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9900000006

第6章 不要把别人当傻瓜:精于算计的理性人 (2)

投入适度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收益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有投入才会有收益。但很多人却走进了另一个误区:投入越多,收益才越大。事实上,我们会发现投入越多并不必然会收益越高,一味增加投入有时甚至会损害自己的收益。

投入多少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收益,这是一个“度”的问题。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经济学上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并不是这样,投入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等,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相。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投入越多但收益越少的情况。比如在农业生产中,一味地往田地里增加肥料,所获得的产量一般是:随着肥料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先逐渐递增,当达到一个高度后,再增加肥料,农产品的产量是递减的;如果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都烧死,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再如很多国有企业,人员很多,也就是劳动投入多,但是效益却很低,于是“减员增效”使之达到合适的规模,便能达到用适度的成本投入达到最佳的收益。

现实告诉我们,成本与收益并不总是正比例递增的。托尔斯泰写过农妇和鸡的故事:农妇希望她的母鸡多下蛋,于是多喂吃的,结果她的母鸡肥胖得根本不能下蛋了。多给母鸡喂食,反而导致母鸡不下蛋,这说明,投入过多有可能就会“打水漂”。投入成本后,并不意味着收益就会滚滚而来,也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生活中,我们必须掌握投入成本的“度”,只有投入适度成本,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最佳收益。“画蛇添足”的故事能带给我们一点启发。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正好。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费力不讨好。其实,“画蛇添足”的人正是没有把握好投入自身劳力的“度”:画出蛇形就能获得收益,倘若再增加自己的成本投入——“添足”,只会最终没有收益——不能喝到酒。

那么究竟什么叫“有度”,什么叫“无度”呢?如何把握“度”的界线呢?简单说,当一次新增的成本投入不能带来更长远的更大利益时,这样的成本投入就应该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现实生活中,投入多少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收益,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这个度其实并不好把握。有的人通过几只鸡,就能收获一个家禽集团;有的人付出数百万元投资家禽养殖,却最终亏本。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度”,不仅与个人的素质相关,还跟个人生存的环境和社会因素有关,如家庭出身的因素,如所在地区的大环境,还包括政策限制以及倾斜等软环境。

把握成本与收益的“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它既需要睿智的理性,更需要阅历的积淀。

小聪明会导致大损失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然而这种理性一般是有限理性。理性人的主观意愿就是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福利,至于能不能谋到福利则是另外一回事。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但由于人对事物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的理性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了。

有个关于餐具的测试:一家商店正在清仓大甩卖,有一套餐具:8个菜碟、8个汤碗和8个点心碗,共24件,每件都完好无损。还有一套餐具,共40件,其中有24件和前面那套的种类大小完全相同,也完好无损;此外,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不过有2个杯子和7个茶托已经破损了。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但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却反而少了。

因为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一套餐具的件数再多,只要有一件破损,就认为整套餐具都是次品,理应价廉;而件数再少,如果全部完好,理所当然全都是合格品,当然应当高价。可以说,这是理性人的不理性,即“有限理性”。

生活中的我们往往自认为自己是聪明的理性人,处处为获得最大收益而算计,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在某些方面的小聪明而已。实际上,我们和“掩耳盗钟”故事中的人比起来,并不高明多少。

春秋时候,有个人跑到晋国的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他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但是钟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小偷想办法解决,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小偷是一个理性经济人,他精于算计:要把大钟偷回家,就必须把大钟砸碎,但砸钟会发出声响,必须阻止钟声的传播,他选择了堵住自己的耳朵。可以说,小偷的行为不失理性,然而,他却为后世所嘲笑,因为:他是一个理性的傻瓜!为什么小偷是一个理性人,却还被视作傻瓜?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人,他只是一个有限理性的人。

我们虽然是理性经济人,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人。我们在嘲笑这个小偷时,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理性的傻瓜呢?

工人体育场将上演一场由众多明星参加的演唱会,票价很高,需要800元,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演唱会,很早就买到了演唱会的门票。演唱会的晚上,你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门票没了。要想参加这场音乐会,必须重新掏一次腰包,那么你会再买一次门票吗?假设是另一种情况:同样是这场演唱会,票价也是8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你打算到了工人体育场后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刚买的价值800元的MP4给弄丢了。这个时候,你还会花800元去买这场演唱会的门票吗?

