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7000000047

第47章 改革的延伸(4)

图书馆是一个信息中心,服务面广,全校师生都可以在此受益,但学校的老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交大发展的需要,不如建造一个图书馆。想到这里,他马上回答说:“最好能捐赠建造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在包先生陪同柴树藩同志夫妇参观日本濑户内海的几个造船厂的轮渡上,柴部长对包玉刚先生说:“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但是教育跟不上,我和夫人商定,在我们去世后,将我们的微薄积蓄全部捐给国家的教育事业,包先生是热心于祖国教育事业的,如果包先生为六机部领导的上海交通大学捐款建造一个图书馆,将是一件千秋大业。上海交大是国内著名大学,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你捐款建造的图书馆将长期存在。今后所有在交大读过书的学生对包先生将永志不忘,这是一笔最值得的投资。我们也将永远感谢你。”包玉刚先生听了柴部长的建议,非常高兴地说:“你说捐多少?”柴部长说:“1000万美金。”包玉刚当即同意向上海交大捐赠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

1981年元旦,包玉刚先生访问广州,邓旭初随柴树藩同志前往,二人一起与包玉刚先生商谈捐赠事宜,正式达成协议:由包玉刚先生出资1000万美元(8年内分期付清)为上海交大建造一个图书馆。包玉刚先生也提出了一些希望:新建的图书馆要适合学校的需要,经济实用,不必过于豪华,不要超出预算经费;建议以其父亲包兆龙的名字命名。

此事很快在校内传开,并立即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表示高兴,认为是一件大好事。另一种则表示反对,认为接受海外资本家的捐款,这已经值得考虑,现在不但接受,而且还用资本家之父的姓名为堂堂交大图书馆的馆名,是否太失国格、人格。反对之声越来越大。在一次中层以上骨干干部会议上,各种议论再次响起。邓旭初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说:“哪个能捐款1000万美元给交大,我也用他祖宗之名命名。”此后,反对之声有所收敛,但对邓旭初的压力并未减小。

1981年7月,包玉刚与其父包兆龙先生一行9人来内地访问。7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政治局委员王震在北京接见了包兆龙、包玉刚一行,包玉刚先生向邓副主席正式递交了捐赠1000万美元给上海交大建造“包兆龙图书馆”的信函和象征性的支票。邓小平同志接受了包先生的捐赠,并欢迎和赞赏了包先生的这一爱国行动。此时,交大的反对之声才逐步得到平息,邓旭初也感到轻松了许多。

此后,包玉刚先生与其父包兆龙老先生专程来交大察看了馆址,选择了图书馆设计方案,并对图书馆内部设施、装潢、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

1982年6月,“包兆龙图书馆”奠基典礼在即将破土动工的馆址上举行。主席台对面,高悬着“热烈欢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夫人来我校访问”、“热烈祝贺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奠基”的巨幅标语。馆址周围,缤纷绚丽的彩旗迎风招展,交相辉映。伴随着典礼的进行,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全场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菲律宾共和国总统马科斯夫人伊梅尔达·罗穆亚尔德·马科斯、国际著名实业家包玉刚先生、中国船舶总公司董事长柴树藩、总经理冯直、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外交部顾问韩念龙等国内外来宾和师生员工共4300多人出席了典礼。

邓旭初在欢迎词中,高度赞扬了包玉刚先生关心“四化”建设、热心发展祖国教育事业的可贵精神,感谢他为帮助交大建设所做的贡献。邓旭初说:

“奠基典礼的日子将给交大师生留下难忘的记忆,‘包兆龙图书馆’的建成,必将在交大史册上写下重要的篇章。”

包玉刚先生说:“无论在课程方面,还是在师资方面和设备方面,交大都能和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相提并论。交大的毕业同学,数以万计,分布四海,在事业实践上都有卓越的表现,这次能为交大略尽绵力,觉得快慰。”

邓旭初在奠基石上写了“包兆龙图书馆奠基”八个大字,埋入图书馆基础中心的土地之中。

1984年2月16日,王震同志来校视察参观了正在施工的包兆龙图书馆和部分实验室,召开校务委员会,并讲了话。

1985年10月图书馆落成。叶剑英委员长亲笔为馆名写了“包兆龙图书馆”六个大字。

10月27日,举行包兆龙图书馆落成典礼。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震、香港环球航运集团董事会主席包玉刚和夫人、上海市市长江泽民、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董事长柴树藩、上海市政协负责同志、兄弟院校领导以及来自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的来宾出席了落成典礼。王震代表上海交大向包玉刚先生赠送了感谢信。典礼结束后,王震同志和玉刚先生为图书馆落成剪彩揭幕。随后,在校领导和图书馆馆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图书馆。

