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8400000041

第41章 我国报纸发行案例解析(4)

《扬子晚报》从一开始就面向市场,在国家没给一分财政拨款的情况下,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已发展成为一份日发行量稳定在180万份的大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但《扬子晚报》的发行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一,报业的核心竞争力分为两方面:内容产品的生产能力与发行网络的覆盖范围。在内容竞争难度越来越大的今天,报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其营销和推广。从《扬子晚报》的发行实践来看,它过去非常重视报纸的采编,强调以一流的报纸内容促进发行,但对发行还不够重视。与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地报纸比较起来,《扬子晚报》的发行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

其二,发行渠道建设滞后。南京有报刊亭540个、零售摊点1500多个,加上流动的售报点和部分奶站、米站参与售报,共近4000个报纸零售终端,组成了南京庞大的社会化发行网络。但南京长期存在着这样的事实——没有一家报纸建立起了自我掌控的发行网络,均主要依靠社会网络销售报纸,没有哪家报纸能够完全控制这些终端。1987自办发行的《扬子晚报》用很少的成本建立了一支很大的社会发行队伍;好处很明显,少环节,不用太大投入,也不用养活固定的发行员。但与之相伴的问题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征订队伍,报纸长期主要依靠零售,订阅率不到30%,发行费率高达50%以上。这显然不利于报纸的长远发展。

其三,从北京、广州报纸发行的情况来看,发行渠道不仅要承担发行报纸的任务,还应开拓业务,促使发行渠道的保值增值,但《扬子晚报》在这方面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四,最近几年来,《扬子晚报》发行增长的势头有所减缓,南京的另一家早报《现代快报》的发行量不断上升,于2004年初达到100万份。而且,最近几年内,发达国家的晚报发行量也呈下降态势,这是否意味着“晚报早出”是历史的趋势?这些问题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华西都市报》:“敲门发行学”

1994年诞生的《华西都市报》,其历史不过10余年,但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城市报纸中发行量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报纸之一。《华西都市报》有很多原创性做法:他们率先提出都市报办报理念,率先提出都市报发展的“三个转变”理论,率先提出敲门发行,等等。正是由于该报这些新时期报纸发展的新思路,使它取得了惊人的业绩。自该报创办以来,已经有上百家报社到该报考察取经,把它作为新时期办报的样板。在发行上,《华西都市报》率先提出“敲门发行学”,1995年发行10万份,第二年翻了一番,达到24万份,第三年计划35万份,到7月下旬已达到40万份,年底突破50万份;与此同时,广告收入第一年1000万元,第二年2000万元,第三年达到了9000万元。《华西都市报》的“敲门发行”经验也很快被前来取经的全国各地报纸带回去,最终形成了“全国一片敲门声”。原《大河报》副总编辑马云龙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华西都市报》的经验很快变成了我们的想法,他们的敲门发行学我们一敲就灵,使我们从6月份(1997年)的8万份增加到现在(12月份)的18万份。”

在《华西都市报》刚创办时,交邮局统一发行仍是国内报刊的最主要发行渠道。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一些报刊的自办发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1994年底,成都市邮政局发行科的同志得知《华西都市报》即将创刊的消息,希望该报能够像《四川日报》一样采用邮发。《华西都市报》负责人问他们:“如果《华西都市报》交邮局来发行,你们在1995年准备使这张报纸的发行量达到什么水平?”邮局的回答是,“如8果这张报纸办得好的话,我们争取达到8000份的数量”。这个数字显然达不到报社快速成长、参与报业市场竞争的要求。《华西都市报》经过认真分析后决定,要让这张新型城市报纸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认同、喜爱和欢迎,必须走以自办发行为主的多渠道发行道路。

尽管自办发行的任务非常艰巨,但《华西都市报》领导层给发行定下铁的目标:“第一年占领成都,第二年占领重庆,第三年占领市县。”结果,第一年在成都发行十多万份,第二年2月便坐上了成都市报刊零售量的第一把交椅。但是在重庆的发行第二年只有3000多份,第二个目标落空了。发行目标在重庆落空,引起了很大的震动。1996年3月,《华西都市报》组织了11个人的小组,坐镇重庆不惜一切代价打破该市发行僵局。在重庆招聘了400多人的发行队伍上门敲门,没想到效果很好,经过4个月的努力,在重庆的发行量增长了4万份,几乎全部是征订,而报纸在自己的根据地成都也只有4万份的发行量。尝到这个甜头后,报社把敲门发行的经验在成都和四川各地推广。1996年9月,《华西都市报》在成都招聘了500多人的发行队伍,推广“敲门发行”,同时,成都周边城市的“敲门工程”也开始实施。结果继重庆敲门4个月,发行增长4万份以后,成都敲门4个月,增长近7万份;成渝周边城市敲门4个月,再增长4万份。至此,敲门发行给《华西都市报》带来了初步胜利。《华西都市报》及时地总结了重庆发行经验,“敲门发行学”由此产生。“敲门发行学”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形象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华西都市报》的发行经验。那么,《华西都市报》的敲门发行究竟包括哪些具体措施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高度重视发行,提高发行部门的地位