与在第一种情况下选择再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相比,在第二种情况下选择仍旧购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绝对不会少。同样是损失了价值800元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呢?其实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他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他们对每一枚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这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思考。

在纷繁的世界中,需要以理性人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分析事物,做一个精于计算的人,才会不犯迷糊。

让“打水漂”的成本随风而去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投入一定的成本去办某件事情,但最终事情却没有办成。我们往往会为“打水漂”的成本投入而欷歔不已,后悔自己如果早知道这样的后果就不去投入这些成本了。事实上,此时的后悔还有用吗?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们应该懂得运用“沉没成本”来开导自己。什么是“沉没成本”?《汉书·朱买臣传》中 “覆水难收”的故事足以解释。

西汉时期有个读书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几年时间过去了,他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贫寒的生活,终于决定离开他而嫁给了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人。

几年后,朱买臣出人头地,做了太守。当他衣锦还乡时,很多人挤在街道两旁,他的前妻也在人群中。当她看到朱买臣穿着官服、戴着官帽,威风凛凛地过来时,她不禁为以前离开他而自责,主动上前要求和朱买臣复婚。朱买臣叫随从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对前妻说:“泼出去的水,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覆水难收”意思是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能更改,这里的“覆水难收”就是一种沉没成本。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看了一半之后觉得很不好看,但是你付的钱已经不能收回,电影票的价钱就是沉没成本。

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再考虑钱的事。当前要做的决定不是后悔买票了,而是决定是否继续看这部电影。因为票已经买了,后悔也于事无补,所以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决定是否再看下去。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选择把电影看完就意味着要继续受罪,而选择退场无疑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沉没成本从理性的角度说是不应该影响我们决策的,因为不管你是不是继续看电影,你的钱已经花出去了。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你应该仅仅考虑将来要发生的成本(比如需要继续忍受枯燥无味)和收益(听电影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不管做出何种决定,钱都已经花了,它是个确定的常数,不应该影响我们其后的决策。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却很难做到如此理性与释然。不要因为存在沉没成本而影响了你的理性决策。你仅仅需要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和收益,至于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你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

不计沉没成本反映了一种向前看的心态。对于整个人生历程来说,我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受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总想着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自我折磨。

过去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均代表着昨天,无论对错,无论你如何后悔都已经无法更改,这与沉没成本的道理是一样的。昨天的成本已经打进去了,是赢是亏,都是昨天应该的支出,从今天来看,这些成本是昨天的沉没成本。人在思考问题时老是后悔莫及、悔不当初,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寻找痛苦。理性人总是关注于未来,而非过去。

泰戈尔曾说:如果你为错过了月亮而伤感,那么你也要错过繁星了。所以,应该承认现实,勇敢地承认自己过去言行的对与错,忽略沉没成本。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对今天,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才可能轻装上阵,才可能有新的成功,才会有辉煌的人生和幸福。

同类推荐
  • 家庭理财好帮手

    家庭理财好帮手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有通过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收入,谨慎地投资理财才能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那么,如何设计自己家庭的致富之路?怎样才能在家庭生活和经济压力等问题中做到平衡呢?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投资理财的方法和途径呢?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我们家庭理财的好帮手。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人们从生活中获取智慧,从而使每个家庭在生活和经济收入之间有一个合理的缓冲区,从而保证家庭生活朝着稳定、和睦、健康的方向发展。
  • 市场预测与决策

    市场预测与决策

    本书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市场预测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主要预测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市场研究的意识、市场预测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市场决策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的决策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进行市场决策的技能。
  • 税收经济学

    税收经济学

    在详细讨论税收的理论之前,必须先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要征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实际也就解释了第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税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一系列税收理论的基础。
  • 富世绘

