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云大师的故乡,曾经有一位年轻貌美的信女,她的母亲得了一场重病,当所有人都觉得老人在劫难逃时,她的母亲却奇迹般地康复了。信女相信这是由于观音菩萨的加被,因此发愿要用头发来绣一尊二丈高的观音圣像。六十年过去,当这位年轻貌美的小姐已经变成老态龙钟的老太婆时,这幅神态庄严、面相慈祥的观音圣像也终于绣好了,此时,她那一双秋水般的眼睛也早已瞎了。当有人大叹“不值”时,她却淡定地微笑着。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为她的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动,连星云大师都不由得赞叹:“她的耐烦有恒,非常人所能及!”
人生的定论并非单纯是由个人禀赋决定的,一个人,只有保持坚毅的决心,付出努力,才能一步步接近成功的终点。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禅师示范了一遍,说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着?”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几个人坚持着?”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做的那个弟子成为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过程,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如果你能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静下心来,遇到困难不气馁、不灰心,矢志不移地前进,那么你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从古至今,所有追求成功的人都必然付出长久的努力,汉朝的董仲舒,青年时代立志向学,三年不窥园,终于成为一代名儒学者;晋朝王羲之,临池磨砚,写完一缸水,终于成为旷古书法大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持之以恒,便没有爬不上的高峰,也没有跃不过的沟坎。
【星云开示】
因为耐烦有恒,读书才会通晓;因为耐烦有恒,做人才能通达;因为耐烦有恒,修行才有成就;所以说“耐烦做事好商量”。
以柔克刚,如春风唤醒花木成行
【智慧分享】
古松苍劲,高山巍峨,而这一切雄奇壮美的景象莫不与耐力相关,千百年风雨的吹打,数十载寒暑的磨炼,老松依然有自己的坚韧,山川仍然保持自己的壮美。
忍耐是一种柔和的力量,像是一股温暖的春风,它轻轻吹过,冰河开冻,花木成行。
【人生道场】
一天,南风和北风争吵起来,它们都认为自己比对方更加强大,恰逢一位穿着大衣的老人从它们身边经过,于是它们决定比试一下,看看谁能先让老人把大衣脱下来。
北风首先发威了,它吹出凛凛寒风,瞬时间寒气逼人,但是老人并没有把大衣脱下来,反而将衣服裹得更紧,急匆匆地向前走去。
北风终于放弃了,它无可奈何地朝着南风耸了耸肩。
南风微微一笑,徐徐吹拂,渐渐的,天暖了起来,颇有几分春暖花开的感觉,老人放慢了脚步,将大衣脱了下来。
这则出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笔下的寓言被称为“南风法则”或“温暖法则”,与星云大师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中不难看出,温和和友善的力量,有时候比暴力更强大。
柔和比风暴更强大,它并非丧失原则的一味退让,而是源自内心慈悲的一种高境界的坚守,从不曾剑拔弩张,却依旧保持了应有的风范与淡定。
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位梦窗禅师,他德高望重,既是有名的禅师,也是当朝国师。
有一次他搭船渡河,渡船刚要离岸,这时从远处来了一位骑马佩刀的大将军,大声喊道:“等一等,等一等,载我过去!”他一边说一边把马拴在岸边,拿了鞭子朝水边走来。
船上的人纷纷说道:“船已开行,不能回头了,干脆让他等下一班吧!”船夫也大声回答他:“请等下一班吧!”将军非常失望,急得在水边团团转。
这时坐在船头的梦窗禅师对船夫说道:“船家,这船离岸还没有多远,你就行个方便,掉过船头载他过河吧!”船夫看到是一位气度不凡的出家师父开口求情,只好把船撑了回去,让那位将军上了船。
将军上船以后就四处寻找座位,无奈座位已满,这时他看见坐在船头的梦窗禅师,于是拿起鞭子就打,嘴里还粗野地骂道:“老和尚!走开点,快把座位让给我!难道你没看见本大爷上船?”没想到这一鞭子正好打在梦窗禅师头上,鲜血顺着脸颊流了下来,禅师一言不发地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蛮横的将军。
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是既害怕将军的蛮横,又为禅师的遭遇感到不平,纷纷窃窃私语:将军真是忘恩负义,禅师请求船夫回去载他,他还抢禅师的位子,并且打了他。将军从大家的议论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心里非常惭愧,不免心生悔意,但身为将军却拉不下脸面,不好意思认错。
不一会儿,船到了对岸,大家都下了船。梦窗禅师默默地走到水边,慢慢地洗掉了脸上的血污。那位将军再也忍受不住良心的谴责,上前跪在禅师面前忏悔道:“禅师,我……真对不起!”梦窗禅师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不要紧,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这句话中包含的宽容与善意,将对那位蛮横将军的内心产生怎样的撞击呢?梦窗国师用一句简单的话感化了冒犯他的人,如春风化雨,这般风范,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柔和的力量是强大的:声音柔和,就能够渗透到更加辽远的空间;目光柔和,轻轻拂过便能卷起心扉的窗纱;表情柔和,与人的沟通交流便更加容易。
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曾经说过“柔胜刚,弱胜强”,正如以柔克刚的太极,在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柔和,不知不觉间,已然登峰造极。
【星云开示】
忍耐力让自己蕴涵着一股能担当、接受、处理、面对的能力和勇气,不以语言、暴力去抗拒,而是由内心一种柔和却强大的力量化解。
厚积薄发,人要沉住气
【智慧分享】
天鹅在展翅高飞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供它滑翔,如果助跑线的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施展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人生也如此。时机未达时,静若处子,沉心定气,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成熟,动如脱兔,灵敏应对,抓住机遇,争取自己的成功。
【人生道场】
历史上,曾有一则朱元璋和孟子的趣事。相传,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内心非常讨厌孟子,认为孟子不配“亚圣”的称号,也不应该把他的牌位供在圣庙里,因此,他下旨取消孟子配享圣庙之位。
到了晚年,他阅历多了,读到《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节,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好,认为孟子果然不失为圣人,是名副其实的“亚圣”,于是又恢复了孟子配享圣庙之位。
人生是一场长途旅行,途中的艰难困苦是一种磨砺,更是一种财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持之以恒的人会在人生的后程发力,经过长时间的积蓄,厚积薄发,往往能笑到最后。
简单来说,人生的定论总要在经过一定事情之后,才能得出,而不由个人的禀赋决定。莎士比亚说过,斧头虽小,但经过多次劈砍,终究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倒。
曾有一个年幼的孩子一直想不明白自己的同桌为什么每次都能考第一,而自己每次却只能远远排在他的后面。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进步了,考了第20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高低之分,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的人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母亲和儿子坐在沙滩上,她指着海面对儿子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向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很多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也未必能得到成功的回报,然而,他们却无憾无悔于生命。因为他们从未慵懒过,且一刻也不撒手地抓牢了春藤般的年轻岁月。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星云大师曾说:“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如果你能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静下心来,遇到困难不气馁、不灰心,矢志不移地前进,那么最终你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人生难下定论,命运自己书写。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那一部分。
【星云开示】
古代士子十年寒窗苦读,才能一举成名。种了三年的树木,才能当柴烧;长了十年的树木,才能当板凳坐;经历百年的树木,才能当栋梁用。所以,做人要养深积厚,才堪大用。