处的认识的必然结果。

19世纪,“工业革命”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带进了近一个世纪的经济腾飞的历史时期,蒸汽机改变了整个世界,它的广泛普及不仅为工厂集中使用大规模的现代设备提高了动力可能,而且,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范围,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伸展空间。蒸汽机造就了大工业生产社会。

然而,这一切辉煌如今却成为了明日黄花,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就如同昔日蒸汽机取代人力和畜力一样一跃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知识经济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种局面的形成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

尽管“知识经济”的概念出现较晚,但经济思想史对此的有关论述却早已存在。早在16—17世纪,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就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现》、《新工具》等著作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从而打破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唯心主义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他认为,人类获得力量的途径和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密切关联着的,二者之间几乎没有差别,而且,人类的知识和人类的权力必将合二为一,任何人只有掌握科学知识,才可能认识自然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去认识自然、驾驭自然和改造自然,没有知识一切将无从谈起。从培根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反复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培根已充分认识到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虽然培根的论述主要是从哲学角度展开的,但在今天仍具有巨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面对欧洲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促进经济增长上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一次对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们认为,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可以有效地促进工业革命发展,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像不到的”。因此,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指出科学在生产过程中是独立因素,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

在此之后,随着知识和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日益增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揭示这个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他非常推崇马克思所强调的发展是来自事物内在因素作用的论断,并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率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中任何要素的改变都会导致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理论在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期的弗兰克·奈特则认为,在社会生产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只有知识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此,他把知识交流、信息沟通和预期知识纳入经济研究的范畴。随着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配置社会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置的效率问题日益凸现,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信息经济学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这为知识经济思想的最终形成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马尔萨克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次使用“信息经济学”概念,他论述了信息对现代经济学的意义以及信息系统的价值,这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此外,还有西蒙的管理决策信息经济学说,认为信息是管理决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后还有许多信息经济学家提出了各自的不同理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信息是经济活动中事先概率与事后概率之差,而概率的分布是一种知识结构,信息就是在两种知识结构之间传递过程中的知识差。概括此时的理论探讨特点,就是仅仅把信息和知识等同起来,没有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别,因此,经常见到“信息(知识)”的表达方式。正是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经济思想的最终形成。

此外,西方学术界许多论述未来社会特征的文章和著作,也为知识经济理论的最后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们在著述中多套用“后”这个词缀,如“后资本主义社会”、“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经济”等,都表示一个旧时代即将结束和新时代、新类型社会的行将到来。如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著名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撰写的研究未来社会的系列著作,如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和1990年出版的《权力的转移》。这三部著作以不同的角度展望了未来社会,归纳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过去的300年当中,所有的工业国内部最基本的政治斗争都是围绕着财富的分配进行的,而未来社会权力的争夺则是紧紧围绕着知识的分配和获得知识的机会而展开。法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的《世界面临挑战》一书认为,人类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三个因素是物质、能源和信息,而信息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而又取之不尽的资源。在信息社会里,知识价值论必然取代劳动价值论。日本学者堺屋太一在1985年出版了《知识价值革命》一书,提出了知识价值社会的理论,他说:“未来的社会是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大大提高的社会,即知识价值社会。”他所说的知识与智慧价值,就是用知识与智慧创造出来的价值,即反映社会结构和社会主观意识,被社会所承认的带有创造性的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它们的提高意味着在物质财富的价值构成中,知识与智慧的价值比重越来越大。

此后,弗里茨·马克卢普(FritzMachlup)、马克·波拉特、彼德·德鲁克(D.F.Drucker)等人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知识经济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总结,不仅提出了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而且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测度方法,形成了知识经济的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理论和马克·波拉特的“信息经济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理论的确立。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开天辟地地将知识范畴纳入经济学研究的传统领地,充分肯定了知识与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科学知识是提高未来生产率所进行的某种投资,因此他强调我们应当从知识的角度重新审视社会投资以及一切传统的资本理论。其理论根据是,虽然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都同知识因素有着密切联系,但是只有非物质非人力资本才完全由知识本身构成,也就是说这种新型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运作机制必然是以知识的投资、生产和消费为基础,而且,这一无形的知识资本可以成倍地提高劳动效率。马克卢普极富预见性地提出了知识产业概念,包容了教育、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体、信息设备、信息服务五大主干产业以及30个产业部门,并且由此建立了一种知识产业的测度体系,即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范式。马克卢普由此开启了知识经济研究的先河。

