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7000000042

第42章 管理体制改革(5)

《调查报告》在充分肯定了上海交大的管理体制改革后,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认为定编使各单位人员基本固定,会影响师资队伍的结构;创收与学科发展关系处理不好会影响学术水平的提高;“自费”工资改革的说法和做法的现实性值得研究;交大工改与工调对比,拉开差距过大等。

为了全面阐述交大改革的实际情况,回答《调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1983年11月14日,邓旭初和上海交大党委起草报告《对〈关于交通大学管理改革与工资改革的调查报告(草稿)〉的几点看法》。指出:“第一,交大定编,不仅有人员数量上的规定,更重要的是还有人员素质结构上的规定,根本不会影响进一步人员流动及素质结构的改善;第二,交大在改革过程中,反复强调并密切注意正确处理国家科研、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的关系,坚决克服单纯追求经济收入的思想,交大在国家重大课题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关于新疆建设的重大课题研究中,我们几乎没有向对方收取什么费用。作为一所理工科大学,面向社会和经济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中央文件的精神;第三,工资改革中,为了克服吃大锅饭,打破论资排辈,按贡献大小来决定升级,我们拉开了校内人员的工资差距,这正是交大工资改革的优点之一。”

上级领导看了交大的报告,给予了肯定。事后,当上海交大改革的影响风靡全国时,调查组一些同志说当时有压力,有些写法是违心的。

正当此时,校财务科去银行提奖金款,却吃了闭门羹,对方说:“大学属事业单位,建国以来,没听说过大学能发奖金,也没有这类文件,不能给交大提钱。”

交大自费工资改革是得到上级部门批准的,为了奖励有贡献的教师,从本校科研收入中提成,也符合国家教委和财政部文件的规定,那么为什么不让交大提钱呢?

邓旭初让人询问对方。对方说:“交大在搞平均主义!”

邓旭初说要去有关部门当面说明情况,对方不予理睬。

邓旭初愤怒地说:“真正在搞平均主义的,你们不去管,为什么偏偏抓我们交大?”

对方说:“别人的我不知道,我就是要抓你们交大!”

这是什么逻辑,真正打破大锅饭的变成平均主义的倡导者,实行大锅饭的成了平均主义的反对者。

一个调查组刚走,又来了一个“财神爷”卡住了交大的经济“命脉”,这到底是为了啥?

邓旭初焦虑地徘徊着:交大自费工资改革,没有向上面要过一分钱,只是要取得有关领导认同,为什么连这一点也这样“难产”呢?

邓旭初打起精神,决定据理力争,决不妥协,他让党办向有关部门打报告,要求他们当面听取交大的汇报。正巧,第二天有一位《人民日报》记者来访,党办接待同志就告了这一状。记者问:“这位不让提款的同志是谁,姓什么,叫什么?”

党办同志立即拿起话筒打电话。对方问:“……问名字干什么?”

“我旁边有位人民日报记者,想在报纸上为他扬扬名。”

“你等等,”稍等片刻,说:“通知你们财务科,马上来提款。”可见“文革”

流毒未清,人民日报能胜过规章制度,舆论监督是十分重要的。

改革像是爬山,爬上一座山,还有一个岭。出现了问题要改革,改革中又出现新的问题,又要进行新的改革,循环往复,不断深入,每走一步都会留下改革者深深的脚印、滴滴汗水和心血。

面对改革中遇到的重重困难,邓旭初希望能得到上级的支持,他多次请示向上级领导当面汇报,1983年12月17日,上面同意听取交大当面汇报了,邓旭初的心是何等地激动,何等地高兴!他恨不得马上就飞到领导的办公室,把心里话全部倒出来。领导工作很忙,时间安排得紧紧的。邓旭初等在外面,心中把要讲的话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不知放过多少遍。等到上午11点,终于排到交大了,邓旭初迫不及待地大步走进领导办公室。

……

结果,邓旭初在失望中回到了学校。

6.扩大基层自主权

长期以来,我们的管理权过分集中,管得过死,上面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学校整个机关运转不灵,效率低下,基层干部无所适从,束缚了手脚。

学校缺乏自主权。从招生到分配,从职称评审到人事变动再到财务管理等,大大小小的权利,都集中在上面主管部门。曾有一件事令邓旭初念念不忘。1978年,有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上海交大。当时天气很热,邓旭初说:

“天气这么热,请客人们喝瓶橘子水吧?”但当时外事权利也很集中,校外事办的干部不敢做主,说这要请示上海市外事办。上海市外事办一位“小辫子”说:“你交大不能请他们喝橘子水,不然摆不平”。邓旭初听后,很不是滋味:“你干脆撤掉我吧!一个大学党委书记,连买瓶橘子水的权利都没有。”