包兆龙图书馆由18层、5层、3层、2层4个建筑物组成。建筑高度73米,当时在上海仅次于上海邮电大楼、上海宾馆和国际饭店,居第四位。建筑总面积为25128平方米,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五层部分为主要阅览区,高层部为书库、科技情报资料室、研究生阅览室。一个设备齐全的学术报告厅设在三层部分。图书馆拥有大、小阅览室82个,2600个座位,可藏书228万册。设有多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设施。当时是我国高校中面积最大、最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

创建教师活动中心在包兆龙图书馆建立以前,邓旭初和交大党委还做了一件破天荒第一回的大事,敢于率先接受海外热心祖国教育事业,愿意帮助上海交大的老校友荣鸿元先生的捐赠,建造了高校内部宾馆——上海交大教师活动中心。

1979年11月,老校友荣鸿元先生之婿朱传榘博士来上海交大访问。

朱先生对交大非常关心,开始提出代其岳父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给管理学院作培养人才之用。邓旭初当时考虑到,上海交大管理学院当时并不缺经费,而海外校友专家来校交流越来越多,急需建一幢接待外宾的用于学术活动的宾馆。但上海早已三令五申,不许建楼堂馆所,依靠国家拨款建立接待宾馆不可能,是否可用校友赠款来建宾馆呢?不妨一试。当时邓旭初向朱传榘先生建议:“管理学院的教育经费,每年都有相当款项下拨,虽不富裕,但不紧张,荣先生的捐赠,是否可考虑以下几点:1.建一个有长远纪念意义的建筑物;2.该建筑物是上海交大的急需;3.该建筑物是国家不可能投资的。如果同意这几点,可在交大本部建一幢“教师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包括住房、会议室、演讲厅、餐厅等等。可作为国内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之用。这个建议得到朱传榘先生的赞同。

建教师活动中心确定了,但海外校友的捐赠,是否可以接受,却是一个难题。接受国外捐赠,过去上级是不会批的,认为是有失人格国格。以前有海外校友要捐图书,向上级报告,打了回票,不准接受。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已开过,人们在观念上应有所转变。邓旭初认为校友捐赠是爱国爱校的表现,应理直气壮,向上报批。结果,终于批准了。于1983年10月12日正式开工,1985年9月29日落成。共用去180万人民币(学校出80万元,荣鸿元先生出100万元)。教师活动中心的建立,对接待国内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活动,起了重要作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活动中心成立后的十几年,一直在总经理张东平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成绩显著,给教师许多便利,而且中心本身有相当大的发展,每年还交给学校可观的利润。这就是改革开放第一个接受捐赠的建筑物,也是建国后第一个接受外资捐赠的建筑物。

上海交大接受包玉刚和荣鸿元先生捐款建设校园,开辟了引进外资办学的新篇章,从此后,广大校友、友人为了交大的发展纷纷慷慨解囊。除了用包玉刚捐款的余额在闵行校区建了一座12000平方米的“包玉刚图书馆”

外,还有侨居日本的盛毓度先生赠建的“上海留园”,侨居新加坡的莫若愚先生赠建的“学术活动中心”;侨居英国的秦本鉴、孙秀莹夫妇赠建的“学生俱乐部——铁生馆”和“教工之家——铁生馆”;台湾殷之浩先生赠建的“浩然高科技大厦”;香港胡法光先生赠建的“光明体育场”;日本昭和女子大学赠建的“菁菁堂”(大礼堂)等。三中全会以来,上海交大接受海内外赠建各种项目折算成人民币约3亿元。所有这些赠建项目落成时,学校都在建筑物上立石碑铭刻“落成志”以表示永久的纪念。

现在任何一个经过上海交大的人,看到这些巍然屹立在上海交大校内的图书馆大楼、教师活动中心、浩然高科技大厦等捐赠建筑,再也不会伤脑筋去想有损国格或人格、爱国主义、卖国主义等等这些事了。侨商捐资办学,是爱国主义,我国鼓励接受这种爱国主义捐赠是对侨胞人格的尊重,也充分体现了祖国对侨胞爱国热情的珍惜。这种爱国主义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对今日为祖国建设大业出钱出力的海外中华儿女,同样也应铭记在心,把他们的名字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同类推荐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武则天的佛缘

