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9200000014

第14章 性道德的变迁

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性道德,高度概括起来却只有两大家:反性的道德观与褒性的道德观。

反性道德观的渊源在于禁欲主义。禁欲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希腊人泽诺(Zeno)。他在公元前315年创立的禁欲主义认为:通过压抑情绪波动,不计较个人享乐与痛苦,用忍耐所获得的贞洁是最高的善行,最完美的事业。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家认为:肉体是内心罪恶的证据;女人的全身和男人的腰部以下都是魔鬼的杰作;性欲的满足是“俯身试毒”;婚姻则是“生命的玷污和腐蚀”;性交是令人作呕的;是污秽而堕落的;是不体面的,是不洁的,是可耻的,是一种玷污。(坦娜希尔,155~156)

在基督教、佛教的教义中也都可以找到禁欲主义的反性的成分。在基督教未产生以前,人们并不特别反性。在原始宗教中,原有褒性的成分,例如生殖器崇拜等信仰。后来,由于基督教和佛教的流行,反性的成分战胜了褒性的成分,禁欲主义成为宗教的主流。

禁欲主义的流行有时间、地域和文化的区别:在拉丁的欧洲,性自由并没有像盎格鲁—撒克逊国家那样遭到无情排斥和扼杀。因此,精神分析学家对英国人的精神状态特别感兴趣,称之为“盎格鲁—撒克逊神经症”。英国人之所以在一切人中首先激起精神分析学家的好奇心,既因为他们的保守主义,又因为他们的同质性。在英国人中,可以看到高度发展的端庄,或不如说是假装正经,这一点似乎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人那里达到了顶点。此外,还有人认为,北美社会的清教传统和反性政策可能比旧世界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更僵硬。(居伊昂,221)禁欲主义社会氛围的后果是造就了一大批性冷淡的女人和一大批道貌岸然的男人。

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被划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受人尊重并准备结婚的淑女的阵营;另一个是“坏女人”的阵营,由女仆和工人阶级女性组成。第一个阵营是贞洁而非性的;第二个阵营有性而不贞洁。在那个时代,对女性的生理特征有极多的言语禁忌。一些游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当时,为了避免引起淫秽的联想,就连某些钢琴的腿也用粗布遮盖了起来;吃鸡时不能说“腿”或“胸”,只能说“黑肉”或“白肉”;怀孕要说是“处于一种有趣的状态”;女病人在医生的诊室里不能脱衣就诊,只能在医生准备好的一个人体模型上指出她们感到疼痛的部位。

有些狂热的禁欲主义者竟然反对预防梅毒,或对有效地治疗这种疾病的前景感到忧虑,因为他们担心这样做会造成更大的性自由。就像现在有人以为艾滋病是对同性恋的惩罚那样,过去也有人相信梅毒是对性自由的惩罚。其实,一种疾病就是一种疾病,它肯定不会是上帝对某些人的刻意惩罚。如果是那样的,上帝就要为人类的许多痛苦和死亡负责。上帝是不会乐意负这个责任的。人几乎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能够作自杀性选择的动物。即使某些事有百害而无一利,还是有人会去做。有人愿意得梅毒,有人愿意搞同性恋,有人愿意有很多性伴,有人愿意自杀。与其徒劳无功地絮叨某种疾病是对某种人的惩罚,不如让那些想得病的人得病,给那些愿意治病的人治病。

除了宗教右派之外,女性主义的一个流派也持反性态度,但它不是像宗教那样从道德角度的反性,而是从两性关系角度的反性,其代表人物是德沃金。她提出:性是表达统治、仇恨和愤怒的,而不是表达感情的。(Devine and Wolf-Devine,90)这种观点认为男女两性之间的异性恋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压迫的关系,应当予以抵制。

在东方国家,还有一种世俗的禁欲主义。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禁欲主义只是基督教文化的传统,而东方文化对性能采取一种较为自然的态度。例如,在古埃及,性被看成快乐之源,社会上的性禁忌很少,人们对性安之若素,毫无惊恐之感。印度《爱经》产生于公元3~5世纪。古代近东文明都很能欣赏人类的性活动。在东方的日本和中国,也有大量坦率描绘性活动的书籍绘画,人们对性较少有罪恶感。东方人在西方人看来是一些“正常而又幸福的人”。道教认为性不仅有益于生殖,还有益于获得精神上的成长与和谐。