如何认识发行部门的地位问题,国内报界一直比较保守,尤其是重采编轻发行的传统势力非常强大。《华西都市报》让发行从报社的后方走向报社的前台,把发行工作提高到跟采编同样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编辑记者编织出美丽的花篮,发行员投递美丽和新鲜!”也就是说,再好的报纸也要靠发行人员去实现它的价值。故而必须重视发行,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发行队伍,把采编和发行结合起来。为提高发行员的地位,激发发行员的工作热情,《华西都市报》发行部开展“发行明星”评比,获奖者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给予精神奖励,用以鼓舞发行员的斗志,并起到示范作用。

二、把商品营销模式引入发行,开展敲门发行

敲门发行的核心观念是,发行员不是坐等读者来订报,而是主动走出去,深入市区的每个角落,敲开千家万户门,去主动争取更多的订户。有读者这样描述敲门的情景:“(门)敲开以后就送你一张《华西都市报》,送了还不走,还要站在那儿宣传报纸。第一次向你宣传,第二次、第三次也向你宣传,到了第四次就建议你订上一份,你要犹豫他就建议你订一个月试一试……”这就是敲门发行的核心——上门宣传,上门征订,还上门投递,读者家住几楼,报纸就送到几楼!

敲门发行只是个形象的说法,真正的发行绝不是仅靠敲门就能完成的,还必须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必须组建完善的发行渠道。《华西都市报》为建立自办发行体系,设立了200多个发行站,招聘了3000多人的发行队伍,每天有十几条直送报纸的运输路线,这使它能够推出与逐户“敲门”相辅相成的现场订报、电话订报、破月乃至破天订报。发行员深入一幢幢居民大院,挂上宣传横幅,静静坐下,见读者稍露兴趣即主动宣传、征订。又到处可见订报电话,一个电话过去,发行员即到家。今天订报,就能收到明天的报纸。

1997年后,报社向全年订户免费赠送报箱,报箱上印有订报电话,站在居民楼里无声地“提醒和催促”。订报电话同时是投诉电话,如有错送、漏0送,随时投诉都会得到答复。此外,发行员对订户定期回访。请他们对报纸质量、投递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宣泄和疏导不满,培养相互信任和品牌忠诚。

敲门发行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到1997年年底,《华西都市报》发行量一举突破50万大关,成为四川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一种看来非常原始、非常简单的办法,却获得极大的成功。

三、以人为本,把选拔和培养发行人才看作工作的战略重点

《华西都市报》的发行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在发行中始终坚持尊重发行员,用好发行员,把发行员当作报社自家人,不断培养优秀的发行员,树立典型,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发行团队。

《华西都市报》非常重视提升发行队伍的素质,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人员培训。发行部每年都要组织安排一线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开展“海尔管理模式”的培训,邀请保险公司资深业务经理对发行员进行营销培训,开展数报、分合报的业务技能比赛,对员工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等等;不断提高队员的业务技能、敬业精神、精力体能、服务态度等综合素质。为确保培训效果,还要定期对员工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保证每个队员都在不断提高。

《华西都市报》力图创建“学习型”发行团队,发行部为员工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大家多看书,看好书,每月为大家推荐必读书目,并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讨论,将书中的理论知识和现实工作相结合,做到用科学理念指导工作,用大胆实践带动工作,用优秀职员推动工作,用管理制度考评工作。

在干部管理和任用上,《华西都市报》提出了“五定”(定岗、定员、定责、定权、定利)原则。发行站片区经理和发行管理人员更是每年都必须通过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力求把每个人都安排在最适合他们的岗位上。