    富世绘

    叶檀作序推荐说:“这本图书是中国新富阶层生动的镜像,读这些文字更像看一部关于中国新富阶层的纪录片。不同主角的“出生”、成长,甚至八卦娱乐到剪光头发,从个人悲欢到群体浮沉都跃然纸上。”这是一本个性鲜明的中国富人“浮世绘”,它选取的更多是中国快速造富之后,作为个体富人的剧烈适应或者被适应的过程描述和分析。整本书的写作,除有趣的富裕阶层故事外,调侃里亦有严肃的观察,松散的故事里有严密的财富逻辑。”
  • 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

    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

    推进,其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民、农村分享中国现代化的成果,而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经之路。
热门推荐
  • 那年季夏你来了

    那年季夏你来了

    她,爱着他。他,守护她。俩人本该相爱的年纪却因为上辈子的仇恨而保持了距离。他们同是天才,都拥有超出常人的技能,而她却因爱慢慢误入歧途。他一心想要拯救她,护她周全不顾多次冒险,最终踏上不归路。上年代的仇恨在爱情之下慢慢化为乌有,踏上不归路的许邵轩该何去何从?
  • 建设帝国

    建设帝国

    事实证明,乱点网页广告是危险地,轻者导致电脑中毒,至于重者,就像史维这样,居然穿越鸟——“但穿越虽然好,可这莫名其妙的使命是咋回事捏?”史维对此很不满。“你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建设一个帝国,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系统如此说。“啥?”“建设一个帝国?”“还要是最强大的帝国?”“莫名其妙,不知所谓,天方夜谭,乱弹琴.....”“......你想死么?”“我错了......”——————————————就这样了,总之,这应该是个不错的故事。
  • 风云天元

    风云天元

    黄天,一个家族有名的废物,不能修炼元力,全身经脉堵塞,活不过十八岁,被定为永远止步武道一途,被世人嘲笑,却因为一个神秘玉佩,得到凤凰传承,逆天改命,一步步踏上颠峰。
  • 霸道总裁训妻记

    霸道总裁训妻记

    “我爱你。”“你只是我的玩具!”“我想离开了。”“没有我的允许你敢离开我试试!”就是这样一个霸道的男人,可是她就是爱上了,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如果爱,请给我提示;如果不爱,不要给我奢望......
  • 花落情缘

    花落情缘

    “世间魔若危害苍生,我便成佛镇压,若佛奈何不了魔,那我,就化身为魔,屠尽天下魔。”
  • 简单惦

    简单惦

    青春是一本书,里边有苦涩、有心酸、也有甜蜜。我希望我们都是甜蜜的。
  • 和恶魔淡恋爱

    和恶魔淡恋爱

    丁咛身着一件长款白色卫衣,下搭一条休闲牛仔裤,咬着“蜜橙柳丁奶茶“的吸管。晃荡在人行道上,一旁的柳东不停的碎碎念,从网游到明星八卦。柳东是丁咛的“青梅竹马”,从小就跟在丁咛身后黯社?丁咛呆呆地看着电视,已听不到接下来的报道。为什么要这么残忍?为什么要造成流血?为什么要有伤害?苏橙,你回来啊!你答应过我的,你会回来的!!!
  • 冰山公主的霸道王子

    冰山公主的霸道王子

    言惜怎么也没想到,她倾心以对的男朋友冯凌竟然会因为柳家小姐能够给他华贵的物质条件而抛弃自己!“小姐……”“他又命你来接我?呵!为什么不如当初那么绝情!”言惜冷笑天上繁星点点,“妈妈,我好想你…”言惜喃喃,“如果,如果那个身份真的那么重要的话,那我便接受了!”“诶,这里!”顾逸轩不屑。言惜闻言走了过去,一言不发。“诶,你好歹也该应一声吧?”顾逸轩怒了,但又发现了言惜异样,摇了摇言惜的肩膀,注意到言惜眼圈红红的,慌忙的双手不知往哪摆,片刻后又大怒“谁欺负你了,我找他算账去!”心莫名的悸动却全然不知……
  • 如何实现节水农业

    如何实现节水农业

    本书介绍了节水农业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对于农民在种植粮食、作物的过程中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中华古代处世精典

    中华古代处世精典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凹凸不平的峰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火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