这种情况在近现代看来已有了很大变化,转变的方向相反:西方向性解放的方向转变;而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却向禁欲主义的方向转变。当然,中国的禁欲主义并无宗教色彩,而是一种世俗的出于意识形态纯洁化意图的禁欲主义。

在西方国家,有史家以20世纪20年代画线,认为在此前后人们的性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从对性的绝口不谈突然转变为对性的迷狂。自从古罗马时代以来,他们比以往任何社会都更强调性的重要性。有些学者甚至相信,此时的西方人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都注重性方面的问题。他们对性方面的问题已不再持“三缄其口”的态度了。事实上,倘若有火星人降临时代广场的话,双方除了谈谈性问题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彼此沟通的话题了。英国也有人在说:“从主教一直到生物学家,每个人都在讨论这件事。”“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往往不愿意别人知道她是否有性感觉;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则深恐别人不知道我们有性感觉。在1920年以前,倘若你说一个女人‘性感’的话,她便会觉得自己受了侮辱;而在今天,她不仅珍视这种恭维话,而且还会朝你频送秋波。当今西方社会中性障碍者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大部分是性冷感及性无能。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却拼命地在掩饰自己的性冷感。维多利亚时代的名媛、绅士,因自己的性感觉而感到罪咎;而我们这时代的人,则因自己没有性感觉而感到罪咎。”(罗洛梅,48~49)

中国的情况仅从表面现象上看,就同上述情况有很大差别:性的意象确实在一段时间里从文学、影视、戏剧、歌曲、美术甚至诗歌中被扫荡一空,性的研究和教育亦付阙如。作为这个时期社会氛围的典型事例可以看样板戏《红灯记》。在这个“样板”中,就连以为是一家人的三代人最后都发现没有血缘关系,只有革命的同志关系和抚育战友遗孤的关系。编剧的潜意识当中大约有防止人从血缘关系联想到生育、从生育联想到性这样败坏革命者形象的意图。这种氛围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反映在当时的服饰上。正如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74年访问中国时得到的印象:“中国与性别有关的穿着打扮的特点就是故意不渲染男女之间的区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的性行为是一个禁忌的问题。极端拘谨的清朝传统被结合进了革命的学说里,但不包括那种与官方的清朝清教相悖的放荡的亚文化部分。卖淫不复再见,而性病已得到有力的控制;同性恋和手淫不公开讨论;青春期和青年期性关系不受鼓励,但这种关系的发生也时有所闻。”(莫尼、穆萨弗,521~523)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这3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最为独特的。它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性氛围,也不同于现代的性环境。高度概括地说,这一时期的社会氛围是以禁欲主义为其主要特征的。它的根源应追溯到宋明理学和20世纪中国式的革命意识形态。

根据西方社会的统计,40%的夫妻每周2次性生活。25%的单身者每周2次性生活。(Nadeau,75)2005年度,中国内地共有89018人参与并完成互联网上的杜蕾斯调查。调查对象20%来自北京,其次是浙江12%,广东10%。被调查者的年龄跨度为16~55岁。根据此次调查,2005年全球平均年性生活的次数是103次,其中男性的平均次数是104次,比女性的平均次数(101次)略高。35~44岁年龄段中的人平均每年性生活的次数最多(112次),而16~20岁年龄段的人平均每年性生活的次数仅为90次,25~34岁年龄段中的人平均每年性生活的次数为108次。1/5的人每周有3~4次性行为,5%的人每天有一次性行为。

调查表明,希腊人平均每年性生活次数为138次,位居榜首。日本的爱侣平均每年性生活次数最少,只有45次。中国人的性生活的次数居中,是96次。这种文化间的差异就像某一社会内部的差异一样,都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涉及贫困程度、生活的紧张度等因素。跨文化的差异则可能由不同的性观念、性文化和性传统造成。比如,中国人和日本人特别讲究节制,相信纵欲伤身的道理,而当代希腊人就未必有这样的概念。