四、变“硬敲门”为“软敲门”,变“强硬推销”为“亲和营销”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华西都市报》过去的简单敲门发行已经行不通了,“敲门发行学”也随时代的发展又有了一些新进展。因为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里没有围墙的居民小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管理严格的封闭式小区,报纸发行员不仅没有办法敲门,而且连小区的门也进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华西都市报》发行人员审时度势,把过去的“敲门”改造成“敲开小区之门”——把报纸发行营销跟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参与到小区文化活动建设中去,跟社区物业管理部门建立互惠互动关系,通过物业管理这个桥梁实现与读者的有效沟通,进而达到扩大报纸发行的目的。报纸的发行站纷纷走进社区,跟社区物业管理部门一起举行“共建文明小区”活动,搭建“社区文化广场”,到了周末,报纸发行队伍开进小区,举行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如跳绳比赛、象棋比赛、歌舞比赛等,在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同时也顺利地扩大了发行。同时,报纸发行员不惜一切代价跟社区管理人员搞好关系,如在节假日到门卫室送礼,在社区管理人员得到实惠后,不仅大力支持报纸发行人员进社区,一些门卫还帮助发行员投递报纸,还有的门卫室同时成了报纸征订室,极大地方便了读者订阅。此外,发行员变过去“硬敲门”为现在的“软敲门”,变过去的“强硬推销”为现在的“亲和营销”。例如,为了打动读者,把带有《华西都市报》宣传品的玫瑰花插在读者门口;逢年过节,把印有报纸宣传口号和订阅优惠的福字贴在读者门口,等等。这些新颖别致的敲门方式再次得到了读者的青睐,使得敲门发行再次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五、发行存在的问题

从1995年到1997年,《华西都市报》仅用了3年时间就创造了四川发行量第一的奇迹,敲门发行的成功经验在一夜间传遍全国。但《华西都市报》的发行实践中也有不少问题,教训也极为深刻。其一,重视零售,对征订抓得不够。《华西都市报》开始是模仿《扬子晚报》的发行策略,因为《扬子晚报》100多万份的发行几乎全部是零售出去的。《华西都市报》在初期主要是抓零售工作,使零售发展得很快,每月以一万份的速度增长。虽然在成都也搞过征订,但没有下工夫。然而,国内外的报纸发行经验告诉我们,零售与征订在发行中处于同样的地位,都必须高度重视,只有零售的发行是不稳定的。结果,在《成都商报》发展起来后,《华西都市报》很快丧失了在成都的优势地位。

其二,盲目扩大发行,缺乏有效发行观。《华西都市报》在创办之初就提出了所谓的“区域组合城市为覆盖范围”,要求把成都和重庆两大核心城市都纳入自己的发行范围,要演一场“双城计”。结果,发行量虽然上去了,但带来了大量的无效发行。随着重庆划为直辖市和《成都商报》的发展壮大,《华西都市报》不仅丢了重庆的蛋糕,而且,连成都也受到对手的制约。

其三,管理体制落后,报纸发行创新缺乏后劲。从报社经营管理的体制来看,《华西都市报》不是独立个体,还不能够独立运作,广告和发行都是交给《四川日报》来做,体制上的缺陷妨碍报纸的进一步发展。2001年秋季的有关调查显示,《成都商报》是百分百的上摊率,而以前上摊率都是百分之百的《华西都市报》,在调查中却只有98.3%,虽然只差1.7个百分点,但作为成都的一张老牌大报在极少数报摊不能上摊,绝不仅仅意味着几个居民点或几条街道的丢失。而且从调查中的一周销量来看,《华西都市报》在总体中的比例下降较大,《成都商报》和《成都晚报》在总体中的比例则有了较大的上升。此外,《华西都市报》的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其不少发行精英被北京、广州等地报纸挖走,这也势必影响报纸的发行。可喜的是,从2002年年末开始,《华西都市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经过调整后,报纸的发行量和发行结构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成都商报》:公司分销制发行模式

当《华西都市报》成功的时候,很多其他的投资者也开始关注成都报业市场,曾任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的何华章便是“觊觎者”之一。最初,何华章进入的是隶属于成都市财贸委内部发行的《成都商报》。而要让报纸能够进入正常的盈利轨道,当务之急是获得全国统一刊号。后来,《成都商报》与成都市科委的《科学生活报》合并,更名为《成都科技商报》公开发行,获得了宝贵的报纸壳资源。一年以后,取消了带有行业性质的“科技”两字,正式改名为《成都商报》,开始走上综合性市民报的道路。

同类推荐
  • 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

    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汇集了作者从一句话作文到日积月累的日记、感想和随笔的文集,记录了其18年来自由行走的生命轨迹,包括“发现自我”“聆听自然”“诗路花语”“触摸美丽”等十二章,内容没有泛泛而谈的学习秘诀或捷径,有的仅是作者在成长路上的感悟与思考。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皮影戏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相当长的历史内,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现在皮影戏被誉为“最中国”的卡通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发现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发现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主要收录了不吸烟或少吸烟、少吃口香糖、计算机缓更新、集约使用物品、不乱燃放烟花爆竹、不乱扔烟头、不乱焚烧秸秆、不在野外烧荒、燃烧物品要慎重、不随地取土、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内容。
  • 慧心巧思大赛场

