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7000000039

第39章 管理体制改革(2)

在党委会上,邓旭初痛切地说:“大锅饭不破,任其下去,交大没有希望;指望全国人事制度的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极不现实。交大必须首先行动起来,动员全校师生,关心学校的发展,改革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实现人才流动。”邓旭初进一步说:“首先,要广泛地进行宣传和教育,讲清道理;其次,制定人员流动的原则、对象和措施。凡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结构不合理的,多年工作量不足的作为流动对象,把此原则进行公开宣传。

其实,这些弊病已经出现多年,大家都亲眼目睹它的不合理性,许多人感到不改确实不行。一听说学校党委要实行人才流动,人人拍手叫好,有的激动地跳起来。有一位系领导慷慨激昂地说:“把我们系的人抽走一半,工作可以比现在干得更好!”;“交大人才积压,一个交大可以办成两个交大。”

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准备,党委认为进行人才流动的时机已经成熟。

1980年2月,邓旭初召开书记校长办公会,进一步强调精简人员,人才流动的重大意义,要马上进行。一是老习惯,老作风,老传统不行;二是人多挤在一起,工作效率不高,死气沉沉,一山难容多虎;三是现在很多人在交大不是各得其所,而是没有发挥专长,离开后可施展其能。

人员应该流动,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老一套毕竟在全国推行了几十年,要改变它,谈何容易。邓旭初也知道这个实况,但这是要振兴上海交大必须走这一招棋,一旦作出决定,就要毫不犹豫地执行下去。

党委宣布试行人才流动的措施,要求各系把名单报上来,基层领导犯了难。“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谁愿意从名牌大学流到分校、职工大学、业余大学、工厂去?有些基层领导想,我把名单报上来,你若调不动他,以后我如何与他天天见面,这个“恶人”做不得。有人劝老邓,人家都在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我们为啥自找这种棘手的事办呀?还有一些教职工谈人才流动时滔滔不绝,若真是轮到他头上来,就大不一样了,交大是所名牌大学,我生是交大人,死是交大鬼,离开交大多丢人。有人听说自己可能被列入流动人员名单,拼命抵抗,到处奔走呼号:我到底犯了什么错误?我哪点比别人差?你这是排除异己,打击报复!有人向上面写信,有人告状,有人找人说情,有的人说:粉碎“四人帮”后刚刚太平,现在又要不太平,老邓不太平,也不让别人太平,一天一个新花样。看起来交大好像要“出事”了。

面对种种情况,邓旭初非常冷静地说:“一些人吃‘大锅饭’吃习惯了,不适应改革是自然的。再说,‘左’的流毒,小生产的痼疾在知识分子身上不可能没有一点反映。但改革毕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工作细点可以克服,流动是必须的,有风险我担,有责任我负。”

邓旭初组织一部分人深入群众中去,认真研究这些人的思想顾虑,实际困难。结果发现,有些是观念上的问题,有些是由于学校对人员交流问题的配套措施没跟上引起的,比如对于那些要到其他高校或机构工作的教师,上班增加的交通费由谁负担?如何解决?原先住在交大宿舍的教职工到新单位后,如何安排住房问题?子女读书问题?原先是排队分房,离开交大后住房由哪个单位分?那些排队等房的人,现在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都增加了人才流动的难度。

邓旭初在党委扩大会议和各系所总支书记会议上表示,推行人才流动是学校集体作出的决定,虽然当前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这项改革措施一定要坚持推行下去,只准向前,不准后退。同时,要求人事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各系下达对外交流人员的指标,经校系两级讨论,集体决定交流人员的名单。并规定,在名单没有正式宣布前,谁都不能泄露出去,违反者受纪律处分;凡确定要调出人员,没有正当理由,都要服从组织分配;各级领导不能为对外交流人员说情,谁来说情,谁就替他交流出去。

邓旭初说:当前我校人才流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于是一些干部就害怕了,希望大家尽快克服这种畏惧情绪,思想上一定要高度统一,严格遵守人才流动的纪律,把改革推向深入。为此,下一步应该继续做好:

第一,调查摸底,确定流动人员名单。由人事处以考核的名义分别对各系室逐个了解每个人的业务水平,思想表现,工作能力,掌握每个基层单位的需求与盈缺,对大体可以调出多少人,哪些人可以走,心中有个数,经党委决定后,具体下达给各系室调出人员指标。

第二,选好去向,妥善安置。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人才流动并不是“踢皮球”,而是一项及其严肃的工作,其根本出发点,应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出发,主动向有关单位联系推荐,组织基层单位参观,弄清其所需和我们所供。

第三,针对调离人员的思想状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向他们讲明人才流动的重要性,人才流动是为了解决人才积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做到人尽其才,克服他们存在的“自己是被精简的”、“是被处理出去的”、“怕丢面子”等消极思想,不要让他们背着思想包袱离开交大。