    武则天的佛缘

    武则天和佛教,佛教和武则天,其中都有着扯不断的因缘。她一生与佛教的种种联系,她一生充满内心世界的佛教情结,以及她最终以佛的化身君临天下,都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廖仲恺与何香凝伉俪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年轻的伉俪追随孙中山踏上了创立民国与捍卫共和制的旧民主革命之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他俩为建立、巩固首次国共合作和实施三大政策,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廖仲恺为国殉职洒下一腔热血后,何香凝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夫志继续勇猛前进,为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热门推荐
  • 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

    一个现代人不小心穿越,于是,一双年轻却有力的大手,拉开了大明朝改革开放,永为天朝上国的序幕。历史大潮的激荡回转,往往开始于一个小小的水珠翻滚,那么,我们的主人公是如何激起这一串涟漪的呢?
  • 真假之情:谁是最信任的人

    真假之情:谁是最信任的人

    两位美艳绝伦、天真烂漫的姐妹,感情更是情深似海,形影不离。但感情是如此的脆弱,谁也不知道经历长久打磨的感情会受到背叛,为了得到不属于自己的爱情,她不惜放弃感情算计妹妹,她机关算尽,只有单纯的妹妹被蒙在鼓里,就因为自己的善良与靡颜腻理的美貌结合,给自己带来了姐姐的杀身之祸。他,全校瞩目的校草也是她的初恋,在危险的时候,她救了他,可是莫名其妙的被他误以为是别人,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是谁帮助了她呢?她命运中的那个王子又会是哪位校草呢?
  • 沉思录Ⅱ

    沉思录Ⅱ

    本书汇集了爱比克泰德其中的部分思想精华,以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传授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真义。
  • 大明圣徒1645

    大明圣徒1645

    1645,这是一个沉沦的时代,这个如同银河灿烂繁星一般古老而又辉煌的伟大国度与民族缓缓沉入了不见光明的深渊。1645,这是一个悲哀的时代,无数的炎黄贵胄,华夏正朔为黑暗践踏蹂躏,亿万生灵永远的带着满腔的悲哀与哀号陷入了沉湎。1645,这是一个叹息的时代。文明的转折、民权论的盛行、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文明的兴起都渐渐归入了虚无,从此开始了长达四百年的血腥荆棘之路。
  • 美人如墓

    美人如墓

    我叫苏诺,今年二十岁。我嘴馋,最喜欢吃虾了,可青岛的虾太贵,我和小伙伴们就决定自己去郊外钓虾,顺便露营。谁知到了晚上,我们竟然撞见了一串串诡异的事件,难道在陌生的地方露营也能撞鬼吗?我害怕极了,让我还没想到的是,这只鬼物这么……
  • 佛伦列传——依诺小传

    佛伦列传——依诺小传

    剑与魔法的世界。四关城警备依诺克,为了恋人凯瑟琳,押送逃犯蛮人阿拉瓦穿越大漠。一路上蛮人袭击、沙虫、巨蜥出没。依诺克渐渐发现,这趟押送任务并不简单……
  • 韩信

    韩信

    无语中..........明史好混乱.......写了五万瓶颈......《韩信》不更新了额,新书存稿中......
  • 皇者保镖

    皇者保镖

    乔飞皇者归来,一次意外成了冷艳美女总裁的保镖,有温柔的女上司,麻辣的女警。。。。。。。。。。乔飞回到都市只想平凡人生,没想到麻烦不断。。。
  • 守护甜心之天使之梦

    守护甜心之天使之梦

    看见好几个童鞋在问,为什么没有甜心们。那祎子在公告里面说清楚,《天使之梦》主要是讲亚梦为梦想奋斗的过程和亚梦与几斗的感情,以及其他人的爱情故事,文中没有提到任何甜心,不是复仇文,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但是祎子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和支持《天使之梦》!
  • 虚空灾厄

    虚空灾厄

    灾厄降世,唯一的至亲为保护她而不知生死……恐惧、噩梦的来袭,层层的压力让她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如何能支撑?她的心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坚强,她丧失了那一直支撑着她内心的支柱,她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找回她所原有的一切,她踏上了那命中注定的道路……“你愿意成为我的牵绊吗?”命运的刻钟无声地走动着,虚空七礼的赠送,让黑暗中的种子在绝缝中萌发出那闪烁着荧光的稚芽,转角的相遇,让一人一兽的最初相遇成了永恒的相依相伴……在这堕落的世界,一人一兽不断游历着,一个个生死离别,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呈现在一人一兽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一座座铭刻的路碑!且看一人一兽如何在末世中生存,成为绝望中的希望!(本书女主~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