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6100000008

第8章 教育体制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2)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本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单项法,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意见”、“纲要”、“计划”、“条例”、“决定”、“规程”等为教育行政法规,以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有关规范教育活动的文件为行政规章。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框架的形成,是我国教育迈向现代化,实行依法治教的重要标志,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对所有的教育活动和行为都进行了规范。

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基本法,是最重要的法律。它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规范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则,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制定其它教育专项法及配套的法规与规章提供了法律依据。如《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法》第四条规定教育战略地位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要求“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育”。《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为:“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在《教育法》中,对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明确为: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从第五十三条到第六十六条,对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法律规定。《教育法》对教育基本制度、教育机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育的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教育专项法中,对教师、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位等,都依法明确了地位作用,规范了各种行为及各种关系,调整了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法制建设中,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围绕教育法律的实施,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了一批地方法规,如《(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职业教育法)实施办法》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实施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推进教育工作,陆续发出了几乎涵盖教育领域所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另外,在其它法律、法规中,也有不少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对教育的法制建设是一个重要补充。

教育法制的宣传和教育,依法治教情况的督导与检查,促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是教育法制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无一不是依法治教的结果。如教育的体制问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是一个牵动全国上下的庞大系统工程,面临着大量的实际问题和认识问题,正是由于教育法律的规定,法律的力量,保证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如期实现。再如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是需要巨大经费投入的,而经费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属于紧缺资源,教育与各行各业在经费配置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尖锐矛盾,在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的情况下,教育的发展如果没有法律保障,是不可能处于优先的战略地位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督导,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领导人重要讲话中,处处可见。

在教育法制建设和依法治教中,目前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有法不依和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存在;有关的教育法律条款还只是大的原则,缺乏实施细则,执行比较困难;教育某些领域的规范还未上升到法律高度,如成人教育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是正常的现象,又为我们指出了努力方向。中国是一个封建统治历史很长的国家,王权即法的影响很深,时至今日,一些人法制观念淡漠,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并不鲜见。另外,法制的健全和完善要靠实践,只有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成熟的阶段,法律的规范才应运而生。当今一些发达国家法制比我国完备和健全,那也只是相对而言,我们不可妄自菲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始终如一地依法治教,我国教育一定会得到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调整教育结构,实现协调发展教育体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各个构成部分与体系之间的联系,称为教育结构。教育体系的各个部分,又由该部分的组成部分构成,成为该部分的结构。教育结构是分层次的,分类别的,是可分的有机组合。教育结构是教育体系存在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教育发展水平和具有的功能。教育结构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关系密切,是提供相应不同层次人力资源的基础。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既是教育与社会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实现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就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重大课题,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在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教育结构的调整上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后,面对国际科技革命兴起,科技、经济竞争激烈的形势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要求,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显得很不适应,严重滞后。1985年5月27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的三个主要问题。其中第二个主要问题是:“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的师资和必要设备严重缺乏,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和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等教育内部的科、系、层次比例失调。”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导下,一场教育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在全国坚定不移地开展起来。

改变我国基础教育薄弱和落后状况,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奠基工程,是调整和优化我国教育结构的第一位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首先作出了在20世纪末全国分三类地区,分别于1990年、1995年、2000年基本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决定。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根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到2000年,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下降到5%以下,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预期目标。反观20多年前的1981年的情况,那时主要提出的是普及小学教育,小学毕业能够升入初中的学生数只占681%,其中农村只占619%,扣除中途辍学人数,真正能读到初中毕业的大概只有小学毕业生的60%左右。在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期实现了“两基”

目标,是一件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普通高中在校生数,由1985年的7411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2013万人,增长621%。整个基础教育的校舍、设备、师资条件均有较大改善,教育结构中基础教育薄弱的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变。

义务教育之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受到重视,成为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德国经济在起飞的过程中,“双元制”职业教育被称为秘密武器,是世界所公认的,说明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它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劳动技术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然而在我国教育结构中,职业技术教育又恰恰是最薄弱的环节,发展严重不足,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打开。从原因上讲,一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就业者的品德文化技术准备缺乏应有的准入要求,二是我国历史遗留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根深蒂固。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导下,为解决职业技术教育落后的状况,我国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力宣传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宣传行行都光荣、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宣传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典型,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组织人员出国考察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克服教育脱离实际、脱离劳动的倾向,摒弃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肃清封建士大夫教育观念的残留影响。

2分别在初中后、高中后实行分流。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使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招生数。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校,一部分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扩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人数。

3改革办学体制,调动社会各方面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举办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充分调动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鼓励集体、个人和其它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适度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在农村大力发展农科教综合改革,在城市开展工科教综合改革。