世界范围内,每人平均拥有9个性伴侣。男性的平均性伴侣人数超过女性,分别是10.2人和6.9人。土耳其人的平均性伴侣数最多,为14.5人,其次是澳大利亚人为13.3人。印度人的平均性伴侣数最少,为3人,倒数第二是中国人,为3.1人。65%的中国香港地区参与调查者仅有1个性伴侣。这说明,大多数中国人喜欢一对一的关系,多性伴的情况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调查还显示,有47%的人在不了解其性伴侣的性生活史的情况下,与其性伴侣有过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在这个方面,女性比男性稍微谨慎一些。在不了解其性伴侣的性生活史的情况下,与其性伴侣发生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的可能性最高的是挪威人(73%)、希腊人(70%)。最低的是印度人(21%)、中国香港人(24%)。中国排倒数第6,有34%的人与其性伴侣有过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

全球44%的人有过一夜情,而23%的人在性生活时使用过振动器,20%的人使用过面具、眼罩等物。女性使用振动器的比例(24%)要高于男性(21%)。在所有的这些经历中,一夜情最为普遍,曾有过一夜情的男性比例为47%,女性为40%。一夜情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挪威(70%)。澳大利亚人使用振动器的比例最高(46%)。16%的中国人使用过润滑剂,17%的中国人有过一夜情。

该调查还显示,全球有75%的人认为阴道干燥需要使用润滑剂,47%的人认为润滑剂可以帮助减少性交的疼痛。36%的人认为润滑剂是用于增加性生活情趣的。相对于男性(9%),更多女性(16%)认为润滑剂的使用与绝经相关。多数人喜欢从性用品商店(54%)或网络(42%)上购买振动器。18%的人喜欢邮购,而19%的人不会去买振动器。52%的印度人称他们不会购买这些产品。多数中国人从网络上购买性用具。

从上述数据看,中国人目前的性行为模式是比较健康的,虽然性生活频率略低于世界平均频率,但是性伴侣数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换言之,中国人的性活动并不太少,但是大多集中在一对一的关系当中。有过一夜情的中国人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防止性病传播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比较不易传播疾病、比较严谨的模式。

此次调查发现,人们的性观念比起过去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呈现出一种多元的状态。所谓多元,就是既包括传统的性观念,也包括形形色色的新的性观念。调查中一位城市中年男性将自己的性观念定位在反传统的超前意识上。他是这样说的:

我认为我的意识是超前的。有的知识分子也有这样的超前意识。我知道一个知识分子,他自己性上不行,就给老婆开绿灯。我还认识一对大学老师,她丈夫不行,他们商量过离婚,丈夫说:既然有了孩子就不想离婚了,我给你找个男人吧。她说,我不用你找,我自己找。她真找了个男人,到自己家里做爱。那男人一来,她丈夫就说:今晚喝多了,头晕,先去睡了。他们就在隔壁一起过夜。听说后来他们离了婚之后又复婚了。家庭是各种各样的。

一位城市中年女性(易性者,心理男性)说:

性这个东西从理智上讲应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压抑的。而且应当是可以跟感情分开的,可以是一时的快乐。但是从道德上讲,性又是应当属于某个人的,属于你的另一半的,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从道德上讲,性是应当受压抑的。我崇尚性自由,可我又受不了我的另一半去寻求自由的性。我还有这样的感觉:女的和男的比起来,性自由是男的占便宜,女的吃亏,所以我觉得我出去搞一下可以,我爱人出去搞就不可以。如果对方要搞她,当着我搞可以,不能背着我干。有一段时间,我交了一个女朋友,我是为了高兴而交的,不是为了生活而交的这个朋友。她性欲特强。我有一个哥们儿,关系挺好。我就和她商量好,我们俩一起干她,三个人一起特刺激,是两个人没有的感觉。好像有另外一个人参与了,有另外一双眼睛看到了。感觉特别爽。