第四,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思想工作的基础上,注意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具体问题,除了专业要对口或接近对口外,对调离人员要做到“三不影响”。

此外,最近有人发牢骚,说我邓旭初不太平,也不让别人太平,我要对他说,同志,眼睛长在前面,应向前看,不要只图眼前太平,眼前太平了,但是人才积压在那里,业务提不高,工作上不去,今后会更不太平。我看还是现在不太平,搞人员流动,把大家促上去,今后可以太平一点。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领导首先要统一思想,不能动摇,支援兄弟院校,支援工业部门是个光荣的任务,我们交大埋没了不少人才。有些出去以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公交系统,兄弟院校很需要,学校人员需要流动,不要搞成死水一潭,要有进有出。

邓旭初代表党委提醒人事处领导,实行人才流动的目的是盘活积压的人才,使流动人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一定要把调出去的同志安排好,如果他们在新单位还不如在交大,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是不成功的。

人事处对每一个调出人员高度负责,主动向用人单位了解其所需专业职务、待遇,即使是外地的用人单位,人事处也亲自派人去了解情况,并如实告知流动对象,流动对象提出想去什么单位,人事处也派人联系。

此后,邓旭初召开全校大会,他说:“中国知识分子是识大局,有抱负的,人才流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家所期望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对国家,对学校,对个人都是有好处的。”同时,他宣布了一条针对大家一直所顾虑和实际困难而制定的政策,又称“三不影响”政策,该政策规定,对调出人员,学校保证做到:不影响工资升级,提工资先照顾流动人员;不影响分房,调出后照样参加学校的排队分房;不影响职称,提升职称的在调出之前能解决的都尽量解决。

这项政策深得人心,消除了流动人员的心理顾虑,绝大多数愉快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正在此时,上百个单位听说交大要向外流动人才,纷纷来交大要人。这一消息对流动人员无疑又是一个鼓舞:“这么多单位需要我们,换个单位也许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也许能干出一番事业。”

至此困难重重的人才流动政策得到实施,3年来,交大共调出501人(其中教师317人,干部184人),调到教育部门163人,工业部门110人,科研单位39人,外地35人。绝大多数在新的单位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一位大学毕业20年来一直在实验室打杂的教师,调到上海市手工业局职工业余大学,很快成了骨干教师。有个教师动手能力不错,但讲课效果不好,学生不欢迎,调到某地工业部门当负责人,工作却很出色。

俞少罗教授是材料系副主任,学有专长,能力也强,但像他这样的人才在交大很多,留在材料系,“几马同槽”,互相轧住,难以“奋蹄千里”,恐怕升为系主任也很困难。邓旭初认为,他可以独当一面,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因此调他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可是俞教授顾虑重重,老想不通。正当他委屈之时,邓旭初亲自向他交心:一山藏不下几只猛虎,你只要换一个山头,一定能奔腾跳跃,充分发挥作用,前途无量。俞少罗见老邓如此诚恳,话儿句句说到心里,终于点了头。到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了一段一般的工作,不久便崭露头角,逐步提升,几年后被任命为校长。事后,俞教授说:“我当时对流出交大很有顾虑,后来发现,学校的人才流动政策是正确的。”

一部分人流出后,交大的编制松动了,加上招生数量逐年有所增长,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与工资尚有余额的情况下,先后选留了360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根据新兴学科的需要,其中不少人被派往国外进一步深造。从外单位引进了177名学科带头人和紧缺人才。人才流动提高了交大教师的整体素质,减轻了近亲繁殖的弊端,解决了人浮于事和紧缺人才的不合理现象,改善了教师的年龄和学科结构,许多老教授高兴地说:“现在交大的师资后劲足,学校大有希望了。”

然而邓旭初和交大党委并没有就此停止探索。他们认为,要想使教师队伍不断补充新生力量,人员的流动就不能是一次性的短期行为,因此人才流动应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上海交大这次人才流动,为后来建立和发展新学科作了人才上的准备工作。

在校外人才交流的同时,校内人才流动也在逐步实施,各系、部、处积极进行人才流动。系里原来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支副书记是一批老同志,他们难以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变化需要,学校就从年轻的教学人员中挑选一部分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的年轻同志担任总支副书记和学生工作,他们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图书馆是学校的学术和情报中心,但当时却成了“养老院”,一些身体不好的就被调到图书馆工作。在人才流动中,学校给图书馆调进20名本科生。一些“偏才”,“怪才”,干其他工作不行,但三五个月能自学一门外语,学校就把他们调到图书馆去搞情报工作。