4建立“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凡属企事业单位新进职工,首先从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员中择优录取;凡属进入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合格证书才能进入岗位。以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来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5建立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不同类型教育的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职业技术学院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可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6通过国家立法,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法律保障。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强调: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实施、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通过以上措施,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在20世纪80至90年代,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之比一度达到1∶1。20世纪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通过联合、重组和改制等途径,全国组建了一大批区域性、行业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企业改革,城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职工转岗与分流,职业技术短期培训普遍展开。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改变高校学科单一状况,从1998年正式启动,到2000年三年的时间内,国家通过将部分中央部属的院校划转到地方,和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对全国高校的布局结构、学科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除教育部继续管理71所高校和另有49所高校由于情况特殊,继续由中央有关部委暂时管理外,所有高校都划归地方统筹管理。通过对地方院校、划转到地方的原部委院校适当整合,高等教育体系在区域或地方的布局结构有所改善,服务经济的功能有所增强。在全国的高等学校中,国家对其中556所高校,通过共建、合作、合并,调整为232所;对509所高校的管理体制也进行了调整;组建了一批综合性和多科性大学,基本上改变了综合性大学少,单科性院校多的结构状况。二是针对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和现代化建设急需专业又相应短缺的状况,对全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本科专业目录由原来的504种调整为249种,增设了一些经济管理类、法学类、计算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关的学科专业及交叉学科专业。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单一的状况已大为改善。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层次的教育都相应得到发展,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至今经过近20年的改革,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然还存在着继续调整和优化的艰巨任务。如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是初步的,低水平的,巩固和提高任务艰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不稳定的,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学生就业出现一定程度困难,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严重滑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在办学模式上趋同化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特色等,这些都决定了教育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应该看到,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没有绝对的合理,只是一个相对的处于变化中的概念。这是因为,教育结构必须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生变化,所需人才和劳动力结构也要随之变化,教育结构就需要进行不断调整。另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强调它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前提下,也要有相对的稳定,消化、吸收改革的成果,从办学的规律上总结出提高教育水平的经验,以更好适应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结构将永远处于相对滞后又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之中。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是第一本探讨这个问题的带有社会学性质的著作,也代表了一个时代外国人的中国观,因此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共总结了二十七条中国人的特性,引证丰富、或褒或贬,无不言之有据。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 校本科研指导

    校本科研指导

    本书是解决教师进行校本教研需要“用什么方法”的问题。本书全面而详细地阐释了校本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科学合理的理论阐述,也有与此研究方法相关的案例。符合研究目的、便于教师“边工作、边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组合。是为教师做校本科研提供的有效方法指导。
  •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本书围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展开论述,内容包括班主任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从怎么办到怎么做、做学生心灵的捕手、班主任要会开展人格教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的思考

    本书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示作用》、《更好地用党史国史教育全党和人民》、《二十年风雨写春秋》、《从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教训看国史研究》等文章。
热门推荐
  • 三国孔邑传

    三国孔邑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这曲《临江仙》道尽了对逝去英雄的凭吊和对沧桑历史的感触,千载之下读来,仍是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 逆诛乾坤

    逆诛乾坤

    流光沉浮几度,夕烟下孓然。这是乱世,淌着热血酣战天下。穿梭在无尽枭雄英雄的洪流中,谁为至强?净土凌夷,我来执棋!……………………那年。那荒泽。那孑遗。二十二天,后有绝颠。
  • 仙狐缘:天才傲世毒医

    仙狐缘:天才傲世毒医

    她,是现代暗黑组织的皇牌杀手外任炼丹毒医,却因一个梦境穿越成为废材小姐?看她怎样斩妖除魔,集齐五大神王兽,顺手牵来个王爷做驸马,与她共同闯天下!
  • 初见一生一世

    初见一生一世

    在爱情和面包之间,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在前途与迷途之间,一生一世要经历多少的磨难,难道就真如所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真的吗?一开头所以都是个错误,初见就好,留在心底?可我硬是要一生一世呢?
  •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一书从灵活运用攻关法则、善于使用媒介、好的公关策划、掌控必备的公关技巧、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合理选择公关活动的模式、营造良好的公关文化等方面对公关活动的技巧进行了探索。
  • 五天记

    五天记

    他,苦恋了她千年,却被其背叛,身死道消;她,无数次拒绝,但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他,为了天下苍生,划道三界五天,欲成天道循环;她,心怜人族众生,芳魂几世轮回,终如风烟消散?
  • 狐仙

    狐仙

    天界和魔界大战后,魔界得知,狐狸一族有许多媚术,魔王想,狐狸归自己所有,但是狐狸一族不愿意,魔王派人灭了狐狸一族,但只有一个,小狐狸活了下来,看小狐狸,如何复仇……
  • 风云斗界

    风云斗界

    一草一枯荣,一树一春花,世间万物在我心,行我心也,云我心也,醉我心也,万物皆我心也。。风云开启,容姿三四俊郎,入梦风华怎么能平其终身?否也,否也,行我风云,此生足也!
  • 讲述李静眼中的80后:做自己

    讲述李静眼中的80后:做自己

    书中,李静以励志散文的形式讲述了在10位明星人物的故事。他们中间有一夜成名的偶像、有粉丝千万的作家、有风格大胆的新锐主持人——李宇春、郭敬明、王珞丹、韩庚、文章、张杰…他们是清一色的80后,虽然年纪不大,却敢打敢闯,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作为金牌主播的李静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记录了这10位明星丰富的成长历程和闪光的拼搏精神,其中对明星奋斗史的解读,更加入了自己的心灵感悟,是一本为正在成长期的8090后度身定做的感人励志书。
  • 暗帝夺妻

    暗帝夺妻

    在这个纸醉金迷,没有尊严只有金钱至上的地方,她无意间闯入他的世界。原以为他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却不曾想成为她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他爱她,不惜一切代价使尽手段只为留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