1968年,彼德·德鲁克发表《不连续时代》一书,其中的一章就是以“知识经济”为标题的论文。他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他依据马克卢普的计算结果,分析了知识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955年,美国知识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1965年达1/3,到20世纪70年代末将近1/2。通过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纵向比较,德鲁克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社会的发展将会是向着知识经济社会方向发展,他还提出,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不仅如此,知识还成为首要产业,这种产业为经济提供必要的和重要的生产资源。在对知识经济的讨论过程中,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教授的理论也是不容忽视的。他在1962年出版的《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首先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他把“知识产业”

归结为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的过程,并将其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电讯传播业、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等5个部分。

总之,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许多外国学者甚至政界要人都从各自的研究出发,对未来发达的社会经济形态做出五彩缤纷的概括,其中都形成一个最根本的、不能忽略的共同点,那就是:知识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1994年,美国信息探索研究所发表了以《知识经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本质》为总标题的一组论文,广泛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同年,英国经济学家C.温斯洛和W.布拉马共同出版了《未来工作:在知识经济中把知识投入生产》的著作,不仅把“知识经济”作为基本概念来使用,而且较为完整地界定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1996年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一系列报告,正式以世界研究机构的名义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个新概念。在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该报告不仅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还系统地提出了“知识经济理论”和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这份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掀起了对知识经济进行研究和讨论的热潮。此后,知识经济概念被广泛使用并流行起来。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中的界说,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二是信息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三是新型服务产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四是人的素质与技能是过渡到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该组织研究报告所描述的这一演变趋势,在发达国家经济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映和表现,但是毫无疑问,从以上对历史演进的简单回顾中,我们不难发现,知识经济概念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一个由模糊到明确、由多元化分歧到逐渐统一的认识过程,是人类面对当今世界即将迎来的全新的社会经济时代挑战日渐清晰的意识状态的反映。

二、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

丹麦的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出发,将人类社会分作了如下几个阶段: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他认为明天的社会将是一个充满梦想的、以人类自身精神与情感生活为基本特征的梦幻社会。与此相适应,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产结构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逐渐由注重物质享受转向关爱精神文化需求。在农业社会,90%以上的社会人口要为获取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如食物,而辛勤劳作,“民以食为天”,便突出了这一时期根本的特征;工业化社会,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千百万人在从事工业生产;今天,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农业生产只需2%的人口便可满足全社会的需求,其余的人大多从事服务、知识、信息等可以获取更为客观的利润。到了20世纪40年代,另一位西方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对产业进行分类时说,就业结构的中心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所谓的“裴迪—克拉克经济法则”。今天,历史发展事实强有力地印证了这个理论。

伴随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至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发现同属第三产业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异,认识到将二者加以区分的必要性,于是,把脑力劳动称作第四产业或知识信息产业。

由此可见,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使人类的自身要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人们从过去的注重物质享受,逐渐转向关注精神的、心理的、文化的高层次需求,这一转变必然导致社会生产方式转变,由此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知识文化层面的消费占据了社会消费的主阵地。纵观经济发展历史,农业经济的基本资源是土地和劳动力;工业经济的基本资源是铁矿石、煤炭、石油等短缺自然资源;知识经济则是以知识为基本资源,知识为经济带来丰厚的利润。如美国的图书销售额高达225亿美元,《读者文摘》年收入超过了20亿美元,数家计算机信息企业跻身于世界的前10强;就是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竟然也获得了十几亿美元的丰厚利润,因此,文化产业被世界公认为新世纪的“朝阳工业”;作为娱乐产业的迪斯尼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以高达19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ABC广播公司,并入围世界500强中的前10名。NBA联赛的明星乔丹,虽说3500万美元的高额年薪足以令体育界同行汗颜,但业内权威人士却说,若作为企业文化形象,乔丹的价值或许数以十倍计算,也就是说,当作为文化产业登上历史舞台时,他将为从业者提供巨大的利润。