这件事给邓旭初留下深刻的印象。

1978年访美期间,邓旭初深为美国高校基层的办事效率之高,权利之大所打动,回国后,他决心突破现有的教育体制的禁锢,闯出一片新天地。

1978年,录取研究生糜解时,上面领导曾打电话说“此人不可录取”。

上面有言在先,下面谁敢动。但邓旭初敢,他要根据邓小平说的“有成分不唯成分,重在政治表现”,行使一次自主权,于是想尽了办法,在全国第一个录取了家庭成份不好而本人表现好的研究生糜解,突破了唯成分论,但也冒尽了风险,触犯了有关上司。

1979年12月6日,在一次全国高校教务处长工作会议上,邓旭初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华东师大校长刘佛年不约而同地提出教育部应向高校下放自主权,并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邓旭初说:“教育部该统的没有统,不该统的统得太死,有人说,大学办不好,该打校长的屁股。其实打不着。目前事无巨细,惟上面意旨是从,校长没有多少自主权,屁股何从打起。拿教材来说,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甚至统一习题,要求各校办成一个样;拿经费来说,专款专用,不准机动;拿人来说,上级不批准,优者进不来,劣者送不走。要想把大学办好,大学应有适当的自主权。”

他接着说:“我主张对大学的规模、专业设置、教职工编制、师生质量的最低要求等,可由国家统一规定,根据学校规模,拨给学校若干经费指标(包括外币),由学校自主使用。领导机关可以监督检查。学校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同国外直接取得联系。如果能给大学适当自主权,就能在不增加国家负担,不减少国家收入的前提下,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人力、技术,实行奖励制度。但是目前,原有制度像紧箍咒一样把学校限制得死死的。

邓旭初和其他几位校长的发言在人民日报刊登出来后,教育部门有关领导极为不满地说:“‘文革’后,我们刚出来工作,权还没收回,就要放权。”

不久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由各高校领导出席,邓旭初进京后见到各兄弟院校的领导,感到他们对自己很有戒备,甚至有人说邓旭初等四人是“新四人帮”。在分组讨论中,邓旭初索性把心中长期淤积的不平统统倒出来,与会人员听后也深有同感,不仅没有责备他,大家反而表示理解和同情。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学校缺乏自主权,权利集中在上级;学校内部又何尝不是,学校内部的权利集中在校部机关,基层缺乏自主权。上海交大实行人员流动和岗位定编后,干部少了,事情多了,大家都争着干工作,本是好事。但是由于改革没有触动学校的领导体制,权利过分集中,事无大小,样样皆管。下面千条线,上面一根针,机关干部忙于文山会海和事务堆中。基层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层层报批,公文漫步旅行,在消耗中前进,有时一压几个月。有责无权,有权无责,阻碍了改革的进程,基层争分夺秒工作,有时为了把事情办好,只好“绕道”走,却又遭到非难。长此以往,刚调动的教师积极性有可能丧失。不改变这种权利过分集中的状况,不扩大基层自主权,学校改革很难深入下去。

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邓旭初越来越感到,解决高校缺乏自主权问题的迫切性。

1983年2月18日,邓旭初召开学校研究室主任、科以上干部会议,谈了对学校实行责任制,扩大基层自主权的设想。他说,学校缺乏自主权,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基层缺乏自主权,阻碍了教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当前学校机关体制不适应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向上级要求几项自主权,同时学校要下放给各系、所、室等基层一些自主权,为此,必须做出努力。

同类推荐
  • 张爱玲情传

    张爱玲情传

    张爱玲生命中的男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在她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虽然张爱玲遭父亲毒打后逃离了家庭,从此与父亲如同陌生人,但是张爱玲却摆脱不了自己的恋父情结。父亲张廷重对张爱玲的写作影响巨大。《张爱玲情传》讲述张爱玲笔下和生命中的那些男人,讲述一代才女张爱玲如何介入这些真实和虚幻交替的男人世界,以张爱玲的性格为主。苛责男人是一部分,还是要在张的作品里挖掘对世界和对男性的看法。其实她是一个缺少关爱的人,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 原来曾国藩

