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9000000003

第3章 尼采的影响

要读懂福柯,一定要了解尼采,因为福柯曾自称为“尼采主义者”。1983年,福柯在接受采访时说:“简单地说,我是一个尼采主义者。借助于尼采著作,我试着尽最大可能在许多方面看看在这个或那个领域能够做些什么。”“注释1”

在上学读书期间,在大量学习和阅读无数经典作家的哲学著作的过程中,福柯只是从尼采那里才感受到了一种“哲学的震撼”,他说:“当时,尼采是一个启示。我是满怀激情地读他的书,并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有一种不能自拔的感觉。由于读了尼采的著作,我完全变了一个人。”“阅读尼采的作品是我的转折点。”“当你经历了庄重悠久的大学传统——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胡塞尔——的训练后,翻开《快乐的科学》,读了这些十分新奇、睿智、优雅的文字,你就会说,我再也不去做我的同时代人、同事和教授正在做的事情。”“注释2”

福柯在所有的哲学家中独尊尼采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因为尼采早已被法西斯主义对他的误解和误用搞得声名狼藉。福柯之所以看重尼采,与他对以往所有哲学的总体否定有关。对于以往的一切哲学,福柯持一种根本的怀疑态度。福柯在1968年说:“我不能肯定,你知道,是否真的有什么哲学存在。真正存在的是‘哲学家们’,是这样一类人,他们的论述和活动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注释3”

在尼采那里,福柯看到的不是一种知识的长期积累的结果,不是某种延续性,而是否定、断裂和一种自由奔放的个性思维,一种自由创造力的迸发。在与哲学的关系中,尼采最具有局外人、一个山地农民式的粗粝和质朴,这使得他能够耸耸肩,响亮地说出我们无法忽视的话来:“好啦,所有这些都是胡说八道……”,“要用一种令人震惊的欢快的愚鲁,爆发出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大笑,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理解,或者说,破坏……对我来说,尼采、巴塔耶、布朗肖、克罗索斯基是逃离哲学的途径。”“注释4”

无独有偶,福柯的挚友德勒兹对尼采也有过类似的感觉。他将阅读尼采的感觉概括为一种想以自己的名义说点什么的冲动:“他能使你产生一种反常的倾向(这一点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弗洛伊德都从来不曾做到),即让你想以你自己的名义来说一些简单的事情,想用情感、激情、体验、试验来说话。用一个人自己的名义来说点什么是非常奇怪的;因为一个人以自己的名义说话,完全不是在他将他的自我当作一个‘我’(一个人或一个主体)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事。”“注释5”在每一个人成长教化的过程中,那个“我”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并定型,“我”与自我脱离,成了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活力的东西。只有在阅读尼采时,真正的自我才被唤醒,才被激活,才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它揉着惺忪的睡眼,开始萌发了说点什么的欲望。

尼采笔下的那个狂人在大白天点着灯笼寻找上帝,他对人们说:我们把上帝杀死了。“我们的地球正在飘向何方?我们正在向何方坠落?难道要远离一切太阳,永远坠落下去吗?向前还是向后?向左还是向右?向一切方向坠落?对于我们,难道还有上下左右吗?难道我们不是在无穷无尽的虚无中摸索?笼罩着我们的难道不是永恒的空虚?没有尽头的黑夜来临了,天越来越冷了,难道不该在大白天点上灯笼?”“注释6”尼采的带有虚无色彩的言论是与上帝之死联系在一起的:当人类知道上帝并不存在时,人类丧失了目标。除了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漂流,在无穷无尽的虚无中摸索,我们不可能有任何目标了。

根据弗兰克的观点,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西方的思想史:它可以被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古代,信仰自然神;第二阶段:中古时代,信仰上帝;第三阶段:近代和现代,信仰理性;第四阶段:当代或后现代,没有信仰(“在无穷无尽的虚无中摸索”)。上帝是如何被人杀死的呢?是通过启蒙运动,通过理性。宇宙中没有上下左右之分,一切信仰和一切价值都是没有依据的。尼采说:“我们愈是深入地观察,便愈会发现我们的价值判断已经失灵,一切意义都是虚伪的。”“注释7”

弗兰克对于欧洲思想的发展史做了如下的概括:它经历了两次更迭,第一次是古希腊罗马时代被基督教的中古时代所取代;第二次是中古时代被近代所取代。在思想的发展史上也有相对应的两次更迭:在古代,人们的信仰是自然神,它在中古时代被上帝所取代,这是第一次更迭;而在近代,上帝又被理性所取代,这是第二次更迭。“但是,这里的理性在本质上仍然保留着神学的色彩……在这种知识中,欧洲的上帝并未被送上断头台,而是以更加真理化、更加崇高的理性的面貌重新出现。”“注释8”他对理性的解释深刻而锐利:所谓理性,仍然是一套信仰体系,它为人指出了前进的目标。

按照弗兰克所划分的思想史分期,尼采和福柯都应属于第四阶段,否定上帝,否定理性。但是,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提出“上帝之死”的是尼采;而提出“人之死”的是福柯。换言之,尼采否定了上帝,福柯否定了人文主义和启蒙理性。