同类推荐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学校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

    本书围绕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提出新时代当一位好老师的必备条件和方法,是广大教师快速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好教材。本书教育的对象是班主任、家长以及学生们,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热门推荐
  • 都市年时

    都市年时

    夜槿轩曾是天使会的次席,自从那次演习,他逃离了天使会的掌控!崛起吧!!
  • 逆天全能召唤师

    逆天全能召唤师

    她,未殇,是21世纪冷血的杀人机器,冷心冷情;她,司徒殇,是征远大陆第一世家的嫡系四“公子”,痴傻呆楞,无法修炼灵力,人称废物阿四。当她成为她,当一个异世的强大灵魂进入她的废物身体,一睁眼,从此痴傻不再,呆楞不再,只有一个无心无情、冷酷淡漠的四公子!在她眼里,没有所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只有敌人和陌生人。是我敌者,杀无赦!非我敌者,无视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可是为什么这样可怕的一个人,身边却不断地有追随者、爱慕者?妖界、魔界、天界甚至各大神兽都纷纷表示对她的衷心与爱恋。无论是上天入地,抑或地狱黄泉,亦是誓死相随,不离不弃!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勤:尚勤戒惰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勤:尚勤戒惰

    “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勤·尚勤戒惰》为该套丛书中的一册。
  • 重生山寨少主之奇葩空间

    重生山寨少主之奇葩空间

    异世魂,重生于山寨少主之身,小小年纪,肩负起养整个山寨的重担,还好有作弊利器空间一枚,谁知还附送了一个大麻烦。一不小心发现了家族秘密,从此不得不为守护家族而战斗。最后有个安慰的是,某个大麻烦还算有点作用,虽然每天都闹的鸡飞狗跳。此文是宠文,一对一专宠,女主性格护短坚强,男主是个负责装逗的腹黑主。
  • 名人演讲在清华

    名人演讲在清华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有推陈出新的另类思维,语惊四座,也不乏促膝谈心般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这些精彩的演讲者的学识和水平。
  • 新双子星公主第三部

    新双子星公主第三部

    《新双子星公主》自我介绍;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林可心。我非常喜欢看小说,也非常希望能写一本好看的小说,所以,我决定写这本《新双子星公主》,我第一次写小说,希望你们大家喜欢,谢谢。剧情介绍;“为什么?为什么你们要这样对我?”(她)音法欣和音莲欣是姐妹关系,原本是这样没错。但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姐姐喜欢上了自己索爱的人,并且要他和自己分手,在她伤心之中,无意间听到父母的对话。自己不是他们的孩子,要把自己赶出国家。她真的好绝望,他们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呢……请观看。(复仇、魔法、校园、青春、偶像、爱情、复仇、魔法)的一部新手小说,希望你们多多支持。请加QQ群:318319149,欢迎你的加入。
  • 剑神

    剑神

    一代天骄,一场劫难,秦羽成为一个修炼废人,但机缘巧合下,武道双修,走上一条从没有人体检过的证道之路,从万人瞩目,到三界公敌,红颜不舍,神剑不弃。在坎坷不断,生死相随的际遇中,他逐渐强大,比肩传说中的蛮荒诸神,共抗天道邪魔,打破万年劫局!
  • 英雄之路先锋战歌

    英雄之路先锋战歌

    战争学院的一个兜帽刺客,贝利亚。平时懒懒散散,实则确是影流第一刺客。作为德古拉家的第三代,又有什么冒险等着他。铁血工造,五杀摇滚,黑暗光辉,夜影之子的奇妙冒险,正式开始!
  • 十二星座魔法学院

    十二星座魔法学院

    一个真实发生在异世界的故事,从荒无人烟到繁荣强盛的学院又走过了如何的艰辛......
  • 总裁的早安宝贝

    总裁的早安宝贝

    新文《婚权独占:席少的名媛新娘》为了完成妈妈的遗愿,她冒险争夺属于她的东西,惹上了不该惹的男人,以帮她为条件,她成为他的专属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