    原来曾国藩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他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首开“私家军队”之先例;他亦是历史上少有的大誉大毁之人——肯定之言,谓之成就“震古铄今”;否定之言,则谓其愚诚而不顾“民族之义”。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粟裕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粟裕兵法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能毫不夸张地说,粟裕的作战指挥艺术,在这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发掘粟裕作战指挥艺术这一丰富的军事宝藏,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人民解放战争,准备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一代名帅名将兵法:粟裕兵法》的写作过程中,参阅了研究粟裕作战指挥艺术的大量论文和回忆录,并得到了许多老首长和有关专家的指教。
  •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介绍了:赵匡胤、乾隆帝、唐玄宗等帝王的故事。帝王的位置,原本是属于一家一姓的,谁得到了都不想拱手相让,哪怕是一个白痴都要死抗到底。要想坐上去,靠的是诡计多端的手段。因此,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结局,都是悲局。帝王是权力、富贵的象征,它的诱惑力让人摇着船橹一波一波地驶去,一直驶入腥风血雨之中。
  • 叶赛宁

    叶赛宁

    叶赛宁(1895~1925)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
热门推荐
  • 正道传

    正道传

    修炼一途,乃修身正道,集万法自然,逆天地轮回,握生死,掌轮回,探长生。
  • 阡陌奇缘:扶桑花开

    阡陌奇缘:扶桑花开

    到底是一见钟情还是年少的冲动?为何,他亲手递上休书一份却重新迎娶?为何。她誓死不从却心甘情愿?他到底是谁..而她...是否也饱经了岁月的蹉跎?
  • 口齿类要

    口齿类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声弑琴

    浮声弑琴

    苍天已老,大地待荒;凡恐五湖四海竭,仙惧九天十地乱;只是一次重生,他放弃了荣华富贵,放弃了自在无为,而是选择了扶摇直上,依靠智慧与胆识,直登青云;以琴弑燊,血染衣襟,走在与他人不同的路上,弹着琴,奏出了不同的浮生之路。要么浮生若梦,要么血染成暮。“我只是一名琴师而已......”
  • 武极断空

    武极断空

    武者之路,漫长而艰辛,唯有坚韧不拔,方能突破武之极致。少年林凡偶获一把黑石长剑,在其剑灵的帮助下,踏上了武道之路。
  • 女配系统:男主女主靠边站

    女配系统:男主女主靠边站

    我是一个体重260斤的女胖子。今年已经28岁了,却连距离男人十米的距离都是一种奢侈,所以至今还是一只单身肥狗。吃了一颗天猫买的减肥药,从此踏上减肥兼职拯救女配的不归路!“不要再送我去任务了!我只是想减肥而已……“这声咆哮淹没在时空穿梭中。女主一开始没给智商,看不了就不要点进来,砸怎闹心呢?此文是逗逼文,非要我写在简介上!
  • 做官之借力

    做官之借力

    一位书生意气的青年,因自己的文章引起县委书记注意,从此步入政坛。他同时遭遇了玩弄权术的上级、精于暗算的同级、狡诈圆滑的新知、落魄走险的旧交、侠肝义胆的游民……而女友的权势背景,更是让他在情场和官场之间颠簸不已。
  • 肥胖:不得不说的话

    肥胖:不得不说的话

    肥胖,这是一个多少年来永恒的话题。但关于肥胖的知识,很多人未必了解那么多,只知道肥胖不好看,胖了容易身体有毛病,但至于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会影响到个人的哪些方面,却并不一定全都了解。另外,如何客观地看待肥胖,而不是走入减肥或以瘦为美的误区。这些,都是很适合一起唠唠的话题。在本书中,我们就谈谈关于肥胖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肥胖。
  • 我是神仙我会飞

    我是神仙我会飞

    她泪奔、她纠结、她无语问苍天。呆呆小笨仙贬落凡间,遇上无耻腹黑兽,吃干抹净还被人嫌!靠,小仙当自强,看我男女老少通杀必胜客!额……卖糕的,不过是笑了笑,用不着派出各方势力四处围捕吧?啊啊啊……她不要当橡皮泥被任何人捏来捏去。玉帝爷爷啊,快让我回天庭去……----------------------------------------------------------一只既呆又腐,前途未卜的小仙奋斗史。
  • 夜烬天下

    夜烬天下

    当诸神已逝,唯有,魔渡众生。久翼大陆三大帝国,再起腥风血雨,究竟谁能够站上巅峰,览尽万里江山?传承千载的神秘种族,一朝之间,悉数重现人世,即将掀起什么样的滔天巨浪!强魔重生,红莲烈焰涌向人世,势要焚尽三界,神魔之争,究竟是谁走到最后?神之一族仅剩的微末淡薄血脉,能否浴火重生、一朝复苏,回归彼苍,展翼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