    慧心巧思大赛场

    我们青少年处于兴趣爱好非常浓厚的阶段,同时也处于提高智力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兴趣爱好直接影响到各科学习成绩,同时还会影响到今后职业选择和能力发展。总之,兴趣是智力的火种,是求知的源泉,是成长的动力,我们青少年应该把智力、知识和兴趣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自己处于最佳的成长中。
热门推荐
  • 爱情不转弯

    爱情不转弯

    她喜欢转弯,因为她的爱情总在转变处等待。见他的第一眼她便动了心。甘愿为了他成为他妹妹的“全职保姆”,喜欢她甚至同意和她结婚。维系在他们之间的就是他妹的要求?他妹意外身亡,他却把责任推到她身上……
  • 情人法则

    情人法则

    十六岁,她正式从女孩变成女人,而占有她的人,是她的叔叔,那夜,是她的生日,也是他的订婚夜,那双挽着婶婶的手,将她推入堕落的深渊。宠她上天,踩她下地狱,这就是她的叔叔夏灏夜。避他如蛇恨他无奈何,她跌入堕落地狱夏初初。
  • 太初神魔记

    太初神魔记

    大世兴起,种族林立,百舸争流,十万年前的极尽辉煌,今世的乾坤逆转,百族出世,逐鹿中原,万古法与今世法并存当世,是再临武学绝巅,还是又一世的凋零?
  • 名侦探柯南之穿越时空

    名侦探柯南之穿越时空

    我是柯依,大家还记得我吗?我和姐姐来到柯南世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宠爱双鱼女人

    宠爱双鱼女人

    他们的爱,活在一个魔咒下,一个只有万分之一几率才会灵验的魔咒,但却让司空煦饱受煎熬。为了爱她,他将她栓在身边,每天看着她,爱着她,却不让她爱上他。如果觉得司空煦有病,那就让他蒙受冤屈了哦!但是,岑纯的心又不是石头做的,怎么可能不被他的爱感动嘛,然而,当他们冲破魔咒,美好和幸福永远不会离开时,岑纯却放开了他紧牵的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万里红妆:妖孽少主取红颜

    万里红妆:妖孽少主取红颜

    冷血杀手一朝穿越孤僻的小姐。想要她就这样活下去?不可能。说什么废材?这明明就是个天才!修灵力,拜师傅,降神兽,炼神器。站在大陆之巅。顺便为自家姐姐找到身世,却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财宝万千,这都是自己的?怎么可能?正在疑惑之时,不知从哪里蹦出一个妖孽少主,抢着要娶自己!“玄祭渊,你实在寂寞难耐的话,富贵街有青楼百欢楼,绝对会满足你的!”“可我就要你!”“......”且看昔日废材如何逆袭成为千古强者!(本文男强女强,结局一对一,宠文无敌,欢迎入坑。)
  • 异人收容所

    异人收容所

    前七章为废案,如无兴趣可直接。剧情松散,但若坚持,绝对意想不到!
  • 时空异梦

    时空异梦

    她是孤儿,从小尝尽人间冷暖,亲情对于她来说,仿佛是天方夜谭。她在等,等一个契机,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可不知竟是这样的结局,也许一场意外反倒是她的重生。刹那间,她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神啊原来幸福早已为她准备好了
  • 战灵录

    战灵录

    一朴实少年,绝脉天弃,却意外觉醒了元力,自望川走出,一路征战,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天道弃我,何惧,唯有一战,用拳头,砸碎天道,我主沉浮!吾之意志,唯战!战天,战地,战苍生,战尽一切!以吾拳,轰破一切阻碍,以吾脚,踩碎一切不平!
  • 三小只的四叶草

    三小只的四叶草

    这是作者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谅解,我笔名是蓝依可萌,可以叫我可萌,2948859327这是我的QQ号,读者们可以加一下,421775556这是我的群,进群可以跟我讨论剧情,我的微博是帅气逼人凯少爷i,希望大家可以关注我。当富家千金遇上霸气大哥,当温柔女孩遇上呆萌二源,当热情女孩遇上高冷千千,一次偶遇让他们成为了朋友,渐渐地,爱情的火花在他们心中萌芽。从相识,相恋到相守,中间的剧情是怎么样的呢?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