“注释1”转引自刘北成,第8页。

“注释2”转引自刘北成,第47~48页。

“注释3”转引自米勒,第306页。

“注释4”福柯,第91~92页。

“注释5”转引自米勒,第324页。

“注释6”转引自钱善行主编:《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以下凡引该书,只注作者和页码。

“注释7”转引自钱善行主编,第83页。

“注释8”钱善行主编,第84页。

同类推荐
  • 求知文库——地理中的攀登勇士

    求知文库——地理中的攀登勇士

    本书主要介绍了郦道元、徐霞客、李四光、莱伊尔等古今中外的对地理学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物的生平、学术贡献,再现了人类对于地理学的认识过程。
  • 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

    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

    《深水弋者: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主要向广大青少年朋友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使你仿佛置身于那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大海中,让你兴奋、惊叹不止。书中详细的描述,使你进一步了解那些稀奇古怪的各种海洋动物,从而使你认识到海洋动物的生存与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关系。
  • 非读不可的博弈论

    非读不可的博弈论

    《非读不可的博弈论》全面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内容,对博弈论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将各种复杂的理论还原和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人生智慧,力求启发读者窥见博弈科学的门径,在理论的指导下获取人生的成功。
  • 科学进化史

    科学进化史

    本书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全景史,是在英国BBC电视系列节目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追溯了科学的发展,并将科学视为人不同于动物园的主要特征。书中历数不同时期人类的得大发明,从结绳记事儿到几何演算,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作者认为知识的进步均可视为人类试图理解自然,并控制自然的努力。作者对每一重大思想理论,均予以深刻的评价,并力图将自然背后的规律以常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展现出来。本书不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科学世界,而且还将读者带入一个全新的文明世界。
  • (探究式科普丛书)解读人类与地球

    (探究式科普丛书)解读人类与地球

    本书从地球起源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地球的基础知识,形态特征,地球位置形成以及和其他星球的关系,并且还介绍了地球的灾害,地球的未来,人类的生活与地球息息相关,旨在让读者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地球,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热门推荐
  • 燕脂旖风

    燕脂旖风

    大漠上的绚烂传奇,刻骨的爱,是真是幻?刀光剑影,武林仇杀,浮光掠影之下暗涌深藏。如镜的双眸,能否倒影彼此的真心?变乱动荡间,谁将执我之手,笑看云卷云舒到白头……应该不会虐,结局是圆满的,我们要追求美好和光明啊……
  • 家园之刃

    家园之刃

    他们来自遥远的世界,为了生存他们决定淘汰我们,他们自称“神”。我们不会就此屈服,那是我们的家园,而我们要化身为家园的刀刃……
  • The Memoirs of the Louis XIV

    The Memoirs of the Louis XIV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淮南子

    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破光

    破光

    平凡人平凡事,重回古典武侠路。小镇少年严勤的习武之路。
  • 奥术终曲

    奥术终曲

    星空之下,真理永存!奥术师们呼喊着这一句口号,向着泛位面所有势力挑衅着。然而,因为他们自己的失误,奥术师们为他们的挑衅付出了代价。曾经,诸神、恶魔、魔鬼、亡灵都匍匐在奥术师脚下颤抖,奥术师随意探寻神格的奥秘、虚拟神格的生成、地狱七宗罪的力量、亡者不朽的源泉。现在,奥术师协会丢失了他们总部与其余十一座主物质位面,依靠着最后的一座主物质位面苟延残喘,而奥术师的最高成就——“魔网”被诸神窃取,魔网法师成为泛位面的主流,正统的奥术师甚至不敢走出自己的主物质位面。因未知原因重生的大奥术师将会奏响奥术的最终乐章,为诸神送去黄昏的葬歌。
  • 独宠俏妈咪

    独宠俏妈咪

    一杯烈酒制造了她与他的邂逅!但造化弄人,失踪三年,她带着小不点强势回归,势要夺回她失去的一切!三年后,她依然是他戒不掉的瘾。当腹黑冷心大总裁再次遇到高调回归小娇妻,电光火石间,是否会重新燃起爱之火花?
  • 王俊凯之等风等你来

    王俊凯之等风等你来

    我在十八岁的青涩年华里曾爱过你,这些年以来,这个城市以及你的人,对于我都是一个情结
  • 绝灭之都

    绝灭之都

    在痛苦之中蹒跚前行,绝不后退,哪怕只剩下一个人。只要还笑得出,就绝不哭泣,只要还有生命,就绝不选择死亡。有人问活着是为了什么,很敷衍的答法是来都来了。来都来了,就品尝足够的血泪再倒下,是不是更加有趣?哈哈,有趣。
  • 菩提岛之恋

    菩提岛之恋

    林鹤鸣教授是一位药物专家,一直致力于克服白血癌症的研究工作。他发明了能够治疗白血癌病的《人体骨髓再生素》,也是目前国际上绝无仅有的重大发明。由于缺乏资金一直不能实施。因此,林教授受侯子之约,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侯子以此作掩护,实际上干起了绑架、凶杀、贩毒、倒卖军火等罪恶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