人类社会的性道德一般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过法律来肯定一些性行为,惩罚另一些性行为。例如某些国家用法定的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来保护婚姻之内的性行为,惩罚婚姻之外的性行为。第二个阶段是通过舆论而不是通过法律来规范人的性行为。例如许多国家并没有同性恋非法的规定,但是社会舆论却反对同性恋类的性行为。最后一个阶段是性的新道德阶段,在处于这一阶段的社会中,性是完全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允许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个人选择,不轻易做出否定性的评判。在新的褒性的道德之下,除了伤害他人的性行为之外,没有哪一种性行为被社会视为不是道德和不允许的。

在西方对性的肯定态度始于文艺复兴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和教会的世俗化趋势,使得人们对性道德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一度盛行于古代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性行为,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长期冬眠后,又重新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褒性的道德观特别反对性的唯生殖目的论和反性的禁欲主义。性的目的是为生殖还是为快乐,这是一个争论的焦点,也是性观念变迁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古代,生殖即使不是性的全部意义,也是它最重要的意义。而性在现代不再是仅仅为了生殖,甚至不再主要为生殖这一目的了。这个变化的主要标志是计划生育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实行。此外,有相当大比例的性宣泄以口交的形式完成,其主要动机是为了避免生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口交是作为计划生育的形式出现的。

威克斯提出:到了20世纪60年代,“宽容度”已经成为一种政治上进步的标志,而检查制度则成为一个肮脏的名词。在检查制度的控制实践中,最容易遭到检查或者说最容易遭到压制的事情就是与性有关的事情。你只要说一句它在道德上使你感到厌恶、烦躁、窘迫,马上就会有一大帮人支持你。(Evans,78~80)而新道德派所倡导的是宽容、多元的精神以及对性的肯定态度。赖希也认为,应当以直接的方式解释性满足的权利,应当“消除对生殖器的否定,肯定青少年的性活动”,应当建立健康的而不是神经质的自信,消除“性快乐焦虑”和“性高潮无能”。(赖希,117)

褒性的新道德观对性的看法是基本肯定的、宽容的。它承认婚姻是性关系最理想的形式,但是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它重视生育,但是不反对避孕;它仍然将性与爱联系在一起,但是宽容无爱之性,承认人们自由地选择任何合理的方式来实现性快乐的权利。

褒性的新道德观重新界定了性的意义。虽然大多数人倾向于一套固定的性行为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必要用这一模式来限定自己。例如,没有理由认为,男女两性的肉体关系必须由爱抚、性交和男人的性高潮组成;也没有理由认为,性交必须是异性之间性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性活动是人获得快乐、与另一个人分享快乐(或者只是独自享受快乐)的肉体接触。性行为既可以以达到性高潮为目的,也可以不以达到性高潮为目的;既可以是生殖器官的性行为,也可以是身体其他部位的亲密接触。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对象,只要人觉得合适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唯一的限制是不伤害他人。

褒性的新道德把做看做人类的宝贵财富,而不是健康的负担或对道德的威胁。避孕知识的增加以及都市化过程所造成的比乡村生活匿名性更高的生活,进一步开阔了人类性行为的空间。它预言,性将远远超出性交的范畴,成为给人类身心带来愉悦的一种充满正面意义的活动。从人权角度看,性是每一个人应当受到保护的权利,而不是应当受到歧视、迫害或惩罚的对象;从褒性的新道德的角度看,性也是一种符合社会道德的人类行为,而不是堕落、罪恶或者丑恶的行为。性是人的权利,性健康和性快乐是人在此生此世应当追求的一个正面价值。

同类推荐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本书是大学“大学生GE阅读”第3辑,书中具体收录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论苏轼的文学创作与禅宗之关系》、《“自由立兹”的周德伟》、《短语评点51则:中国古典诗词的另类品题》等文章。
  •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依据新课程理念,从调查研究入手,对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和写作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培养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但为改革中专思想政治课和语文课教学提供了借鉴和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为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做到细处提供了思路,更有利于中专生将来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坚定的自控能力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坚定的自控能力