上海交大的人才流动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1984年接见邓旭初等交大领导时说:“上海交大通过改革使人才流动起来,这不容易。交大能办到的,为什么其他学校办不到,希望有关部门研究这个问题。”人才的流动是有困难的,平时哪怕调走一位同志,都往往要磨破嘴皮,这次调走501人,困难自然不少,但是只要领导班子团结,工作做细,处理问题合理,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3.定编与制订教师工作规范

在人才交流过程中,邓旭初和交大各级领导顶住了种种压力,经历了不少磨难,有的甚至“唾面自揩”,坚持不懈,终于取得了大的成功,教师们积极性大增,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然而,一段时间过去后,邓旭初发现一些部门忙闲不均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各单位编制继续膨胀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于是邓旭初决定组织一个调查组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一个以副校长朱雅轩为首,由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共同组成的调查组迅速深入基层。朱雅轩对基层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分析,把基本情况报告学校党委。

邓旭初和党委认为,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除了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外,还有两个因素:一是要尊重教师,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供发挥业务专长的活动舞台,并根据其水平、贡献及时给予相应的职称和级别;二是分配上必须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奖勤罚懒,拉开差距。尤其是第一个因素,对知识分子是起到决定作用。为此,邓旭初提出要实行定编,制定教师工作规范,该项工作由朱雅轩同志负责起草制定。

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调查,朱雅轩与调查组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了《定编计算办法及分配方案》和《定编工作实施办法》草案,交学校党委讨论。

1981年,党委肯定了有关定编草案,决定在全校实行定编工作。

在一次动员大会上,邓旭初抛出了“定编”话题,一口气讲了有半个小时。此时,“定编”一说,如同捅了个马蜂窝,大礼堂顿时开了锅。这是由于人浮于事,尽管人所共见,但一旦定编,谁在编,谁编外,这比之人才交流工作的难度还更难上百倍,“大锅饭”、“铁饭碗”多少年,一旦列入编外,不说生活待遇,知识分子最珍惜的“面子”可往哪儿搁?

但大家也清楚,邓旭初一旦下定决心,学校党委下定决心,这件事就非干不可。干部们情不自禁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刚才的相互议论,原先的兴高采烈被泼上一脸凉水,人人都变得清醒异常,都聚精会神地捉摸着邓旭初每一句话语,这件事该怎么个干法。

定编工作终于在全校展开。干部们原先的耽心似乎是毫无必要,因为定编,实际上不存在编内、编外。因为这个时候的交大,已不仅仅有教学和大大扩展了的科研工作,还有创收、校产经营,这就造成“就业岗位”大增,完全没有“失业”之忧,也就无所谓编外。定编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清谁的专长最适合搞教学、搞科研,谁最适合去创收、去当校产“老板”、设计师、工程师。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就是说通过定编既稳定、精干或称之为加强了教学、科研队伍,又从教师、干部队伍中分流出一部分“赚钱”的能人,真正做到了皆大欢喜。

根据《定编计算办法及分配方案》和《定编工作实施办法》,教师与学生(本科)比例为1∶6,校本部教职工与学生比例按1∶2.6计算,确定1982~1983学年学校定编总数为3785人。与1982年3月定编时教职工实际总数4515编数,每个单位定编不定人,但都要明确定编数和超编数。同时,规定随着专业的发展任务变化,编制数作相应调整。明确人才流动的经常性,条件成熟一个,安排落实一个。

在定编过程中,坚持先机关,后基层;先领导,后群众。定编还要充分考虑到队伍结构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逐步改变教师队伍整体老化的现象,尽快建立合理的有作为的学术梯队,分期分批进行师资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定编,党委正副书记定为3人,正副校长定为5人,校部机关根据业务相近的机构精简人员,合署办公的原则,3个部与有关部门合署办公,撤销了12个科室和1个机关总支,压缩精简六分之一的人员。同时抓紧办理教职工的退休、离休工作,到年底,400多人办理了离退休手续。

同类推荐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 戴笠大传

    戴笠大传

    在乱世中,他如一把小巧隐蔽却暗藏剧毒的匕首出鞘,寒光一闪,遇害者尚不知道是谁伤了自己,却已魂归九天。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听到他的名字不闻之色变,听之动魄。人们在背后送了他许多的绰号:“老板”、“东方的希姆莱”、“暗杀王”、“间谍王”、“蒋介石的佩剑”……而这林林总总的绰号,不足以刻画出他真实面貌的十分之一。他到底是谁?他到底有怎样跌宕起伏,传奇神秘的一生?他有着刀光剑影的一生。他不是行刑的刽子手,但是死在他手下的人数却数不胜数。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朱德与八路军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朱德与八路军

    身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为了表明红军奔赴前线抗日的决心和勇气,慨然写下一篇誓词: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复图占外蒙,又侵我华北,非灭亡我全国不止。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朱总司令神采奕奕地站在主席台上,率领八路军健儿高声朗诵《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哥白尼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哥白尼

    在波兰首都华沙西北约21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托伦,这就是伟大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故乡。他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那里。在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托伦曾是一座富有的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哥白尼出生之前,托伦曾长期处于十字骑士团的统治下。
  • 秦国光律师

    秦国光律师

    本书主要为秦国光律师个人传记,秦国光律师193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富盛镇。1957年开始任绍兴市法律顾问处主任。后历任绍兴县法院副庭长、绍兴市法律顾问处副主任、绍兴县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律师协会理事,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代理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律师协会副会长、会长,绍兴市律师协会会长,县、市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全省律师高评委主任、浙江秦国光律师事务所主任等职。1990年,被国家劳动人事部和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司法行政劳动模范”称号。
热门推荐
  • 王妃不乖:高冷王爷请淡定

    王妃不乖:高冷王爷请淡定

    她,井清然,是个女人,还是个穿了的女人,还是个一穿就傍上皇二代当上王爷后院第一把交椅王妃的女人。此女最大的心愿便是:找个好夫家,在他那里混吃等死!什么是混吃等死啊?重活一世嘛,睡睡觉,打打盹,再换个好姿势……继续,嗯,目测天色尚早,还能睡到明天中午!“小姐,起床了,王爷来了!”“来了就来了呗,别大惊小怪的,他哪天不来?不要打扰本小姐睡觉,本小姐忙得很的。”“井清然!你前辈子是没睡过觉么?”“你咋知道呢?前辈子,我拼命学习,努力精进,三天没睡过一次好觉,这种伟大光荣的事情,我会告诉你么?”
  • 夜中见梦:待到紫藤再开时

    夜中见梦:待到紫藤再开时

    5岁时相遇。15年后的再次重逢,她是18岁获得博士双学位的天才少女;他是驰骋商场,冷酷无情的霸道总裁。他因记忆被改而对当年的她只有一丝丝模糊的记忆;她因当时的他已不再是那个名字。两人都不记得彼此。当两人相遇时,又是否记得起那年在紫藤花下许过的诺言?
  • 叮当作响

    叮当作响

    有这样几个活泼可爱的人……
  • 伪宋

    伪宋

    背运的数学专家意外穿越时空,别人穿的都是开元康乾,他却好死不死落在宋末的女真窝里。别人回去驱除胡虏反金复宋,他却莫名其妙变成渤海人给大金当起雇佣兵。别人为功名利禄不惜负却天下人,他却站在家国民族的十字路口迷惘徘徊。他重情,却得不到情;他重义,却被人指为不义。倒霉的主角偏偏好运连连,灭大辽,擒天祚,攻北宋,俘太子,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在力与欲之间他会不会迷失自我?是甘为异姓马前卒,还是慷慨弹剑许家国?命运把他抛到历史的风口浪尖,他又如何对待命运?
  • 拽王萌妃:一点也不萌

    拽王萌妃:一点也不萌

    日了狗了,在怎么说本爷我也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你他妈给本爷来了个响当当的称号--黄毛猴!战功赫赫了不起?除非你给我点珍珠神马的,不然本爷跟着你岂不是会饿死。给钱就跟你走!
  • 霸道校园恋爱

    霸道校园恋爱

    她失恋后,在路上行走,不小心撞到了黑道中的少爷,吵了几句各奔东西。可是……在她转学后,她又遇到了他,他处处和她作对,直到她的前男友来找她。他终于忍不住了…………可是,没想到的是,他的身份是那么的神秘,而她的真实身份,竟也那么的不可思议。
  • 末日之我市女主

    末日之我市女主

    机缘巧合之下,大学宅女柳玉娇穿越到一本末世文里身为女主的她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冷少掠爱:恶魔校草你别拽

    冷少掠爱:恶魔校草你别拽

    “瑾依依,你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怎么办?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死路一条;二.做我的跟班,随时随地跟着我。选一个吧。”江黡玹提着瑾依依威胁道。“我可以两个都不选吗?”瑾依依可怜道。“我可以默认为你选择第一个咯?”江黡玹阴笑一声。“不不不,我还是选择第二个吧...”瑾依依无奈道。
  • 天意剑道

    天意剑道

    一日之内,惨遭灭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风雨无阻,漫漫征程;血雨腥风,逆乱苍穹;复仇路上,泪洒当空;天命之归,却依然无助,独身一人,又创造出怎样的传奇?
  • tfboys时光水晶泪

    tfboys时光水晶泪

    王俊凯叶灵诺:爱的最高境界是学会放手,让对方幸福快乐。王源林梦漓:在青春中与你的不期而遇是我这辈子最美的回忆。易烊千玺夏以沫:爱情不分对与错,只因为我们爱错了时间。如果时光倒流,一切还能挽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