    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真谛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提到这个问题,可能许多青少年会首先想到身体健康,这是对的。但健康远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全部真谛所在。青少年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达到的重要的目的首先是:健康。人们常说: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但这种观点非常不全面。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经深化,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作出过如下的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人们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处于良好状态的这些内容。
  •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打开电视,一派热闹景象,而电视圈内部也很热闹:各种争风吃醋、各种爆料炒作、各种是是非非,那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作为观众的我们,只能看到荧屏上放映的节目,其实,荧屏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本书是我国资深电视人费默撰写的,讲述电视圈内那些对圈外人保密的方方面面的怪人与怪事。从风光的主持人讲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从普通的电视主持人讲到他们变身为明星;从一个栏目的产生写到其背后有哪些自毁性的故事,以及电视台的内部运作。同时,广大读者将通过这本书,较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到,电视荧屏上的名嘴们,在荧屏下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谜语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谜语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穿越之大展身手

    穿越之大展身手

    蜜柑在不知什么的情况下,突然来到了不知名的朝代,俗话说的好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上。”蜜柑来到这个地方,一没钱。二没色,拿什么混饭吃。哎,20世纪的新新人类,到了这个地方,还是的为工作发愁啊!什么?小斯,必须是男的!必须是男的我就给你变成男的!
  • tfboys源瑀的夏

    tfboys源瑀的夏

    她有美丽的样貌,魅力的眼睛,活泼开朗的性格。笑起来的时候有两个小酒窝。她碰上了他,会有什么事发生。而当他遇到了他们三个。会有什么后续。他的女友回来了。她会怎么做。
  • 神级手机系统

    神级手机系统

    温杰被女朋友抛弃后一怒之下摔爆了手机,无奈只能在二手市场买了一部二手的智能机,悲催的温杰发现手机充电后居然漏电。卧槽,可怜的温杰当场被电晕在地,醒来后发现自己大脑多出了一个手机系统,而且还会发布各种坑嗲的任务,温杰流着泪看着系统兑换商城里各种让人羡慕不已的能力,透视之眼需要流量点数5点,过目不忘需要流量点数5点......又看了下系统发布的任务咬了咬牙为了哥以后的幸福生活干了神马的节操统统被温杰抛之脑后......
  • 次元反派

    次元反派

    我只是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违和感,然后在以最为平常的一部穿越小说的方向进行推理,没想到,我就变成了人人叫打的过街老鼠!聪明一点有错啊!我是宅男很对不起啊!
  • 嗨逗逼

    嗨逗逼

    这是一个关于逗比们的故事生活应该过的像首诗,时而激昂,时而悠扬。但大多数时候生活却像一首自己的歌,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这是一个关于大学校园的故事,也是一个类似笑话的故事我们在最好的年代过着最逗的生活有欢笑,有泪水,有你,有我(本故事仅代表作者本人所扮演的作者的观点,与作者本人无关)(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不要举报)
  • 竹叶潇潇

    竹叶潇潇

    她以最憋屈的死法结束了这一世,不想却阴差阳错的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被母亲利用,被父亲遗弃,她在生死的边缘转了一圈,本以为可以安安静静地和大叔在竹林相依为命,却莫名其妙的被卷入了争斗的漩涡,她被迫和他分离,她被逼成为荣瑞王妃,一路艰难地走来,本以为解脱了,可权利的阴谋再次袭来,命运步步紧逼,想逃却终是逃脱不掉,她该如何淡然处之,看着身边的关心她的人都为她奔波劳碌,看着深爱自己的他们越伤越深,她突然觉得代价太大了,既然逃不掉,那就选择面对吧,或许这才是解脱的唯一出路。
  • 骨之伤痕

    骨之伤痕

    他,从现实世界穿越而来;他,属于另一个空间。一个人的传说还在延续,另一个人的传说才刚刚开始。
  • 都市妖孽兵王

    都市妖孽兵王

    一个令世界杀手组织闻风丧胆的妖孽兵王突然隐身都市,横空出世,为家人披肝沥胆,为朋友赴汤蹈火,潜于花都,混得风生水起,创造都市辉煌,打下一片至尊江山。在战场,他是妖孽兵王,在花都,他是妖孽王者。(喜欢的朋友请收藏支持!)
  • 妖魔鬼怪之救世篇

    妖魔鬼怪之救世篇

    前世浮尘,命苦半生。自交了血灾的桃花运之后,主人公的遭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由一个聊聊度日的穷汉子,转世成了降妖除魔的英雄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